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鸣惊人之游史记

正文 第六十回:尉迟恭降唐

    第六十回:尉迟恭降唐

    李世民、司马行空、徐懋公、秦琼、程咬金,他们从后营请出尉迟恭,刘武周的人头就摆在桌子上。

    司马行空问尉迟恭道:“你以前说过的话可还算数?”

    尉迟恭说道:“当然,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

    司马行空说道:“那么你看,刘武周的首级已经摆在桌子上,你是降也不降?”

    尉迟恭一见到刘武周的首级,是痛哭流涕,他大哭道:“主公呀!都是我害了你,•;•;•;•;•;•;。”哭了好长时间,他才止住悲声说道:“要我投降也可以,但是我有三个条件。”

    李世民非常喜爱尉迟恭,他急忙说道:“就是有三十个条件也依你,是哪三个条件?”

    尉迟恭说道:“第一件,要你和秦琼从我的鞭下钻过去,我愿意打谁就打谁。第二件,大唐要把我家主公尸首合一,然后风光大葬。第三件,是让你给我家主公披麻戴孝。这三件事你如果同意我就投降,如果不依,我宁可死也不投降。”

    众将听了,面上都露出忿忿不平之色,纷纷说道:“岂有此理,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不能答应他。”

    李世民却说道:“别的事情我都能依你,要我从你的鞭下走过,也没有问题,只是让秦琼从你的鞭下走过去,这个还能不能商量商量?”

    尉迟恭想:“秦琼打死了我家主公刘武周,我将他一鞭打死,就可以为我家主公报仇了。李世民的哥哥殷王,弟弟齐王,在我要投奔大唐当兵时,将我打了出来,我今天将李世民打上一鞭,也能出出气。可是今天看李世民确实是一个明君,他为了让我归顺大唐,连他自己的安危都不顾忌了,却还在为自己的大将秦琼着想。这一种胸怀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但不知他是不是真心的,我还得试一试他。”于是他说道:“其它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你一个人从我鞭下走过吧。”说完,他就拿过钢鞭举过头顶说道:“秦王,那就请了。”

    李世民来到尉迟恭的鞭下,停住不走,闭着眼睛,伸着脖子等着挨打。

    尉迟恭钢鞭高举过头,却犹豫起来,他心里犯了合计:“这李世民真的和他的两个兄弟不同,他为了让我投降大唐,连他自己的命都不要了,可见他把我的命,看的比他自己的命还要重要。我真的把他打了,将来我还有什么脸面见天下人,就是死了也要留下千古骂名。何况定襄王刘武周已经死了,看起来,李世民不是一般的君王可以比拟的,将来必定成就大事。再说,他又特别的爱惜我,我不保这样的明君又保什么样的人呢?”想到这里,他不但举鞭不打,反而扔掉钢鞭,匍匐于地说道:“秦王殿下,请恕小人尉迟恭的狂妄之罪,我心甘情愿的归顺大唐。”

    李世民急忙把尉迟恭搀扶起来。然后命人按照尉迟恭的意思,将刘武周隆重发丧。

    摆酒庆贺毕,李世民又派司马行空、孙小圣、秦琼、程咬金带领五万人马去取偏台关。徐懋公、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带领五万人马去取雁门关。

    尉迟恭请战道:“主公,不如让我去攻打偏台关。”

    李世民说道:“尉迟将军,我怕你遇到熟人尴尬,你就同我一起守白璧关吧。”他自己带领其余的人马回到白璧关。

    先说司马行空、秦琼、孙小圣、程咬金他们,带领五万人马来到偏台关外,安营扎寨。

    第二天,秦琼到关前叫阵,他大声喊道:“宋金钢,你听着,定襄王刘武周已经死了,刘武周的十几万大军,都被我们消灭了,你想等待援军已经不可能有了,你们守的是一个孤城,早晚要被打破,聪明的话,赶快献关投降,还可保你们一条生路,如若不然,打进关内,玉石俱焚。”

    宋金钢在关内,日夜盼着刘武周的大军来解围,没有想到,却盼来了刘武周全军覆灭的消息。现在看到秦琼在关外叫阵,他知道秦琼的厉害,也不敢出关迎战。急的他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司马行空命令军士们,不停地向关内喊话,瓦解敌人的军心。一连向关内喊话喊了两天。

    第三天晚上,王龙带领手下献关投降了。宋金钢听说有人献关投降了大唐,急忙带领亲兵逃出关外,正好碰上程咬金。

    程咬金把大斧子一端说道:“宋元帅,到哪里去,你的主子已经被我们打死了,你还不乖乖的下马俯首就擒。”

    宋金钢一看,是程咬金,也不答话举刀就砍,他并无心恋战,一边打一边找空隙想逃跑。

    程咬金抡起大斧就砍,两个人大战了二十几个回合,程咬金是越战越勇,他恨不能一斧砍下宋金钢的脑袋。

    宋金钢的武功略高于程咬金,可他输于心虚,不敢久战,虚晃一枪,拨马就逃。

    程咬金是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喊道:“宋元帅,你哪里逃!留下脑袋再走!”

    宋金钢更不说话,只管打马如飞的逃命要紧。跑着跑着,前面一队人马拦住了去路。

    原来是徐懋公、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他们去取雁门关。雁门关的守将,听说刘武周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刘武周也被枭首,于是就献关投降了大唐。他们进关出榜安民,又将投降的人马编入大唐军中。然后,班师回白璧关,半路上碰到程咬金正在追赶宋金钢。

    王伯当挺枪拦住宋金钢的马头说道:“原来是宋大元帅,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宋金钢急急忙如丧家之犬,惶惶然如漏网之鱼,一边逃命,一边往后看程咬金是否追了上来。猛然间看到一队大唐的人马,拦住自己的去路,吓得是魂飞魄丧。哪里还顾的上答话,举刀就砍向王伯当。

    王伯当的武功那可比程咬金高的多了,他接架相迎,一枪紧是一枪。

    宋金钢被王伯当杀的是冷汗直流,十几个回合,他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他一边战一边想到:“这个王伯当比程咬金还要厉害,看样子这前面的路是不通了,人们常说吃柿子也要捡软的捏,我还是往回跑吧。”他虚晃一刀,拨马就往回跑。

    程咬金衔尾相随,正在拼命追赶宋金钢,一看宋金钢又跑了回来,他大斧子一举笑道:“你怎么又回来了,这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我这就成全你,你给我纳命来吧。”

    宋金钢并不答话,举刀就砍,一边砍一边想夺路而逃。

    程咬金此时抖擞精神,举起大斧照着宋金钢的脑袋就劈了下来,他嘴里喊道:“我劈脑袋!”

    宋金钢领教过程咬金的劈脑袋,他不敢马虎,横刀一架。

    程咬金力大斧沉,不管不顾,只管用力砍下,只听“咔嚓”一声砍在了宋金钢的刀杆上。

    宋金钢撤刀、横刀接架的匆忙,程咬金又力大斧沉,宋金钢被大斧震得双手发麻。

    程咬金又把大斧顺着刀杆一划,大斧差一点就伤着宋金钢的手。

    刚一撤刀,程咬金就反手一斧削向宋金钢的脑袋。宋金钢又一横档。

    程咬金这时右手往回一搬斧头,左手往前一顺斧攥,三棱尖子径直刺向宋金钢的骾嗓咽喉。

    宋金钢一档档空了,还没有来得及变招,就见程咬金的斧攥,刺向了自己的骾嗓咽喉,大吃一惊,急忙双腿向前一蹬,身体往回一仰,就躺在了马背上,躲过了刺向骾嗓咽喉的斧攥。

    程咬金的斧攥走空,宋金钢刚从马背上坐起来,就见程咬金左手往回一拉斧攥,右手往前一推斧头,斧头奔宋金钢的颈项而去。

    宋金钢还没有坐稳,斧头就到了,他吓得是魂飞魄散。一声大叫,急忙缩颈藏头。

    这时王伯当、徐懋公、齐国远、李如珪都从后面追了过来,他们齐声呐喊,为程咬金助威。

    宋金钢心情大乱,稍一分神,脑袋缩的慢了一点,就被程咬金一斧砍掉了半个脑袋,又一斧将宋金钢送上了西天。

    他们一起来到了偏台关,偏台关内已经秩序井然,司马行空、秦琼他们,将投降的人马编入军中,将偏台关内的事务安排妥当。

    第二天,司马行空、孙小圣、徐懋公、秦琼、王伯当、齐国远、程咬金、李如珪他们,一起回到白璧关,面见李世民。

    李世民一见,非常高兴,为他们——记下功劳,又下令大宴群臣。庆功三天。

    李世民很快就把山西境内刘武周的残部收归大唐,山西境内已经彻底平静。李世民正准备班师回朝。

    这时宇文化及派大将宇文成都,率领三十万大军已经打到潼关城下。唐高祖李渊,命李世民速去抵挡宇文成都。

    李世民这时已经有了人马二十五万,战将千员。他闻听宇文成都已经到了潼关,急忙找来司马行空、徐懋公商议对策,他问道:“二位军师,宇文成都率领三十万大军,已经打到了潼关,父皇命我速去迎敌,你们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徐懋公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现在也有人马二十多万,战将千员,再加上潼关守城的人马,也有三十多万人马,和敌人比起来,旗鼓相当。听说宇文成都武功了得,他们又连连取胜,敌人锐不可当,我们的军中,新兵很多,还需要谨慎对敌才是。”

    司马行空说道:“对于宇文成都,我和他交过手,武功确实非常厉害。不过任何事情,都是有两方面,有一利也有一弊。宇文成都武功厉害,又连连得胜,是必志骄气盈,人们常说骄兵必败。我们正可以利用他这一点。依我分析,潼关深沟壁垒、固若金汤,也不会马上就被敌人攻破。我们可以先派一部分人马,速去潼关支援。但不可与敌人决战,只在敌人攻城时,在侧翼骚扰敌人,不让敌人全力攻城。我们的大队人马随后赶到,再考虑与敌人决战。现在,我们还要多派出探马,随时了解敌人的一举一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李世民说道:“贤弟,那就由徐懋公为军师,秦琼为前部先锋,程咬金、王伯当为副先锋,带领五万人马速去增援潼关。”

    徐懋公、秦琼、程咬金、王伯当,即刻点齐五万人马奔潼关而去。

    李世民随后率领大军开往潼关。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我要更加努力,每天加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