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树·人家
一直想走近山,抚摸山的质感,感受它的庄严,看看它到底是什么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它会是哪一种?带着对山的神往,就这样走进了太行山的怀抱。
不去说太行山的海拔有多高,也不说太行山八百里的绵延多壮观,只想,走进山,贴近山,感受山中所呈现的一切,带给我的感动和遐思。
【山】
远远看到山的时候,朦胧而巍峨,黑压压的看不清他的轮廓。我在猜测它是土山还是石山,还是半土半石的山?
近了,更近了,那远处看着黑压压的景物变成了连绵不绝的绿,是覆盖大山的衣服,最纯天然的裁剪。它们苍翠而深沉,蓬勃而内敛,与山结合,衬托着山的庄重与挺拔,也彰显着绿色生命的坚韧和永恒。山是需要这样的烘托的。
手指伸了出去,抚摸山的质感,冰冷、坚硬。这几乎全部是石山。没有一块石是一座山,一座山容纳了无数块石。石或圆、或方、或扁、或多棱多角、或大或小;颜色有褐、深红、浅紫、灰蓝……我数不过来了。
手搭凉棚,举头仰望,目光及处,一座座山峰,似鬼斧神劈,陡峭笔直,直突突插入云霄,如果站在山顶,伸出双手,会不会揽到一段白云?
沿着逶迤曲折的山路攀援,不知不觉间,回望,脚下已是万丈深渊,抬头,山依然那么高大,心中不仅惭愧,恐怕难以体会“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了。终于,我还是放弃了山,依然做回去仰望的姿态。
山是沉默的,厚重的,安静的;山是凝聚的,丰富的,简单的,它以无言的力量接受着天地日月精华的洗礼和锤炼。
山水是一家,有山必有瀑,而瀑布是山明亮流转的眼睛、温润的体液。它滋润着山,养育着山,呵护着山,赋予了大山厚重沧桑的生命。大山因有了水的润泽,便活色生香,风光无限。泉挂在崖,飞身泻下,和山相映,是山最具摄人心魄的景观。
夜幕降临,远山如黛,山以一种漆黑的模样静默伫立着。坐在半山腰上农家小院高高的石阶上,环顾着四周的群山,感受着丝丝山风送来的寒凉,不由和山做着心灵的对话,去体会他的孤独与冷酷、倨傲与伟岸,感受它千万年来姿势不变的屹立。山中的夜,是静谧的,没有村庄与都市夜晚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寂静的山风掠过,抚摸你的秀发与肌肤,我想,这应是山的呼吸吧,沉稳,悠闲,舒缓,惬意。
不知何时,抬头间,一轮皎洁的银月挂在了对面大山的半腰上。月亮来和大山约会亲吻了吗?亦或是在和山喁喁私语,诉说着宇宙间的神奇。那一刻,我感觉这晚的月亮只属于这座山峰,而这座山峰也只属于这弯月,绘成了名家画笔下一帧最具墨韵的山水画。
直至明月慢慢隐退于山峦背后,山寒露重,才感觉我已哈欠连天,挥挥手,和群山道声晚安。
【树】
总是感觉,树会说话,树会唱歌,当春阳夏雨秋风冬霜来临时,树梢树叶摆动时,那是树的浅吟低唱,诉说着生命的传奇与美丽。最常看到的,是把根深深扎入泥土的树,而山中的树,尤其是石山中的树,它的根驻扎在那里?无疑,选择在石缝中生存的树是需要勇气的。
在山中行走,没有看到华盖云天的参天大树,粗壮一点的,是看到的几棵核桃树、山楂树、桑葚树。看到山楂树的时候,不禁想到了《山楂树之恋》,这山中的果树,是否也曾围绕它演绎过凄美的爱情故事?
石多土少的山,却是漫山遍野的绿荫,层恋叠嶂。我穿梭在其中,一圈转下来,数了数,有三十多棵不知名的树,生生地把根扎在岩石里,枝干盘虬卧龙,梢头舒展着生命的绿;部分树根裸露着,盘根错节地攀附在周围岩石的罅隙里,偶尔有山石中流下来的泉水经过它们的身旁,渗透着它们裸露的根须,奢侈地滋润着。它们就这样吸收着微弱的养分,缓慢而倔强地生长着,诉说着世道沧桑。看着这样的树,让人生生地心疼,同时又对它充满了敬畏与佩服。放眼望去,看群山绿带,一草一木,它们的根下其实没有多少纯粹的泥土,都是凸凹不平的卵石碎石,然而,它们不贪婪,不要求,默默地固执地郁郁葱葱,绽放生命的光彩。
欣赏着岩石中的树,想起那些在逆境中生存的人们,不畏艰难险阻的抗争,对生命的眷恋与执着,用一种无畏的精神谱写着生命的赞歌,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不屈不挠的成长精神!
这样的树让我感动!
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一棵树,一棵树有时很像一个人。
【人家】
不时看到,大山深处,峭壁悬崖,浓荫掩映处,房舍三两家。
当第一座房屋进入我的视线时,我是惊讶的。惊讶于它的年代,惊讶于它的古朴,惊讶房屋中的人在这里生活的勇气。不敢想象,那时没有公路,如何出山?也许,命运选择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延续,他们依山为邻,傍水为家,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岁岁年年,就像生存在石缝中的树,给我生命,我就要活下来。
山中永远不缺石,一堆石便可砌成坚固的石墙,几片灰瓦盖在屋顶便建成了一个家。几层梯田,一缕炊烟,便有了人间烟火。山中永远不缺柴,红通通的灶火,燃烧着无穷的希望。
在一处悬崖的边缘,有一处平整的空地,被我的目光紧紧吸引,因为,那儿有一个家。几间破败残垣见证着岁月的痕迹,不远处则有几间新瓦房和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片绿洼洼的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翡翠般的光彩。几只土鸡低头在草丛间觅着虫儿。我站在深谷的这端,望着深谷的那端,不禁想起不知谁写的诗词:青砖灰瓦,菊黄篱下。柴扉开和勤迎送,远方来客。无酒酬宾,且沏酽茶。常走过小桥,寻诗觅画,听雨櫵问答。山清水秀处,独居这幽静人家,不恋都市繁华。我想,此诗就是为这样的人家而写的,这样的人家走进了诗词里。
大山外面的人不断涌进大山深处,远离村庄、都市的沸腾嘈杂、尔虞我诈、喧嚣繁华,来感受大山深处的宁静,安抚浮躁颓废的灵魂,体会简单平静的快乐。大山里面的孩子,睁着懵懂好奇清澈的双眸,打量着来到大山里的城里人,憧憬着外面的世界是否很精彩。其实,世界不分什么里面和外面,两者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同。
如今,大山里的路,已被现代文明建筑成了柏油路,一路蜿蜒盘旋而上,穿隧道,通峡谷,干净整洁的路一直伸向大山深处……
他们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只是,出山已是容易的事。走出大山,接触着大山外面的人和事,拼搏时,累了,带着疲倦;成功了,带着喜悦,无论成功或失败,该回山林的时候就回,去呼吸大山的新鲜空气,因为,那是他们永远的家。
这些文章是短篇的,一章就是一篇短篇小说,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请不要把它认为是同一个男主或者女主。
大家不要疑惑,作者怎么会一夜之间写那么多呢?是因为,这些文章是我在还没有登上小说阅读网的时候写的,少部分文章是同学写的,谢谢。
而且,我还没有等小说阅读网的时候,写了很多文文
不去说太行山的海拔有多高,也不说太行山八百里的绵延多壮观,只想,走进山,贴近山,感受山中所呈现的一切,带给我的感动和遐思。
【山】
远远看到山的时候,朦胧而巍峨,黑压压的看不清他的轮廓。我在猜测它是土山还是石山,还是半土半石的山?
近了,更近了,那远处看着黑压压的景物变成了连绵不绝的绿,是覆盖大山的衣服,最纯天然的裁剪。它们苍翠而深沉,蓬勃而内敛,与山结合,衬托着山的庄重与挺拔,也彰显着绿色生命的坚韧和永恒。山是需要这样的烘托的。
手指伸了出去,抚摸山的质感,冰冷、坚硬。这几乎全部是石山。没有一块石是一座山,一座山容纳了无数块石。石或圆、或方、或扁、或多棱多角、或大或小;颜色有褐、深红、浅紫、灰蓝……我数不过来了。
手搭凉棚,举头仰望,目光及处,一座座山峰,似鬼斧神劈,陡峭笔直,直突突插入云霄,如果站在山顶,伸出双手,会不会揽到一段白云?
沿着逶迤曲折的山路攀援,不知不觉间,回望,脚下已是万丈深渊,抬头,山依然那么高大,心中不仅惭愧,恐怕难以体会“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了。终于,我还是放弃了山,依然做回去仰望的姿态。
山是沉默的,厚重的,安静的;山是凝聚的,丰富的,简单的,它以无言的力量接受着天地日月精华的洗礼和锤炼。
山水是一家,有山必有瀑,而瀑布是山明亮流转的眼睛、温润的体液。它滋润着山,养育着山,呵护着山,赋予了大山厚重沧桑的生命。大山因有了水的润泽,便活色生香,风光无限。泉挂在崖,飞身泻下,和山相映,是山最具摄人心魄的景观。
夜幕降临,远山如黛,山以一种漆黑的模样静默伫立着。坐在半山腰上农家小院高高的石阶上,环顾着四周的群山,感受着丝丝山风送来的寒凉,不由和山做着心灵的对话,去体会他的孤独与冷酷、倨傲与伟岸,感受它千万年来姿势不变的屹立。山中的夜,是静谧的,没有村庄与都市夜晚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寂静的山风掠过,抚摸你的秀发与肌肤,我想,这应是山的呼吸吧,沉稳,悠闲,舒缓,惬意。
不知何时,抬头间,一轮皎洁的银月挂在了对面大山的半腰上。月亮来和大山约会亲吻了吗?亦或是在和山喁喁私语,诉说着宇宙间的神奇。那一刻,我感觉这晚的月亮只属于这座山峰,而这座山峰也只属于这弯月,绘成了名家画笔下一帧最具墨韵的山水画。
直至明月慢慢隐退于山峦背后,山寒露重,才感觉我已哈欠连天,挥挥手,和群山道声晚安。
【树】
总是感觉,树会说话,树会唱歌,当春阳夏雨秋风冬霜来临时,树梢树叶摆动时,那是树的浅吟低唱,诉说着生命的传奇与美丽。最常看到的,是把根深深扎入泥土的树,而山中的树,尤其是石山中的树,它的根驻扎在那里?无疑,选择在石缝中生存的树是需要勇气的。
在山中行走,没有看到华盖云天的参天大树,粗壮一点的,是看到的几棵核桃树、山楂树、桑葚树。看到山楂树的时候,不禁想到了《山楂树之恋》,这山中的果树,是否也曾围绕它演绎过凄美的爱情故事?
石多土少的山,却是漫山遍野的绿荫,层恋叠嶂。我穿梭在其中,一圈转下来,数了数,有三十多棵不知名的树,生生地把根扎在岩石里,枝干盘虬卧龙,梢头舒展着生命的绿;部分树根裸露着,盘根错节地攀附在周围岩石的罅隙里,偶尔有山石中流下来的泉水经过它们的身旁,渗透着它们裸露的根须,奢侈地滋润着。它们就这样吸收着微弱的养分,缓慢而倔强地生长着,诉说着世道沧桑。看着这样的树,让人生生地心疼,同时又对它充满了敬畏与佩服。放眼望去,看群山绿带,一草一木,它们的根下其实没有多少纯粹的泥土,都是凸凹不平的卵石碎石,然而,它们不贪婪,不要求,默默地固执地郁郁葱葱,绽放生命的光彩。
欣赏着岩石中的树,想起那些在逆境中生存的人们,不畏艰难险阻的抗争,对生命的眷恋与执着,用一种无畏的精神谱写着生命的赞歌,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不屈不挠的成长精神!
这样的树让我感动!
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一棵树,一棵树有时很像一个人。
【人家】
不时看到,大山深处,峭壁悬崖,浓荫掩映处,房舍三两家。
当第一座房屋进入我的视线时,我是惊讶的。惊讶于它的年代,惊讶于它的古朴,惊讶房屋中的人在这里生活的勇气。不敢想象,那时没有公路,如何出山?也许,命运选择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延续,他们依山为邻,傍水为家,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岁岁年年,就像生存在石缝中的树,给我生命,我就要活下来。
山中永远不缺石,一堆石便可砌成坚固的石墙,几片灰瓦盖在屋顶便建成了一个家。几层梯田,一缕炊烟,便有了人间烟火。山中永远不缺柴,红通通的灶火,燃烧着无穷的希望。
在一处悬崖的边缘,有一处平整的空地,被我的目光紧紧吸引,因为,那儿有一个家。几间破败残垣见证着岁月的痕迹,不远处则有几间新瓦房和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片绿洼洼的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翡翠般的光彩。几只土鸡低头在草丛间觅着虫儿。我站在深谷的这端,望着深谷的那端,不禁想起不知谁写的诗词:青砖灰瓦,菊黄篱下。柴扉开和勤迎送,远方来客。无酒酬宾,且沏酽茶。常走过小桥,寻诗觅画,听雨櫵问答。山清水秀处,独居这幽静人家,不恋都市繁华。我想,此诗就是为这样的人家而写的,这样的人家走进了诗词里。
大山外面的人不断涌进大山深处,远离村庄、都市的沸腾嘈杂、尔虞我诈、喧嚣繁华,来感受大山深处的宁静,安抚浮躁颓废的灵魂,体会简单平静的快乐。大山里面的孩子,睁着懵懂好奇清澈的双眸,打量着来到大山里的城里人,憧憬着外面的世界是否很精彩。其实,世界不分什么里面和外面,两者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同。
如今,大山里的路,已被现代文明建筑成了柏油路,一路蜿蜒盘旋而上,穿隧道,通峡谷,干净整洁的路一直伸向大山深处……
他们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只是,出山已是容易的事。走出大山,接触着大山外面的人和事,拼搏时,累了,带着疲倦;成功了,带着喜悦,无论成功或失败,该回山林的时候就回,去呼吸大山的新鲜空气,因为,那是他们永远的家。
这些文章是短篇的,一章就是一篇短篇小说,所以大家在读的时候,请不要把它认为是同一个男主或者女主。
大家不要疑惑,作者怎么会一夜之间写那么多呢?是因为,这些文章是我在还没有登上小说阅读网的时候写的,少部分文章是同学写的,谢谢。
而且,我还没有等小说阅读网的时候,写了很多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