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留灵修兮憺忘归 1、心计(下)
她小时候跟我练过些拳脚,虽不是学得十分好,出手却也比寻常女子要有力得多。这时只听那小黄门
蹲在地上抱头“哎唷!哎唷!”大叫,一时也分辨不清是真疼还是假嚎。
“住手!”不管真假,女儿骄纵忘形的模样却总是我所不喜的,“你这像是什么样?”
义王缩了手,一脸忿忿,想张嘴替自己争辩,却被身边的刘中礼及时拉住胳膊。
“娘!”中礼笑嘻嘻的拖着姐姐进门,“我们不知道娘在休息,不让人打扰,才会误以为是这小黄门
诓我们!娘你别生我们的气!”
她故意不唤“母后”而喊我“娘”,我哪能猜不出她卖的这点小小的乖,心里虽然气恼,却仍是被她
哄得消了大半:“又上哪淘去了?”
义王额头上的汗把额际的发丝都打湿了,中礼虽然故作平静,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这么急急忙忙的跑來找我,到底哪里又不顺心了?”
义王扭头看向中礼,眼神示意妹妹说话,沒想中礼咬着自个的嘴唇却始终不开口,有些苍白的面颊浮
起一片红云。
我大为惊讶,对于我这个二女儿,向來可是敢说敢做,性格爽朗磊落,行事不拘一格,可从來沒见她
有过这副扭捏羞涩的模样。
义王见状,突然高声嚷嚷:“二妹流血了,流了很多血……唔!”
中礼一把捂住大姐的嘴巴,一张小脸窘得通红。
我稍稍一愣,转眼有所领悟,眼睛瞟向纱南,纱南会意,挥手将殿内的宫女黄门一并驱逐出去,然后
关上了门。
“你堵我嘴做什么?快憋死我啦!”
“谁让你胡说八道的!”
“我哪有胡说八道,我明明说的是实情,你……”
中礼气得直跺脚,捂着脸不住的扭动身体。我乐呵呵的将她拉过來搂在怀里:“原來是我们中礼长大
了呀!”
细细看这个二女儿,五官细致,眉眼娇柔,已非当初稚嫩的孩子,忍不住感叹,果然时光如梭。
“娘,二妹会不会死啊?”义王一脸担忧的问,“宫里的女医说不要紧,可我见她和中礼叽叽咕咕不
知道说了什么,吓得中礼脸都发白了……”
“少浑说。”中礼红着脸争辩,“你什么都不懂。”
“我不懂?难道你就懂了么?”
我噗嗤一笑,原本女孩子來初潮这档子事,我私底下更留心大女儿义王,真沒想到中礼会后來者居上
。
“这是好事呢,沒什么好害羞的。”我摸着中礼的小脸蛋,她的脸色真的不是太好看,“肚子疼不疼
?”
她摇头:“乳母给我熬了糖水,现在好多了。”
难得这孩子能如此镇定,我心里欢喜,忍不住笑道:“中礼长大了,这算是个喜事,你想要什么,告
诉娘……”
她眨巴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亮了起來:“要什么都可以吗?”
“是啊,只要娘能办到的。”
“娘一定能办到。”她兴奋的拉住我的胳膊,激动的说,“只要娘开口去求父皇,父皇一定会听娘的
话!”
我诧异起來,正待细细询问,一旁的义王也跳了起來:“是啊!是啊!娘你快去救救梁松吧!”
我被她们两姐妹不住拉扯,脑袋都快晃晕了:“你们……总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吧?”
“都怪那个伏波将军多事!说什么杜保不是好人,让侄儿不许跟杜保來往,搞得父皇现在很生杜保的
气,顺带还训斥梁松和窦固。他们两个好可怜,听说今天在朝上不住磕头谢罪,都磕出血了……”
我目光转向纱南,纱南冲我微微点了点头,悄悄走向殿外。
义王仍在喋喋不休,我听了半天也理不清个头绪,于是制止她再呱噪,转头问中礼:“究竟是怎么一
回事?你一五一十的跟我讲清楚,不许有丝毫隐瞒,若有欺瞒,我也帮不了你们。”
中礼神情晦涩,目光闪烁,过了片刻,她敛衽跪在我面前,拜道:“女儿不敢有所隐瞒,但求母后看
在女儿的面上,让父皇网开一面,饶过梁松与窦固吧。”
她口齿伶俐,说话有条有理,远比义王的浮躁片面之词來得理性。原來,事出之因在于身在交趾的马援写给侄儿的一封信,教导兄长的儿子马严、马敦二人,告诫他们与人交往要慎重。信中举例提到两个人,一个名叫龙述,时任山都县令,一个名叫杜保,时任越骑司马。马援叫侄儿宁可学龙述,也不要学杜保。
这原是封十分普通的信,可不曾想有人在皇帝面前参奏杜保行为轻浮,祸乱群众,奏书提到了马援训
诫侄子的信,借此弹劾梁松、窦固二人与杜保结交。刘秀将马援的信和奏书一并给梁松、窦固看,把这两
个年轻人吓得不住叩头流血。
听完我并沒有马上表示什么,故意岔开话題,戏谑道:“义王气愤,我能理解是为了梁松,中礼这么
紧张,又是为了什么?”
义王偷笑,用手肘悄悄捅着妹妹,哪曾想中礼一点也不羞怯矫情,反而很大方的说:“母后,你也说
女儿已经长大了,女儿心里喜欢窦固,自然偏向于他。”
我失声而笑:“听你的口气,难道还想请父皇赐婚不成?”
“女儿很小时便说长大要嫁窦固,如同父皇当年发愿说娶母后一样,绝非狂言虚话!”她说得非常认
真,我收了笑容,有些发怔的瞧着她,第一次觉得眼前这个女儿,当真长大了。
“母后知道了。”爱怜的拍了拍她们的手,我瞥眼见纱南去而复返,于是说道,“先回去,母后心中
自有计较。”
二人大喜,拜伏后携手离去,一路上两姐妹有说有笑,十分开心。
纱南來到我跟前:“叫人查过了,与刚才涅阳公主说得并无不同,只是伏波将军的原话与那告诘奏书
上的转述有些出入。伏波将军在家书中对龙述与杜保的评价都甚好,赞龙述忠厚谨慎,夸杜保行侠仗义,
只是告诫侄儿若仿照龙述的言行,虽学得不像,却也能学到一些谨慎严肃,好比雕刻的天鹅不成也能仿得
像只野鸭;但是若学杜保,学得不像,却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变得为人轻浮,所以让侄儿们不要学杜保
。”
我沉吟不语,眼望着窗外,明亮的光线从窗外照射进殿内。纱南静静的侍立在我身侧,沒有出声打搅
我的思绪。
过了半晌,我噫呼一声,从榻上站了起來:“这件事,无论谁对谁错都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只是…
…有个问題令我觉得很是想不通,为什么马援的家书,会落到上奏书弹劾的人手中?这原也只是一封家书
而已,这整件事原也只是孩子们交友的小事而已,值得如此大费周折么?”
我回眸冲纱南浅浅一笑,她沒料到我会提出这么奇特的问題,一时无言以对,竟也呆了。
蹲在地上抱头“哎唷!哎唷!”大叫,一时也分辨不清是真疼还是假嚎。
“住手!”不管真假,女儿骄纵忘形的模样却总是我所不喜的,“你这像是什么样?”
义王缩了手,一脸忿忿,想张嘴替自己争辩,却被身边的刘中礼及时拉住胳膊。
“娘!”中礼笑嘻嘻的拖着姐姐进门,“我们不知道娘在休息,不让人打扰,才会误以为是这小黄门
诓我们!娘你别生我们的气!”
她故意不唤“母后”而喊我“娘”,我哪能猜不出她卖的这点小小的乖,心里虽然气恼,却仍是被她
哄得消了大半:“又上哪淘去了?”
义王额头上的汗把额际的发丝都打湿了,中礼虽然故作平静,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这么急急忙忙的跑來找我,到底哪里又不顺心了?”
义王扭头看向中礼,眼神示意妹妹说话,沒想中礼咬着自个的嘴唇却始终不开口,有些苍白的面颊浮
起一片红云。
我大为惊讶,对于我这个二女儿,向來可是敢说敢做,性格爽朗磊落,行事不拘一格,可从來沒见她
有过这副扭捏羞涩的模样。
义王见状,突然高声嚷嚷:“二妹流血了,流了很多血……唔!”
中礼一把捂住大姐的嘴巴,一张小脸窘得通红。
我稍稍一愣,转眼有所领悟,眼睛瞟向纱南,纱南会意,挥手将殿内的宫女黄门一并驱逐出去,然后
关上了门。
“你堵我嘴做什么?快憋死我啦!”
“谁让你胡说八道的!”
“我哪有胡说八道,我明明说的是实情,你……”
中礼气得直跺脚,捂着脸不住的扭动身体。我乐呵呵的将她拉过來搂在怀里:“原來是我们中礼长大
了呀!”
细细看这个二女儿,五官细致,眉眼娇柔,已非当初稚嫩的孩子,忍不住感叹,果然时光如梭。
“娘,二妹会不会死啊?”义王一脸担忧的问,“宫里的女医说不要紧,可我见她和中礼叽叽咕咕不
知道说了什么,吓得中礼脸都发白了……”
“少浑说。”中礼红着脸争辩,“你什么都不懂。”
“我不懂?难道你就懂了么?”
我噗嗤一笑,原本女孩子來初潮这档子事,我私底下更留心大女儿义王,真沒想到中礼会后來者居上
。
“这是好事呢,沒什么好害羞的。”我摸着中礼的小脸蛋,她的脸色真的不是太好看,“肚子疼不疼
?”
她摇头:“乳母给我熬了糖水,现在好多了。”
难得这孩子能如此镇定,我心里欢喜,忍不住笑道:“中礼长大了,这算是个喜事,你想要什么,告
诉娘……”
她眨巴眼,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亮了起來:“要什么都可以吗?”
“是啊,只要娘能办到的。”
“娘一定能办到。”她兴奋的拉住我的胳膊,激动的说,“只要娘开口去求父皇,父皇一定会听娘的
话!”
我诧异起來,正待细细询问,一旁的义王也跳了起來:“是啊!是啊!娘你快去救救梁松吧!”
我被她们两姐妹不住拉扯,脑袋都快晃晕了:“你们……总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吧?”
“都怪那个伏波将军多事!说什么杜保不是好人,让侄儿不许跟杜保來往,搞得父皇现在很生杜保的
气,顺带还训斥梁松和窦固。他们两个好可怜,听说今天在朝上不住磕头谢罪,都磕出血了……”
我目光转向纱南,纱南冲我微微点了点头,悄悄走向殿外。
义王仍在喋喋不休,我听了半天也理不清个头绪,于是制止她再呱噪,转头问中礼:“究竟是怎么一
回事?你一五一十的跟我讲清楚,不许有丝毫隐瞒,若有欺瞒,我也帮不了你们。”
中礼神情晦涩,目光闪烁,过了片刻,她敛衽跪在我面前,拜道:“女儿不敢有所隐瞒,但求母后看
在女儿的面上,让父皇网开一面,饶过梁松与窦固吧。”
她口齿伶俐,说话有条有理,远比义王的浮躁片面之词來得理性。原來,事出之因在于身在交趾的马援写给侄儿的一封信,教导兄长的儿子马严、马敦二人,告诫他们与人交往要慎重。信中举例提到两个人,一个名叫龙述,时任山都县令,一个名叫杜保,时任越骑司马。马援叫侄儿宁可学龙述,也不要学杜保。
这原是封十分普通的信,可不曾想有人在皇帝面前参奏杜保行为轻浮,祸乱群众,奏书提到了马援训
诫侄子的信,借此弹劾梁松、窦固二人与杜保结交。刘秀将马援的信和奏书一并给梁松、窦固看,把这两
个年轻人吓得不住叩头流血。
听完我并沒有马上表示什么,故意岔开话題,戏谑道:“义王气愤,我能理解是为了梁松,中礼这么
紧张,又是为了什么?”
义王偷笑,用手肘悄悄捅着妹妹,哪曾想中礼一点也不羞怯矫情,反而很大方的说:“母后,你也说
女儿已经长大了,女儿心里喜欢窦固,自然偏向于他。”
我失声而笑:“听你的口气,难道还想请父皇赐婚不成?”
“女儿很小时便说长大要嫁窦固,如同父皇当年发愿说娶母后一样,绝非狂言虚话!”她说得非常认
真,我收了笑容,有些发怔的瞧着她,第一次觉得眼前这个女儿,当真长大了。
“母后知道了。”爱怜的拍了拍她们的手,我瞥眼见纱南去而复返,于是说道,“先回去,母后心中
自有计较。”
二人大喜,拜伏后携手离去,一路上两姐妹有说有笑,十分开心。
纱南來到我跟前:“叫人查过了,与刚才涅阳公主说得并无不同,只是伏波将军的原话与那告诘奏书
上的转述有些出入。伏波将军在家书中对龙述与杜保的评价都甚好,赞龙述忠厚谨慎,夸杜保行侠仗义,
只是告诫侄儿若仿照龙述的言行,虽学得不像,却也能学到一些谨慎严肃,好比雕刻的天鹅不成也能仿得
像只野鸭;但是若学杜保,学得不像,却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变得为人轻浮,所以让侄儿们不要学杜保
。”
我沉吟不语,眼望着窗外,明亮的光线从窗外照射进殿内。纱南静静的侍立在我身侧,沒有出声打搅
我的思绪。
过了半晌,我噫呼一声,从榻上站了起來:“这件事,无论谁对谁错都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只是…
…有个问題令我觉得很是想不通,为什么马援的家书,会落到上奏书弹劾的人手中?这原也只是一封家书
而已,这整件事原也只是孩子们交友的小事而已,值得如此大费周折么?”
我回眸冲纱南浅浅一笑,她沒料到我会提出这么奇特的问題,一时无言以对,竟也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