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青葱岁月2
圣诞节的时候门卫处通知吕子娇去领包裹。打开来看里面放着个透明的玻璃罐。装着一罐泥土。还有一封信。拆开看居然是曼珠沙华写来的。信里夹着一张照片。吕子娇心想这必是她本人了。很漂亮,穿着很厚的外套站在一片高原上。曼珠沙华张开上臂任风把她那乌黑的秀发吹很凌乱。天空蓝的不掺一丝杂质,远处起伏着一座座皑皑的雪山。吕子娇把照片放一旁开始看信。
子娇
好久不见
对不起。请原谅我这么久没有联系你。你一定给我写信了吧。我高二结束就离开学校了。我说的离开不是短期的放假。我做了一个决定,退学。我受够了填鸭似地教育。每天所有人上着同样的课,做着同意的题,考着同一份试卷。然后为了一个分数去考个大学。我们就像工厂里的产品,尺寸刚好的毕业了。不合格的也毕业了。只是一部分去了大学继续加工,另一部分则相忘于江湖。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是可以无限想像的。不应该局限于那些公式定理。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最初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我不想当流水线上的产品,合格的不合格的都不想当。所以我退学了。这半年我走了很多地方。每个人都拿着一把相同的尺子在衡量着别人。哪些是成功人士,哪些是社会的腌臜泼才。有时候真的很累,直到我走到了西藏。这是一片人类的净土。民风淳朴,没人在乎你口袋里装着多少钱。我打算好了。先在这住下。好好思考下我到底在追求什么。然后写点东西。书名我想好了,叫《出生前的自我》。其实最开始很多人给我写信,了解了一些我的想法后无不像个大人似地说教我。要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要活在现实当中。这些人我都没有再联系。唯独你不是。看的出来你是个好学生,成绩也肯定特棒。但你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你内心能容纳和你不一样的思想。所以我一直把你当知己。你也许不知道我为什么叫曼珠沙华吧。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心生爱恋,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私会,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注定此生无法相见。
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佛既不悲伤,也不愤怒,他突然仰天长笑三声,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说道:“前世你们相念不得相见,无数轮回后,相爱不得厮守,所谓分分合合不过是缘生缘灭,你身上有天庭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狠毒的咒语,便带你去那彼岸,让你在那花开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过地府里的忘川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衣服,而那里正放着佛带着的这株红花,等佛来到彼岸解开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时,发现火红的花朵已经变做纯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这花种在彼岸,叫它曼陀罗华,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忘川河上,被河水褪色得花把所有得红色滴在了河水里,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地藏菩萨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罗华已生,便来到河边,拿出一粒种子丢进河里,不一会,一朵红艳更胜之前的花朵从水中长出,地藏将它拿到手里,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地狱里呢?我便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罗华,就叫你曼珠沙华吧。
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忘川河边。我就是那曾哀嚎的曼珠沙华。我向往自由也渴望纯洁的爱情。你一直都用自己的名字。不如我跟你起个笔名,就叫曼陀罗华吧。我一直以为为了自由,每个人就应该像我一样逃离那个纷扰的世界。自从认识你,知道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与自由并不一样。你就按着自己的节凑往下走吧。衷心希望你能保持自我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纯净的天地。那些泥土是我在青藏高原捧进瓶子的,代表着自由。给你留个纪念。我会在这待上段时间,如果你也憧憬着来看看这片蓝天,我在这等你。不过要快哦,也许我哪天也就走了。我还想去南极,去非洲沙漠,去欧洲留下自己的脚印。就这样了。祝你一切安好!
你的曼珠沙华。
1998年12月15日
吕子娇想着回信,可看寄信地址是拉萨一个邮局。没有详细地址。根本没有办法往回寄。只能作罢。
决定人命运的高考来得是那么轰轰烈烈,走的却如此平静。考试完那天大家在一起聚餐。都喝得烂醉。饭桌上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以后大家苟富贵,勿相忘。俨然一副从此分道扬镳,有人要马上荣华富贵有人会贫困潦倒一般。考试成绩到了八月中下旬下来。吕子娇过本科线二十来分。算是正常发挥。吴畏比吕子娇分高。过了重点线。吕子娇已经不像中考那般愤愤不平了。高中的学习光靠用工已经不能分出胜负。吴畏脑袋是要更加灵活,每次到期末用心一两周就能考个好分数。到高三时也没人再陪他在球场上疯,倒也好好学了一年。高三每次模拟和吕子娇成绩也在伯仲间。吕子娇也受了些曼珠沙华的影响。觉得自己倒成了她眼中的产品,分数带来的成就感也丝毫不再那么强烈。唯独一件让吕子娇欲罢不能的就是当初那个梦想。现在要和肖琴去一个大学是不可能的了。他打听到了,肖琴考了六百多。几乎可以考虑填报清华北大。填志愿的时候,吴畏来问吕子娇要报哪。吕子娇最开始是想去北京的,因为最后听说肖琴报了北京师范。就算到不了一个学校还能在一个城市。但他这个分数到了北京连个最差的二本也不一定够得上。仔细想了几天后决定去武汉念。武汉的教育资源在全国也算很丰富,相对北京风险也小很多。吴畏说吕子娇去哪他就去哪,说他太老实,出去省的被人欺负。录取还算顺利。吕子娇录到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专业,吴畏录到武汉理工光学专业。每年五千多的学费现在成了吕长根心头的一块心病。整天只是闷头抽烟,不过那一缕缕吐出的青烟也终究是化不出一个铜板。王薇更加是没法。吕长根站起来把烟丢地上踩灭了斩钉截铁的说了句:“办酒接客”。王薇去买了酒肉,在家摆了两桌。吕子娇心中细细算了下:“不够,至少还得一桌”王薇不解:“我们哪有那么多客人可请的。”吕长根:“不够也得够,来不了三十个人不成事”王薇不知他心里装的什么药,第一次看他这么正儿八紧的算计着做码事。便去添了些菜多摆了一桌。吕长根家亲戚基本都在马田这个地方。总共十几家沾亲带点故的全都被他叫来了。然后就是村里平时关系好点的都通知过来吃饭。到了开午饭的时候。吕长根硬是把三桌人给凑齐了。酒过三巡,吕长根站起来说话了:“各位亲人朋友。今天请大家伙吃这顿饭一来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家吕娃子考上了大学。”吕长根喝的有点多,打了个嗝。然后冒出两字:“高兴。”接着说:“二来你们都知道,我吕长根没本事,现在送不起这学”说到这吕长根眼里冒着泪花。王薇在一旁听着也不是滋味,暗自垂泪。吕长根:“在座的各位都是吕娃子的亲人,村里的乡亲。现在我请大伙帮我们一把,把他学费凑齐了。日后,我一一还大伙。我还不起,等他毕业了也定不能把这个债背着”大家伙见他说的动情纷纷表态这点小事他弄太严肃了。亲戚开始掏钱塞到吕子娇口袋里。吕长根见状:“王薇你去拿个本子都记上。这一笔笔都是大家的恩情。”又转身对吕子娇说:“你要记住,你是穷人家里的孩子。你爹没啥本领。你出去了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以后出息了也不能忘了家里这帮乡里乡亲。”王薇拿出本一个个记上。亲戚们都是一百两百。看这架势,乡亲们也不好意思太寒碜。基本都是拿一百。最后共凑的五千多一点。走时王薇把家里所有的积蓄两千块拿出来一起塞到吕子娇手上。吕子娇算了学费五千八,自己身上放个四百块就够了。分出一千来不肯要。说家里也需要花销。要是生病住院什么的岂不是拿不出钱了。吕长根把钱硬塞给他。说这回出去是到了大城市。哪里都要花钱。自己家里自给自足没问题。往后没钱了就找家里开口。为了省钱,吕长根没送吕子娇去学校。让他跟吴畏一起。吴建军和李小梅都跟着去,倒也放心。送吕子娇出门时,王薇眼睛都哭红了。她这辈子命苦,小时候父亲被迫害致死了。薄立军回城后,当时的办公室主任黄国安更是有恃无恐。对王薇动手动脚是常事,每次都遭到了王薇的激烈反抗。后来气急败坏,为了逼她就范把她安排下井工作。终究是没能等到国家的返城政策。为了逃开黄国安的魔爪,王薇无奈选择嫁给了吕长根。等能回北京的政策出来时,吕子娇都出世了。王薇舍不得丢下孩子便自愿留了下来。这么多年一直过着穷日子。八五年外婆去世,九一年母亲走的时候都没能回家看看。她心里面一直存着恨。不是文化大革命她父亲就不会死,不是下放知青自己就不会和家人骨肉相离。在吕子娇眼中,母亲总是带着点神秘。他只记得自己六岁那年高烧不止,爸爸不在家,妈妈背着自己走了十几里山路到镇上医院看病。一路不知摔了多少跤。到医院时医生还以为是王薇跌伤了来看病。后来总不见好,王薇回家到周围几个村讨了百家米过来。在医院煮了给自己吃。母亲对自己的爱护肯定是极其热烈的。但经常会看到她发呆,不知她在想些什么。这会要离开了,一年也只有寒暑假能见面。不免觉得很伤感。要走的终究留不住。吕长根帮他提了行李送到吴畏家。吴建军单位有同事开车来马田接他们去郴州火车站。一行人便上了车离开了。
武汉其实不算太遥远,距郴州八个多小时的火车。但无论如何这是吕子娇和吴畏最远的一次旅行。吴畏的爸妈都陪着过来了。吕子娇倒是习惯了一个人,爸妈不在身边反而感觉轻松。晚上八点多到武汉,吴畏一家并不急着去学校。打算在附近租个旅馆先住一晚。车上说这事时也叫吕子娇别忙着去学校,太晚人生地不熟的。先跟他们一家在外住一宿再说。出站时吕子娇看到自己学校居然派人搭了帐篷迎接新生。便执意着不跟他们一起在外面住。坐了大巴直接去学校。到校后在一个学长的带领下到后勤处领了钥匙先去宿舍。热情的学长还留了电话,说报道的手续明天会继续带他去各处办理。吕子娇是第一个到宿舍的,送走完热心的学长便把自带的被子铺到床上将就着睡。九月份的武汉还是出奇的热,没睡多久他便受不了了。把被子搬走直接睡在床板上。第二天吕子娇正睡朦朦胧胧便被敲门声吵醒了。只道是别的室友到了便下床开门。还是昨晚送他来宿舍的那个学长。“我料想你刚来也没办电话卡,不方便找到我”学长关心的说。吕子娇很是感动。大学就是不一样。人与人之间这么亲切。倒像是久别多年的亲戚。吕子娇:“真是麻烦学长了,昨晚都忘了问怎么称呼你了”学长:“叫我余勇就是了,你收拾下。我带你去办入学手续”吕子娇赶紧去洗了把脸,生活用品都没来得及买。刷牙都顾不上了。便从行李袋中取了学费跟着余勇出门。余勇见他居然拿着现金过来交学费:“学校发通知书书时不是一同寄了银行卡的么,现金带身上多不安全”
吕子娇是记得通知书里是有张卡的,不过想想自己这钱来历,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也没人再去费力存银行,倒也不作解释,只说没事。入学手续比吕子娇想的要复杂,年级办公室报到注册,后勤处领餐卡,图书馆注册。。。幸好有余勇在,要不自己压根就找不到这么多地。快到中午时,终于领了军训的服装算是入学手续基本办完了。余勇:“你们明天开始就是军训,大概两周。课本要等军训完才发。还有最近段时间会有很多人过来宿舍串门卖东西,你们都可以不用理。需要的东西附近超市都有的卖,比他们的还便宜。”吕子娇看余勇都带自己忙这忙那出一身汗,便要请他吃顿饭,也被余勇拒绝了。被一个热心陌生人帮助的感觉非常好。吕子娇身在异乡的感觉顿时少了几分。在食堂吃过午饭回宿舍时看到门开着。进门时看到有人在整理床铺。看到吕子娇进来,对面铺的男生回过头来打招呼:“你好,你也是这宿舍的吧。我叫李攀。”吕子娇:“你好,我叫吕子娇”。寒暄了下打算过去跟里面那室友打招呼,看到他正专心拿着游戏机打着电动,父母卖力地帮他整理铺位。见他无动于衷的态度,吕子娇打招呼的冲动瞬时没有了。转身清理自己的东西。两三点的时候,最后一个室友到了。也是和父母一起来的。一看就是有钱人家。老爸一副港商模样。皮鞋,寸衫扎腰裤带里,头发齐刷刷往后梳着。手指上戴一镶宝石的戒指。妈妈穿的倒是清爽些,但身上项链手镯之类首饰也装备不少。一进门就听她妈埋怨:“说了早点过来,你看看这好床位都让人占了”。吕子娇心想这又不是个省油的灯。一进来就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干脆也一并不招呼,等着他们自己过来再认识。李攀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过去招呼。最后来的室友叫周小波。李攀跟他们一家聊了几句后便执意要跟他换床位,说自己倒是喜欢靠里的位置。距洗漱间近,方便。周小波母亲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听李攀这么说心里也很舒坦。便积极的帮着李攀把铺好的床单换了地,让周小波住李攀的床。吕子娇看李攀如此大方大度,倒觉得自己狭隘了。李攀几句话就把宿舍气氛弄得很轻松。大家都聊开了。龙刚也停下了手中的游戏过来打招呼。安顿好这边,龙刚周小波的父母也就走了。吃过晚饭,有学长过来每个宿舍一一安排第二天的军训事宜。新的小集体,第一晚四个人聊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一早便到了指定地点等教练。军训和吕子娇想象中的不一样。他还原以为会每人发支枪做些军事项目呢。一连几天都是站军姿,走步子。这些跟他以前农忙比起来压根不值一提。但很多学生却叫苦连天,说太累。无疑大部分人都是长这么大没吃过苦。当然也有吕子娇不适合的部分。休息时分大家一起唱军歌时都能跟着混过去。但时不时有些小游戏抽到的要表演节目。他很惊讶怎么大家都能有那么多才艺,唱歌讲笑话都不在话下。到他这总是卡壳。高中那会歌也倒是听过不少,但哪里记得一首完整的歌词。于是,每次便只能罚他做俯卧撑。这个他倒是拿手。一口气能做四五十个,最后也能赢得一片掌声。半个月很快就过了,吕子娇得到一个很不可理解的疑问:为什么每一天都觉得枯燥,但到了军训要结束时怎么感觉回忆良多。最后一天吕子娇终于盼到了自己期待的枪。大部队被拉到了武汉郊区的军事打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每人身边配了一个士兵,凶狠狠的盯着自己还不断的催着赶紧打,吕子娇压根都没有时间来瞄准,五颗子弹就稀里哗啦不知打到哪里去了。以前老师说的那些话像是考上了大学就出人头地之类吕子娇现在不能确认,但有一点让他很兴奋。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天堂。刚开始大家都还能老老实实的去上课。但没过几天就发现,其实很多课是没必要去的。当然这个跟课程重不重要没关系,完全取决于老师点不点名。就算点名也是有办法的,招呼同学帮着答到就行。第一个逃课的是龙刚,他对游戏更感兴趣。然后是周小波,他懒得连请人帮忙照应都省了。班上人多经常只有到了老师点名没人答到时才发现他没来。往往这个时候李攀会帮着答。吕子娇自己是不会逃课的,一来他爱学习,二来只要他想到家里的爸妈就没有办法去放纵自己。其实大学就算你按着课表一节不落下也有大片的自由时间。吕子娇在学校社团招新的时候进了校文学社。这个一直是他的爱好。课余时间他都会到办公室忙些社团的事情,学校每个月都会出期报纸,他这个编辑要做的就是审审学生们投的稿件。然后协助排版。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的充实。班上的同学也慢慢熟悉起来了。不过情况跟以前上学时不一样,军训时大家都没分班。到结束时班是分出来了,但上课有时自己小班,有时很多小班一起上。班级的概念并不明显。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有了这个班级的第一次班会。全班三十四个学生。自我介绍中了解到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民族大学的特色就是少数名族比列大,像吕子娇这种汉族血统反倒成了少数。班会由高年级的代理班主任主持。相互认识后就是选班干。以前吕子娇一直都是当班长,但突然发现在这么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居然没有勇气上台对着大家说自己想做这个班长。第一个上去说话的是李攀,这个不出他的意外。在生人面前李攀一向表现的游刃有余。这一个多月来,他几乎和每个人有过接触。而吕子娇到今天才弄清了班上每个人叫什么名字。所以理所当然全票通过了选李攀当班长,也没人再上去竞选。有了人带头,接下来的各个委员大家都比较踊跃参与。几个人争一个位置时便投票票多者获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子娇
好久不见
对不起。请原谅我这么久没有联系你。你一定给我写信了吧。我高二结束就离开学校了。我说的离开不是短期的放假。我做了一个决定,退学。我受够了填鸭似地教育。每天所有人上着同样的课,做着同意的题,考着同一份试卷。然后为了一个分数去考个大学。我们就像工厂里的产品,尺寸刚好的毕业了。不合格的也毕业了。只是一部分去了大学继续加工,另一部分则相忘于江湖。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是可以无限想像的。不应该局限于那些公式定理。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最初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我不想当流水线上的产品,合格的不合格的都不想当。所以我退学了。这半年我走了很多地方。每个人都拿着一把相同的尺子在衡量着别人。哪些是成功人士,哪些是社会的腌臜泼才。有时候真的很累,直到我走到了西藏。这是一片人类的净土。民风淳朴,没人在乎你口袋里装着多少钱。我打算好了。先在这住下。好好思考下我到底在追求什么。然后写点东西。书名我想好了,叫《出生前的自我》。其实最开始很多人给我写信,了解了一些我的想法后无不像个大人似地说教我。要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要活在现实当中。这些人我都没有再联系。唯独你不是。看的出来你是个好学生,成绩也肯定特棒。但你有自己的思想,至少你内心能容纳和你不一样的思想。所以我一直把你当知己。你也许不知道我为什么叫曼珠沙华吧。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心生爱恋,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私会,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注定此生无法相见。
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佛既不悲伤,也不愤怒,他突然仰天长笑三声,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说道:“前世你们相念不得相见,无数轮回后,相爱不得厮守,所谓分分合合不过是缘生缘灭,你身上有天庭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狠毒的咒语,便带你去那彼岸,让你在那花开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过地府里的忘川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衣服,而那里正放着佛带着的这株红花,等佛来到彼岸解开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时,发现火红的花朵已经变做纯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这花种在彼岸,叫它曼陀罗华,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忘川河上,被河水褪色得花把所有得红色滴在了河水里,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地藏菩萨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罗华已生,便来到河边,拿出一粒种子丢进河里,不一会,一朵红艳更胜之前的花朵从水中长出,地藏将它拿到手里,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地狱里呢?我便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罗华,就叫你曼珠沙华吧。
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忘川河边。我就是那曾哀嚎的曼珠沙华。我向往自由也渴望纯洁的爱情。你一直都用自己的名字。不如我跟你起个笔名,就叫曼陀罗华吧。我一直以为为了自由,每个人就应该像我一样逃离那个纷扰的世界。自从认识你,知道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与自由并不一样。你就按着自己的节凑往下走吧。衷心希望你能保持自我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纯净的天地。那些泥土是我在青藏高原捧进瓶子的,代表着自由。给你留个纪念。我会在这待上段时间,如果你也憧憬着来看看这片蓝天,我在这等你。不过要快哦,也许我哪天也就走了。我还想去南极,去非洲沙漠,去欧洲留下自己的脚印。就这样了。祝你一切安好!
你的曼珠沙华。
1998年12月15日
吕子娇想着回信,可看寄信地址是拉萨一个邮局。没有详细地址。根本没有办法往回寄。只能作罢。
决定人命运的高考来得是那么轰轰烈烈,走的却如此平静。考试完那天大家在一起聚餐。都喝得烂醉。饭桌上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以后大家苟富贵,勿相忘。俨然一副从此分道扬镳,有人要马上荣华富贵有人会贫困潦倒一般。考试成绩到了八月中下旬下来。吕子娇过本科线二十来分。算是正常发挥。吴畏比吕子娇分高。过了重点线。吕子娇已经不像中考那般愤愤不平了。高中的学习光靠用工已经不能分出胜负。吴畏脑袋是要更加灵活,每次到期末用心一两周就能考个好分数。到高三时也没人再陪他在球场上疯,倒也好好学了一年。高三每次模拟和吕子娇成绩也在伯仲间。吕子娇也受了些曼珠沙华的影响。觉得自己倒成了她眼中的产品,分数带来的成就感也丝毫不再那么强烈。唯独一件让吕子娇欲罢不能的就是当初那个梦想。现在要和肖琴去一个大学是不可能的了。他打听到了,肖琴考了六百多。几乎可以考虑填报清华北大。填志愿的时候,吴畏来问吕子娇要报哪。吕子娇最开始是想去北京的,因为最后听说肖琴报了北京师范。就算到不了一个学校还能在一个城市。但他这个分数到了北京连个最差的二本也不一定够得上。仔细想了几天后决定去武汉念。武汉的教育资源在全国也算很丰富,相对北京风险也小很多。吴畏说吕子娇去哪他就去哪,说他太老实,出去省的被人欺负。录取还算顺利。吕子娇录到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专业,吴畏录到武汉理工光学专业。每年五千多的学费现在成了吕长根心头的一块心病。整天只是闷头抽烟,不过那一缕缕吐出的青烟也终究是化不出一个铜板。王薇更加是没法。吕长根站起来把烟丢地上踩灭了斩钉截铁的说了句:“办酒接客”。王薇去买了酒肉,在家摆了两桌。吕子娇心中细细算了下:“不够,至少还得一桌”王薇不解:“我们哪有那么多客人可请的。”吕长根:“不够也得够,来不了三十个人不成事”王薇不知他心里装的什么药,第一次看他这么正儿八紧的算计着做码事。便去添了些菜多摆了一桌。吕长根家亲戚基本都在马田这个地方。总共十几家沾亲带点故的全都被他叫来了。然后就是村里平时关系好点的都通知过来吃饭。到了开午饭的时候。吕长根硬是把三桌人给凑齐了。酒过三巡,吕长根站起来说话了:“各位亲人朋友。今天请大家伙吃这顿饭一来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家吕娃子考上了大学。”吕长根喝的有点多,打了个嗝。然后冒出两字:“高兴。”接着说:“二来你们都知道,我吕长根没本事,现在送不起这学”说到这吕长根眼里冒着泪花。王薇在一旁听着也不是滋味,暗自垂泪。吕长根:“在座的各位都是吕娃子的亲人,村里的乡亲。现在我请大伙帮我们一把,把他学费凑齐了。日后,我一一还大伙。我还不起,等他毕业了也定不能把这个债背着”大家伙见他说的动情纷纷表态这点小事他弄太严肃了。亲戚开始掏钱塞到吕子娇口袋里。吕长根见状:“王薇你去拿个本子都记上。这一笔笔都是大家的恩情。”又转身对吕子娇说:“你要记住,你是穷人家里的孩子。你爹没啥本领。你出去了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以后出息了也不能忘了家里这帮乡里乡亲。”王薇拿出本一个个记上。亲戚们都是一百两百。看这架势,乡亲们也不好意思太寒碜。基本都是拿一百。最后共凑的五千多一点。走时王薇把家里所有的积蓄两千块拿出来一起塞到吕子娇手上。吕子娇算了学费五千八,自己身上放个四百块就够了。分出一千来不肯要。说家里也需要花销。要是生病住院什么的岂不是拿不出钱了。吕长根把钱硬塞给他。说这回出去是到了大城市。哪里都要花钱。自己家里自给自足没问题。往后没钱了就找家里开口。为了省钱,吕长根没送吕子娇去学校。让他跟吴畏一起。吴建军和李小梅都跟着去,倒也放心。送吕子娇出门时,王薇眼睛都哭红了。她这辈子命苦,小时候父亲被迫害致死了。薄立军回城后,当时的办公室主任黄国安更是有恃无恐。对王薇动手动脚是常事,每次都遭到了王薇的激烈反抗。后来气急败坏,为了逼她就范把她安排下井工作。终究是没能等到国家的返城政策。为了逃开黄国安的魔爪,王薇无奈选择嫁给了吕长根。等能回北京的政策出来时,吕子娇都出世了。王薇舍不得丢下孩子便自愿留了下来。这么多年一直过着穷日子。八五年外婆去世,九一年母亲走的时候都没能回家看看。她心里面一直存着恨。不是文化大革命她父亲就不会死,不是下放知青自己就不会和家人骨肉相离。在吕子娇眼中,母亲总是带着点神秘。他只记得自己六岁那年高烧不止,爸爸不在家,妈妈背着自己走了十几里山路到镇上医院看病。一路不知摔了多少跤。到医院时医生还以为是王薇跌伤了来看病。后来总不见好,王薇回家到周围几个村讨了百家米过来。在医院煮了给自己吃。母亲对自己的爱护肯定是极其热烈的。但经常会看到她发呆,不知她在想些什么。这会要离开了,一年也只有寒暑假能见面。不免觉得很伤感。要走的终究留不住。吕长根帮他提了行李送到吴畏家。吴建军单位有同事开车来马田接他们去郴州火车站。一行人便上了车离开了。
武汉其实不算太遥远,距郴州八个多小时的火车。但无论如何这是吕子娇和吴畏最远的一次旅行。吴畏的爸妈都陪着过来了。吕子娇倒是习惯了一个人,爸妈不在身边反而感觉轻松。晚上八点多到武汉,吴畏一家并不急着去学校。打算在附近租个旅馆先住一晚。车上说这事时也叫吕子娇别忙着去学校,太晚人生地不熟的。先跟他们一家在外住一宿再说。出站时吕子娇看到自己学校居然派人搭了帐篷迎接新生。便执意着不跟他们一起在外面住。坐了大巴直接去学校。到校后在一个学长的带领下到后勤处领了钥匙先去宿舍。热情的学长还留了电话,说报道的手续明天会继续带他去各处办理。吕子娇是第一个到宿舍的,送走完热心的学长便把自带的被子铺到床上将就着睡。九月份的武汉还是出奇的热,没睡多久他便受不了了。把被子搬走直接睡在床板上。第二天吕子娇正睡朦朦胧胧便被敲门声吵醒了。只道是别的室友到了便下床开门。还是昨晚送他来宿舍的那个学长。“我料想你刚来也没办电话卡,不方便找到我”学长关心的说。吕子娇很是感动。大学就是不一样。人与人之间这么亲切。倒像是久别多年的亲戚。吕子娇:“真是麻烦学长了,昨晚都忘了问怎么称呼你了”学长:“叫我余勇就是了,你收拾下。我带你去办入学手续”吕子娇赶紧去洗了把脸,生活用品都没来得及买。刷牙都顾不上了。便从行李袋中取了学费跟着余勇出门。余勇见他居然拿着现金过来交学费:“学校发通知书书时不是一同寄了银行卡的么,现金带身上多不安全”
吕子娇是记得通知书里是有张卡的,不过想想自己这钱来历,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也没人再去费力存银行,倒也不作解释,只说没事。入学手续比吕子娇想的要复杂,年级办公室报到注册,后勤处领餐卡,图书馆注册。。。幸好有余勇在,要不自己压根就找不到这么多地。快到中午时,终于领了军训的服装算是入学手续基本办完了。余勇:“你们明天开始就是军训,大概两周。课本要等军训完才发。还有最近段时间会有很多人过来宿舍串门卖东西,你们都可以不用理。需要的东西附近超市都有的卖,比他们的还便宜。”吕子娇看余勇都带自己忙这忙那出一身汗,便要请他吃顿饭,也被余勇拒绝了。被一个热心陌生人帮助的感觉非常好。吕子娇身在异乡的感觉顿时少了几分。在食堂吃过午饭回宿舍时看到门开着。进门时看到有人在整理床铺。看到吕子娇进来,对面铺的男生回过头来打招呼:“你好,你也是这宿舍的吧。我叫李攀。”吕子娇:“你好,我叫吕子娇”。寒暄了下打算过去跟里面那室友打招呼,看到他正专心拿着游戏机打着电动,父母卖力地帮他整理铺位。见他无动于衷的态度,吕子娇打招呼的冲动瞬时没有了。转身清理自己的东西。两三点的时候,最后一个室友到了。也是和父母一起来的。一看就是有钱人家。老爸一副港商模样。皮鞋,寸衫扎腰裤带里,头发齐刷刷往后梳着。手指上戴一镶宝石的戒指。妈妈穿的倒是清爽些,但身上项链手镯之类首饰也装备不少。一进门就听她妈埋怨:“说了早点过来,你看看这好床位都让人占了”。吕子娇心想这又不是个省油的灯。一进来就让自己感觉不舒服。干脆也一并不招呼,等着他们自己过来再认识。李攀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过去招呼。最后来的室友叫周小波。李攀跟他们一家聊了几句后便执意要跟他换床位,说自己倒是喜欢靠里的位置。距洗漱间近,方便。周小波母亲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听李攀这么说心里也很舒坦。便积极的帮着李攀把铺好的床单换了地,让周小波住李攀的床。吕子娇看李攀如此大方大度,倒觉得自己狭隘了。李攀几句话就把宿舍气氛弄得很轻松。大家都聊开了。龙刚也停下了手中的游戏过来打招呼。安顿好这边,龙刚周小波的父母也就走了。吃过晚饭,有学长过来每个宿舍一一安排第二天的军训事宜。新的小集体,第一晚四个人聊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一早便到了指定地点等教练。军训和吕子娇想象中的不一样。他还原以为会每人发支枪做些军事项目呢。一连几天都是站军姿,走步子。这些跟他以前农忙比起来压根不值一提。但很多学生却叫苦连天,说太累。无疑大部分人都是长这么大没吃过苦。当然也有吕子娇不适合的部分。休息时分大家一起唱军歌时都能跟着混过去。但时不时有些小游戏抽到的要表演节目。他很惊讶怎么大家都能有那么多才艺,唱歌讲笑话都不在话下。到他这总是卡壳。高中那会歌也倒是听过不少,但哪里记得一首完整的歌词。于是,每次便只能罚他做俯卧撑。这个他倒是拿手。一口气能做四五十个,最后也能赢得一片掌声。半个月很快就过了,吕子娇得到一个很不可理解的疑问:为什么每一天都觉得枯燥,但到了军训要结束时怎么感觉回忆良多。最后一天吕子娇终于盼到了自己期待的枪。大部队被拉到了武汉郊区的军事打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每人身边配了一个士兵,凶狠狠的盯着自己还不断的催着赶紧打,吕子娇压根都没有时间来瞄准,五颗子弹就稀里哗啦不知打到哪里去了。以前老师说的那些话像是考上了大学就出人头地之类吕子娇现在不能确认,但有一点让他很兴奋。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天堂。刚开始大家都还能老老实实的去上课。但没过几天就发现,其实很多课是没必要去的。当然这个跟课程重不重要没关系,完全取决于老师点不点名。就算点名也是有办法的,招呼同学帮着答到就行。第一个逃课的是龙刚,他对游戏更感兴趣。然后是周小波,他懒得连请人帮忙照应都省了。班上人多经常只有到了老师点名没人答到时才发现他没来。往往这个时候李攀会帮着答。吕子娇自己是不会逃课的,一来他爱学习,二来只要他想到家里的爸妈就没有办法去放纵自己。其实大学就算你按着课表一节不落下也有大片的自由时间。吕子娇在学校社团招新的时候进了校文学社。这个一直是他的爱好。课余时间他都会到办公室忙些社团的事情,学校每个月都会出期报纸,他这个编辑要做的就是审审学生们投的稿件。然后协助排版。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的充实。班上的同学也慢慢熟悉起来了。不过情况跟以前上学时不一样,军训时大家都没分班。到结束时班是分出来了,但上课有时自己小班,有时很多小班一起上。班级的概念并不明显。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有了这个班级的第一次班会。全班三十四个学生。自我介绍中了解到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民族大学的特色就是少数名族比列大,像吕子娇这种汉族血统反倒成了少数。班会由高年级的代理班主任主持。相互认识后就是选班干。以前吕子娇一直都是当班长,但突然发现在这么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居然没有勇气上台对着大家说自己想做这个班长。第一个上去说话的是李攀,这个不出他的意外。在生人面前李攀一向表现的游刃有余。这一个多月来,他几乎和每个人有过接触。而吕子娇到今天才弄清了班上每个人叫什么名字。所以理所当然全票通过了选李攀当班长,也没人再上去竞选。有了人带头,接下来的各个委员大家都比较踊跃参与。几个人争一个位置时便投票票多者获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