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1深埋
可是,这个瘫子,不但位高权重,而且还是夏新生忠心耿耿侍奉的对象,不能轻易得罪。
杜恒茂将宁昊天的信拿给杜唯勤看,苦恼地问道:“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他一时半会儿又死不了,多瘫一阵子怕什么!”杜唯勤不以为意地说道,“万千百姓的性命,还不比他的两条腿重要!”
“你啊……算了……问你,也是白问!”
杜恒茂摇了摇头,重重叹了口气。
“你的眼里,一向只有百姓,没有权贵。你却忘了,百姓的生死,往往都掌握在权贵手中。
“你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得在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权者身上下工夫。
“如果能够引导掌权者做出有利于民的决策,使得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要比多找一万石粮食赈济灾民有用多了。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无奈!你却总是看不透,永远不成熟!所以,一直以来,你都是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杜唯勤被杜恒茂批评得哑口无言,心里又是愤懑、又是委屈。
杜恒茂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自从我们题写的倡议书贴出去之后,来了不少心系百姓的能干人物。我相信,有他们献计献策、同心协力,沙州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我们并不是无可取代的,就不必继续耗在这儿了。
“我打算写点东西留给夏新生,方便他在工作时参考。你帮我提提修改意见。”
见杜恒茂打定主意要去安国京城长治给那个瘫痪王爷治疗,杜唯勤气得甩袖而去。
杜恒茂知道杜唯勤是榆木脑袋,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转过弯来,也不追出营帐去劝解,而是铺开宣纸,一边磨墨,一边构思。
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地写下涉及赈灾安民、农业生产、赋税徭役、律法吏治等方面的建议书。
杜唯勤在外面转了一大圈,被寒风吹得鼻青脸肿,心里的那点怒火也被吹熄了。
他裹着棉袍、缩着脖子、吸着鼻涕,一路小跑着回营帐。
见杜恒茂专心致志地提笔写字、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回来,他觉得,自己刚才那把怒火,真是白烧了。
他气不过,干脆走到杜恒茂身后,将冻得像冰块似的双手猛地伸进对方的衣领,紧紧贴住对方温暖的皮肤。
杜恒茂被这突如其来的冰冷冻得直打哆嗦,一边假意挣扎,一边连声哀叫。
“哎哟喂,冻死我了,快拿出去!快拿出去!”
杜唯勤正生气呢,哪里肯轻易放过杜恒茂这个罪魁祸首。
他不但没有把双手从杜恒茂的前胸后背上拿开,而且还将冰冷的脸颊紧紧贴到杜恒茂温暖的脸上。
杜恒茂叫得越惨,他就越解恨,刚刚升起的那点怒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他哪里知道,杜恒茂这是故意逗他玩儿、特地让他出气呢。
以杜恒茂现今的武功修为,哪怕是数百米以外落叶、飞花的轻微声音,他都能听清,岂会注意不到有个大活人进入营帐。
而他挣脱不开杜唯勤的“冰块”攻势,就更加不可能了。
杜唯勤以冰冷的双手和脸颊,狠狠欺负了一通杜恒茂,心里大为痛快。
直到二人的体温变得一样暖和,他才放过一副可怜兮兮模样的杜恒茂。
见杜唯勤虽然故意板着脸、眉梢眼角却流露出掩藏不住的笑意,杜恒茂知道,这位木鱼小师父不会再闹别扭了。
他立即递上一页建议书,诚恳求教。
“师父,你看看,我这样写行吗?”
杜唯勤接过建议书认真看了一下,提出自己的增删修改意见。
二人一边讨论,一边修改。
天黑了,点灯;
晚饭送来了,猛吞;
至于睡觉嘛,直接取消。
师徒二人废寝忘食地忙活了三天三夜,终于弄出了一本全面融和了二人智慧结晶的《治理建议书》。
杜恒茂吩咐士兵将这本装订整齐的小册子交到夏新生手中,与杜唯勤匆匆吃了晚饭、草草洗漱了一下,搂在一起,倒头就睡。
夏新生将《治理建议书》快速浏览了一遍,顿觉如获至宝。
他连夜挑灯阅读,一头扎进了字字珠玑的建议书里。
碰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单独写在一张纸上。
被激发出灵感的时候,他单独写在另一张纸上。
不知不觉间,黑夜过去、太阳升起。
夏新生从案几前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脑子里装满了智慧,心里头充盈着快乐、满足。
去议事营帐办完公务后,他回到自己的营帐,吩咐守在外面的护卫:没有要事,不得打扰!
接着,他又拿起《治理建议书》,从头开始阅读。
读第二遍时,他有了新的疑问、新的发现、新的灵感。
他又将这些分门别类地写在纸上。
如此过了三天,夏新生攒了一大堆问题、写了一叠纸心得体会。
上午办完公务后,他拿着一叠写满毛笔字的宣纸,兴冲冲地跑去找杜恒茂、杜唯勤。
杜恒茂、杜唯勤呼呼大睡了三天,刚刚清醒过来。
他们搂着彼此,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赖床不起。
杜恒茂敏锐地捕捉到夏新生那充满快乐、饱含急切的脚步声,知道这个勤学好问的家伙定是读完了《治理建议书》,正跑来找老师授业、解惑呢。
他在被子里轻轻拍了一下杜唯勤那饱满、挺翘的屁股,笑道:“大懒虫,赶紧起床了。你的好学生,很快就要到了。”
“真的?”杜唯勤不相信地问,“你怎么会知道?”
“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啊!”杜恒茂得意地挑眉。
“你就吹吧!”
杜唯勤给了杜恒茂一个充满鄙视的眼神,却还是立马坐起身来,快速穿衣。
因为曾经在除夕夜的晚宴上被父亲的一个小妾恶毒中伤过,杜唯勤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与杜恒茂的亲密,怕再度被人误解。
虽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过,被人误会,总还是挺不舒服的。
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吧。
杜恒茂快速穿好衣物,将原本拼在一起的两张小床各放一边。
他真心觉得没必要这么麻烦,却拗不过杜唯勤的坚持,只好每天晚上拼床、早上分床。
夏新生跑到杜恒茂的营帐附近,询问执勤的士兵:“两位先生,在里面吗?”
士兵点了点头,根据前一个执勤士兵的交代,汇报道:“两位先生三天没出营帐了,连饭都没吃。”
“他们之前是不是熬夜了?”夏新生问道。
“三天三夜没睡。”士兵回答。
真是辛苦他们了!
夏新生暗暗感激,吩咐道:“等他们睡醒了,你过来向我报告。”
“是。”士兵恭敬地应道。
杜恒茂掀开营帐的布帘,望着披了一身明媚阳光的夏新生,亲切地说道:“将军,进来吧。我们刚起床。”
“三天没吃饭,肯定饿坏了。你们先吃饭,我过会儿来。”夏新生婉言道。
“没关系,边吃边说吧。”杜恒茂调笑道,“将军肯定也饿坏了,正急着补充知识呢!”
“知我者,王先生也!”
夏新生哈哈一笑,吩咐士兵通知伙房立即为两位先生准备饭菜。
他一进营帐,便心急地提出疑问。
杜恒茂一一作答,耐心、细致。
三人就《治理建议书》热烈讨论到天亮时分,又多写了一叠纸,方才告一段落。
杜恒茂一口气喝干茶碗里的热茶,说道:“将军,我们该告辞了。你以后若还有其他疑问,可以攒起来写信到平远王府。王爷的病,恐怕要治疗好一段时间。短期内,我应该都会住在府上。”
夏新生知道宁昊天急着让杜恒茂前往京城为自己治病,他也很希望王爷能够尽早康复。
只是,他真的非常舍不得杜恒茂离开。
这个人,不但武功高强、医术高明、博古通今、才华横溢,而且身上具有一种极为特别的魅力,令他深深折服、念念不忘。
虽然,他与这个人仅仅相识一个月,但是,他总觉得,他俩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彼此熟悉。
他曾经问过这个人,除了3年多前那次偶遇,是否还在其它时间相遇过。
他得到的答案,是否定。
当时,他听到这个答案,竟然感觉有些失落。
他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如今,见杜恒茂开口告辞,夏新生忽然感觉难过极了。
一想到今日一别、他日不知何时才能再遇,他的心,就疼得仿佛刀割一样。
他太想念他了!
还未分别,就已经开始想念。
他真的恨不得抛下一切,一直跟在他身边,永远不再分离。
他觉得,自己的这些感觉、想法,简直太奇怪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可是,他控制不住!
他就是这么想他!就是这么离不开他!
不知道为什么!
夏新生默默看着杜恒茂的脸,迟迟说不出话来。
他感到,空气似乎全部化作了铅粉,沉重得令他无法呼吸。
杜恒茂注视着夏新生那张哭丧的脸,整个人都被离别的伤感侵蚀,一直陷在沉默之中。
杜唯勤望着这对曾经形影不离、如今却无法相认的主仆,想起了杜恒茂曾经低低吟诵过的一首诗体很奇怪的诗。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想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想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如今,他明白了。
杜恒茂那是在为自己和夏新生写诗。
他记得,杜恒茂曾经对夏新生说过:也许,你某一天会突然之间恢复记忆;也许,你这一辈子都不会恢复记忆。
说那话时,杜恒茂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他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杜恒茂的心里,到底藏着怎样的苦。
如今,结合那首诗,他这才知道,自己竟是这么的不了解这个小徒弟!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这么晚才三更。
我是哭着写完的,唉……
感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杜恒茂将宁昊天的信拿给杜唯勤看,苦恼地问道:“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他一时半会儿又死不了,多瘫一阵子怕什么!”杜唯勤不以为意地说道,“万千百姓的性命,还不比他的两条腿重要!”
“你啊……算了……问你,也是白问!”
杜恒茂摇了摇头,重重叹了口气。
“你的眼里,一向只有百姓,没有权贵。你却忘了,百姓的生死,往往都掌握在权贵手中。
“你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得在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权者身上下工夫。
“如果能够引导掌权者做出有利于民的决策,使得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要比多找一万石粮食赈济灾民有用多了。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无奈!你却总是看不透,永远不成熟!所以,一直以来,你都是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杜唯勤被杜恒茂批评得哑口无言,心里又是愤懑、又是委屈。
杜恒茂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自从我们题写的倡议书贴出去之后,来了不少心系百姓的能干人物。我相信,有他们献计献策、同心协力,沙州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我们并不是无可取代的,就不必继续耗在这儿了。
“我打算写点东西留给夏新生,方便他在工作时参考。你帮我提提修改意见。”
见杜恒茂打定主意要去安国京城长治给那个瘫痪王爷治疗,杜唯勤气得甩袖而去。
杜恒茂知道杜唯勤是榆木脑袋,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转过弯来,也不追出营帐去劝解,而是铺开宣纸,一边磨墨,一边构思。
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地写下涉及赈灾安民、农业生产、赋税徭役、律法吏治等方面的建议书。
杜唯勤在外面转了一大圈,被寒风吹得鼻青脸肿,心里的那点怒火也被吹熄了。
他裹着棉袍、缩着脖子、吸着鼻涕,一路小跑着回营帐。
见杜恒茂专心致志地提笔写字、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回来,他觉得,自己刚才那把怒火,真是白烧了。
他气不过,干脆走到杜恒茂身后,将冻得像冰块似的双手猛地伸进对方的衣领,紧紧贴住对方温暖的皮肤。
杜恒茂被这突如其来的冰冷冻得直打哆嗦,一边假意挣扎,一边连声哀叫。
“哎哟喂,冻死我了,快拿出去!快拿出去!”
杜唯勤正生气呢,哪里肯轻易放过杜恒茂这个罪魁祸首。
他不但没有把双手从杜恒茂的前胸后背上拿开,而且还将冰冷的脸颊紧紧贴到杜恒茂温暖的脸上。
杜恒茂叫得越惨,他就越解恨,刚刚升起的那点怒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他哪里知道,杜恒茂这是故意逗他玩儿、特地让他出气呢。
以杜恒茂现今的武功修为,哪怕是数百米以外落叶、飞花的轻微声音,他都能听清,岂会注意不到有个大活人进入营帐。
而他挣脱不开杜唯勤的“冰块”攻势,就更加不可能了。
杜唯勤以冰冷的双手和脸颊,狠狠欺负了一通杜恒茂,心里大为痛快。
直到二人的体温变得一样暖和,他才放过一副可怜兮兮模样的杜恒茂。
见杜唯勤虽然故意板着脸、眉梢眼角却流露出掩藏不住的笑意,杜恒茂知道,这位木鱼小师父不会再闹别扭了。
他立即递上一页建议书,诚恳求教。
“师父,你看看,我这样写行吗?”
杜唯勤接过建议书认真看了一下,提出自己的增删修改意见。
二人一边讨论,一边修改。
天黑了,点灯;
晚饭送来了,猛吞;
至于睡觉嘛,直接取消。
师徒二人废寝忘食地忙活了三天三夜,终于弄出了一本全面融和了二人智慧结晶的《治理建议书》。
杜恒茂吩咐士兵将这本装订整齐的小册子交到夏新生手中,与杜唯勤匆匆吃了晚饭、草草洗漱了一下,搂在一起,倒头就睡。
夏新生将《治理建议书》快速浏览了一遍,顿觉如获至宝。
他连夜挑灯阅读,一头扎进了字字珠玑的建议书里。
碰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单独写在一张纸上。
被激发出灵感的时候,他单独写在另一张纸上。
不知不觉间,黑夜过去、太阳升起。
夏新生从案几前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脑子里装满了智慧,心里头充盈着快乐、满足。
去议事营帐办完公务后,他回到自己的营帐,吩咐守在外面的护卫:没有要事,不得打扰!
接着,他又拿起《治理建议书》,从头开始阅读。
读第二遍时,他有了新的疑问、新的发现、新的灵感。
他又将这些分门别类地写在纸上。
如此过了三天,夏新生攒了一大堆问题、写了一叠纸心得体会。
上午办完公务后,他拿着一叠写满毛笔字的宣纸,兴冲冲地跑去找杜恒茂、杜唯勤。
杜恒茂、杜唯勤呼呼大睡了三天,刚刚清醒过来。
他们搂着彼此,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赖床不起。
杜恒茂敏锐地捕捉到夏新生那充满快乐、饱含急切的脚步声,知道这个勤学好问的家伙定是读完了《治理建议书》,正跑来找老师授业、解惑呢。
他在被子里轻轻拍了一下杜唯勤那饱满、挺翘的屁股,笑道:“大懒虫,赶紧起床了。你的好学生,很快就要到了。”
“真的?”杜唯勤不相信地问,“你怎么会知道?”
“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啊!”杜恒茂得意地挑眉。
“你就吹吧!”
杜唯勤给了杜恒茂一个充满鄙视的眼神,却还是立马坐起身来,快速穿衣。
因为曾经在除夕夜的晚宴上被父亲的一个小妾恶毒中伤过,杜唯勤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与杜恒茂的亲密,怕再度被人误解。
虽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过,被人误会,总还是挺不舒服的。
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吧。
杜恒茂快速穿好衣物,将原本拼在一起的两张小床各放一边。
他真心觉得没必要这么麻烦,却拗不过杜唯勤的坚持,只好每天晚上拼床、早上分床。
夏新生跑到杜恒茂的营帐附近,询问执勤的士兵:“两位先生,在里面吗?”
士兵点了点头,根据前一个执勤士兵的交代,汇报道:“两位先生三天没出营帐了,连饭都没吃。”
“他们之前是不是熬夜了?”夏新生问道。
“三天三夜没睡。”士兵回答。
真是辛苦他们了!
夏新生暗暗感激,吩咐道:“等他们睡醒了,你过来向我报告。”
“是。”士兵恭敬地应道。
杜恒茂掀开营帐的布帘,望着披了一身明媚阳光的夏新生,亲切地说道:“将军,进来吧。我们刚起床。”
“三天没吃饭,肯定饿坏了。你们先吃饭,我过会儿来。”夏新生婉言道。
“没关系,边吃边说吧。”杜恒茂调笑道,“将军肯定也饿坏了,正急着补充知识呢!”
“知我者,王先生也!”
夏新生哈哈一笑,吩咐士兵通知伙房立即为两位先生准备饭菜。
他一进营帐,便心急地提出疑问。
杜恒茂一一作答,耐心、细致。
三人就《治理建议书》热烈讨论到天亮时分,又多写了一叠纸,方才告一段落。
杜恒茂一口气喝干茶碗里的热茶,说道:“将军,我们该告辞了。你以后若还有其他疑问,可以攒起来写信到平远王府。王爷的病,恐怕要治疗好一段时间。短期内,我应该都会住在府上。”
夏新生知道宁昊天急着让杜恒茂前往京城为自己治病,他也很希望王爷能够尽早康复。
只是,他真的非常舍不得杜恒茂离开。
这个人,不但武功高强、医术高明、博古通今、才华横溢,而且身上具有一种极为特别的魅力,令他深深折服、念念不忘。
虽然,他与这个人仅仅相识一个月,但是,他总觉得,他俩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彼此熟悉。
他曾经问过这个人,除了3年多前那次偶遇,是否还在其它时间相遇过。
他得到的答案,是否定。
当时,他听到这个答案,竟然感觉有些失落。
他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如今,见杜恒茂开口告辞,夏新生忽然感觉难过极了。
一想到今日一别、他日不知何时才能再遇,他的心,就疼得仿佛刀割一样。
他太想念他了!
还未分别,就已经开始想念。
他真的恨不得抛下一切,一直跟在他身边,永远不再分离。
他觉得,自己的这些感觉、想法,简直太奇怪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可是,他控制不住!
他就是这么想他!就是这么离不开他!
不知道为什么!
夏新生默默看着杜恒茂的脸,迟迟说不出话来。
他感到,空气似乎全部化作了铅粉,沉重得令他无法呼吸。
杜恒茂注视着夏新生那张哭丧的脸,整个人都被离别的伤感侵蚀,一直陷在沉默之中。
杜唯勤望着这对曾经形影不离、如今却无法相认的主仆,想起了杜恒茂曾经低低吟诵过的一首诗体很奇怪的诗。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想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想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如今,他明白了。
杜恒茂那是在为自己和夏新生写诗。
他记得,杜恒茂曾经对夏新生说过:也许,你某一天会突然之间恢复记忆;也许,你这一辈子都不会恢复记忆。
说那话时,杜恒茂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他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杜恒茂的心里,到底藏着怎样的苦。
如今,结合那首诗,他这才知道,自己竟是这么的不了解这个小徒弟!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这么晚才三更。
我是哭着写完的,唉……
感谢大家的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