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惊世女儿情

正文 第三十四章 金钱补不上的情债

    人类有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习惯:鄙视有钱人。一提某某人有钱,大多数人不肖一顾:‘不就是有俩破钱么!’当然,对创办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对股神巴菲特,对白手起家艰难创业的实业家李嘉诚、包玉刚,对已故的汉王集团创始人、科学家王选等,人们还是很尊重的。他们是靠智慧和辛苦发了财。而大多数发财的人,是靠机遇、运气、人事关系或见不得人的黑道儿、黄道儿、灰道儿发财,与智慧和勤奋无关,所以遭人鄙视也在情理之中。

    徐少辉一介书生,思想正统得有些呆板,只是老婆、情人多一些,谁会想到他能发财?连他自己都想不到。至于别人鄙不鄙视他,无法考证。只是他发了大财之后,偶尔在人前炫耀的仅仅是他的文采和学问,从来不炫耀他多么富有,大概是他自己也没高看自己这个有钱人吧!用他的话说:这钱来得比天上掉下来还容易,不要它都来。

    又是夏天,徐少辉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学校分给他一间房子,董微带着孩子以‘法定妻子’的身份理直气壮地搬进这间房子,和他住到了一起。少辉骨子里那根慈悲为怀的神经一动,觉得董微和孩子在她娘家那个小北屋熬了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也就没说不行,这个三口之家又复活了。

    少辉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他有信念、有理想,看重自己的学业,热爱生活。现在,他对什么都无所谓。他可能是受了青城最后那句话的刺激,想赚钱,或许用金钱能重新堆积自己生存的信心。

    他赶上了赚钱的好时候。

    在‘下海经商’的汹涌潮流刚刚向他涌来时,徐少辉当机立断,辞职创办了‘皮包公司’——奇韵集团公司。

    徐少辉有很好的职业,铁饭碗,高学历,从公认的‘正道’谋生前途一片光明,他怎么就把好好的工作说辞就辞了呢?因为他的智慧高于常人。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徐少辉判断,今后中国社会必然全速驶入市场经济轨道,不可逆转。他认为吃工资饭的人都将很快沦为平民和贫困者,而未来的资本所有者或食利阶层必定出现在敢于抛弃工资的人群当中。

    皮包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呢?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当时的皮包公司就是个皮包。条件好一点的,租一间办公室,安装一部电话,一个经理和一两个跑腿办事的。条件差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就一个夹着皮包的经理,公司的一切都装在一个皮包里,皮包到哪公司就在哪了,夹皮包的人跑了这个公司也就消失了。

    这样的皮包公司怎么生存呢?也很简单,兑缝儿赚取差价。当时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产品价格执行国家统一定价,产品的主要去向是按国家计划统一调拨,而刚刚兴起的私有经济或民营经济所需要的大量物资,没有供应渠道,只能花高价买。国拨价低市场价高,形成了皮包公司的利润。皮包公司的经营,就是把国有物资从国企里弄出来,卖给市场上的需要者。因为这些物资都很紧俏,皮包公司不需要资金,只要开出来一张物资供应票,这张票就可以卖钱了。买了票的人自己去交款、提货。象当时的钢材、水泥等建设物资,只要谁能开出票,就等于赚到了钱。国企里管产品销售的都是肥差,几乎个个发了财。‘走后门’这个汉语词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行。

    徐少辉的公司帐户、执照刚办下来不到一个月,就经手了一笔数十万吨钢材的买卖,两千多万元的利润象从天上掉下来一般进入了他的帐户,徐少辉转眼之间成了省城赫赫有名的大老板。

    按照多数人的思维,他既然搞关系兑缝儿赚钱有路子,就应该发挥专长继续搞下去。而徐少辉毕竟是徐少辉,他的思维和别人有那么点差别。他认为皮包公司注定是短命的,国有商品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别很快将被拉平,兑缝儿将成为‘微利业务’。于是他果断退出靠关系生存的兑缝儿,转而发展实业。

    两千多万现金的家底,在当时非同小可。然而,在徐少辉眼里,和一百元钱差不多。八千元一辆的伏尔加轿车,许多只有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小老板都坐上了,他却不买,仍然骑着那辆走起路来象交响乐队伴奏一般叮咣响的永久牌自行车上班,可见其志向绝非等闲。

    他的胆子够大,决策果断,天生的统帅之才。

    以两千万为基础,他向银行滚动贷款五千万,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东北地区的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二十多家。他把这些企业分成三类:一类是可以改造盈利的,是他要重点发展的骨干企业;二类是维持自负盈亏的,三类是处理掉设备、物资、债务和安排企业职工后整体封存的,这二、三类企业他只要保留土地和房产,今后相机运作。那时他就关注了房地产,不能不令人佩服。

    他整合一类企业,成立了以养殖、饲料加工和种植业为主的牧夫实业公司,利用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储备了大量土地。又成立了以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为主的百合电脑公司。还成立了曼佗罗保健化妆品公司、天仪服装公司、奇韵广告公司。把天骄服装模特队、远东公共关系培训学校和三星艺术团整合,成立了红星影视艺术团和远东影视基地。

    徐少辉自任集团公司总裁。

    徐总裁的运气不错。集团公司成立一周年,他二十九岁生日那天,资产总额突破两亿,一类企业全部赢利。集团公司的财务收入以每季度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总资产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徐总裁的钱多的无数,如同开了印钞机。

    这么大一个公司,他这当总裁的应该很忙吧?他还和别人不一样,他闲得没事做了。

    他只管公司各部门经理和各企业经理的聘任以及新项目投资评估和审批投资额度,别的事一概不管。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傻瓜总裁才管具体事务!不该我管的事谁找我我免了谁。当然,他这话也不是随便说的,因为他的公司里监管体系非常完备。公司审计调查部的规范程度相当于政府的监察局、审计局、反贪局和情报局合属办公,而其权限可以直接调查集团副总裁及以下所有人员,直接向总裁负责。

    没事干了,他想起了父母和朋友,其中包括他的那些曾经的红颜知己。

    他先安排了父母的生活,又安排了美华、方丽和妙蕾的生活。到处寻找吴红霞仍无下落,他给黄花镇中学捐款三千万元,修建了三座教学馆,分别命名为美华馆、红霞馆和方丽馆。对其余的老婆,为他生过孩子或流产的,每人五百万元;没怀过孕的每人三百万元,存入专用帐户,并安排专人与她们联系分发。

    过了半年,这些曾经的老婆们竟然没有一个来拿钱的,都说不缺钱。他叫秘书专门发邀请函,请她们来聚一聚叙叙旧,也借机会把钱发了,可谁也不来,连封信也不回。

    钱给不出去了,少辉好生奇怪:这些人都怎么了?他为这事专程到天美家去,问她怎么不要钱,她说不缺钱,够花就行;钱放你那有大用,放我这没什么用,浪费了。想给她和孩子买套大房子,她只要一套九十平的两室房子,说太大了收拾不起,又不敢雇人来做家务。要把服装公司给她管,她说管不了,不要。

    他又去找青城。到了青城的单位,她的同事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徐大老板是青城的前夫,如同旧友重逢。少辉在省城最高档饭店招待她们,但青城怎么请也不到场,最后是她的几个女友硬把她给‘劫持’来了。青城稍坐一会儿就不辞而别了,给她的五百万巨款的存折留在了她的座位上。少辉只好给她那几个女友每人二十万元,算作答谢,也表示对青城的怀恋。

    少辉似乎明白了。这些红颜知己当初就不是为了钱或什么利益而爱我,她们从来就没想过要图我什么好处!她们要保持自食其力的尊严。这令他百感交集,心中阵阵剧痛,曾经欠下的爱情债今生今世还不上了!这样的红颜知己以后再也不能有了!

    只有一个人向他要钱,但他却忘了准备她的份儿。

    董微提出:给你生孩子,五百万元;你找那么多老婆,精神补偿费五百万元,买套房子二百万元,以后和孩子俩的日常开支三百万元,总共一千五百万元,一次付清,少一个子儿也不行。少辉只给她五百万元,说一视同仁,没有特殊。

    董微很不高兴,嫌给得钱少,骂少辉越有越抠,想把钱留给别的女人。又说这钱她不要了,要带孩子出去拣破烂,找记者录象采访,好好寒黪寒黪他徐少辉。少辉也不理她,说就这些,要不要随意。

    过了几天,她又要了。但是,说少辉还欠她一千万,必须打欠条。少辉不想和她纠缠,写了张欠条,她连钱带欠条一起拿走了。

    小家的事算是处理完了。虽然有些遗憾,但只能如此了。

    他又想起了公司这个大家。

    虽然公司的运行很好,发展很快,但他发现了问题:民营企业将来的融资信贷问题必然遇到障碍,没有抗风险能力,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初级产品的无序竞争,将很快白热化,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保有充足的技术储备;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期即将过去,扩张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必须提高效益控制规模;人力成本将大幅度增加,必须保持充足的劳力来源。

    对这些问题,徐总亲自主持了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企业经营方向调整,成立证券期货公司,建立公司黄金白银储备库,创办职业技术学院,把电脑公司转向为新能源技术开发公司,广告传媒公司转型为软件开发和网络技术公司,服装公司改为物流公司,牧夫实业公司增设建筑工程公司。在国内民营企业争相扩大规模、重资投入初级产品竞争的背景下,他的这些举措至少领先了十年。

    少辉又没事做了。他是个精力十分旺盛的人,一没事做,浑身不舒服。他要找事做,这就应了一句俗话:没事找事。

    他找到的第一件事,是整饰自己的总裁形象。

    创业三年,他从来不注意也不讲究什么形象,该讲究一下了。于是,从头到脚,衣服、裤子、领带、皮鞋、手表、衬衣内裤等,都有了要求;香皂、牙膏、香水等用品也有了要求;办公室的写字台、沙发、坐椅等物品的材质、样式、摆放等也有了要求;总裁座车和公司接待用车的品牌、颜色、性能等都有了要求。不符合要求或不满意的,立即更新。

    各部门和各公司一看老板讲究了,也纷纷效仿。仅这一项,就增加公司运营成本近百分之一。这不是个小数目,但公司效益好,看不出什么影响。

    总裁身边的人一看老板讲究了,‘徐总真精神’、‘真漂亮’、‘真富态’、‘老板魅力十足’之类的恭维话也多了。有人专会投其所好,今天有人报告某某商场新进了高级皮鞋,明天有人报告老板台又出了新款式,后天有人说空调新出了超静环保的,计算机又有了奔腾型的,,,,,,。

    徐老板神气了,也愿意在各种社交场合、娱乐场所、公共媒体露面了,频频出入各种宾馆、酒店、夜总会。

    徐总还对全公司的每个人都提出要求,亲自拟定建立公司形象的十六字准则:环境整洁,举止文明,语言规范,仪表优美。

    为了一个‘语言规范’,公司每人发一台索尼牌微型录放机学习普通话,从哈尔滨聘请三位语文教师讲授普通话。徐总认为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普通话都不够标准,只有哈尔滨市内的普通话是标准的,最好听的。‘语言规范’被纳入职工日常表现考核标准。

    为了一个‘仪表优美’,人事部录用公司工作人员标准被修改,增加了仪态仪表和面试项目。公司总部大楼里的工作人员中,亮男俊女立刻多了起来。徐总办公室的十来个女秘书,人事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标准超过了选空姐。凡是做过纹眉、隆胸等美容术的或身上有微小疤痕、纹饰的,一律取消报名资格。面试不准化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必然产生响应的影响。徐少辉这一讲究,导致整个公司文化传统的转变,由原先的艰苦创业、追求内涵转向了奢华排场、追求表面。

    少辉不是不明白这一点,但他没有太重视。

    ——————本故事主题词(序曲歌词)《满江红》:宁静夜晚,灯阑珊,月在天边。秋风爽,星空朗朗,遥思伊人。丝绢难掩相思泪,红装却染初血痕。同向往,如鸳鸯双双,女儿心。欲难消,忘天伦,求真爱,敢舍身,几度生死离合若浮云。红颜消退何须叹,人生无憾胜古今。望江山如画情未老,共红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