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木堇

正文 第四十章 启程

    我们一行只有两匹马、一辆马车、两个男人与两个女人。我和小夏坐在马车里,脚下有个夹层,同汽车的后备箱一个意思,用来放行李什么的。宫初锦着一身青色长衫,骑马走在前面。他带的小厮叫凌笑,五官标致清秀,皮肤呈小麦色,头发高高束起,穿一件粗布衣裳,干净清爽,坐在马车前为我们驾车。

    穿过锦南城行至护城河边,听见有人唤“大哥!”

    我掀开车帘,看到沿河种植的柳树下的两个身影,开心的叫道:“洛寒、初蕾!你们怎么在这里?”

    凌笑将马车停下,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初蕾也向我迎过来笑着道:“大嫂!”

    宫初锦把缰绳交给凌笑,听到初蕾的话也面不改色。我在她的腰上掐了一把,嗔道:“活腻了不是?”

    “哟!这就叫那什么……”洛寒站在初蕾身后,手里拿着一截柳枝点着我和宫初锦道:“嫁鸡随鸡?夫唱妇随?”

    我眼睛一瞪,夺过柳枝就给了他一鞭子,“臭小子说什么呢?!”

    洛寒用小臂挡着脸大喊“木堇姐我错了!”躲到宫初锦身后却又叫道:“管管你媳妇儿啊!”

    宫初锦反手捉住他,押到我面前笑说:“木堇,交给你了!”

    凌笑与小夏坐在马车前看着我们打闹,两匹马不时的跺跺蹄子。护城河里的河水缓慢却从不停歇的往前流着,沿河翠绿婀娜的柳树枝条在风中来回摆动。

    今日天气很好,没有炎炎烈日罩在头顶,只有不时吹来的风里带着热气提醒你这是夏季。我们安静下来坐在树荫下说些离别珍重的话,明明是盛夏,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景色,怎么也觉着像是在秋天。

    别了初蕾与洛寒,过了桥,马车加速前行,这便真的离开锦南城了。

    车里有些闷,我便与小夏将帘子扎在两边,吹吹风还是很惬意的。宫初锦回头看看我们皱了下眉,但想着已经出了城,也就随我们去了。

    “你们少爷不是去做生意吗?怎么什么也没带呀?”虽然提倡安全驾驶,不与司机攀谈,但路途遥远,不说说话实在没法解闷。

    凌笑眼睛直视前方,反问道:“小姐觉得做生意应该带些什么?”

    呀?这凌笑不似一般小厮呢!我想了想只好说:“我虽不知要带些什么,却也觉得不应该如此轻松才是!”

    他笑着答:“我们此行是要去襄安选购丝绸,带上银两便可。”

    “襄安?”

    “襄安出柞蚕,农民多以养蚕纺织为生,纺织出的丝绸也属上等,而这样上等的丝绸在襄安这样偏远的地方却卖不出好价钱,只有在锦南城这样富贵云集的地方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所以就需要我们这样的商人。”

    “哦~”我点点头,想想又道:“那襄安地处偏远,也有好多实用的东西是买不到的吧?怎么不从这边采购一些顺便带过去卖呢?”交通如此不便,怎么就不懂得利用呢?

    小夏与我相对而坐,赞同的点头。

    凌笑听后回头瞧我一眼,答:“这点少爷六年前便已想到了,根据我们此行途经的各个城市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人文环境都做了统计,针对各地的需求置办不同的生活用品,并且对这沿路的几个较大城市进行了垄断。”

    六年前?宫初锦十五岁就已经对经商很有研究了?真是惭愧,我十五岁的时候才初中毕业呢!然后勉强熬了个3+2,混了个大专毕业直到二十岁才出身社会开始找工作……难怪传言宫家家产能顶半个江山!

    看着前面骑马的青衣男子,心里一阵佩服,说他是富二代真的不应该。也难怪无数少女会对他犯花痴,长得好看便不再强调了,重要的是年轻有为,是个经商的天才却毫不市侩,外表浪荡风流多情、实则温柔体贴又不失风趣……

    “锦少爷真聪明!”小夏碰碰我的膝盖对我眨眨眼,暧昧的笑笑道:“姑娘真是好福气!”

    我甩给她一个白眼,侧身向前看着外面,继续说:“那我们此行经过的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个据点了?”

    凌笑疑问道:“据点?”

    “呃……就是有一处宫家的产业?”

    “噢,可以这么说。”

    我们沿着官道一路前行,两旁青山绿水,起起伏伏连绵不绝。空气更加清新,行了许久,我与小夏都还没有一点疲累,我一路感叹,她一心新奇。自两座山间穿过,两旁开始有了农田庄稼,前方隐现一面旗帜,走进了才见旗帜上一个大大的“茶”字,高高的插在一座小棚屋旁,从中隐约飘出淡淡的茶水清香,原来是家乡间茶坊。

    宫初锦看似对这一路极熟,放慢速度行至茶坊院边,对我们喊道:“在这里歇歇脚!”便自顾自的下马进屋,朴实的茶老板出来为他牵了马去喂食,同时唤了妻子出来迎接我们。

    院子一角用竹篾简易的搭了一个茅厕供客人方便之用,小夏刚下马车就一脸忸怩的钻了进去,我让凌笑先进屋,自己则站在院里等她,一边细细观赏古代的农家小院。院里有两棵大榆树,树叶繁茂,正好为小院遮阴。院子由半人高的篱笆圈起,上面稀稀落落的爬了些牵牛花藤,细数有六七朵正悄悄的盛开着。篱笆里又用竹条做的栅栏围了一个小圈,圈里养着几只大鹅,蹲在树叶的阴影里闭目养神。

    房屋之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竹林,让我想起一句诗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那是北宋熙宁六年,苏东坡面对茂林修竹对慧觉禅师说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于是即兴挥毫,写下《於潜僧绿筠轩》这首好诗。借竹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

    “这诗是你作的?”不知何时,宫初锦站在了我身边。

    我笑笑摇头道:“是一个老乡所作,他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在我们那里非常出名。乡亲们都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词客?四大家?”

    “哦,他姓苏,三词客就是说的苏家三父子,四大家又另有其人。”

    宫初锦饶有兴趣的说道:“你这个老乡不简单呐!不知初锦是否有幸听听他的大作?”

    我见小夏出来,便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摇头:“明显没有。”

    “诶你……”他大步跨上来,用折扇挡在我胸前满脸讨好道:“你之前答应过要给我讲故事,不如就从这个苏姓老乡开始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