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2 异象之源初显,小道命丧崖间
山风裹叶,尽显初冬之意。这黑山本就峰高路险,所谓高处不胜寒。在这寒风凛冽的山涧断崖,却是很少有人出入,然而此时却有一人顶着寒风守在这里。
他抱剑在胸,弓着身子蜷缩在一棵大树背后,脸色显得有些发青。观其容貌,乃年轻人无疑。他可怜兮兮地躲在大树背后,不时偷偷向不远处的一根石柱望去。
风甚大,吹得他睁不开眼。他一脸怨气,嘴中喃喃道:“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万里无风,此刻怎就刮起了如此大的风?”
他冷得紧,不禁望树后缩了缩脖子,道:“也不知师父从何处弄来了这根怪异的石柱,让我守在此处已经月余,而他老人家却不见踪影,一次面也没露过。”
想到此,他又看向石柱,面露狠色地朝着地上吐去一口浓痰,道:“都是这根来历不明的石柱惹得祸事,害小爷在这山坳里守了一个月。师父还说它是个宝物,哼哼,我看它狗屁不是!宝物?它若是宝物,这漫山遍野的破石烂木都是宝物!”
风越来越大,有摧木碎石之势。石台上生长的五六棵手臂粗的松树被连根拔起,青年身旁的那棵一人粗的大树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摇摇欲倒。然而那根石柱在狂风中依旧屹立不倒,仿佛重若千斤。
其实,那石柱只有五尺来高,碗口大小,青褐色,表面上凹凸不平,浅勾细雕,如龙蛇行云,星斗撼空。越是仔细观之,越加感到震撼,此石柱果真怪异非凡,不像是凡间的物件。
在这黑山之中,修道者并非只有青鸟、伯阳二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师傅便是其中之一,名曰:顾子牙。
顾子牙在山中修道少说也有几十个春秋,修为虽不算高深,却也勤苦,四处寻找着绝佳的修炼之地。一月前,他和平日里一样在日月交辉之时前往山巅,吸收灵气提升修为。早晨的山巅之上,灵气最为淳厚,比别的时辰受益更多。
那日的天空显得格外阴沉,有山雨欲来之势。顾子牙独身前往黑山北峰之巅,竟然目睹了一场千百年难遇的奇光异象。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间出现了霞光异彩,瑞霭纷纭,祥光缭绕,他站在山巅上,双腿不自觉地颤抖着,险些跪倒在地,匍匐叩拜。
那异象持续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一道光柱突然出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波,朝四周散去。那道光波甚是耀眼,气势恢宏,方圆百里皆可见。但是唯一一个看清了光波之中真相的人,只有顾子牙。
只见,随着光波的出现,从云层中露出一根青褐色的石柱。他仰头望去,只见那石柱起初只有一根针大小。随之它离地面越来越近,也中越看清了它的模样。
“轰!”
石柱与地面相撞,发出巨大的声响。顷刻间,尘土飞扬,地动山摇。顾子牙只觉得一阵头昏目眩,他盼顾四周,却发现四周草木不动,心中称奇不已。他看着眼签五尺多高的石柱,心道:“如此宝物,定要将它速速取走。不然这山中的高人定会前来寻之。这宝物由我发现,我怎甘心看着它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此刻,四下无人。他走近石柱,见它表面的那层光滑已经散尽,便伸手去拿。谁料这石柱看似不大,却十分沉重,他出了全身的力气,石柱依旧纹丝不动。他无奈之下从怀中摸出一粒雪蛮骨丹,吞之,力气增长数倍。
这雪蛮骨丹乃以北荒异兽雪牛之主骨炼制而成,食之可使气力增大数倍,还能提升体内五行灵息的修为,可谓是得之不易。顾子牙身上也只有这么一颗,单单这一粒雪蛮骨丹就险些让他送命,平日里甚是珍惜。此刻狠下心来将之食下,也是一阵肉疼。
他也顾忌不了那么多,费劲扛起青褐色石柱便匆匆向林中疾奔而去。他知道自己此刻若是再不走,迟疑片刻,便再也走不了了。黑山北麓住着一正一邪两位高人,他还是听闻过的。想那两位高人绝对发现了异样,也许此刻正向这里赶来。
他扛着石柱来到一处断崖,这断崖看似平常,却是别有洞天。从断崖直下,约五十步,有一处十步见方的石台。石台处于断壁之间,从那道浅浅的石缝中长出一颗大松树,正好遮住了石台。
顾子牙机缘巧合发现这处妙地,想到如今却有了大用场,心中不禁一阵欢喜。他将石柱藏在石台上,又嘱咐徒弟前来看守。而他自己自从离开石台,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他的徒弟也在这石台之上守了一个多月,这才出现了刚才那番场景。
年轻人看着这根古怪的石柱满嘴牢骚,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些食物,心中想道:“这戒指可是师父的宝贝。师父吝啬,平日里就连一颗普通的凝气丹也不愿送给他,如今为了这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石柱,连储物戒指都借给自己用,真乃一件怪事。难道这石柱隐藏着什么秘密?或者是师父他老人家看走了眼?”
在这断崖间一个多月,他每日牢骚却也没有过多在意这根石柱。今日狂风大作,就连断崖上手臂粗壮的树都连根拔起。若不是自己身旁的大树阻挡了大半风力,恐怕自己早已被吹落崖下。而那根石柱却纹丝不动,没有收到丝毫影响。
想到此,他心中生奇,思量着待到风停时前去一探究竟。
风渐渐停了,石台上一尘不染。正中央的那根石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在阳光下异常诡异,显得格外扎眼。
青年一步步靠近,当他的手触摸到石柱时,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的手牢牢地吸在上面,任他怎般努力也无法分开。他感觉身上的灵息正在迅速的从体内向外散去,那速度越来越快,就像一只很久没有进食的野兽,尽情地撕咬着猎物,仿佛要将骨头也一同吞下。
青年害怕了,眼神中满是恐慌。他拼命地想要将手从石柱上分离,可他所作的一切努力皆是徒劳。他看着自己的手臂慢慢萎缩,感觉着自己体内的灵息如同奔流的大河被石柱吞噬。他脸色苍白,全身像是被雨淋过,身体仿佛在下一刻就会轰然倒地。
他的目光瞥到了一旁的长剑,眼神也变得坚决。他毫不犹豫地挥剑斩下那只手臂,瞬间,巨大的冲击力将他弹出很远。鲜血撒在空中,如同一朵朵将要凋零的鲜花。
石柱上散出青紫色的光芒,吸在石柱上的那节手臂在血液的包裹下瞬间化为一缕尘埃,而血液却依旧连接在石柱上,依旧连接着他的身体,形成了一条细窄的血柱。
他绝望了,他没有想到这根看似普通的石柱竟在顷刻间要了他的性命。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闭上了双眼。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知觉,整个身体悬浮在半空中,越来越小。血柱开始变细,颜色开始变淡,一旁的石柱如同镀上了一层墨,变得异常黝黑。
“咣当!”
一枚戒指掉落在石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而那个青年此刻早已消失不见,地上只留下一身沾满血渍的衣衫。
石柱上的光芒渐渐黯淡下去,一切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落云谷内,伯阳真人正在给紫阳道人把脉。
片刻,他松开紫阳道人的手腕,道:“伤势比我想象中恢复的快了许多,也许今晚我们就可以出谷了。”
紫阳道人一脸虔敬,俯身道:“晚辈的伤势能够快速回复,乃前辈不惜用药之功。如此大恩,晚辈无以为报。”
他们在谷内三日有余,伯阳真人不惜用上好的丹药为他疗伤,伤势固然能够快速好转。若非如此,只怕自己就算伤势痊愈,修为也会大退。如此大恩,他只能时刻铭记在心。
众人之中最高兴的非秦安尘莫属,他与紫阳道人相处时间最久,闻伯阳真人之言,心中大喜。
“尘儿,这两日传授于你的练筋之法可否牢记在心?”
秦安尘听到青鸟真人问他,转首答道:“师父所传之法徒儿已记熟,这两日也勤加习练,不敢中断。可是~”他言到此,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之色。
<!-- 作者有话说 -->
他抱剑在胸,弓着身子蜷缩在一棵大树背后,脸色显得有些发青。观其容貌,乃年轻人无疑。他可怜兮兮地躲在大树背后,不时偷偷向不远处的一根石柱望去。
风甚大,吹得他睁不开眼。他一脸怨气,嘴中喃喃道:“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万里无风,此刻怎就刮起了如此大的风?”
他冷得紧,不禁望树后缩了缩脖子,道:“也不知师父从何处弄来了这根怪异的石柱,让我守在此处已经月余,而他老人家却不见踪影,一次面也没露过。”
想到此,他又看向石柱,面露狠色地朝着地上吐去一口浓痰,道:“都是这根来历不明的石柱惹得祸事,害小爷在这山坳里守了一个月。师父还说它是个宝物,哼哼,我看它狗屁不是!宝物?它若是宝物,这漫山遍野的破石烂木都是宝物!”
风越来越大,有摧木碎石之势。石台上生长的五六棵手臂粗的松树被连根拔起,青年身旁的那棵一人粗的大树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摇摇欲倒。然而那根石柱在狂风中依旧屹立不倒,仿佛重若千斤。
其实,那石柱只有五尺来高,碗口大小,青褐色,表面上凹凸不平,浅勾细雕,如龙蛇行云,星斗撼空。越是仔细观之,越加感到震撼,此石柱果真怪异非凡,不像是凡间的物件。
在这黑山之中,修道者并非只有青鸟、伯阳二人,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师傅便是其中之一,名曰:顾子牙。
顾子牙在山中修道少说也有几十个春秋,修为虽不算高深,却也勤苦,四处寻找着绝佳的修炼之地。一月前,他和平日里一样在日月交辉之时前往山巅,吸收灵气提升修为。早晨的山巅之上,灵气最为淳厚,比别的时辰受益更多。
那日的天空显得格外阴沉,有山雨欲来之势。顾子牙独身前往黑山北峰之巅,竟然目睹了一场千百年难遇的奇光异象。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间出现了霞光异彩,瑞霭纷纭,祥光缭绕,他站在山巅上,双腿不自觉地颤抖着,险些跪倒在地,匍匐叩拜。
那异象持续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一道光柱突然出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光波,朝四周散去。那道光波甚是耀眼,气势恢宏,方圆百里皆可见。但是唯一一个看清了光波之中真相的人,只有顾子牙。
只见,随着光波的出现,从云层中露出一根青褐色的石柱。他仰头望去,只见那石柱起初只有一根针大小。随之它离地面越来越近,也中越看清了它的模样。
“轰!”
石柱与地面相撞,发出巨大的声响。顷刻间,尘土飞扬,地动山摇。顾子牙只觉得一阵头昏目眩,他盼顾四周,却发现四周草木不动,心中称奇不已。他看着眼签五尺多高的石柱,心道:“如此宝物,定要将它速速取走。不然这山中的高人定会前来寻之。这宝物由我发现,我怎甘心看着它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此刻,四下无人。他走近石柱,见它表面的那层光滑已经散尽,便伸手去拿。谁料这石柱看似不大,却十分沉重,他出了全身的力气,石柱依旧纹丝不动。他无奈之下从怀中摸出一粒雪蛮骨丹,吞之,力气增长数倍。
这雪蛮骨丹乃以北荒异兽雪牛之主骨炼制而成,食之可使气力增大数倍,还能提升体内五行灵息的修为,可谓是得之不易。顾子牙身上也只有这么一颗,单单这一粒雪蛮骨丹就险些让他送命,平日里甚是珍惜。此刻狠下心来将之食下,也是一阵肉疼。
他也顾忌不了那么多,费劲扛起青褐色石柱便匆匆向林中疾奔而去。他知道自己此刻若是再不走,迟疑片刻,便再也走不了了。黑山北麓住着一正一邪两位高人,他还是听闻过的。想那两位高人绝对发现了异样,也许此刻正向这里赶来。
他扛着石柱来到一处断崖,这断崖看似平常,却是别有洞天。从断崖直下,约五十步,有一处十步见方的石台。石台处于断壁之间,从那道浅浅的石缝中长出一颗大松树,正好遮住了石台。
顾子牙机缘巧合发现这处妙地,想到如今却有了大用场,心中不禁一阵欢喜。他将石柱藏在石台上,又嘱咐徒弟前来看守。而他自己自从离开石台,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他的徒弟也在这石台之上守了一个多月,这才出现了刚才那番场景。
年轻人看着这根古怪的石柱满嘴牢骚,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些食物,心中想道:“这戒指可是师父的宝贝。师父吝啬,平日里就连一颗普通的凝气丹也不愿送给他,如今为了这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石柱,连储物戒指都借给自己用,真乃一件怪事。难道这石柱隐藏着什么秘密?或者是师父他老人家看走了眼?”
在这断崖间一个多月,他每日牢骚却也没有过多在意这根石柱。今日狂风大作,就连断崖上手臂粗壮的树都连根拔起。若不是自己身旁的大树阻挡了大半风力,恐怕自己早已被吹落崖下。而那根石柱却纹丝不动,没有收到丝毫影响。
想到此,他心中生奇,思量着待到风停时前去一探究竟。
风渐渐停了,石台上一尘不染。正中央的那根石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在阳光下异常诡异,显得格外扎眼。
青年一步步靠近,当他的手触摸到石柱时,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的手牢牢地吸在上面,任他怎般努力也无法分开。他感觉身上的灵息正在迅速的从体内向外散去,那速度越来越快,就像一只很久没有进食的野兽,尽情地撕咬着猎物,仿佛要将骨头也一同吞下。
青年害怕了,眼神中满是恐慌。他拼命地想要将手从石柱上分离,可他所作的一切努力皆是徒劳。他看着自己的手臂慢慢萎缩,感觉着自己体内的灵息如同奔流的大河被石柱吞噬。他脸色苍白,全身像是被雨淋过,身体仿佛在下一刻就会轰然倒地。
他的目光瞥到了一旁的长剑,眼神也变得坚决。他毫不犹豫地挥剑斩下那只手臂,瞬间,巨大的冲击力将他弹出很远。鲜血撒在空中,如同一朵朵将要凋零的鲜花。
石柱上散出青紫色的光芒,吸在石柱上的那节手臂在血液的包裹下瞬间化为一缕尘埃,而血液却依旧连接在石柱上,依旧连接着他的身体,形成了一条细窄的血柱。
他绝望了,他没有想到这根看似普通的石柱竟在顷刻间要了他的性命。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闭上了双眼。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知觉,整个身体悬浮在半空中,越来越小。血柱开始变细,颜色开始变淡,一旁的石柱如同镀上了一层墨,变得异常黝黑。
“咣当!”
一枚戒指掉落在石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而那个青年此刻早已消失不见,地上只留下一身沾满血渍的衣衫。
石柱上的光芒渐渐黯淡下去,一切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落云谷内,伯阳真人正在给紫阳道人把脉。
片刻,他松开紫阳道人的手腕,道:“伤势比我想象中恢复的快了许多,也许今晚我们就可以出谷了。”
紫阳道人一脸虔敬,俯身道:“晚辈的伤势能够快速回复,乃前辈不惜用药之功。如此大恩,晚辈无以为报。”
他们在谷内三日有余,伯阳真人不惜用上好的丹药为他疗伤,伤势固然能够快速好转。若非如此,只怕自己就算伤势痊愈,修为也会大退。如此大恩,他只能时刻铭记在心。
众人之中最高兴的非秦安尘莫属,他与紫阳道人相处时间最久,闻伯阳真人之言,心中大喜。
“尘儿,这两日传授于你的练筋之法可否牢记在心?”
秦安尘听到青鸟真人问他,转首答道:“师父所传之法徒儿已记熟,这两日也勤加习练,不敢中断。可是~”他言到此,脸上露出一抹为难之色。
<!--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