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巩固帝位 (二)
胡亥为什么此时又要大修阿房宫呢?
当年,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宫殿窄小,又听说周文王当年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hao,号),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帝为成阳朝廷小,故营阿房为宫,堂未就,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先在阿房(epang,俄阴平旁)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行走,从宫殿而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秦始皇病死之时,阿房宫沒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秦二世继位之后,首先集中力量大修皇陵。在始皇陵完成之后,又大修阿房宫。秦二世认为,阿房宫是秦始皇要修的,如果现在停止修建,就等于表明先帝修阿房宫是错误的。为了展现自己对秦始皇的尊崇,必须大规模修建。
秦二世还征召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士兵守卫咸阳,让他们学习射箭,此外,还饲养供宫廷玩赏的狗马禽兽。这些士兵和狗马禽兽所需粮食很多,咸阳仓里的粮食不够用,就从下面各郡县征调,转运粮草,饲料的人都要自带干粮,咸阳周围四百里之内不准吃这些粮食。执法也更加严酷。
当秦二世强行大搞这些工程之时,一股强烈的反抗情绪正在帝国范围内大面积酝酿升腾。
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便立刻加强祭祀,强化对秦始皇帝庙的尊崇,巡行天下,大兴土木,想通过这些举措,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帝位得來的正当与合法。但是,费尽心机想让他人相信的事情,往往都是些无稽之谈,都是不可信的。所以,尽管胡亥即位后就紧锣密鼓地张罗了这些大事,但做贼心虚的他内心仍然忐忑不安。
胡亥到底还怕什么呢?
他怕两点:一是怕大臣不服,二是怕皇子争位。
胡亥虽然当上了秦二世,但是,朝中官员都是秦始皇在位时的旧臣。他心中暗想,这个皇位,既然我可以坐,其他二十多个兄弟,也都有权利继承,都可以一争高下。说白了,根本原因还在于他是靠非法手段当上秦二世的,所以,坐上龙椅的胡亥心里一直不踏实。
忠实于胡亥的赵高听了他的内心独白之后会怎么办呢?
赵高献了两条毒计:一是杀旧臣提新臣培植个人势力,二是杀皇子除公主解除后顾之忧。
赵高心里也明白,他和胡亥一样,地位不稳。虽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朝中大臣们对他并不服气。原因是赵高原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内臣,虽然秦始皇器重他,但是,他在朝中诸多大臣里毫无地位。沙丘政变之后,赵高才一下子跃居高位,当上郎中令,位居九卿之列。大臣们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里并不平衡。赵高深知自己跟胡亥一样在朝里毫无根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根基,只有除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旧臣,然后培植自己的党羽。所以,他趁秦二世向自己问计的机会,向秦二世献计:杀旧臣,培新党。
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也是胡亥的一大心病。由于自己心里有鬼,胡亥对此忌讳颇深。扶苏还在的时候,胡亥还來不及也顾不上收拾这些兄弟姐妹,现在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所以,赵高借机建议了两点:一是“杀”,二是“提”(贫者富之,贱者贵之)。杀谁?杀大臣,杀皇子。提谁?提拔无钱无势不受重用之人。赵高的理论是,这些人从來不受重视,沒有地位,您现在一下子把他们提拔上來,他们会非常感谢您,拼死为您效忠。
赵高这个“贫者富之,贱者贵之”的办法是古往今來一切培植个人势力的人使用得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毒辣的一招。说白了,就是恩威并用,有破有立。
两个计划被采纳后,赵高得意地说,陛下这样做,天下就安定了,您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了(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
可见,胡亥当时确实也有当上皇帝就要充分享受人生的想法。但是,这应当是在胡亥初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
胡亥听完赵高的话,踌躇满志又不无感慨地说,人生一世,好像是坐着六匹骏马拉着的车子飞驰经过一个小小的缝隙,转瞬就是百年啊!(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我已经当上了皇帝,我想满足耳目的一切欲望,享受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快乐(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同时,保证天下不乱,百姓安居乐业。
胡亥继承君位之后的确是想充分享受人生,但胡亥也希望国泰民安。可见昏君也并不是不考虑百姓,而是他们不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当然,保证百姓的安乐也是保证自己享受的前提。
一位二十一岁即位的皇帝一上台就要享乐,疯了吗?
沒有!他不是弱智胡亥从一生勤勤恳恳的父皇的暴病而亡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苦短!正如八百年后晚唐许浑在诗中吟唱的那样:“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潘岳是西晋著名好男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但是,年轻貌美的潘岳的头发曾几何时已经变得华发满头了。也正如明代诗人刘玉所感叹的那样:“莫道少年堪久别,高堂华鬓亦萧然。”
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经得起岁月的磨砺,时光照样可以让少年变成华鬓。充分享受人生应当是昏庸但聪明的胡亥对人生的一种领悟。
老谋深算的赵高继续利用胡亥的恐惧心理,开始对大臣,对胡亥的兄弟姐妹大搞白色恐怖。
胡亥认为赵高的话字字句句扣他心扉,两人不谋而合。于是,胡亥下令重新修订法律。群臣和公子有罪,就交给赵高,让他审讯。秦始皇的十个公子在成阳街头被斩首示众,十个公主也在杜县被处死,财物沒收,连带治罪的不计其数。
秦始皇的一个儿子公子高看到这种情形,知道难免一死,便想亡命他乡。但是,他担心自己逃走后,全家人会被满门抄斩,只好上书胡亥说,先帝在世之时,我备受先帝恩宠。我本该与先帝同死而沒有做到,这是我为人之子的不孝,为人之臣的不忠。不忠不孝的人沒有理由活在这个世上,请允许我随先帝死去,而且把我埋在骊山脚下。恳求皇上答应我。这叫什么?这叫主动找死。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这种人,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无奈!
而且是万般无奈!
可怜的公子高是无路可走,才“主动要求”为秦始皇殉葬的。
这封奏书报上以后,无丝毫手足之情的胡亥得意至极兴奋至致,即传赵高,并把此书向他展示,以此來享受两人狼狈为奸计划的成功,并说道,这是窘急无奈了吧?于是,胡亥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赐给他十万钱予以厚葬。这样,公子高为秦始皇殉葬,而因此保全了家人。可悲!
秦始皇另外的儿子,公子将闾等三人被关押在内宫。秦二世胡亥派使者对将闾说,你们不遵守臣道,判处死罪。将闾说,宫廷的礼仪,我们从來不敢不听从掌管司仪的官员;朝廷的位次,我们从來不敢有失礼节;奉命对答,我们从來不敢说错话。怎么能说不尽臣道呢?希望能知道我们的罪名再死。使者说,我不能参与议罪,只是奉命行事。公子将闾仰天大呼,天啊!天啊!我们沒有罪!兄弟三人流着眼泪拔剑自杀了(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
大规模的杀戮让整个皇族震惊。若有大臣进谏便被定为诽谤,所以,战战兢兢的大臣们为了保住禄位,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得屈从讨好秦二世。朝中的大屠杀也使全国百姓震惊恐惧,整个大秦帝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白色恐怖之中。群臣震恐,百姓震恐,“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史记·李斯列传》)。
胡亥就是坐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顶上开始了他人生短暂的寻欢作乐。
诛手足,除旧臣,让整个大秦帝国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无情残忍还自以为聪明的胡亥,浑然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极大地危及大秦帝国的存在,他自己靠逆取劫夺的皇位也岌岌可危。而胡亥之所以能够这样为所欲为,根本原因在于胡亥是享受至尊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按照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一国之君就可以肆意妄为。所以,大秦帝国面临韵种种危机与沙丘政变关系极大。就因为这次政变,胡亥才成为皇帝。沙丘政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发生的第一次宫廷政变,这次政变彻底改写了大秦帝国的历史,也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題:为什么会发生沙丘政变?沙丘政变和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沙丘政变其实是偶然与必然结合的产物。
沙丘政变存在着太多的必然。秦始皇迟迟不立皇后、不立太子,秦始皇给太子扶苏的诏书变遗诏,赵高的敏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漏洞)与操控得法(利害并用,一打一拉),李斯的变节,扶苏的愚忠愚孝,这些是发生沙丘政变的五大必然因素。但是,真正导致沙丘政变成为必然的深层原因还是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
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强化皇帝制度就使得大臣们不可能也不敢怀疑皇帝的决定。特别是经过焚诗书与坑术士两大事件之后,皇帝的专制一步步得到强化。所以,皇帝制度本身为野心家,阴谋家假皇帝之权威发动宫廷政变提供了条件。’谁敢怀疑皇帝的“遗诏”?谁敢不遵从皇帝的“遗诏”?有了皇帝的“遗诏”,阿猫阿狗都可以当皇帝!如果有人像赵高,李斯一样在无人了解内情的情况下篡改遗诏,皇帝的遗愿也一样不可能得到忠实执行,同样也能拥立他人当上秦国的二世。
所以,正是秦始皇自己确立的皇帝制度导致了沙丘政变。这是秦始皇极力神化、圣化自己时所沒有想到的。
偶然性是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一,秦始皇病死沙丘本身就是最大的偶然。假如秦始皇不是病死在沙丘,而是病故于咸阳,太臣们能够被赵高蒙蔽吗?大臣们都了解秦始皇的遗诏,李斯还敢变节吗?
第二,胡亥参加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是第二大偶然。胡亥为什么一定要参加第五次巡游?如果胡亥沒有参与巡游,即使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敢发动沙丘政变吗?赵高在得不到胡亥支持的条件下还敢、还能发动沙丘政变吗?
第三,蒙毅虽然随同巡游却在沙丘政变之时出差在外,未能及时阻止沙丘政变是第三大偶然因素。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贵为上卿。如果蒙毅在沙丘,秦始皇病故之时他也应该是左右秦始皇诏书的关键人物之一。
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有三大原因。
一是家族势力。蒙氏家族对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出力极大。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弟弟蒙恬都曾立下赫赫战功。
二是个人能力。蒙毅凭借个人能力,深得秦始皇信任,“出则参乘,人则御前”,成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三是文武兼备。不是说蒙毅本人文武兼备,而是指蒙毅在朝位居上卿,其弟蒙恬驻守边地,统领重兵。兄弟二人,分掌大秦帝国的朝政、军事,在大秦帝国的政坛之上绝无第二人可与蒙毅相比。
蒙毅是制约赵高的强大对手。前文已述,秦始皇在世之时,赵高曾经犯法,蒙毅奉命审案,判处赵高死刑,并将他开除公职。但秦始皇认为赵高办事勤快,赦免了赵高,还恢复了他的官职爵位(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官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因私仇特别仇恨蒙毅,但又非常害怕蒙毅。秦始皇在齐地平原津病重之后,特派蒙毅去各地名山大川为自己祈福消灾。但是,沒有等到蒙毅返回,秦始皇就在沙丘病故,秦始皇病故的消息又被胡亥、李斯、赵高严密封锁起來,蒙毅完全不知道发生了如此重大之事。
如果蒙毅未被派去祈福,如果蒙毅在秦始皇病故之前就回到他身边,如果被派出去执行祈祷任务的是李斯,蒙毅留守在秦始皇身边,赵高能威逼李斯变节吗?
第四,秦始皇的诏书应当及时发出却沒有及时发出,令人遗憾。秦始皇一生精明强干,特别是在刚刚继位之时,立即除掉嫪毒、吕不韦两大集团,何等英明果决!为什么在他病危之时竟然会想不到身后之事?为什么对身后之事的安排留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政治漏洞,要知道这个政治漏河足以毁掉整个大秦帝国!
经赵高策划由胡亥实施的白色恐怖让秦始皇的众多子女死亡殆尽,秦始皇时代的诸多大臣重臣相继被杀。杀了这么多心头隐患,赵高、胡亥肯定得意洋洋。因为,这次大屠杀本來就是他们两个人密谋策划发动,狼狈为奸实施,并自认为达到了他们的目的。那么,李斯呢?这场大屠杀既然是冲着秦始皇的公子公主与大臣重臣來的,而李斯是秦始皇时期最重要的大臣,他会不会受到波及呢?
当年,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宫殿窄小,又听说周文王当年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hao,号),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帝为成阳朝廷小,故营阿房为宫,堂未就,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先在阿房(epang,俄阴平旁)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行走,从宫殿而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秦始皇病死之时,阿房宫沒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秦二世继位之后,首先集中力量大修皇陵。在始皇陵完成之后,又大修阿房宫。秦二世认为,阿房宫是秦始皇要修的,如果现在停止修建,就等于表明先帝修阿房宫是错误的。为了展现自己对秦始皇的尊崇,必须大规模修建。
秦二世还征召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士兵守卫咸阳,让他们学习射箭,此外,还饲养供宫廷玩赏的狗马禽兽。这些士兵和狗马禽兽所需粮食很多,咸阳仓里的粮食不够用,就从下面各郡县征调,转运粮草,饲料的人都要自带干粮,咸阳周围四百里之内不准吃这些粮食。执法也更加严酷。
当秦二世强行大搞这些工程之时,一股强烈的反抗情绪正在帝国范围内大面积酝酿升腾。
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便立刻加强祭祀,强化对秦始皇帝庙的尊崇,巡行天下,大兴土木,想通过这些举措,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帝位得來的正当与合法。但是,费尽心机想让他人相信的事情,往往都是些无稽之谈,都是不可信的。所以,尽管胡亥即位后就紧锣密鼓地张罗了这些大事,但做贼心虚的他内心仍然忐忑不安。
胡亥到底还怕什么呢?
他怕两点:一是怕大臣不服,二是怕皇子争位。
胡亥虽然当上了秦二世,但是,朝中官员都是秦始皇在位时的旧臣。他心中暗想,这个皇位,既然我可以坐,其他二十多个兄弟,也都有权利继承,都可以一争高下。说白了,根本原因还在于他是靠非法手段当上秦二世的,所以,坐上龙椅的胡亥心里一直不踏实。
忠实于胡亥的赵高听了他的内心独白之后会怎么办呢?
赵高献了两条毒计:一是杀旧臣提新臣培植个人势力,二是杀皇子除公主解除后顾之忧。
赵高心里也明白,他和胡亥一样,地位不稳。虽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朝中大臣们对他并不服气。原因是赵高原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内臣,虽然秦始皇器重他,但是,他在朝中诸多大臣里毫无地位。沙丘政变之后,赵高才一下子跃居高位,当上郎中令,位居九卿之列。大臣们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里并不平衡。赵高深知自己跟胡亥一样在朝里毫无根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根基,只有除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旧臣,然后培植自己的党羽。所以,他趁秦二世向自己问计的机会,向秦二世献计:杀旧臣,培新党。
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也是胡亥的一大心病。由于自己心里有鬼,胡亥对此忌讳颇深。扶苏还在的时候,胡亥还來不及也顾不上收拾这些兄弟姐妹,现在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所以,赵高借机建议了两点:一是“杀”,二是“提”(贫者富之,贱者贵之)。杀谁?杀大臣,杀皇子。提谁?提拔无钱无势不受重用之人。赵高的理论是,这些人从來不受重视,沒有地位,您现在一下子把他们提拔上來,他们会非常感谢您,拼死为您效忠。
赵高这个“贫者富之,贱者贵之”的办法是古往今來一切培植个人势力的人使用得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毒辣的一招。说白了,就是恩威并用,有破有立。
两个计划被采纳后,赵高得意地说,陛下这样做,天下就安定了,您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了(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
可见,胡亥当时确实也有当上皇帝就要充分享受人生的想法。但是,这应当是在胡亥初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
胡亥听完赵高的话,踌躇满志又不无感慨地说,人生一世,好像是坐着六匹骏马拉着的车子飞驰经过一个小小的缝隙,转瞬就是百年啊!(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我已经当上了皇帝,我想满足耳目的一切欲望,享受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快乐(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同时,保证天下不乱,百姓安居乐业。
胡亥继承君位之后的确是想充分享受人生,但胡亥也希望国泰民安。可见昏君也并不是不考虑百姓,而是他们不知道百姓需要什么。当然,保证百姓的安乐也是保证自己享受的前提。
一位二十一岁即位的皇帝一上台就要享乐,疯了吗?
沒有!他不是弱智胡亥从一生勤勤恳恳的父皇的暴病而亡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苦短!正如八百年后晚唐许浑在诗中吟唱的那样:“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潘岳是西晋著名好男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但是,年轻貌美的潘岳的头发曾几何时已经变得华发满头了。也正如明代诗人刘玉所感叹的那样:“莫道少年堪久别,高堂华鬓亦萧然。”
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经得起岁月的磨砺,时光照样可以让少年变成华鬓。充分享受人生应当是昏庸但聪明的胡亥对人生的一种领悟。
老谋深算的赵高继续利用胡亥的恐惧心理,开始对大臣,对胡亥的兄弟姐妹大搞白色恐怖。
胡亥认为赵高的话字字句句扣他心扉,两人不谋而合。于是,胡亥下令重新修订法律。群臣和公子有罪,就交给赵高,让他审讯。秦始皇的十个公子在成阳街头被斩首示众,十个公主也在杜县被处死,财物沒收,连带治罪的不计其数。
秦始皇的一个儿子公子高看到这种情形,知道难免一死,便想亡命他乡。但是,他担心自己逃走后,全家人会被满门抄斩,只好上书胡亥说,先帝在世之时,我备受先帝恩宠。我本该与先帝同死而沒有做到,这是我为人之子的不孝,为人之臣的不忠。不忠不孝的人沒有理由活在这个世上,请允许我随先帝死去,而且把我埋在骊山脚下。恳求皇上答应我。这叫什么?这叫主动找死。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这种人,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无奈!
而且是万般无奈!
可怜的公子高是无路可走,才“主动要求”为秦始皇殉葬的。
这封奏书报上以后,无丝毫手足之情的胡亥得意至极兴奋至致,即传赵高,并把此书向他展示,以此來享受两人狼狈为奸计划的成功,并说道,这是窘急无奈了吧?于是,胡亥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赐给他十万钱予以厚葬。这样,公子高为秦始皇殉葬,而因此保全了家人。可悲!
秦始皇另外的儿子,公子将闾等三人被关押在内宫。秦二世胡亥派使者对将闾说,你们不遵守臣道,判处死罪。将闾说,宫廷的礼仪,我们从來不敢不听从掌管司仪的官员;朝廷的位次,我们从來不敢有失礼节;奉命对答,我们从來不敢说错话。怎么能说不尽臣道呢?希望能知道我们的罪名再死。使者说,我不能参与议罪,只是奉命行事。公子将闾仰天大呼,天啊!天啊!我们沒有罪!兄弟三人流着眼泪拔剑自杀了(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
大规模的杀戮让整个皇族震惊。若有大臣进谏便被定为诽谤,所以,战战兢兢的大臣们为了保住禄位,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得屈从讨好秦二世。朝中的大屠杀也使全国百姓震惊恐惧,整个大秦帝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白色恐怖之中。群臣震恐,百姓震恐,“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史记·李斯列传》)。
胡亥就是坐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顶上开始了他人生短暂的寻欢作乐。
诛手足,除旧臣,让整个大秦帝国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无情残忍还自以为聪明的胡亥,浑然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极大地危及大秦帝国的存在,他自己靠逆取劫夺的皇位也岌岌可危。而胡亥之所以能够这样为所欲为,根本原因在于胡亥是享受至尊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按照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一国之君就可以肆意妄为。所以,大秦帝国面临韵种种危机与沙丘政变关系极大。就因为这次政变,胡亥才成为皇帝。沙丘政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发生的第一次宫廷政变,这次政变彻底改写了大秦帝国的历史,也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題:为什么会发生沙丘政变?沙丘政变和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沙丘政变其实是偶然与必然结合的产物。
沙丘政变存在着太多的必然。秦始皇迟迟不立皇后、不立太子,秦始皇给太子扶苏的诏书变遗诏,赵高的敏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漏洞)与操控得法(利害并用,一打一拉),李斯的变节,扶苏的愚忠愚孝,这些是发生沙丘政变的五大必然因素。但是,真正导致沙丘政变成为必然的深层原因还是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
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强化皇帝制度就使得大臣们不可能也不敢怀疑皇帝的决定。特别是经过焚诗书与坑术士两大事件之后,皇帝的专制一步步得到强化。所以,皇帝制度本身为野心家,阴谋家假皇帝之权威发动宫廷政变提供了条件。’谁敢怀疑皇帝的“遗诏”?谁敢不遵从皇帝的“遗诏”?有了皇帝的“遗诏”,阿猫阿狗都可以当皇帝!如果有人像赵高,李斯一样在无人了解内情的情况下篡改遗诏,皇帝的遗愿也一样不可能得到忠实执行,同样也能拥立他人当上秦国的二世。
所以,正是秦始皇自己确立的皇帝制度导致了沙丘政变。这是秦始皇极力神化、圣化自己时所沒有想到的。
偶然性是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一,秦始皇病死沙丘本身就是最大的偶然。假如秦始皇不是病死在沙丘,而是病故于咸阳,太臣们能够被赵高蒙蔽吗?大臣们都了解秦始皇的遗诏,李斯还敢变节吗?
第二,胡亥参加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是第二大偶然。胡亥为什么一定要参加第五次巡游?如果胡亥沒有参与巡游,即使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敢发动沙丘政变吗?赵高在得不到胡亥支持的条件下还敢、还能发动沙丘政变吗?
第三,蒙毅虽然随同巡游却在沙丘政变之时出差在外,未能及时阻止沙丘政变是第三大偶然因素。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贵为上卿。如果蒙毅在沙丘,秦始皇病故之时他也应该是左右秦始皇诏书的关键人物之一。
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有三大原因。
一是家族势力。蒙氏家族对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出力极大。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弟弟蒙恬都曾立下赫赫战功。
二是个人能力。蒙毅凭借个人能力,深得秦始皇信任,“出则参乘,人则御前”,成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三是文武兼备。不是说蒙毅本人文武兼备,而是指蒙毅在朝位居上卿,其弟蒙恬驻守边地,统领重兵。兄弟二人,分掌大秦帝国的朝政、军事,在大秦帝国的政坛之上绝无第二人可与蒙毅相比。
蒙毅是制约赵高的强大对手。前文已述,秦始皇在世之时,赵高曾经犯法,蒙毅奉命审案,判处赵高死刑,并将他开除公职。但秦始皇认为赵高办事勤快,赦免了赵高,还恢复了他的官职爵位(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官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史记·蒙恬列传》)。
赵高因私仇特别仇恨蒙毅,但又非常害怕蒙毅。秦始皇在齐地平原津病重之后,特派蒙毅去各地名山大川为自己祈福消灾。但是,沒有等到蒙毅返回,秦始皇就在沙丘病故,秦始皇病故的消息又被胡亥、李斯、赵高严密封锁起來,蒙毅完全不知道发生了如此重大之事。
如果蒙毅未被派去祈福,如果蒙毅在秦始皇病故之前就回到他身边,如果被派出去执行祈祷任务的是李斯,蒙毅留守在秦始皇身边,赵高能威逼李斯变节吗?
第四,秦始皇的诏书应当及时发出却沒有及时发出,令人遗憾。秦始皇一生精明强干,特别是在刚刚继位之时,立即除掉嫪毒、吕不韦两大集团,何等英明果决!为什么在他病危之时竟然会想不到身后之事?为什么对身后之事的安排留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政治漏洞,要知道这个政治漏河足以毁掉整个大秦帝国!
经赵高策划由胡亥实施的白色恐怖让秦始皇的众多子女死亡殆尽,秦始皇时代的诸多大臣重臣相继被杀。杀了这么多心头隐患,赵高、胡亥肯定得意洋洋。因为,这次大屠杀本來就是他们两个人密谋策划发动,狼狈为奸实施,并自认为达到了他们的目的。那么,李斯呢?这场大屠杀既然是冲着秦始皇的公子公主与大臣重臣來的,而李斯是秦始皇时期最重要的大臣,他会不会受到波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