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士气大振
巴军的优势,无非就是凭借大口径的炮火和有利的地理环境。而想要突破这个防御区域,印军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要组织起更大规模的攻击浪潮。
在即将发起的第三次攻击行动中,印度的东路军指挥官毫不犹豫的就投入了2个整编的装甲旅和4个精锐的步兵团,将手中所有的步兵战车和三分之一的坦克全都投入到战斗中,可以看出印军主将的决心是何等强烈。
但实际上,这些被抽调出来的坦克,仍然大多是在印军将领眼中那些可以被损失掉的老旧货色,真正的M-60坦克和“阿琼”坦克,大多都被珍而重之的放在队伍的中间,不肯轻易拿出来。
因为此处狭窄的地貌特征,如此大规模的兵力是不可能完全展开的,所以印军主将也有他的想法:让皮糙肉厚的坦克顶在前面,作为突击的主要力量。
一旦冲到巴军原来的前沿阵地上,就用坦克自身的滑膛炮去轰击巴军的高地防御圈,随后派出所有的步兵战车,将大量的印军步兵直接闯过巴军炮火的拦截,然后安全运送到敌人的阵地中。
有了步兵战车这样可靠的交通工具,完全能够将印度陆军4个团的兵力成功运送到坦克部队附近,然后在进行大部队的重新集结。
等到那时,步兵就能够在坦克战车的掩护之下,朝着巴军所在的战术高地发起冲锋浪潮,用海一样的人潮,去推垮巴军的防御。
可因为之前的战斗损失,印军现在掌握的步兵战车数量严重不足,没有办法,只好让步兵战车多跑几次来回,分批地将印军步兵运送到敌人的阵地上。
虽然在效率上有些不尽人意,不过当面巴军的实力有限,就算是这样的分批运送,也还是能够冲上敌人的高地。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近500辆坦克集中于如此狭窄的区域,这样的壮观景象,可是不少军人一生都难以看到的。
庞大的装甲部队。在参战双方的面前徐徐展开,坦克排成了密集的攻击阵型,头上顶着敌人的炮火,不断朝着前方发起凌厉的突进。
一时之间。让连反手搓的印度东路军士兵也心潮澎湃,他们的士气开始有着恢复的迹象。
如此激荡人心的攻击阵势,却仅仅是为了要夺取两个不足千米的高地。那里是巴军驻守的防区,上面只有不到1个师的兵力。
印军的装甲坦克扑到巴军防御高地的山脚下之后,印度人摆开的架势就更让人吃惊了。
433辆步兵战车。如狼群一样在平地上奔驰着,它们冒着巴军的炮火,成功抵达了山脚处。在他们的身边,到处是爆炸和尘土,当步兵战车越过弹坑的时候,里面的人都是明显的晃成一团。
道路本来就崎岖,现在还要顶着无处不在的炮弹,每个战车驾驶员。都在乞求着印度的诸天神佛。希望能够或者闯过这处死亡山谷。
除了一些实在倒霉透顶的家伙,绝大部分的印军步兵战车还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将一个团的士兵运送到了巴军火炮照顾不到的地方。
步兵战车的后盖放下,从里面涌出了蚂蚁一般的印度步兵,平时的训练看来是相当的马虎,许多的印军士兵都是慌慌张张的。连武器都拿不稳。
也有一些参加过上一次印巴战争的老兵,他们比较有经验。在一下车后,当即迅速地开始寻找可以隐蔽的地方。将自己保护起来。
而印军的步兵战车在卸下了它们原本所搭载的步兵之后,便迅速关闭车门,并且调转方向,朝着己方的阵地飞奔而去。
这些步兵战车,需要再一次穿梭于被巴军炮火所覆盖的那一片死亡区域,然后去搭载下一批肩负着攻击任务的步兵战友。
如此来来回回,山脚下,黑色的小点越来越多,汇聚成了一大片。
印军的步兵团,光是为了要在两个高地下集结,就花费了一日一夜,而且这种运送兵力的行为还是在巴军的炮火洗礼下进行的,因此印军也不得不付出了大量的伤亡。
可无论损失有多大,印军的战术目标还是达成了,在巴军的两个防御高地的下方,印军得以集结了大量的兵力,随后就是对高地上的巴军防守部队展开攻击行动了。
目前,印巴双方的大炮都停止了轰鸣。
因为在这样的距离之下,火炮可是不长眼的,带走的不仅仅是敌人的生命,对于友军也同样有着相当大的威胁。
只有巴军的高地上,还配备了一些迫击炮和反坦克炮,这些武器依旧时不时地开火,给印军送去一些麻烦和困扰。
与此同时,集合在下方的印军也不甘受辱,他们的坦克滑膛炮也随之向巴军还以颜色。可是因为滑膛炮的直线攻击模式,不利于曲线射击,无法对巴军造成多少麻烦,纯粹只是一种以壮声威的举动。
除开这些零星的炮火交锋以外,像之前几天那种激烈的交火暂时停了下来,毫无征兆的,似乎攻守双方都达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之下,在巴军两处防御高地的东面,那里是早前的战场上。
入目所及,是100多辆装甲车辆的残骸,其中有不少还在燃烧着,可以看见若隐若现的黑烟。而战车残骸的周围,则是印巴双方士兵的尸体。
从战斗打响以来,这一处的战场,双方的总伤亡已经达到了1万人,远远超过了印军在东巴的损失。
而西巴战场的东线,自开战以来,双方已经在登东的群山之间厮杀了超过一周的时间。将近4万的南亚士兵长眠在此地。
可是,在双方的指挥官眼里,这样的损失对于双方在这里投入的总数多大三十万的兵力而言,也有些无足轻重。
这个时刻,有着不同寻常的宁静气氛,在整个战场上,印巴双方的士兵都望着逐渐西沉的红日。他们都意识到了,这样的平静是保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双方都磨刀霍霍,等待着夜幕的降临,以及那石破天惊的一击。
巴军的这两处战术高地。都属于同一个山脉,山上山下不到8平方公里的区域里,竟然集结了巴军的两个步兵团和印军的4个步兵团,双方的总兵力达到了3万人。
更不用说。在外围的印军还配属了将近500辆坦克以及400辆步兵战车,这些密密麻麻的装甲单位,墨绿色的身影几乎密布了整个山顶和山脚地区。
像这等兵力密度,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十年,在南亚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亚洲两个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血拼,并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比起原本的时空里,因为钟泱的蝴蝶效应,这个世界的历史早已面目全非,就连印度所发起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也比原本预计的规模要大上了许多。
可以说,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其规模就已经超过了印度高层的预计。
只不过是半个月。双方就有8万多名士兵血洒疆场。到了而7月8日的晚间,印军还要展开一次对这两个巴军高地的争夺战。
自然而言的,伤亡数字还将会被大大的刷新,连月色也被染成了血一样的鲜红。
到了晚间的11时12分,印军的地面部队准备就绪,猛然发起了对两个巴军防御高地的冲锋。印度的人海战术开始了。
根据原本的战术安排,印军在两个高地上投入的兵力数目也是不一样的。印军步兵团前线指挥官的想法是,两个高地的高度不同。较高的高地地势要平缓的多,甚至还能够动用较轻型的T-55坦克,向山头的巴军阵地发起冲锋。
而较矮的高地上,却是奇峰怪石,山道崎岖,根本不能用装甲车辆向上冲锋。
鉴于这个情况,较高的高地顿时就成了印军的首要打击目标。只要控制了那里,就得以俯视另一处高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巴军防守部队发动攻击。
这样一来,印军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就得以扭转了。到时候,拿下另一处高地也不过是举手之劳。除了必需的装备,也就是充当火炮来对巴军高地火力进行压制的T-55坦克之外,印军还向目标地投入了120辆T-55作为冲锋的前驱。
不仅如此,还有两个步兵团紧随其后,与坦克部队一起向巴军的一处高地发起夜间突袭。至于另一个次要目标高地,则由1个印军步兵团单独发起冲锋。
坦克数量有限,所以这支步兵团就没能得到坦克的掩护,只能凭借4000印军士兵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山上不断倾泻下的弹雨,用决死的斗志去牵制敌人。
北面的794高地上,100多辆坦克和近万人做成的强大的攻击力量起到了很大的效果。T-55集群排成三道散兵线,向山头发起冲锋,在这三道钢铁散兵线中间的是印军的步兵手持步枪,猫着腰在坦克的掩护下跟随坦克一起行动。
这种老掉牙的步兵和坦克协战术,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不得不说,步兵和坦克一起朝着敌人阵地发起冲锋的情形还是蛮让人激动的。
只不过,这种战术在二战时就被证明是鸡肋。
步兵处于坦克之间,并非就是安全的,而坦克则因为步兵的拖累,机动性优势丧失殆尽,还不如编成单独的战术编制使用。
巴基斯坦与印度,这是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因为各自的科技能力都不高,所以双方的伤亡反而会更大。
对于这一点,在华夏联邦政府的提醒下,巴基斯坦也是早就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在战争发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巴基斯坦政府对于士兵的动员工作就做得非常到位。
反倒是印度不太一样,他们事先预计的并不是一场全面战争,对于他们的老对手巴基斯坦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而另一方面,中国人早就洞悉了印度的计划,所以暗中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印度的情报部门却对此一无所知,整个印度政府都被蒙在鼓里。
所以,他们对于战争可能造成的巨大伤亡,心理准备就显得不足了。甚至一大批盲目的自信的将领,不理会萨姆.马克内肖的战略安排,私自扩大冲突规模。这也让印度在西线遭受了惨烈的伤亡。
而印军在受到巨大伤亡的打击之后,将领又往往会变得情绪失控,这一样来,就直接造成指挥官决策的重大失误。并且给己方士兵带来了更大程度的伤亡
在之前的两次攻击行动中,对于巴军所控制的那两处防御高地,就是因为印度东路军的指挥官就犯了这样认知的错误,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在愤怒和怨恨的情绪之下。是做不出好的战术决策的,甚至对于已经投入的步兵部队而言,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
印军的指挥官仅凭主官直觉,相信了他的判断,认为自己投入了远比巴军要强大的兵力,不可能失败,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步兵团能够顺利地夺取巴军的防御阵地。
而对于那些在进攻战斗行动中所损失大量的印度士兵,印军指挥官选择性的无视了。他认为即使消耗掉了这些步兵。印度也依旧能够保持优势的兵力。
但是印军的指挥官很明显忘记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战斗并不是简单的兵力堆积和消耗,战争是很现实的,绝对不是一场游戏。
在战争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智慧有本能。不会完全甘愿接受军官的驱使。
要知道,即使在进攻行动中投入了数倍于敌方守军的兵力。也并不代表攻击方能够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
这是因为,数倍于敌军的兵力。不代表你在实战之中,可以吧敌人的兵力耗光。
真正的兵力,是指能够承受在冲锋中的巨大伤亡而始终能够保持士气的兵员,只有这些中流砥柱,才是真正的兵力。
至于“人数”,反而只是一个浮夸的表面数据。
一旦到达了士气的“崩溃点”,那么整支部队就会如山倾倒,势不可挡。
所以自古以来,军队在溃退的时候,无论派什么样的将领去挽救,都不可能成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西方就有军事学家提出了“崩溃点”的这个战术理论。而这个理论也实际表明,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够战斗到最后一人。
这是现代化士兵与近代化士兵的根本差别,也是士气的直接体现。
根据这个论点来分析,进攻的部队在面对巨大的伤亡时,如果能始终保持冲锋的势头直到最后一人,那么这样的部队无疑是十分可怕的。
可惜,印度并非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他们的军队也并非是现代化的军队,远远达不到战至最后一人的士气标准。
按照“崩溃点”理论,所有的参战部队都有一个可以承受伤亡的心理极限,一旦达到了这个心理极限,那么士兵将被惨烈的伤亡所压垮,心理更是承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军溃败,还有战局的糜烂。
“崩溃点”理论对于攻守的双方而言都是十分适用的,印巴的厮杀中,就看谁的极限更高了,战斗的最终胜利者,必然属于士气高昂的一方。
因为两个农业国,都在以消耗士兵的生命来进行战斗。
令人遗憾的是,印军士兵与大部分的印度军官一样,内心中有着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印度军队的基层士兵的教育,向来都是通过极度的鄙视巴基斯坦,来夸大印度。
所以在面对巴基斯坦的士兵之时,印度士兵总是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觉得战斗中倒下的应该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伟大的印度人。
在以前,这种高傲确实让印度在欺负巴基斯坦的时候得心应手。
可一旦遭遇战事上的挫折,印度士兵的真实心理素质就被反映出来了。由于缺乏承受压力和失败的心理素质,在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前,印军士兵很轻易的就崩溃了。
与之相反的是,巴基斯坦的日子原本就不好过,他们在面对印度的时候总是不能摆脱一直以来的阴影。总的来说,就是输习惯了,反正就是硬着头皮打。
直到巴军亲眼目睹了空军取得的巨大胜利,以及在地面战场上,对印度步兵造成的巨大伤亡。这突如其来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巴军的了自信心和保卫国土的决心
巴军士兵,一直以来就有着被动挨打的传统,心理素质还是过硬的。在打硬仗方面,反而比印军更能直面死亡的恐惧。
当然,这都是相对来说的。
这时候,也唯有这种保家卫国的强烈任感,巴军的士气才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振奋起来,使得他们的“崩溃点”极限远远高出印军一个层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在即将发起的第三次攻击行动中,印度的东路军指挥官毫不犹豫的就投入了2个整编的装甲旅和4个精锐的步兵团,将手中所有的步兵战车和三分之一的坦克全都投入到战斗中,可以看出印军主将的决心是何等强烈。
但实际上,这些被抽调出来的坦克,仍然大多是在印军将领眼中那些可以被损失掉的老旧货色,真正的M-60坦克和“阿琼”坦克,大多都被珍而重之的放在队伍的中间,不肯轻易拿出来。
因为此处狭窄的地貌特征,如此大规模的兵力是不可能完全展开的,所以印军主将也有他的想法:让皮糙肉厚的坦克顶在前面,作为突击的主要力量。
一旦冲到巴军原来的前沿阵地上,就用坦克自身的滑膛炮去轰击巴军的高地防御圈,随后派出所有的步兵战车,将大量的印军步兵直接闯过巴军炮火的拦截,然后安全运送到敌人的阵地中。
有了步兵战车这样可靠的交通工具,完全能够将印度陆军4个团的兵力成功运送到坦克部队附近,然后在进行大部队的重新集结。
等到那时,步兵就能够在坦克战车的掩护之下,朝着巴军所在的战术高地发起冲锋浪潮,用海一样的人潮,去推垮巴军的防御。
可因为之前的战斗损失,印军现在掌握的步兵战车数量严重不足,没有办法,只好让步兵战车多跑几次来回,分批地将印军步兵运送到敌人的阵地上。
虽然在效率上有些不尽人意,不过当面巴军的实力有限,就算是这样的分批运送,也还是能够冲上敌人的高地。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近500辆坦克集中于如此狭窄的区域,这样的壮观景象,可是不少军人一生都难以看到的。
庞大的装甲部队。在参战双方的面前徐徐展开,坦克排成了密集的攻击阵型,头上顶着敌人的炮火,不断朝着前方发起凌厉的突进。
一时之间。让连反手搓的印度东路军士兵也心潮澎湃,他们的士气开始有着恢复的迹象。
如此激荡人心的攻击阵势,却仅仅是为了要夺取两个不足千米的高地。那里是巴军驻守的防区,上面只有不到1个师的兵力。
印军的装甲坦克扑到巴军防御高地的山脚下之后,印度人摆开的架势就更让人吃惊了。
433辆步兵战车。如狼群一样在平地上奔驰着,它们冒着巴军的炮火,成功抵达了山脚处。在他们的身边,到处是爆炸和尘土,当步兵战车越过弹坑的时候,里面的人都是明显的晃成一团。
道路本来就崎岖,现在还要顶着无处不在的炮弹,每个战车驾驶员。都在乞求着印度的诸天神佛。希望能够或者闯过这处死亡山谷。
除了一些实在倒霉透顶的家伙,绝大部分的印军步兵战车还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将一个团的士兵运送到了巴军火炮照顾不到的地方。
步兵战车的后盖放下,从里面涌出了蚂蚁一般的印度步兵,平时的训练看来是相当的马虎,许多的印军士兵都是慌慌张张的。连武器都拿不稳。
也有一些参加过上一次印巴战争的老兵,他们比较有经验。在一下车后,当即迅速地开始寻找可以隐蔽的地方。将自己保护起来。
而印军的步兵战车在卸下了它们原本所搭载的步兵之后,便迅速关闭车门,并且调转方向,朝着己方的阵地飞奔而去。
这些步兵战车,需要再一次穿梭于被巴军炮火所覆盖的那一片死亡区域,然后去搭载下一批肩负着攻击任务的步兵战友。
如此来来回回,山脚下,黑色的小点越来越多,汇聚成了一大片。
印军的步兵团,光是为了要在两个高地下集结,就花费了一日一夜,而且这种运送兵力的行为还是在巴军的炮火洗礼下进行的,因此印军也不得不付出了大量的伤亡。
可无论损失有多大,印军的战术目标还是达成了,在巴军的两个防御高地的下方,印军得以集结了大量的兵力,随后就是对高地上的巴军防守部队展开攻击行动了。
目前,印巴双方的大炮都停止了轰鸣。
因为在这样的距离之下,火炮可是不长眼的,带走的不仅仅是敌人的生命,对于友军也同样有着相当大的威胁。
只有巴军的高地上,还配备了一些迫击炮和反坦克炮,这些武器依旧时不时地开火,给印军送去一些麻烦和困扰。
与此同时,集合在下方的印军也不甘受辱,他们的坦克滑膛炮也随之向巴军还以颜色。可是因为滑膛炮的直线攻击模式,不利于曲线射击,无法对巴军造成多少麻烦,纯粹只是一种以壮声威的举动。
除开这些零星的炮火交锋以外,像之前几天那种激烈的交火暂时停了下来,毫无征兆的,似乎攻守双方都达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之下,在巴军两处防御高地的东面,那里是早前的战场上。
入目所及,是100多辆装甲车辆的残骸,其中有不少还在燃烧着,可以看见若隐若现的黑烟。而战车残骸的周围,则是印巴双方士兵的尸体。
从战斗打响以来,这一处的战场,双方的总伤亡已经达到了1万人,远远超过了印军在东巴的损失。
而西巴战场的东线,自开战以来,双方已经在登东的群山之间厮杀了超过一周的时间。将近4万的南亚士兵长眠在此地。
可是,在双方的指挥官眼里,这样的损失对于双方在这里投入的总数多大三十万的兵力而言,也有些无足轻重。
这个时刻,有着不同寻常的宁静气氛,在整个战场上,印巴双方的士兵都望着逐渐西沉的红日。他们都意识到了,这样的平静是保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双方都磨刀霍霍,等待着夜幕的降临,以及那石破天惊的一击。
巴军的这两处战术高地。都属于同一个山脉,山上山下不到8平方公里的区域里,竟然集结了巴军的两个步兵团和印军的4个步兵团,双方的总兵力达到了3万人。
更不用说。在外围的印军还配属了将近500辆坦克以及400辆步兵战车,这些密密麻麻的装甲单位,墨绿色的身影几乎密布了整个山顶和山脚地区。
像这等兵力密度,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十年,在南亚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亚洲两个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血拼,并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比起原本的时空里,因为钟泱的蝴蝶效应,这个世界的历史早已面目全非,就连印度所发起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也比原本预计的规模要大上了许多。
可以说,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其规模就已经超过了印度高层的预计。
只不过是半个月。双方就有8万多名士兵血洒疆场。到了而7月8日的晚间,印军还要展开一次对这两个巴军高地的争夺战。
自然而言的,伤亡数字还将会被大大的刷新,连月色也被染成了血一样的鲜红。
到了晚间的11时12分,印军的地面部队准备就绪,猛然发起了对两个巴军防御高地的冲锋。印度的人海战术开始了。
根据原本的战术安排,印军在两个高地上投入的兵力数目也是不一样的。印军步兵团前线指挥官的想法是,两个高地的高度不同。较高的高地地势要平缓的多,甚至还能够动用较轻型的T-55坦克,向山头的巴军阵地发起冲锋。
而较矮的高地上,却是奇峰怪石,山道崎岖,根本不能用装甲车辆向上冲锋。
鉴于这个情况,较高的高地顿时就成了印军的首要打击目标。只要控制了那里,就得以俯视另一处高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巴军防守部队发动攻击。
这样一来,印军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就得以扭转了。到时候,拿下另一处高地也不过是举手之劳。除了必需的装备,也就是充当火炮来对巴军高地火力进行压制的T-55坦克之外,印军还向目标地投入了120辆T-55作为冲锋的前驱。
不仅如此,还有两个步兵团紧随其后,与坦克部队一起向巴军的一处高地发起夜间突袭。至于另一个次要目标高地,则由1个印军步兵团单独发起冲锋。
坦克数量有限,所以这支步兵团就没能得到坦克的掩护,只能凭借4000印军士兵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山上不断倾泻下的弹雨,用决死的斗志去牵制敌人。
北面的794高地上,100多辆坦克和近万人做成的强大的攻击力量起到了很大的效果。T-55集群排成三道散兵线,向山头发起冲锋,在这三道钢铁散兵线中间的是印军的步兵手持步枪,猫着腰在坦克的掩护下跟随坦克一起行动。
这种老掉牙的步兵和坦克协战术,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不得不说,步兵和坦克一起朝着敌人阵地发起冲锋的情形还是蛮让人激动的。
只不过,这种战术在二战时就被证明是鸡肋。
步兵处于坦克之间,并非就是安全的,而坦克则因为步兵的拖累,机动性优势丧失殆尽,还不如编成单独的战术编制使用。
巴基斯坦与印度,这是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因为各自的科技能力都不高,所以双方的伤亡反而会更大。
对于这一点,在华夏联邦政府的提醒下,巴基斯坦也是早就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在战争发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巴基斯坦政府对于士兵的动员工作就做得非常到位。
反倒是印度不太一样,他们事先预计的并不是一场全面战争,对于他们的老对手巴基斯坦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而另一方面,中国人早就洞悉了印度的计划,所以暗中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印度的情报部门却对此一无所知,整个印度政府都被蒙在鼓里。
所以,他们对于战争可能造成的巨大伤亡,心理准备就显得不足了。甚至一大批盲目的自信的将领,不理会萨姆.马克内肖的战略安排,私自扩大冲突规模。这也让印度在西线遭受了惨烈的伤亡。
而印军在受到巨大伤亡的打击之后,将领又往往会变得情绪失控,这一样来,就直接造成指挥官决策的重大失误。并且给己方士兵带来了更大程度的伤亡
在之前的两次攻击行动中,对于巴军所控制的那两处防御高地,就是因为印度东路军的指挥官就犯了这样认知的错误,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在愤怒和怨恨的情绪之下。是做不出好的战术决策的,甚至对于已经投入的步兵部队而言,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
印军的指挥官仅凭主官直觉,相信了他的判断,认为自己投入了远比巴军要强大的兵力,不可能失败,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步兵团能够顺利地夺取巴军的防御阵地。
而对于那些在进攻战斗行动中所损失大量的印度士兵,印军指挥官选择性的无视了。他认为即使消耗掉了这些步兵。印度也依旧能够保持优势的兵力。
但是印军的指挥官很明显忘记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战斗并不是简单的兵力堆积和消耗,战争是很现实的,绝对不是一场游戏。
在战争当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智慧有本能。不会完全甘愿接受军官的驱使。
要知道,即使在进攻行动中投入了数倍于敌方守军的兵力。也并不代表攻击方能够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
这是因为,数倍于敌军的兵力。不代表你在实战之中,可以吧敌人的兵力耗光。
真正的兵力,是指能够承受在冲锋中的巨大伤亡而始终能够保持士气的兵员,只有这些中流砥柱,才是真正的兵力。
至于“人数”,反而只是一个浮夸的表面数据。
一旦到达了士气的“崩溃点”,那么整支部队就会如山倾倒,势不可挡。
所以自古以来,军队在溃退的时候,无论派什么样的将领去挽救,都不可能成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西方就有军事学家提出了“崩溃点”的这个战术理论。而这个理论也实际表明,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够战斗到最后一人。
这是现代化士兵与近代化士兵的根本差别,也是士气的直接体现。
根据这个论点来分析,进攻的部队在面对巨大的伤亡时,如果能始终保持冲锋的势头直到最后一人,那么这样的部队无疑是十分可怕的。
可惜,印度并非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他们的军队也并非是现代化的军队,远远达不到战至最后一人的士气标准。
按照“崩溃点”理论,所有的参战部队都有一个可以承受伤亡的心理极限,一旦达到了这个心理极限,那么士兵将被惨烈的伤亡所压垮,心理更是承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军溃败,还有战局的糜烂。
“崩溃点”理论对于攻守的双方而言都是十分适用的,印巴的厮杀中,就看谁的极限更高了,战斗的最终胜利者,必然属于士气高昂的一方。
因为两个农业国,都在以消耗士兵的生命来进行战斗。
令人遗憾的是,印军士兵与大部分的印度军官一样,内心中有着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印度军队的基层士兵的教育,向来都是通过极度的鄙视巴基斯坦,来夸大印度。
所以在面对巴基斯坦的士兵之时,印度士兵总是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觉得战斗中倒下的应该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伟大的印度人。
在以前,这种高傲确实让印度在欺负巴基斯坦的时候得心应手。
可一旦遭遇战事上的挫折,印度士兵的真实心理素质就被反映出来了。由于缺乏承受压力和失败的心理素质,在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前,印军士兵很轻易的就崩溃了。
与之相反的是,巴基斯坦的日子原本就不好过,他们在面对印度的时候总是不能摆脱一直以来的阴影。总的来说,就是输习惯了,反正就是硬着头皮打。
直到巴军亲眼目睹了空军取得的巨大胜利,以及在地面战场上,对印度步兵造成的巨大伤亡。这突如其来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巴军的了自信心和保卫国土的决心
巴军士兵,一直以来就有着被动挨打的传统,心理素质还是过硬的。在打硬仗方面,反而比印军更能直面死亡的恐惧。
当然,这都是相对来说的。
这时候,也唯有这种保家卫国的强烈任感,巴军的士气才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振奋起来,使得他们的“崩溃点”极限远远高出印军一个层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