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暗中准备
沁雪是一口应下要跟定小姐,自己自被卖入府里,便早早就断了父母情份,只说小姐去哪她便去哪里。
水兰却有些犹豫,娘亲就在老夫人身边服侍,自己难道要离开她不成?那谁为她养老送终?想着离开小姐却也不舍。
润芳是和她娘一起逃难来的,却是故土难离,另一方面对北峥这苦寒之地甚是担心惧怕。清澜也不勉强,给了她们一些银子,到时候让何氏另派活儿给她们。
清澜原想秋桂哥哥在城里,她必会留下。哪知她一拍胸脯死活要跟着自己去,说是小姐给了他们兄妹好日子过,自然要报答小姐。清澜苦劝不听。
秋桂一番哭诉,清澜才清楚。她家里虽然兄弟姊妹甚多,她也是因此被卖的,却唯有她和来京找她的哥哥是一母所生。哥哥在继母手里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横了心当了货郎,挑着担子一路找妹子到京城。
清澜卖书赚了钱,一年多前便拨了钱给他大哥开了间小杂货铺。倒不想赚什么钱,自己也不是个懂经商门道的,只是听秋桂说他哥哥无处寄宿,看着十分可怜,就出些本钱让他日子也有个盼头。
谁想他哥哥却是个人精,几年摸爬滚打练就了些许眼力,做些杂货买卖正是入了本行。铺子生意惨淡撑了三个月,便开始渐渐红火起来。
街头巷尾的小户人家都知晓,秋桂哥哥卖的东西价格公道实在,小伙子又热情厚道。便是买了再退的,他也不跟你红眼。这一来二去,声誉一传开,铺子倒也赚了些利钱。就有人给他牵线拉媒。秋桂哥哥却说妹妹在大户人家做丫鬟,要报答小姐恩德。待过几年妹妹想出府了,自己为她赎了身再考虑自个儿的事。
这却是清澜点头答应的。秋桂等人入府签的本都是死契。清澜怕她们觉得无望。跟府里寻常丫鬟一样,只打少爷的主意,这才是真正误了自己。便早早就跟她们说明,以后愿意跟着她的自会给她们寻个归宿,得个自由身。若是不愿跟着她的,也会替她们另寻出路,定了个价。让她们存银子自己赎身。这些小丫鬟自然感恩戴德,平日里忠心得很。
清澜最后还是让秋桂跟她哥哥好好商量一番,也让润芳问问自己娘,再定主意。
想着身边还缺个老成能干的嬷嬷,遇事也不能有个提点。不禁有些头疼,便去何氏那里求教。
何氏闻言略一沉吟,笑道:“这还要去问你祖母。若是她愿意将于妈妈借给你,那就再好不过了。若是不愿,她手里攥着的老人可是一抓一大把,自会有合适的。”
清澜也是眼前一亮,便去找祖母诉苦。
祖母见她面容愈发娇美清丽,身姿窈窕,像极了慕氏年轻时刚进府的模样。却是一脸撒娇,与那倔傲的面孔迥异,不由暗暗喟叹。
听了清澜嗔怨,便笑道:“敢情今儿个不是给祖母逗笑来着,是想来我这边挖人的。”说着便望向于妈妈,“这事儿啊。你可不能问我,却得问问于妈妈。”
这便是松了口。
于妈妈闻言微微一愣,忙道:“老夫人您这是折煞老奴了。感谢小姐的抬举,不过老奴还想着服侍老夫人终老。至于水兰,还是让她随着小姐您去北峥吧。”终是有些不舍,说到后来却有些哽咽。
清澜见状,便觉自己急切了,怎么也该给个考虑的时间,就随意找了个借口退了出去。
老夫人瞧着于妈妈眼睛红红的,便叹了一口气:“你在我身边这么久,我也没把你当外人。我的身体看着好似硬朗,却已是在日日强撑了。别人不清楚,你晚上伺候我,心里还不明白?”
于妈妈低下了头,老夫人最近有了便血之症,虽然不多,却是衰败之兆。她却拦着不让再找御医,说是无用了。想着眼里便又含了泪光。
老夫人见她又取出帕子抹泪,便取笑:“你这遇事爱掉泪的习惯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我看你家丫头倒是跟了清澜后,看着比你强多了,以后定是个能发家的。你就只坐等着享清福吧。”
于妈妈破涕为笑:“承您吉言。”
老夫人沉吟道:“我看澜丫头是个留不住的人,说不得此番就留在北峥了。这北峥的女子言行束缚可是少得多。”停了停,终道,“我看就这样办吧。你缓些去,差个一年半载也不打紧,我时日也不多了,临走把刘氏的事情了结了。你是个嘴严的人,女儿又跟着清澜,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算是我这辈子临了做了一件好事吧。”
“老夫人!”于妈妈屈膝跪下磕头,泪流满面。
老夫人苦笑:“人活一世,总要求个圆满,死了也好歹有个人记着你的恩,真心为你烧些纸钱。来世不求投胎做人,只求浑浑噩噩,心泰神安。”
水兰的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秋桂哥哥也回了话,道是怕明年路上艰险,到时候找人看着铺子,先跟着妹妹走上一遭再说。总之是和妹妹不分开。
清澜听了倒也感动,这年头为了糊口卖儿典妻的都有,何况她哥哥好不容易在京里落下脚,又挣了一份家当,足可安稳度日了。便让秋桂传话应允了此事,承诺秋桂何去何从由她自己决定,若是嫁人自己也会另外给她备份嫁妆。两兄妹自是又感激不尽。
清澜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银子,前前后后除了给了大哥的,手里陆陆续续进了两三千两银子,算是小富一笔了,多是卖书赚的钱。便都让人换了小额银票和一些碎银子。到时候大额开销自有朝廷和信王府,且不用担心,倒是路途上须严加防范着些,便让沁雪都缝在小衣里,放在箱底下藏好,到时候穿在身上。
又分了些银票和碎银让几个随行的丫鬟也缝在衣里,以防万一。
何氏这两日又帮她在府里找了几个情愿的粗使丫头,便一并交给顾嬷嬷调教。清澜不知此行自己明面上能带去几人,但估摸着两个贴身丫鬟,两个粗使丫鬟是跑不了的。自己又跟王妃有了默契,只要不太招眼,其实去几个服侍人却是自己能做主的。关键是都要顶用。
冷香有武艺在身,是必然要去的。信王妃已经把她送给了自己。虽然清澜知道她心里必定还是忠于王妃的,但目前并无任何利益冲突,只要能用的人都要用上。
清澜在府里满心盘算,又查阅书籍,采购一些必备药材,整日里忙碌的很。
婧怡定下婚事,也在自己房里绣嫁妆,终日里足不出户,外面的宴请也少了。
听说这段日子成王府的蓉郡主倒是宴游不断,一反往日被婧怡压了风头的局面,一朝抖擞起来,邀请的又多是妙龄女子和王府公孙名公子之流,每次皆是比试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男女各选魁首,场面热闹不凡,倒像是相亲宴,也因此风靡京城。
清澜闻讯便特意写了张笺纸去取笑婧怡,婧怡很快回了信,寥寥几语显得颇为不屑,倒是抱怨在房中绣嫁妆实在无趣。写道“外日春光大好,本郡主却在屋里发霉”,直把清澜逗得忍俊不禁。看来婧怡心情其实算不错,清澜也就放下了心。
随着这相亲宴的盛行,便有好事之人渐渐将目光转到举办者身上来。外面的流言蜚语不断,说按蓉郡主的年龄早该定亲了,却是看上了之前被贬官的状元郎,才一再推拒了婚事。
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马上有人揭出莫子离与蓉郡主甚为亲近,曾亲眼目睹两人在京外踏春郊游,郡主花颜绽放,小鸟依人,两人情意正浓。
又有人道,莫子离已然拒了婚事,说是自己官小卑微,配不上郡主。便有文人大骂他丢了士林的脸面,抱了裙角还不青云直上?
种种说法,盛嚣尘上,令人注目。
清澜听闻,心头却是一片了然。这必然又是他自己造的风势,如此手段既能保护自己不受怀疑,也能更入成王府中心势力。
只是如此情势之下,他找借口推了一次,还能一推再推吗?若是如此,反而处境不妙。
子离,你将自己推入了一个怎样的境地?
这皇上与成王的相争岂是一年两载可以了事的,生死相斗必然狰狞丑陋不堪。你本可置身于外,却自愿覆茧成魔。
两人已是愈行愈远。
时光岁月匆匆而过。
到秋分的时候,琼紫表姐出嫁,清澜去了一趟外祖父家,给表姐添了妆。却听闻自己两个表兄重新考过乡试,明年便要参加会试了。不由大吃一惊,外祖父不是一向不允许两人入仕吗?难道局势已快到了见分晓的地步,外祖父才让两人奋力一搏?
这会不会又是清流一派对皇上的襄助?
皇上对上成王,弱在兵力。成王失了大义和钱财,却有太后相帮,两者才迟迟对决不下。清澜这些日子反复思考,联想到北峥向来兵强马壮,想是因此才有联姻之举。
北峥却是新皇登基,难以控制局势,其真实情形却还要等到了那里才能确切了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水兰却有些犹豫,娘亲就在老夫人身边服侍,自己难道要离开她不成?那谁为她养老送终?想着离开小姐却也不舍。
润芳是和她娘一起逃难来的,却是故土难离,另一方面对北峥这苦寒之地甚是担心惧怕。清澜也不勉强,给了她们一些银子,到时候让何氏另派活儿给她们。
清澜原想秋桂哥哥在城里,她必会留下。哪知她一拍胸脯死活要跟着自己去,说是小姐给了他们兄妹好日子过,自然要报答小姐。清澜苦劝不听。
秋桂一番哭诉,清澜才清楚。她家里虽然兄弟姊妹甚多,她也是因此被卖的,却唯有她和来京找她的哥哥是一母所生。哥哥在继母手里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横了心当了货郎,挑着担子一路找妹子到京城。
清澜卖书赚了钱,一年多前便拨了钱给他大哥开了间小杂货铺。倒不想赚什么钱,自己也不是个懂经商门道的,只是听秋桂说他哥哥无处寄宿,看着十分可怜,就出些本钱让他日子也有个盼头。
谁想他哥哥却是个人精,几年摸爬滚打练就了些许眼力,做些杂货买卖正是入了本行。铺子生意惨淡撑了三个月,便开始渐渐红火起来。
街头巷尾的小户人家都知晓,秋桂哥哥卖的东西价格公道实在,小伙子又热情厚道。便是买了再退的,他也不跟你红眼。这一来二去,声誉一传开,铺子倒也赚了些利钱。就有人给他牵线拉媒。秋桂哥哥却说妹妹在大户人家做丫鬟,要报答小姐恩德。待过几年妹妹想出府了,自己为她赎了身再考虑自个儿的事。
这却是清澜点头答应的。秋桂等人入府签的本都是死契。清澜怕她们觉得无望。跟府里寻常丫鬟一样,只打少爷的主意,这才是真正误了自己。便早早就跟她们说明,以后愿意跟着她的自会给她们寻个归宿,得个自由身。若是不愿跟着她的,也会替她们另寻出路,定了个价。让她们存银子自己赎身。这些小丫鬟自然感恩戴德,平日里忠心得很。
清澜最后还是让秋桂跟她哥哥好好商量一番,也让润芳问问自己娘,再定主意。
想着身边还缺个老成能干的嬷嬷,遇事也不能有个提点。不禁有些头疼,便去何氏那里求教。
何氏闻言略一沉吟,笑道:“这还要去问你祖母。若是她愿意将于妈妈借给你,那就再好不过了。若是不愿,她手里攥着的老人可是一抓一大把,自会有合适的。”
清澜也是眼前一亮,便去找祖母诉苦。
祖母见她面容愈发娇美清丽,身姿窈窕,像极了慕氏年轻时刚进府的模样。却是一脸撒娇,与那倔傲的面孔迥异,不由暗暗喟叹。
听了清澜嗔怨,便笑道:“敢情今儿个不是给祖母逗笑来着,是想来我这边挖人的。”说着便望向于妈妈,“这事儿啊。你可不能问我,却得问问于妈妈。”
这便是松了口。
于妈妈闻言微微一愣,忙道:“老夫人您这是折煞老奴了。感谢小姐的抬举,不过老奴还想着服侍老夫人终老。至于水兰,还是让她随着小姐您去北峥吧。”终是有些不舍,说到后来却有些哽咽。
清澜见状,便觉自己急切了,怎么也该给个考虑的时间,就随意找了个借口退了出去。
老夫人瞧着于妈妈眼睛红红的,便叹了一口气:“你在我身边这么久,我也没把你当外人。我的身体看着好似硬朗,却已是在日日强撑了。别人不清楚,你晚上伺候我,心里还不明白?”
于妈妈低下了头,老夫人最近有了便血之症,虽然不多,却是衰败之兆。她却拦着不让再找御医,说是无用了。想着眼里便又含了泪光。
老夫人见她又取出帕子抹泪,便取笑:“你这遇事爱掉泪的习惯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我看你家丫头倒是跟了清澜后,看着比你强多了,以后定是个能发家的。你就只坐等着享清福吧。”
于妈妈破涕为笑:“承您吉言。”
老夫人沉吟道:“我看澜丫头是个留不住的人,说不得此番就留在北峥了。这北峥的女子言行束缚可是少得多。”停了停,终道,“我看就这样办吧。你缓些去,差个一年半载也不打紧,我时日也不多了,临走把刘氏的事情了结了。你是个嘴严的人,女儿又跟着清澜,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算是我这辈子临了做了一件好事吧。”
“老夫人!”于妈妈屈膝跪下磕头,泪流满面。
老夫人苦笑:“人活一世,总要求个圆满,死了也好歹有个人记着你的恩,真心为你烧些纸钱。来世不求投胎做人,只求浑浑噩噩,心泰神安。”
水兰的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秋桂哥哥也回了话,道是怕明年路上艰险,到时候找人看着铺子,先跟着妹妹走上一遭再说。总之是和妹妹不分开。
清澜听了倒也感动,这年头为了糊口卖儿典妻的都有,何况她哥哥好不容易在京里落下脚,又挣了一份家当,足可安稳度日了。便让秋桂传话应允了此事,承诺秋桂何去何从由她自己决定,若是嫁人自己也会另外给她备份嫁妆。两兄妹自是又感激不尽。
清澜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银子,前前后后除了给了大哥的,手里陆陆续续进了两三千两银子,算是小富一笔了,多是卖书赚的钱。便都让人换了小额银票和一些碎银子。到时候大额开销自有朝廷和信王府,且不用担心,倒是路途上须严加防范着些,便让沁雪都缝在小衣里,放在箱底下藏好,到时候穿在身上。
又分了些银票和碎银让几个随行的丫鬟也缝在衣里,以防万一。
何氏这两日又帮她在府里找了几个情愿的粗使丫头,便一并交给顾嬷嬷调教。清澜不知此行自己明面上能带去几人,但估摸着两个贴身丫鬟,两个粗使丫鬟是跑不了的。自己又跟王妃有了默契,只要不太招眼,其实去几个服侍人却是自己能做主的。关键是都要顶用。
冷香有武艺在身,是必然要去的。信王妃已经把她送给了自己。虽然清澜知道她心里必定还是忠于王妃的,但目前并无任何利益冲突,只要能用的人都要用上。
清澜在府里满心盘算,又查阅书籍,采购一些必备药材,整日里忙碌的很。
婧怡定下婚事,也在自己房里绣嫁妆,终日里足不出户,外面的宴请也少了。
听说这段日子成王府的蓉郡主倒是宴游不断,一反往日被婧怡压了风头的局面,一朝抖擞起来,邀请的又多是妙龄女子和王府公孙名公子之流,每次皆是比试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男女各选魁首,场面热闹不凡,倒像是相亲宴,也因此风靡京城。
清澜闻讯便特意写了张笺纸去取笑婧怡,婧怡很快回了信,寥寥几语显得颇为不屑,倒是抱怨在房中绣嫁妆实在无趣。写道“外日春光大好,本郡主却在屋里发霉”,直把清澜逗得忍俊不禁。看来婧怡心情其实算不错,清澜也就放下了心。
随着这相亲宴的盛行,便有好事之人渐渐将目光转到举办者身上来。外面的流言蜚语不断,说按蓉郡主的年龄早该定亲了,却是看上了之前被贬官的状元郎,才一再推拒了婚事。
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马上有人揭出莫子离与蓉郡主甚为亲近,曾亲眼目睹两人在京外踏春郊游,郡主花颜绽放,小鸟依人,两人情意正浓。
又有人道,莫子离已然拒了婚事,说是自己官小卑微,配不上郡主。便有文人大骂他丢了士林的脸面,抱了裙角还不青云直上?
种种说法,盛嚣尘上,令人注目。
清澜听闻,心头却是一片了然。这必然又是他自己造的风势,如此手段既能保护自己不受怀疑,也能更入成王府中心势力。
只是如此情势之下,他找借口推了一次,还能一推再推吗?若是如此,反而处境不妙。
子离,你将自己推入了一个怎样的境地?
这皇上与成王的相争岂是一年两载可以了事的,生死相斗必然狰狞丑陋不堪。你本可置身于外,却自愿覆茧成魔。
两人已是愈行愈远。
时光岁月匆匆而过。
到秋分的时候,琼紫表姐出嫁,清澜去了一趟外祖父家,给表姐添了妆。却听闻自己两个表兄重新考过乡试,明年便要参加会试了。不由大吃一惊,外祖父不是一向不允许两人入仕吗?难道局势已快到了见分晓的地步,外祖父才让两人奋力一搏?
这会不会又是清流一派对皇上的襄助?
皇上对上成王,弱在兵力。成王失了大义和钱财,却有太后相帮,两者才迟迟对决不下。清澜这些日子反复思考,联想到北峥向来兵强马壮,想是因此才有联姻之举。
北峥却是新皇登基,难以控制局势,其真实情形却还要等到了那里才能确切了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