正文 第十八章 筹备回京
“我不准!”齐麟激动地扬着马鞭,一双铜铃大眼着火般地等着珍珠,仿佛她立马就会消失一般。“我不准你们回去。”
小白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周围浮躁的气氛,略带不安地环顾四周,不停地吐着粗气。珍珠轻轻地抚摸着它的鬃毛,似在安抚气愤的齐麟“祖母身子不好,伯父已经来信让我们回家探望,父亲已经回信了,待手边的事儿安顿好就走,我们要在七月初一祖母生辰前赶回去,算算路上的时间,我们回去的日子大概也快了。”
“我不管,我去和父王说,让你爹娘回去就好了,你留下!”齐麟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干脆,你以后就住在我们王府好了,这样我们还能天天在一起玩儿呢!”
到是萧景南还算理智,问道“那你们何时回来?”
珍珠看着他,也略有气馁“不知道,也许就不回来了。”
萧景南一听也不禁呆住了,齐麟更是气地驾着马儿就要往王府走,要去求父王把珍珠留下,珍珠急忙让人把马拉住,把他拖了回来“我是说也许,没说一定啊!”
萧景南和齐麟一听珍珠的话,似听见了希望,一齐看着她,珍珠弱弱的说“若是祖母的身子没有大碍的话,我们大概还是会回来的。”韩氏虽没有和珍珠他们明说,但这次让他们准备的东西不多,且丫鬟婆子们也没有都带上,珍珠想着大概他们还是要回来的,只是韩氏不说,那就说明他们还是有可能要留在京城的,所以她怕说出来给他们希望,万一京城有了变故,回不来,却叫他们失望一场。
齐麟听了到是不再闹腾了,只是一脸不高兴,但他也知道祖母生病若是子女不去探望,那是不孝,这不孝二字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王朝里是谁也承担不起的,就是他父王也不会阻止明威将军回家尽孝的,只是这总比珍珠他们再不会来要让他能接受些。
但萧景南却不那么乐观,毕竟明威将军府的根是乐山伯爵府,他们与萧家这种武将世家不同,他们是世袭的贵族,枝繁叶广,明威将军虽在这西北打出了一片天地,但他们这样的家族总不会让他永远留在大西北的,回归朝堂只是早晚的事儿。再说就算明威将军能回来,明珠他们呢?弘儒要致仕那是肯定的,那么这回他很可能会留在京城,既能得到更好的先生指导,又能得到家族的帮扶。而世家子女是不说要进宫选秀,更是家族联姻的最好工具,明珠这般明媚人才,且也快到议亲的年龄了,乐山府真的会让他们回来吗?只是这些话,他终究没有问出口,他知道,即使问了,珍珠也不知道答案。
见齐麟仍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珍珠讨好地拉着他的手,“你别气啦,等我回京城,找到好玩儿的都给你捎来,还给你写信啊!”
齐麟听了这才脸色好看了些“你说的啊,到了京城要每天给我写信”。
“啊?哦,好的!”她好像没说每天都写吧!不过这会儿她可不敢拒绝,她怕万一他真的一发火跑去和王爷说让她留下,虽然她知道王爷肯定不会纵容齐麟任性,但万一王爷觉得她是个教唆世子妄为的祸害那就惨啦!
见萧景南愁眉不展,便对齐麟说“麟哥哥,你送信之前让人到景哥哥府上转一圈,把景哥哥给我的信一起送来罢!”
齐麟撅着嘴道“他能有什么和妹妹好说的”
萧景南明白了珍珠的话,想到自己不能明着和明珠经常通信,她这是在帮自己做信使,立即对齐麟作揖道“那就拜托世子了!”齐麟见他这样,到也没有拒绝。
见天色不早,珍珠下马告别两人,准备回家,萧景南命人送来一包药材,让她送给明珠,珍珠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虫草,这在前世她也只是见过有钱的同学泡茶喝过,自己还从未吃过,到这里先前被掳后回来吃的药里面据说就有,是极补身子的。虽说自家不是没有,但却是萧景南的一番心意,她代姐姐笑纳了。齐麟见珍珠要回去,便觉得自己留下也没什么意思了,也吵着要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齐麟才想起来他送给珍珠的马儿还没起名字,立马又得意洋洋的要给它起个响亮的名字,珍珠一口回绝了,说她的马儿就叫小白,齐麟哀怨地看着珍珠,“这个也太不般配了吧!”
珍珠笑的一脸得意“我觉得挺好”她以前就特别喜欢蜡笔小新,对那只忠心可爱的小白也非常喜欢,看到那马儿的第一眼,那个名字就冒了出来。齐麟见珍珠高兴,便也随着她呵呵笑了起来,不过是匹马儿,妹妹喜欢叫什么都随她。
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饭点,珍珠回房简单梳洗一下便去和韩氏一起吃饭,明珠身子好了很多,今天也起来和她们一起吃饭,韩氏见了很是欢喜,特地嘱咐厨房做了些她喜欢吃的小菜。饭后韩氏留了她们姐妹二人下来讲话,珍珠估摸着大概是要讲回京的事儿了,便老老实实的跟着明珠在绣墩子上坐着。
“前儿我和你们父亲商量过了,咱们下月初就动身回京,算算日子,再慢到了六月中也该到了,你们也各自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吧。”韩氏浅浅闵了口普洱。
“这么快!”珍珠以为最快也要到五月底才出发的,明珠也一脸愕然。
韩氏微笑着看着两个女儿“原本晚些走也使得,但我怕到了六月雨水多,山路危险,才决定提前出发。”说着还摸了摸珍珠的小脑袋“再则,你自出生以来还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舟车劳顿的本就累人,若再走的急了,怕你病着,还是早点出发,路上慢慢走的好。”
珍珠脸一红,感情大家是迁就自己的说。立即作小女儿态地钻到韩氏怀里,满嘴的母亲疼女儿。自从珍珠经过上次虏劫事件后,便不再像先前那样粘着自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韩氏一边欣慰的同时也感觉有些失落,今天见珍珠拱在自己怀里撒娇,心下一甜。
“你这鬼丫头!”韩氏作势拍打珍珠的屁股,顺便把她一把抱在怀里笑道“少在我这儿撒娇,赶紧回去和你姐姐把行礼收拾收拾。”
明珠思忖了一会儿道“母亲,我们这趟回去,要带多少东西回去合适?”
韩氏心想,到底还是大女儿老道些“先前和你们说过丫鬟婆子只带贴身的,至于东西物件什么的,也不用太多,日常穿戴用的和要紧的东西带上就行了,其他的东西府里是有份例的,既叫咱们回去便断没有亏了你们的。只是不管带不带的,都把东西归置好了,虽说多半会回来,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不能回来,咱们再派人回来取东西也不至于乱了手脚,你们也各自留一个放心的帮着看护院子。哦还有,弄不好这个年我们要在京里过了,你们都把冬衣带着,年下给你们做的貂绒斗蓬也带着吧。”
“要过了年才会来?”珍珠虽然在这西北也没呆多少日子,但也习惯了韩氏宠着,明珠惯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了,想到回京,虽没亲身经历,但想来堂堂伯爵府的规矩比起红楼梦的国公府是只多不少的。一想到要在那样的环境里呆那么长时间,心里就有些打颤儿。
韩氏明白珍珠的想法,其实自己心里又何尝愿意,只是这话不能对着女儿们说罢了“老爷来西北转眼也已经快十年了,期间零零总总回去不过五六回,每次也没呆多少时日,这回你们大伯特地来信让我们回去,老夫人又思念你父亲,所以这次回去总要多住些日子的,虽没定下住多久,但我估摸着恐怕也要过了年才得回的。”
韩氏见珍珠蔫蔫地,安抚道“说来我们珍珠还从没回过京城呢,京城可比咱们这西北要热闹多了,好吃的瓜果蔬菜也多,京城里你大伯父人是极好的,还有你弘桦哥哥和宝珠姐姐。回京后娘还要带你去拜见你外祖家,到时候还有好些个兄弟姐妹要认识。这样想来,能回去一趟也是好的,不然你们连哪些亲戚都要不认得了。”
韩氏想到这里,到也觉得回京是个不错的主意了,毕竟以后明珠和珍珠还要仰仗两个伯爵府,才能在自己的夫家挺直身板,现在和京里的兄弟姐妹打好关系,以后才能互相帮扶。这豪门世家互相依存共荣共损的道理,韩氏是很明白的,只是在这大西北待了这些年,自己当家作主少了长辈们的约束和大宅门里的诸多龌蹉,她渐渐把那些放在了一边,但这舒心的日子不过是一段度假般的时光,哪能正经这么过下去,所以原本不是很积极的韩氏现在倒是决心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好好准备。
两个女儿回屋后,她便找来大韩妈妈和王妈妈一起盘算起来,各家长辈的礼物要既称心又不过分,晚辈们的见面礼也不能随便,一些要以他们夫妇的名义送,还要替弘儒明珠他们准备些小礼物以后交际好拿出手,这些都要一一盘算的,这一盘算就盘算到了二更天。
沈延英回来见含章居的灯还亮着,便过来看看,见到的正是夫人和两个婆子在灯下写写画画的样子。见夫人莹白的脸庞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想到什么认真记录的样子,沈延英心下一暖。
其实他对这个妻子是十分敬爱的,人总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分外憧憬,故当初知道自己能娶文昌伯家的女儿,他是有几分暗喜的。只是若长年来两个人都是你说方天画戟我说水墨丹青没有共同语言,那再多的喜爱也是不够用的,所以才会跑出个香姨娘。偶再见到灯光下的韩氏,仿佛又回到了两人刚成亲那天,摇曳的红烛下那个含羞带怯的新娘子。婆子们见老爷来了,纷纷起来行礼,沈延英挥挥手让她们都退下,坐到韩氏身边道“怎么忙到这么晚,离回去还有一些日子,若你每日这么操劳,我看不到启程你就该先病了。”
韩氏这才发现已经这么晚了,捏了捏有些发酸的胳膊和肩膀笑道“想着要带回去的礼物要盘算一下,不知不觉竟这么晚了。”沈延英看着韩氏捏着胳膊的纤细雪指,心下一动便摸了上去,韩氏略一缩没能缩回,顺着沈延英的力道靠了过去,一时间烛光摇曳春光旖旎。
小白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周围浮躁的气氛,略带不安地环顾四周,不停地吐着粗气。珍珠轻轻地抚摸着它的鬃毛,似在安抚气愤的齐麟“祖母身子不好,伯父已经来信让我们回家探望,父亲已经回信了,待手边的事儿安顿好就走,我们要在七月初一祖母生辰前赶回去,算算路上的时间,我们回去的日子大概也快了。”
“我不管,我去和父王说,让你爹娘回去就好了,你留下!”齐麟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干脆,你以后就住在我们王府好了,这样我们还能天天在一起玩儿呢!”
到是萧景南还算理智,问道“那你们何时回来?”
珍珠看着他,也略有气馁“不知道,也许就不回来了。”
萧景南一听也不禁呆住了,齐麟更是气地驾着马儿就要往王府走,要去求父王把珍珠留下,珍珠急忙让人把马拉住,把他拖了回来“我是说也许,没说一定啊!”
萧景南和齐麟一听珍珠的话,似听见了希望,一齐看着她,珍珠弱弱的说“若是祖母的身子没有大碍的话,我们大概还是会回来的。”韩氏虽没有和珍珠他们明说,但这次让他们准备的东西不多,且丫鬟婆子们也没有都带上,珍珠想着大概他们还是要回来的,只是韩氏不说,那就说明他们还是有可能要留在京城的,所以她怕说出来给他们希望,万一京城有了变故,回不来,却叫他们失望一场。
齐麟听了到是不再闹腾了,只是一脸不高兴,但他也知道祖母生病若是子女不去探望,那是不孝,这不孝二字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王朝里是谁也承担不起的,就是他父王也不会阻止明威将军回家尽孝的,只是这总比珍珠他们再不会来要让他能接受些。
但萧景南却不那么乐观,毕竟明威将军府的根是乐山伯爵府,他们与萧家这种武将世家不同,他们是世袭的贵族,枝繁叶广,明威将军虽在这西北打出了一片天地,但他们这样的家族总不会让他永远留在大西北的,回归朝堂只是早晚的事儿。再说就算明威将军能回来,明珠他们呢?弘儒要致仕那是肯定的,那么这回他很可能会留在京城,既能得到更好的先生指导,又能得到家族的帮扶。而世家子女是不说要进宫选秀,更是家族联姻的最好工具,明珠这般明媚人才,且也快到议亲的年龄了,乐山府真的会让他们回来吗?只是这些话,他终究没有问出口,他知道,即使问了,珍珠也不知道答案。
见齐麟仍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珍珠讨好地拉着他的手,“你别气啦,等我回京城,找到好玩儿的都给你捎来,还给你写信啊!”
齐麟听了这才脸色好看了些“你说的啊,到了京城要每天给我写信”。
“啊?哦,好的!”她好像没说每天都写吧!不过这会儿她可不敢拒绝,她怕万一他真的一发火跑去和王爷说让她留下,虽然她知道王爷肯定不会纵容齐麟任性,但万一王爷觉得她是个教唆世子妄为的祸害那就惨啦!
见萧景南愁眉不展,便对齐麟说“麟哥哥,你送信之前让人到景哥哥府上转一圈,把景哥哥给我的信一起送来罢!”
齐麟撅着嘴道“他能有什么和妹妹好说的”
萧景南明白了珍珠的话,想到自己不能明着和明珠经常通信,她这是在帮自己做信使,立即对齐麟作揖道“那就拜托世子了!”齐麟见他这样,到也没有拒绝。
见天色不早,珍珠下马告别两人,准备回家,萧景南命人送来一包药材,让她送给明珠,珍珠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虫草,这在前世她也只是见过有钱的同学泡茶喝过,自己还从未吃过,到这里先前被掳后回来吃的药里面据说就有,是极补身子的。虽说自家不是没有,但却是萧景南的一番心意,她代姐姐笑纳了。齐麟见珍珠要回去,便觉得自己留下也没什么意思了,也吵着要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齐麟才想起来他送给珍珠的马儿还没起名字,立马又得意洋洋的要给它起个响亮的名字,珍珠一口回绝了,说她的马儿就叫小白,齐麟哀怨地看着珍珠,“这个也太不般配了吧!”
珍珠笑的一脸得意“我觉得挺好”她以前就特别喜欢蜡笔小新,对那只忠心可爱的小白也非常喜欢,看到那马儿的第一眼,那个名字就冒了出来。齐麟见珍珠高兴,便也随着她呵呵笑了起来,不过是匹马儿,妹妹喜欢叫什么都随她。
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饭点,珍珠回房简单梳洗一下便去和韩氏一起吃饭,明珠身子好了很多,今天也起来和她们一起吃饭,韩氏见了很是欢喜,特地嘱咐厨房做了些她喜欢吃的小菜。饭后韩氏留了她们姐妹二人下来讲话,珍珠估摸着大概是要讲回京的事儿了,便老老实实的跟着明珠在绣墩子上坐着。
“前儿我和你们父亲商量过了,咱们下月初就动身回京,算算日子,再慢到了六月中也该到了,你们也各自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吧。”韩氏浅浅闵了口普洱。
“这么快!”珍珠以为最快也要到五月底才出发的,明珠也一脸愕然。
韩氏微笑着看着两个女儿“原本晚些走也使得,但我怕到了六月雨水多,山路危险,才决定提前出发。”说着还摸了摸珍珠的小脑袋“再则,你自出生以来还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舟车劳顿的本就累人,若再走的急了,怕你病着,还是早点出发,路上慢慢走的好。”
珍珠脸一红,感情大家是迁就自己的说。立即作小女儿态地钻到韩氏怀里,满嘴的母亲疼女儿。自从珍珠经过上次虏劫事件后,便不再像先前那样粘着自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韩氏一边欣慰的同时也感觉有些失落,今天见珍珠拱在自己怀里撒娇,心下一甜。
“你这鬼丫头!”韩氏作势拍打珍珠的屁股,顺便把她一把抱在怀里笑道“少在我这儿撒娇,赶紧回去和你姐姐把行礼收拾收拾。”
明珠思忖了一会儿道“母亲,我们这趟回去,要带多少东西回去合适?”
韩氏心想,到底还是大女儿老道些“先前和你们说过丫鬟婆子只带贴身的,至于东西物件什么的,也不用太多,日常穿戴用的和要紧的东西带上就行了,其他的东西府里是有份例的,既叫咱们回去便断没有亏了你们的。只是不管带不带的,都把东西归置好了,虽说多半会回来,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不能回来,咱们再派人回来取东西也不至于乱了手脚,你们也各自留一个放心的帮着看护院子。哦还有,弄不好这个年我们要在京里过了,你们都把冬衣带着,年下给你们做的貂绒斗蓬也带着吧。”
“要过了年才会来?”珍珠虽然在这西北也没呆多少日子,但也习惯了韩氏宠着,明珠惯着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了,想到回京,虽没亲身经历,但想来堂堂伯爵府的规矩比起红楼梦的国公府是只多不少的。一想到要在那样的环境里呆那么长时间,心里就有些打颤儿。
韩氏明白珍珠的想法,其实自己心里又何尝愿意,只是这话不能对着女儿们说罢了“老爷来西北转眼也已经快十年了,期间零零总总回去不过五六回,每次也没呆多少时日,这回你们大伯特地来信让我们回去,老夫人又思念你父亲,所以这次回去总要多住些日子的,虽没定下住多久,但我估摸着恐怕也要过了年才得回的。”
韩氏见珍珠蔫蔫地,安抚道“说来我们珍珠还从没回过京城呢,京城可比咱们这西北要热闹多了,好吃的瓜果蔬菜也多,京城里你大伯父人是极好的,还有你弘桦哥哥和宝珠姐姐。回京后娘还要带你去拜见你外祖家,到时候还有好些个兄弟姐妹要认识。这样想来,能回去一趟也是好的,不然你们连哪些亲戚都要不认得了。”
韩氏想到这里,到也觉得回京是个不错的主意了,毕竟以后明珠和珍珠还要仰仗两个伯爵府,才能在自己的夫家挺直身板,现在和京里的兄弟姐妹打好关系,以后才能互相帮扶。这豪门世家互相依存共荣共损的道理,韩氏是很明白的,只是在这大西北待了这些年,自己当家作主少了长辈们的约束和大宅门里的诸多龌蹉,她渐渐把那些放在了一边,但这舒心的日子不过是一段度假般的时光,哪能正经这么过下去,所以原本不是很积极的韩氏现在倒是决心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好好准备。
两个女儿回屋后,她便找来大韩妈妈和王妈妈一起盘算起来,各家长辈的礼物要既称心又不过分,晚辈们的见面礼也不能随便,一些要以他们夫妇的名义送,还要替弘儒明珠他们准备些小礼物以后交际好拿出手,这些都要一一盘算的,这一盘算就盘算到了二更天。
沈延英回来见含章居的灯还亮着,便过来看看,见到的正是夫人和两个婆子在灯下写写画画的样子。见夫人莹白的脸庞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想到什么认真记录的样子,沈延英心下一暖。
其实他对这个妻子是十分敬爱的,人总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分外憧憬,故当初知道自己能娶文昌伯家的女儿,他是有几分暗喜的。只是若长年来两个人都是你说方天画戟我说水墨丹青没有共同语言,那再多的喜爱也是不够用的,所以才会跑出个香姨娘。偶再见到灯光下的韩氏,仿佛又回到了两人刚成亲那天,摇曳的红烛下那个含羞带怯的新娘子。婆子们见老爷来了,纷纷起来行礼,沈延英挥挥手让她们都退下,坐到韩氏身边道“怎么忙到这么晚,离回去还有一些日子,若你每日这么操劳,我看不到启程你就该先病了。”
韩氏这才发现已经这么晚了,捏了捏有些发酸的胳膊和肩膀笑道“想着要带回去的礼物要盘算一下,不知不觉竟这么晚了。”沈延英看着韩氏捏着胳膊的纤细雪指,心下一动便摸了上去,韩氏略一缩没能缩回,顺着沈延英的力道靠了过去,一时间烛光摇曳春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