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卖柴火的小女孩
这转眼天儿就冷了下来,学校的老师也开始布置任务了,每个人都要交些柴火上来,乔乔仿佛看见了金灿灿的银子满天飞。不过乔乔是打算在中心小学门口卖的,为什么呢?主要是中心小学的位置是最街边,孩子也都是附近的,捡柴火要走的比较远。而且,住在街边的一般都是家里有些小生意,总的来说,中心小学是最适合卖柴火的地儿。
乔乔现在还是一年级,放学比其他年级的孩子早很多,在她的央求下,乔爸抽空提前给东西用手推车送到了中心小学的校门口,一共运了两趟,第一趟运完就是江放在哪儿看着。第二趟乔乔跟着也过去了。
乔爸走了之后,乔乔就让江放也离开了,这可是他们学校门口,乔乔怕江放觉得丢人,但是江放的样子似乎倒是无所谓。
一捆一块钱,不便宜,但是不少五六年级手里有零花钱的孩子还是买了,就如同乔乔想的,街边的孩子是比她们青岩小学的孩子有钱的。
江放站在一边也不说话。
其他人看看江放,又看看乔乔。
乔乔无所谓的卖着,由于她的预估错误,第一天有点拿多了,她还剩了许多,觉得自己家有点远,乔乔为难的叹气,江放倒是说没事,可以放在他家,两个孩子又用手推车将剩下的柴火放到了江放家。第一天虽然剩了许多,但是还是卖了四十多块钱。乔乔欣慰。
江放的意思是,他们是第一天卖,很多孩子都是没有准备的,第二天说不定会更好,乔乔乐。
他们一共准备了二百捆柴火,卖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全部卖光了,乔乔不禁感慨,还是人家街面的有钱啊。这要是在他们青岩小学门口,效果一定不会这么好。
中心小学的老师听说有人在校门口卖柴火,还专门出来看了,发现是个很小的小女孩,也没说什么,乔乔感慨,还是现在的人好啊!要是搁在若干年后,指不定怎么样呢。
乔乔一共卖了一百八十块钱。剩下的二十捆,她留了六捆,剩下的十四捆都给了江放,自己都卖这个,还不往学校交,也太说不过去了吧。她家就她自己,江放家有两个孩子,所以乔乔给他们留的比较多。
江远没有拒绝。两个孩子分赃。一人九十,江放刚开始说不要,乔乔很生气,说再也不理他,还说既然说好了是两个人合伙,就不该不要。江放看着乔乔那张严肃的小脸,将钱收下了。
他也能体会劳动得来钱的感觉了,其实收下这个钱,江放还是有些暗喜的,不是说钱的多少,而是这是他的劳动所得。
乔乔拿着自己分得的九十也很开心,她手里现在零食都卖光了,柴火啦,笔垫啦,也都全脱手了,笔垫的钱给了她妈,其他的钱可是都在,乔乔数了数,竟然有五百这么多。乔乔很高兴。
这几个活儿都完事儿了,下一步她就得琢磨其他的了。
江放和江远的老师有点吃惊,今年这俩孩子竟然往学校交柴火了,特别是江放,这都四年级了,她可从没见他交过。
江远见哥哥赚到了钱,也很是跟着高兴。
而江放则是眼巴巴的看着乔乔,似乎是希望她再找点什么赚钱的小生意。虽然江放四年级,长得又不小,可到底才十一岁。
乔乔承诺,想到主意就找他。
两人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其实家长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好同学玩儿,而不是和那些不好的同学做朋友,乔爸乔妈也不例外,可是江放与江远在收苹果事件中,给乔爸乔妈留了好印象,看着两个狼吞虎咽的孩子,又知道俩孩子爹十天半个月出现一次,妈是彻底没有,都有些心软,特别是乔妈,觉得两个孩子很可怜,也就不反对乔乔与他们接触了。
而且江放也不是说成绩很差,只能说是中等偏上,无非就是爱打个架什么的,男孩儿都皮,乔爸乔妈貌似很能理解。
就这样,江放江远倒是隔三差五来乔家蹭吃蹭喝。
也许是自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江放很懂事儿的,竟然和乔妈提出了,想在乔家搭伙吃饭,每个月交饭钱。
乔乔知道,这些事儿都是曾经不存在的,可是如今,许多事儿也偏离了轨道,她也不是曾经的她了。对这件事儿,她倒是乐见其成的,作为一个老女人,她也是觉得这俩孩子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有点可怜。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哪儿能这样。
乔妈是不想收钱的,但是看着俩孩子可怜巴巴的目光,而如果不收钱,自己也是负担不起,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他家也多养不起俩孩子啊。对于江放要给一百五管俩人一个月饭的说法,乔妈坚决不同意。太多了。
最后的商量下,一个乔妈收下一百。本来乔妈只是要五十的,但是江放不肯,看着孩子倔强的样子,乔妈还是叹了口气收下了,也决定多给孩子做点好吃的。
乔家的其他人再得知街面上有名的小霸王要来乔乔家搭伙,都觉得不太能理解。
在这一点上,乔妈没理他们。
光看见孩子调皮闯祸了,哪儿看见这俩孩子实实在在干活,而且,孩子还不是没人管才变成现在这样?
江海洋听说俩孩子在乔家搭伙吃饭,专程过来了一趟,他来的时候乔乔不在家,去了杨雪那儿,不过回来后还是听乔爸乔妈议论了,江海洋买了不少东西,弄的乔爸乔妈有些不好意思。
乔妈也说了,俩孩子一个月给一百的饭钱是太多了,江海洋看样子对于钱财不是很在意,直接就说无所谓,乔妈也说,会帮着多多照顾俩孩子。
他们不知道,江海洋对于孩子能在乔家搭伙,还是很高兴的,最起码孩子能正常吃饭了,虽然正式的一餐只是晚上,但是早上和中午乔妈都是给两个孩子准备好了吃食的。稍微热一下就可以。
而且听江远絮絮叨叨的和他讲,哥哥卖柴火挣了九十块钱,江海洋还是有些吃惊的,对于乔乔这个小女孩也多了几分好奇。
更为儿子感到欣慰,他儿子这么小就能自己赚钱了。
乔乔现在还是一年级,放学比其他年级的孩子早很多,在她的央求下,乔爸抽空提前给东西用手推车送到了中心小学的校门口,一共运了两趟,第一趟运完就是江放在哪儿看着。第二趟乔乔跟着也过去了。
乔爸走了之后,乔乔就让江放也离开了,这可是他们学校门口,乔乔怕江放觉得丢人,但是江放的样子似乎倒是无所谓。
一捆一块钱,不便宜,但是不少五六年级手里有零花钱的孩子还是买了,就如同乔乔想的,街边的孩子是比她们青岩小学的孩子有钱的。
江放站在一边也不说话。
其他人看看江放,又看看乔乔。
乔乔无所谓的卖着,由于她的预估错误,第一天有点拿多了,她还剩了许多,觉得自己家有点远,乔乔为难的叹气,江放倒是说没事,可以放在他家,两个孩子又用手推车将剩下的柴火放到了江放家。第一天虽然剩了许多,但是还是卖了四十多块钱。乔乔欣慰。
江放的意思是,他们是第一天卖,很多孩子都是没有准备的,第二天说不定会更好,乔乔乐。
他们一共准备了二百捆柴火,卖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全部卖光了,乔乔不禁感慨,还是人家街面的有钱啊。这要是在他们青岩小学门口,效果一定不会这么好。
中心小学的老师听说有人在校门口卖柴火,还专门出来看了,发现是个很小的小女孩,也没说什么,乔乔感慨,还是现在的人好啊!要是搁在若干年后,指不定怎么样呢。
乔乔一共卖了一百八十块钱。剩下的二十捆,她留了六捆,剩下的十四捆都给了江放,自己都卖这个,还不往学校交,也太说不过去了吧。她家就她自己,江放家有两个孩子,所以乔乔给他们留的比较多。
江远没有拒绝。两个孩子分赃。一人九十,江放刚开始说不要,乔乔很生气,说再也不理他,还说既然说好了是两个人合伙,就不该不要。江放看着乔乔那张严肃的小脸,将钱收下了。
他也能体会劳动得来钱的感觉了,其实收下这个钱,江放还是有些暗喜的,不是说钱的多少,而是这是他的劳动所得。
乔乔拿着自己分得的九十也很开心,她手里现在零食都卖光了,柴火啦,笔垫啦,也都全脱手了,笔垫的钱给了她妈,其他的钱可是都在,乔乔数了数,竟然有五百这么多。乔乔很高兴。
这几个活儿都完事儿了,下一步她就得琢磨其他的了。
江放和江远的老师有点吃惊,今年这俩孩子竟然往学校交柴火了,特别是江放,这都四年级了,她可从没见他交过。
江远见哥哥赚到了钱,也很是跟着高兴。
而江放则是眼巴巴的看着乔乔,似乎是希望她再找点什么赚钱的小生意。虽然江放四年级,长得又不小,可到底才十一岁。
乔乔承诺,想到主意就找他。
两人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其实家长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好同学玩儿,而不是和那些不好的同学做朋友,乔爸乔妈也不例外,可是江放与江远在收苹果事件中,给乔爸乔妈留了好印象,看着两个狼吞虎咽的孩子,又知道俩孩子爹十天半个月出现一次,妈是彻底没有,都有些心软,特别是乔妈,觉得两个孩子很可怜,也就不反对乔乔与他们接触了。
而且江放也不是说成绩很差,只能说是中等偏上,无非就是爱打个架什么的,男孩儿都皮,乔爸乔妈貌似很能理解。
就这样,江放江远倒是隔三差五来乔家蹭吃蹭喝。
也许是自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江放很懂事儿的,竟然和乔妈提出了,想在乔家搭伙吃饭,每个月交饭钱。
乔乔知道,这些事儿都是曾经不存在的,可是如今,许多事儿也偏离了轨道,她也不是曾经的她了。对这件事儿,她倒是乐见其成的,作为一个老女人,她也是觉得这俩孩子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有点可怜。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哪儿能这样。
乔妈是不想收钱的,但是看着俩孩子可怜巴巴的目光,而如果不收钱,自己也是负担不起,半大小子吃垮老子,他家也多养不起俩孩子啊。对于江放要给一百五管俩人一个月饭的说法,乔妈坚决不同意。太多了。
最后的商量下,一个乔妈收下一百。本来乔妈只是要五十的,但是江放不肯,看着孩子倔强的样子,乔妈还是叹了口气收下了,也决定多给孩子做点好吃的。
乔家的其他人再得知街面上有名的小霸王要来乔乔家搭伙,都觉得不太能理解。
在这一点上,乔妈没理他们。
光看见孩子调皮闯祸了,哪儿看见这俩孩子实实在在干活,而且,孩子还不是没人管才变成现在这样?
江海洋听说俩孩子在乔家搭伙吃饭,专程过来了一趟,他来的时候乔乔不在家,去了杨雪那儿,不过回来后还是听乔爸乔妈议论了,江海洋买了不少东西,弄的乔爸乔妈有些不好意思。
乔妈也说了,俩孩子一个月给一百的饭钱是太多了,江海洋看样子对于钱财不是很在意,直接就说无所谓,乔妈也说,会帮着多多照顾俩孩子。
他们不知道,江海洋对于孩子能在乔家搭伙,还是很高兴的,最起码孩子能正常吃饭了,虽然正式的一餐只是晚上,但是早上和中午乔妈都是给两个孩子准备好了吃食的。稍微热一下就可以。
而且听江远絮絮叨叨的和他讲,哥哥卖柴火挣了九十块钱,江海洋还是有些吃惊的,对于乔乔这个小女孩也多了几分好奇。
更为儿子感到欣慰,他儿子这么小就能自己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