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出名要找准
这是一个被穿越者蝴蝶的朝代!
这个世界所处的时间段,是宋真宗元禧五年。不过这个大宋朝与真实历史上的宋朝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具体点说,变故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就是那个姓氏可以读作‘亚历山大’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他丫的居然没有叛乱,反而竭忠奉国,兢兢业业地辅佐唐玄宗,还把原历史上的一串‘反贼’拉下马。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展现了超乎常识的统帅力量,保家卫国,被边疆的后人奉为‘禄山忠勇公’。
唐朝没有经历安史之乱,国力没被重创,五代十国自然也就不存在。
只不过,任何朝代都逃不过兴衰循环。
地方节度使的势力依旧太过庞大,赵匡胤,这个古代的‘官二代’‘权二代’最终还是发动了叛乱,然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历史轨迹被扇了一翅膀,几十年后,又基本回归到正常范围。
但是总的来说,穿越者留下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虽然宋太祖是赵匡胤这个没变,但国号,由宋改为了大宋。他手底下的人马以及后宫的后妃几乎变了大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那穿越者一不小心将‘原勋爵’‘原后妃’的祖宗们给干掉了呢。
其次,这位穿越者估计上辈子是个理科生,他没留下什么‘千古绝句’,倒是留下了很多发明创造,如:火药、玻璃瓶、望远镜等等,以及一些‘理工科’的书籍,由于他本身就受唐玄宗的宠信,发明出来的东西,立刻能在战场和民用上使用。
官府看到好处,渐渐对‘格物学科’有了重视,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待遇,并且设立了一些‘格物’的官职;看得到前途,民众自然也不会忽视理科这学业。双管齐下,多多少少促进了理科学的发展,壮大了格物派的理念。
最后,他留下的官方喉舌诸如:《华夏报》、《文学期刊》、《大唐期刊》(改名《大宋期刊》),以及一些民办报纸,依旧活跃在宋朝。
“呼,历史资料收集完毕,那么接下来,该想想自己能够怎么做了……”
仁明殿前,一个约莫六岁大的小男孩坐在小亭子里,衣着精致,面像堪称“珠圆玉润”,他手捧着一本书,嘴里轻轻短叹一声,此人名为赵禔。
一年前,宫内活泼爱闹的大皇子赵禔,在落水被救醒后,气质就变得稳重温和许多,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被女主砚台给穿越了。
砚台原是一块流转千年的顽石,开启灵智不久,就被路过的‘万书上神’点化,后留在万书上神身边做研墨的小书童。砚台是个老实又认真的人,安安稳稳地在上界度过了几百年,却因为狗血地得罪‘神二代’,被打入凡尘历经轮回。
若想重返上界,就得用‘功德簿’收集足够的声望和人气。
赵禔放下手中的书籍,嘴里呢喃:“功德簿”,眼前金光一闪,一个古朴的卷轴慢慢地在他面前打开。
入眼,就是硕大的三个‘功德簿’花体字。往下看:
第一行,知名度:150,(较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
第二行,狂热粉:3,(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并且发自内心有诸如:忠诚、热爱、追随等想法)
‘功德簿’是起被打下上界前,万书上神偷偷地塞给她,并且嘱咐她好好积累资本的,砚台(赵禔)对万书上神的举动,心里很是感动,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又觉得有些头痛。
按理说,大皇子这样的身份,想混出点名堂,混出名声来赚犬功德簿’上的点数,应该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细数一下资本
砚台好歹也是随着万书上神辗转过很多世界的小仙,虽然落入凡尘后没了那些神通,但知识永远是储存在她脑子里面的,眼界也没有消失。
虽不能像有些穿越小说写的那样:生物种田,搞出各种高产的杂交水稻;领兵打仗,各种奇妙战术运用得活灵活现;现代发明,香水、肥皂、西药、农具、枪支炮弹……
但兢兢业业做个守成的明君或者做一个贤王,在民间留下一点传说,是绝对没问题的,到时候贤明之名流传千世,‘功德簿’都可以长盛不衰了。
可真正的问题是,她赵禔,大皇子并不是男儿身,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孩。
一个皇子身份,确实实在在是女儿身,说没鬼才是骗鬼呢!
赵禔虽然脑子不够灵活(灵活就不会被‘神二代’陷害),但她并不愚蠢。一个死后才被追封的‘淑妃’,在宫里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六年前更只是一个小官吏的女儿,怎么可能成功地干出‘公主扮皇子’这种事。
这事的发生,绝对是宫里有权势的人一手策划,三大嫌疑人:皇帝,皇后,萧太后。
而在自己落水后,母妃不久也紧随离世,皇后居然主动收养自己,并且在文书上正式进行了登记。比自己小一岁多的亲弟弟赵佑,却只是在皇后宫的偏殿里住着,养着,并没被任何一位宫妃记名收养。
皇帝对这区别待遇一点意见也没有,见着自己也不像看到他别的儿子一样——板着一副脸,而是没事就喜欢逗弄逗弄,偶尔抱着自己举高高。
倒是萧太后曾经提到一次,认为这待遇有失偏颇,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有了这些对比,赵禔脑子里越发警惕起来,自己的身份在皇帝和皇后眼里估计就是透明的,萧太后似乎不知情。
既然如此,积累政治资本,留下名声的这条路绝对走不通。
毕竟作为大皇子,建功立业的名声越大,储君的呼声就会越高,为了正统,他的身份性别被‘敌人’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假死’隐遁后被史书抹杀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最方便的从政弄权这路,反而走不得。
赵禔有些烦躁地捶了捶自己的脑袋,这些宫阙秘辛管她毛事,她只想安安分分赚点名声,然后重返上界,回到万书上神身边啊!
呼~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整出一点不会引起朝臣注意,但又能流传于世的玩意,问题就是,到底能整出些啥呢?
“大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您可在哪里呢?大皇子殿下……”太监略显尖锐的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
被皇后收养前只是个大皇子,被皇后收养后都成‘大皇子殿下’了么……
又想起他刚获救,尚未被皇后收养时,查看‘功德簿’上的记录是:
第一行,知名度:22,(较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
第二行,狂热粉:1,(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并且发自内心有诸如:忠诚、热爱、追随等想法)
这数据对比的差距,赵禔讪讪一笑。宫里真是现实得好呀!
“大,大皇子殿下,奴才,奴才可找着您了!”太监呼哧呼哧地跑过来,那速度,和小狗看到期待已久的肉骨头是一个样,表情一脸泪汪汪。
“啊,”赵禔暗自活动了一下面部表情,露出有点羞涩的小孩样,“苏伴伴,怎么了?”
“哎呦,奴才的小祖宗哦,”小太监的表情都快晕过去了,“延福宫里的戏曲就开始了,陛下,太后他们都已经到了呢……”潜台词,宫里的巨头都到了,你怎么还没出现,太没礼貌了……
“戏曲么?”赵禔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心里暗忖,也不知道是什么蝴蝶效应,原本应该在宋元时期才二次发展,元代时期出现鼎盛的戏曲,居然在宋真宗时期就大放异彩有了如此生机蓬勃的发展。只能说,人民的智慧的无穷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他由着苏伴伴半拖半拉着,向延福宫前进,嘴里问道:“是哪出戏?”
苏伴伴语气有些喘:“是改编的魏晋士族时期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听说好久不演的台柱玉真先……咳,也会来呢。”突兀的打断了敬称,但他童音的嗓子里,有着遮掩不了的小小向往和崇拜。
赵禔的脑中忽地闪过什么,她觉得,似乎看到了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是什么呢?
“大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到了。”
耳边传来苏伴伴隐隐的提醒,赵禔回神,抬头是安静的川流不息的后台,大宫女们还能保持肃静,只是眼神偶尔会瞟向幕后的戏台,几个小宫女就没那么淡定了,走着走着还会撞成一团,打着唇语嘀咕,眼中满是向往、纠结和失落。
这算是古代追星么……
赵禔心里笑了笑,向观光楼上走去,耳边隐隐约约地听到鼓击、奏乐、曲调以及鼓掌的声音,待得他踏上最高一层时,正巧看见萧太后一脸笑意地冲戏台方向,说了句:“赏。”
赵禔脑中的思绪轰然炸响。
也许,在宋朝成为一个“不谈国势,只论风月”的文化名人,是她最好的选择。
这个世界所处的时间段,是宋真宗元禧五年。不过这个大宋朝与真实历史上的宋朝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具体点说,变故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就是那个姓氏可以读作‘亚历山大’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他丫的居然没有叛乱,反而竭忠奉国,兢兢业业地辅佐唐玄宗,还把原历史上的一串‘反贼’拉下马。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展现了超乎常识的统帅力量,保家卫国,被边疆的后人奉为‘禄山忠勇公’。
唐朝没有经历安史之乱,国力没被重创,五代十国自然也就不存在。
只不过,任何朝代都逃不过兴衰循环。
地方节度使的势力依旧太过庞大,赵匡胤,这个古代的‘官二代’‘权二代’最终还是发动了叛乱,然后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历史轨迹被扇了一翅膀,几十年后,又基本回归到正常范围。
但是总的来说,穿越者留下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虽然宋太祖是赵匡胤这个没变,但国号,由宋改为了大宋。他手底下的人马以及后宫的后妃几乎变了大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那穿越者一不小心将‘原勋爵’‘原后妃’的祖宗们给干掉了呢。
其次,这位穿越者估计上辈子是个理科生,他没留下什么‘千古绝句’,倒是留下了很多发明创造,如:火药、玻璃瓶、望远镜等等,以及一些‘理工科’的书籍,由于他本身就受唐玄宗的宠信,发明出来的东西,立刻能在战场和民用上使用。
官府看到好处,渐渐对‘格物学科’有了重视,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待遇,并且设立了一些‘格物’的官职;看得到前途,民众自然也不会忽视理科这学业。双管齐下,多多少少促进了理科学的发展,壮大了格物派的理念。
最后,他留下的官方喉舌诸如:《华夏报》、《文学期刊》、《大唐期刊》(改名《大宋期刊》),以及一些民办报纸,依旧活跃在宋朝。
“呼,历史资料收集完毕,那么接下来,该想想自己能够怎么做了……”
仁明殿前,一个约莫六岁大的小男孩坐在小亭子里,衣着精致,面像堪称“珠圆玉润”,他手捧着一本书,嘴里轻轻短叹一声,此人名为赵禔。
一年前,宫内活泼爱闹的大皇子赵禔,在落水被救醒后,气质就变得稳重温和许多,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被女主砚台给穿越了。
砚台原是一块流转千年的顽石,开启灵智不久,就被路过的‘万书上神’点化,后留在万书上神身边做研墨的小书童。砚台是个老实又认真的人,安安稳稳地在上界度过了几百年,却因为狗血地得罪‘神二代’,被打入凡尘历经轮回。
若想重返上界,就得用‘功德簿’收集足够的声望和人气。
赵禔放下手中的书籍,嘴里呢喃:“功德簿”,眼前金光一闪,一个古朴的卷轴慢慢地在他面前打开。
入眼,就是硕大的三个‘功德簿’花体字。往下看:
第一行,知名度:150,(较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
第二行,狂热粉:3,(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并且发自内心有诸如:忠诚、热爱、追随等想法)
‘功德簿’是起被打下上界前,万书上神偷偷地塞给她,并且嘱咐她好好积累资本的,砚台(赵禔)对万书上神的举动,心里很是感动,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又觉得有些头痛。
按理说,大皇子这样的身份,想混出点名堂,混出名声来赚犬功德簿’上的点数,应该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细数一下资本
砚台好歹也是随着万书上神辗转过很多世界的小仙,虽然落入凡尘后没了那些神通,但知识永远是储存在她脑子里面的,眼界也没有消失。
虽不能像有些穿越小说写的那样:生物种田,搞出各种高产的杂交水稻;领兵打仗,各种奇妙战术运用得活灵活现;现代发明,香水、肥皂、西药、农具、枪支炮弹……
但兢兢业业做个守成的明君或者做一个贤王,在民间留下一点传说,是绝对没问题的,到时候贤明之名流传千世,‘功德簿’都可以长盛不衰了。
可真正的问题是,她赵禔,大皇子并不是男儿身,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孩。
一个皇子身份,确实实在在是女儿身,说没鬼才是骗鬼呢!
赵禔虽然脑子不够灵活(灵活就不会被‘神二代’陷害),但她并不愚蠢。一个死后才被追封的‘淑妃’,在宫里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六年前更只是一个小官吏的女儿,怎么可能成功地干出‘公主扮皇子’这种事。
这事的发生,绝对是宫里有权势的人一手策划,三大嫌疑人:皇帝,皇后,萧太后。
而在自己落水后,母妃不久也紧随离世,皇后居然主动收养自己,并且在文书上正式进行了登记。比自己小一岁多的亲弟弟赵佑,却只是在皇后宫的偏殿里住着,养着,并没被任何一位宫妃记名收养。
皇帝对这区别待遇一点意见也没有,见着自己也不像看到他别的儿子一样——板着一副脸,而是没事就喜欢逗弄逗弄,偶尔抱着自己举高高。
倒是萧太后曾经提到一次,认为这待遇有失偏颇,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有了这些对比,赵禔脑子里越发警惕起来,自己的身份在皇帝和皇后眼里估计就是透明的,萧太后似乎不知情。
既然如此,积累政治资本,留下名声的这条路绝对走不通。
毕竟作为大皇子,建功立业的名声越大,储君的呼声就会越高,为了正统,他的身份性别被‘敌人’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假死’隐遁后被史书抹杀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最方便的从政弄权这路,反而走不得。
赵禔有些烦躁地捶了捶自己的脑袋,这些宫阙秘辛管她毛事,她只想安安分分赚点名声,然后重返上界,回到万书上神身边啊!
呼~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整出一点不会引起朝臣注意,但又能流传于世的玩意,问题就是,到底能整出些啥呢?
“大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您可在哪里呢?大皇子殿下……”太监略显尖锐的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
被皇后收养前只是个大皇子,被皇后收养后都成‘大皇子殿下’了么……
又想起他刚获救,尚未被皇后收养时,查看‘功德簿’上的记录是:
第一行,知名度:22,(较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
第二行,狂热粉:1,(详细地知道赵禔这个人,并且发自内心有诸如:忠诚、热爱、追随等想法)
这数据对比的差距,赵禔讪讪一笑。宫里真是现实得好呀!
“大,大皇子殿下,奴才,奴才可找着您了!”太监呼哧呼哧地跑过来,那速度,和小狗看到期待已久的肉骨头是一个样,表情一脸泪汪汪。
“啊,”赵禔暗自活动了一下面部表情,露出有点羞涩的小孩样,“苏伴伴,怎么了?”
“哎呦,奴才的小祖宗哦,”小太监的表情都快晕过去了,“延福宫里的戏曲就开始了,陛下,太后他们都已经到了呢……”潜台词,宫里的巨头都到了,你怎么还没出现,太没礼貌了……
“戏曲么?”赵禔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心里暗忖,也不知道是什么蝴蝶效应,原本应该在宋元时期才二次发展,元代时期出现鼎盛的戏曲,居然在宋真宗时期就大放异彩有了如此生机蓬勃的发展。只能说,人民的智慧的无穷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他由着苏伴伴半拖半拉着,向延福宫前进,嘴里问道:“是哪出戏?”
苏伴伴语气有些喘:“是改编的魏晋士族时期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听说好久不演的台柱玉真先……咳,也会来呢。”突兀的打断了敬称,但他童音的嗓子里,有着遮掩不了的小小向往和崇拜。
赵禔的脑中忽地闪过什么,她觉得,似乎看到了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是什么呢?
“大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到了。”
耳边传来苏伴伴隐隐的提醒,赵禔回神,抬头是安静的川流不息的后台,大宫女们还能保持肃静,只是眼神偶尔会瞟向幕后的戏台,几个小宫女就没那么淡定了,走着走着还会撞成一团,打着唇语嘀咕,眼中满是向往、纠结和失落。
这算是古代追星么……
赵禔心里笑了笑,向观光楼上走去,耳边隐隐约约地听到鼓击、奏乐、曲调以及鼓掌的声音,待得他踏上最高一层时,正巧看见萧太后一脸笑意地冲戏台方向,说了句:“赏。”
赵禔脑中的思绪轰然炸响。
也许,在宋朝成为一个“不谈国势,只论风月”的文化名人,是她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