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鸣惊人之游史记

正文 第三十回:山东崂山

    第三十回:山东崂山

    司马行空看到自己被官兵们包围,已经没有了逃走的路,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听到官兵们高声喊道:“程达!你已经被包围了,你跑不掉啦!”

    司马行空开始还想冲下山去,同官兵们展开一场肉搏战。后来一想,自己是现代人,应该用其他的方法离开才是,也可以少伤无辜。他戴上攀岩手套、脚套,看到山顶上有一棵大树,就将防护服里的应急安全绳绑在大树上,顺着安全绳就溜下了深谷。深谷的壁上有许多树木,他很轻松的、就一点一点的溜向谷壁的中间,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方,他突然看到一个山洞。山洞口有门、有窗。

    司马行空对山洞产生了好奇心,他推门就走进了山洞,山洞不太深,也不是很大,来到山洞里,他看到有一个人,端坐在山洞的中央,须发皆白,慈眉善目,一身道家打扮。他一看有人,就打招呼道:“仙长,我打扰您了?”

    端坐在中央的道人,一言不发,就象睡着了一样。

    司马行空一连问了几声,道人仍然是一言不发。

    司马行空就走近道人身边,仔细一看,原来这个道人已经坐化了。这个坐化的道人栩栩如生,就象安逸的睡着了一般。

    司马行空不敢怠慢,急忙磕头行礼道:“前辈,我今天冒昧打扰了您,在这里给您磕头了。”磕完头,他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山洞。山洞里有桌、椅、板凳、床、等等日常用品。特别是有许多书籍,书籍是司马行空特别喜欢的。于是,司马行空就埋头看起书来。通过看书,司马行空了解到,原来山洞的主人是崂山道士。崂山道士将他在崂山,学习到的仙家道术,都记在了书中,有无中生有术、穿墙术、遁地术、遁氺术、遁火术、缩骨术、还有腾云驾雾之法、缩地之法等等、仙家道术。司马行空看了是爱不释手,他想到,自己如果能够将这些仙家道术都练成,哪该有多好,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练成。

    他决定按照崂山道士书中记载的,开始先练习比较简单的无中生有术。一连练习了十几天,都没有练成,最后,终于将无中生有术练成。他非常高兴,还想再继续练习下去,想一想,已经在山洞里过了有一个月了,决定要离开山洞。他拿了一些他喜欢的书籍,跪拜了崂山道士。离开了山洞。

    司马行空穿了崂山道士的道服,扮作道士模样出了山洞,心想,这里离崂山不远,崂山的风景听说不错。不如就到崂山去看看,看看自己的师傅——崂山道士学功练道的地方,顺便游玩一下山水。

    司马行空就往崂山方向走去。他打开机械行步器,很快就到了崂山。到崂山一看,这可是一个好地方,一面是大海,清澈的海水湛蓝湛蓝,海上雾霭升腾,云雾缭绕,远处的帆船,若隐若显。一边是山,山峦起伏,山石奇嵍,千峰开戟,万仞开屏,山峰险峻,层峦叠嶂,重重谷壑,处处巉崖,云雾环绕着山峦,云山雾罩,雾雾霭霭。山水相连,云山雾海,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犹如到了人间仙境。果然是山不在高而在秀,水不在深而在清,松柏交翠,猿鹤相随,岸上有数椽瓦屋,树影垂阴,奇山异石、琪花瑶草、修竹乔松、高山秀丽,林麓幽深、峰峦起伏,堤岸怪石嶙峋。真是大海涵虚混太空,挑波逐浪遍鱼龙。崂山日暮祥云合,疑是仙境咫尺逢。

    司马行空看到这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崂山,心情大好,就信步游玩起来。他走着走着,看到在海边有一个非常别致的酒馆,就走了进去。

    酒馆的小二,一看来了客人,就招呼道:“里边请!”

    司马行空找了一个,能看到山和大海的坐位,坐了下来。点了酒菜,怡然自得的自斟

    自饮起来。

    看着山海美景,不由的心旷神愉,多喝了几杯,喝了一会,他感到头晕,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等他醒来,发现自己被绑缚了手脚,躺在了地上。他不知道自己何以会如此,正在苦思冥想。

    猛然听到有人说道:“帮主,他醒了。”

    这时,就听有人大声说道:“呔,你叫什么名字?如实招来。”

    司马行空朝着说话的声音望去,一看认识,原来是孟海公。他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正望向自己,很明显他是在对自己说话。司马行空答道:“我名叫司马行空。”

    孟海公又问道:“你是不是和程达他们一起抢劫了王杠?”

    司马行空一听就明白,孟海公还是为王杠而来。就不回答他的问题,而反问道:“我是怎么到了这里?”

    孟海公说道:“我就告诉你也无妨,你是被我的手下,下了蒙汗药。”

    原来,司马行空喝酒的小酒馆,是孟海公的手下开的,孟海公的手下,和孟海公一起去攻打了汝南庄,他认出了司马行空,他就在司马行空喝的酒里,放了蒙汗药,然后,将司马行空五花大绑,交给了孟海公。

    孟海公继续说道:“你现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

    司马行空就说道:“是的。”

    孟海公又问道:“那么你说说四十八万两饷银,它在什么地方?”

    司马行空根本就不知道,王杠藏在什么地方,他就实话实说都:“这我不知道。”

    孟海公不高兴的说道:“怎么可能,你们一起抢劫了王杠,你却不知道王杠藏在什么地方,一定是你不肯说。”

    司马行空说道:“我确实不知道王杠藏的地方。”

    孟海公想到:“司马行空武功高强,又一起参与了抢劫王杠,在汝南庄里,一定也是一个重要人物,肯定知道王杠的藏匿地点。只是他不会轻易说出。让他说出王杠的下落,还得想想办法。”于是他说道:“我知道你不会轻易说出王杠的藏匿点。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希望你要认清形势。”

    司马行空因为确实不知道,王杠藏在什么地方,他说不知道,孟海公又不相信,说知道,他也不会说谎,所以只有不回答。

    孟海公见一时也问不出答案,就命令手下将司马行空押入监牢。

    司马行空来到监牢,心里想:“自己大江大河都过了,没想到,在小河沟里翻了船。被人下了蒙汗药。他在努力思索着离开这里的方法。他仔细观察着门外的动静,发现,门外有两个彪形大汉,手拿鬼头大刀,把守在牢门外,不时还有一队队巡逻的人。看样子他们加强了戒备,再看,牢门也很坚固。想逃出去还真不容易。这时候,他想到崂山道士的土遁术,穿墙术,他只要学会一个,就能逃出去,可惜自己没有学会。他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身体里殖有记忆芯片,对所学的东西能过目不忘,所以,他还很清楚的记得穿墙术,遁地术等等的练习方法。他决定按照方法先将穿墙术练会,于是,他加紧练习,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将穿墙术练会。

    于是司马行空就开始练习。孟海公每天都来逼问司马行空,关于王杠的事情,其余的时间,司马行空都只管习练穿墙术。由于他在崂山道士仙去的山洞里,已经练会了无中生有术,对练道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习练起来进度也快了许多。在练到第六天晚上,他虽然没有完全练会穿墙术,穿不出墙却穿出了牢门,他非常高兴,出手将看守监牢的两个大汉点倒。

    司马行空借助穿墙术离开了牢房,趁着夜晚,他找到了自己的东西,然后悄悄地离开了定海帮。

    司马行空就象出了笼的鸟儿,终于得到了自由。他将机械行步器打开,离开了山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谢谢大家的美好评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