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鸣惊人之游史记

正文 第四十六回:初识罗成

    第四十六回:初识罗成

    司马行空和李世民跨上马,孙小圣紧跟其后,快到少林寺的时候。突然见到一个年轻武士来到跟前,这个武士身穿白袍、银盔、银甲,骑白马,一杆亮银枪挂在马鞍上。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玉树临风,眉目炯炯有神、锋芒四射,一表人才。却予人好感。他不由的暗叫了一声“好”。

    这个武士来到他们身旁问道:“请问,到少林寺怎么走?”

    司马行空一见到这个武士就有好感,说道:“我们也是到少林寺的,不如我们一起走好了。”

    武士说道:“那就多谢了。”

    他们一起缓辔而行,司马行空问武士道:“请问这位壮士高姓大名?”

    武士说道:“我名叫罗成,不知你贵姓名?”

    司马行空一听他名叫罗成,心想:“原来他就是罗成,果然名不虚传。”就说道:“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我名叫司马行空。”

    罗成道:“原来你就是司马行空,果然生得英武非常。我听秦琼二哥经常提起你。”

    司马行空说道:“你是在哪里见到秦二哥的?”

    罗成道:“我是在瓦岗山上见到的秦二哥。”

    李世民听说急忙问道:“秦琼上瓦岗山了?”

    罗成道:“是的,秦二哥上了瓦岗山,这位大哥也认识秦二哥?不知你高姓大名?”

    李世民道:“我名叫李世民。”

    罗成道:“我也听秦二哥经常提起你。”说着他又对孙小圣说道:“这位兄弟一定是孙小圣了?听秦二哥说你武功高强,打败了宇文成都。今天能见到你们,真是高兴。”

    孙小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司马行空急于想知道秦琼的消息,就提议道:“罗成兄弟,现在快到了吃饭的时间,咱们不如找一个地方吃了饭再上少林寺如何?”

    罗成说道:“我也正有此想。”

    他们找了一个小酒馆,在一个靠窗户的桌子坐下。叫了酒菜,边吃边聊。

    司马行空问道:“罗成兄弟,你是从瓦岗山来的,能说说瓦岗山上的情况吗?”

    罗成乃少年心性,他兴奋地说道:“瓦岗山上现在可热闹了,翟让在瓦岗山为龙头老大。许多英雄好汉都投奔了瓦岗山,有单雄信、程咬金、尤俊达、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李密、魏征、徐懋公、秦二哥等等太多人了,是数不胜数。”

    司马行空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知道历史,他知道这些英雄好汉大部分都是帮助李世民打江山的人,所以非常关心,他问道:“不知秦琼、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程咬金、尤俊达他们现在瓦岗山可好?”

    罗成道:“好,他们在瓦岗山上可好了,特别是秦二哥他武功高强,一上瓦岗山就帮助瓦岗取得了金隄。隋朝多次派兵围剿,都被他们打败了,这一次,我到瓦岗山,刚好碰到杨林率兵攻打瓦岗,•;•;•;•;•;•;。”他将杨林大军,被瓦岗军打得大败的经过讲了一遍。

    罗成少年心性,他前往山东泰山行香,听说秦琼他们在瓦岗山上聚义,非常想前往看看热闹,他到了瓦岗山,见到许多英雄好汉,非常高兴。这时杨林和唐璧各率领了十几万大军前来围剿瓦岗山。

    唐璧先率领十万大军来到瓦岗山前讨战,要秦琼答话。

    探马飞报入瓦岗城,徐懋公就让秦琼出城迎敌,秦琼披挂上马,来到阵前,见到唐璧,在马上躬身道:“故主在上,秦琼因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了,望乞恕罪。”

    唐璧道:“秦琼,本帅从前待你不薄,今日靠山王命我擒拿与你,你如果想到我从前待你之恩,今天就自己绑缚了,与我去见靠山王。”

    秦琼道:“就是我自己愿意绑缚了随你前去,只怕众朋友不肯,与故主也有所不便。如果我不随你前去,杨林又与你不能干休。如今隋炀帝杨广杀父缢兄,谋权篡位,纳娘图嫂,穷奢极欲,以至民不聊生,盗匪四起,国家不宁,四方英雄好汉造反者,不计其数。古人云:‘乱世出英雄。’当此乱世之秋,正是英雄得势之时,成王定霸之日也。故主乃当世英雄,为何还要保昏君隋炀帝,听那杨林老匹夫调遣。倒不如改天年,立国号,进可为天子,退可为藩王称霸一方。又何必在他人手下受人之辱。”

    唐璧道:“秦琼,其实我也有此心,只是担心杨林不肯。”

    秦琼道:“杨林如果有犯故主,我瓦岗一定相救。”

    唐璧道:“本帅今日就听你之言,退兵自立,他日如果有患难,你们可一定要相救。”

    秦琼道:“这个自然,秦琼必不负故主之恩。”

    唐璧随即回营,命令将官去大隋旗号,自称济南王,拔寨回军,返回山东去了。

    靠山王杨林得到探报,说唐璧与秦琼合谋,唐璧已经返回山东去了。杨林一听大怒,立即披挂上马,率领十二太保、众将,领兵出营捉拿唐璧。

    秦琼在城内看到杨林率兵去追赶唐璧,就带领人马出城,摇旗呐喊,衔着杨林大军的背后掩杀。

    探马飞报杨林道:“大王,瓦岗山人马出城衔尾掩杀。”

    杨林道:“瓦岗贼寇,如此大胆,竟敢出城。”随即命令:“不必追杀唐璧,前队做后队,后队做前队,先去杀退瓦岗山人马。”杨林大军回兵掩杀。

    秦琼随即命令瓦岗军退入城中。

    杨林见瓦岗军退入城中,又率兵追赶唐璧。

    秦琼又率兵追击。

    杨林又回兵。

    秦琼又率兵回城。如此三番,杨林大怒道:“吾必要将这些胆大妄为的贼寇消灭殆尽。”于是率领十二太保,摆下一个长蛇大阵,将瓦岗山围困。

    秦琼等众将在城上观瞧,并不认识此阵。

    军师徐懋公在城头一看说道:“此乃一字长蛇大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腰则首尾相应,很是厉害。杨林武功了得,他是欺我瓦岗山无能人。如要破此大阵,必须有一个能敌得过杨林的人,从头杀入,再有一员大将从尾杀入,再有一员大将将敌阵拦腰斩断,然后分别包围,其阵必破。刚好罗成兄弟他来到了瓦岗山,这真是天助我也。实是杨林他过于轻敌,我瓦岗山上又英雄众多。待明日我就分兵派将,要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

    翌日清晨,徐懋公让罗成化了妆,画成一个大花脸。化名程咬银,命令罗成、秦琼、单雄信攻打蛇头,程咬金、尤俊达攻打蛇尾,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攻打蛇腰。

    先说罗成、秦琼、单雄信带领人马冲入敌阵。

    杨林闻报,带领众将杀出大营,七太保杨道远一马当先杀出。

    单雄信抡起金顶枣阳槊,迎战杨道远,十几个回合,单雄信一枣阳槊将杨道远脑袋砸开了花。

    杨林一看大怒,一举虬龙棒来到阵前。

    罗成也不答话,挺枪便刺。

    杨林将罗成的枪架开问道:“你是什么人?老夫手下不斩无名之辈。”

    罗成道:“吾乃程咬银,我哥哥程咬金,武功了得,抢了你的王杠。吾今日要取你性命。”说着,罗成使开银枪,如银龙出海,猛虎离山。

    杨林大怒,遂舞动虬龙棒与罗成大战在一起。两人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杨林虽然武功高强,但是毕竟年事已高,不能耐久。

    罗成却是年轻力壮,罗家枪法,独步武林,他枪法精绝,枪招刁钻,步步紧逼,愈战愈勇。

    徐懋公在高处看到,就命令军士击鼓助威。一时之间,鼓声震天,瓦岗军兵喊杀连天,众将士如出闸的猛虎,杀向敌营。

    杨林本来就有一些力怯,又见到瓦岗军冲杀过来,心中一慌,被罗成一枪刺到大腿上。杨林几乎坠马,大叫一声,拨马就逃。

    罗成纵马追赶。

    众隋将保着杨林败退下去。

    在罗成与杨林大战之时。大太保罗芳、二太保薛亮,守着蛇尾,他们得到号令,率领人马冲出大营。正好碰到程咬金、尤俊达率领人马前去攻打蛇尾,两军碰在一起,一阵厮杀。

    程咬金一看是大太保、二太保,就大叫道:“原来是二位太保,曾经给我送过王杠的,上次你们因为跑得太急,我还没有顾得谢谢你们呢。今天你们就不用走了,留下来我好好谢谢你们。”

    大太保、二太保一看是程咬金,气的是咬牙切齿,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也不答话,双双来战程咬金。

    程咬金抡起宣花斧砍向大太保罗芳。

    尤俊达也一挺三股托天杈,叉向二太保薛亮。

    四个人大战在一起,大太保罗芳毕竟以前被程咬金打败过,今天一战心里发虚,战了几个回合,拨马就逃。程咬金催马就追,二太保一看大太保跑了,也跟着败了下去。

    再说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攻打蛇腰。

    负责守卫蛇腰的将官是五太保,六太保,他们看到瓦岗军杀来,用弓箭射住。想等待蛇头蛇尾前来夹击。

    王伯当命令瓦岗军用盾牌挡住,慢慢推进。

    五太保、六太保一心等着杨林和大太保来夹击瓦岗军,没想到他们都自顾不暇,被瓦岗军打得打败,狼狈逃窜。他们一看,如果被包围,将会全军覆灭,还是赶紧跑吧。于是率领人马跟着杨林、大太保他们的败军狼狈而逃。

    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率领瓦岗军紧紧追赶。一直追了二十余里,徐懋公才鸣金收兵。瓦岗军大获全胜,杀死杨林人马无数,俘获隋军二万余人。所得粮草、辎重、马匹,兵器、盔甲无数。

    罗成因为是自己是偷跑出来的,不敢在瓦岗山久留,于是就急忙往回走,沿路游玩,他听说少林寺僧侣个个武功了得,想去看看。所以和司马行空他们相遇。

    司马行空问道:“我与秦琼、程咬金,尤俊达、王伯当、齐国远、李如珪他们分开已经很长时间,现在十分想念他们,不知他们在瓦岗山一切都好吧?”

    罗成道:“现在瓦岗山上,翟让脱袍让位给李密。李密治军有方。将瓦岗山治理的井井有条,众英雄都听他的。他们在瓦岗山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得非常痛快。”说着脸上现出无限向往的表情。

    司马行空问道:“不知瓦岗山上现在形势如何?”

    罗成道:“瓦岗山上现在兵强马壮,他们已经打败了许多去围剿的隋军,有尚师徒,魏文通等等。”

    司马行空又问道:“不知他们以后有什么打算?”

    罗成道:“他们听说隋炀帝要到扬州城看琼花。准备在四明山截击隋炀帝,已经发出了共讨昏君杨广的诏书,遍邀天下英雄,共讨昏君杨广。”

    司马行空道:“不知都邀的有什么英雄?”

    罗成道:“听说有宋义王孟海公,夏明王窦建德,大梁王萧铣,济南王唐璧,白御王高谈圣,济宁知世王王薄,河北寿州王李子通,楚州王朱灿,上梁王沈法兴,净泰王徐元朗,定襄王刘武周,净梁王李执,还有杜伏威,薛举,张善相,李芙蓉等等,太多了,我也记不清了。”

    李世民听说,不由的叹道:“想不到有这么多英雄好汉,要推翻隋炀帝,这也是因为隋炀帝太过十恶不赦,看样子隋朝的统治快要完了,想想昔日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时,也是厉行德政,爱民如子,谁料两世竟然出了一个隋炀帝,却是无恶不作,合该隋朝当亡。”

    司马行空道:“老百姓都希望有一个勤劳施政,体恤民情,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好皇帝。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要能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现在的隋炀帝即昏庸无能,还荒淫无道,他坏事做尽,坏事做绝,杀父缢兄,纳娘图嫂,宠信奸臣。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们只管自己,花天锦地,穷奢极欲,而老百姓是呼天叫地,流离失所,老百姓的生死困苦似呼与他们无关一般,无人过问,老百姓又怎能不怨声载道;物极必反,多行不义必自毙,老百姓无法生活,而起来造反也是被昏君逼的。现如今是兵荒马乱,匪患猖獗。所以,许多英雄豪杰,揭竿而起,要推翻隋炀帝的统治,是不足为怪的。我想,这一次隋炀帝在四明山难逃一劫。就是能逃过此刼。早晚还是要被推翻。因为隋朝已经被广大的老百姓所唾弃。”

    罗成道:“司马大哥,没想到你武功高强,还懂得这么多的道理,听你刚才说的话,句句在理,我父亲现在还在隋朝任官,我得劝他少管隋朝的事情才是。”

    他们边喝边聊,酒足饭饱后,一同到了少林寺。见了了因方丈,玄奘法师。玩了两天。

    罗成对司马行空、李世民道:“我出来的时间长了,怕父母亲担心,要回幽州了。”

    司马行空和李世民商量道:“我们不如和罗成一路走,还能多在一起相聚几天,绕道河北还可以避开铁冠道人。”

    李世民道:“我也很喜欢罗成,能够和他多相处几天,自然是很好。”

    于是他们就结道而行。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我要更加努力,每天加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