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园
家园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残害忠良,重臣罗清远,文武双全,才貌两俊,不忍目睹大明王朝如此摧枯拉朽,挟一家老小一百三十七人,及其部下夏杰一家五人,共计一百四十二人,辞官西去,欲寻一栖身之地。
某日傍晚时分,一队车马缓缓而来。当一个骑着枣红马的领头的中年汉子走到河边时,他下马探了探河水的深度,就又策马回到了队伍中。
“将军,前面的路到了一条河边,河水到是不急,但挺深的,恐怕不易渡过。”
“带我过去看看。”
“是。”
二人骑马过来,将军下马,他没有走到河边,而是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上了山头。将军站在山头,放眼四望,只见眼前的河水平静如镜,河面宽广,大约有几十丈。河上游约莫一两里地远的地方,挂着一面瀑布,瀑布之下,有一眼深潭,深潭之下,便是这湾河水。再往远处看,却又是连绵的山峰,层峦叠嶂,苍翠满目。山头的另一边,则是茂密的山林,山林中不时传来依稀的鸟鸣,虽是初冬时节,却少了些许的枯萎与荒凉,多了些时空的静谧和生命的安宁。
“夏杰,你过来。”
“是,将军。”中年汉子把二人的马在树上拴好,快步走上了山头。
“以后不要称我将军了,就叫我大哥吧。”
“将军,这……”
“叫我大哥,你是我最忠诚的部下,更是我最要好的兄弟,如若不是如此,此次我带全家老小隐身山林,也不会带上你一家老小,以后我们就以兄弟相称吧。”
“是,大哥。”
“我们一路走来,这是经过了第几条河了?”
“第七条了。”
“七条了,唉,我们都累了,再说,你看这地方,真的是很适合我们隐身啊,又有这条河的阻隔,我看是苍天有意啊,我们就在此处安身,你看怎么样?”
“好的,大哥。”
“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要不,大哥给取一个名字吧。”
将军沉吟了片刻,说:“我看,就叫罗溪吧。”
“好的,大哥。”
“去吧,把他们都带过来,先在山下的树林里安顿下来,我想在这里静一静,安顿好了再来叫我。”
“好的,大哥。”
这时,天空飘起了片片的雪花。将军独自站在山头,他的头巾被微风轻轻吹动,须髯上沾的些许雪花晶莹剔透。将军久久地站立在山头,望着眼前如此大好河山,想着国将亡,家将破,而自己空有满腹的诗书,满身的武艺,却无能为力。他想慨叹,却不知何言;他想指斥,却不知何往。
雪越下越大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满天飞舞,无奈的将军轻抚着自己的须髯,慢慢地吐了四个字:“罗溪暮雪”。
五年后,就在这条河边,就在这座山上,就在这片山林里,就在这罗家一百三十九口人和夏家五人的努力下,一座被他们自称为“罗溪”的也不知道是该称作村子还是称作城堡的家园建起了。罗溪是这么布局的:
全部青石垒起的城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南面是河水,他们称之为前川,此处开了一个主门,这就是南门,南门上有一条青石石刻,上面刻着罗清远手书的行楷“罗溪”二字。北面是山崖,峭壁之上,自然是不必开门的了。西面开了一门,是西门,西门之外,就是那面瀑布,他们称之为天河。东面也开了一门,是东门,东门之外,是茂密的山林,山林中有一条马路,直通往远处的县城。
顺着北面的山崖往南,首先就是那一眼山泉,在泉眼上建了一个亭子,他们把这座亭子取名为思源亭,有罗清远手书凝重的隶体“思源亭”三字。亭壁上镶嵌着罗清远手书行草石刻杜甫诗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眼泉水就是整个村子的生命之源,泉水顺着这个源头往下流淌,穿越了整个的村子。他们用青石给泉水流经的地方铺了一条三尺多宽的渠道,沿途还建了一些埠头,各家各户就在各个埠头上取水。泉水一路流下,清澈见底,清凉可口。
思源亭之下,就罗氏宗祠。宗祠共四层,全部用青条石垒筑而成。最上一层是罗氏列祖的灵位,灵位之下,八仙桌之上,长年供奉着精美的祭品,三柱香,清烟飘绕,三柱烛,熠熠生辉。三层是议事厅,厅堂的正上方,挂着一幅中堂,系罗清远手书篆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八字。中堂下是八仙桌一方,两旁各摆放一张元椅。两边的墙壁上,分别是罗清远手书楷体大字“忠”和“孝”。顺着两边墙则各摆放了八张元椅。罗家的大事,都是在这里商议出来的。二层是习文厅,正上方是一幅中堂,系罗清远手书行楷一“文”字。中堂下摆方一元椅,元椅之下是八仙桌一张,八仙桌之下是书桌和书凳共计四十八套。两边墙壁上各挂着罗清远手书字一副,一副是行草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娇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副是行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数,寻常巷陌,人道是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顺着两边的墙边,各摆放着一个长长的书架,架上摆放的各类书籍共计两千余策。一层是演武厅,正上方也有一幅中堂,是罗清远手书一行草“武”字。就在“武”字中堂左边,端端正正地竖立着罗清远当年在沙场上挥舞过的银练长枪,右边挂着的是他当年随身携带的龙泉长剑。两边顺着墙壁摆放着十八般武器。远远望去,整个罗氏宗祠庄严肃穆,宗祠正门前树着一旗杆,杆上飘扬着的不是旗帜,而是一副字,乃罗清远手书隶书“齐家”二字。
宗祠之下,则是一个校场,校场的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的松柏。
就在这个由流淌着泉水的渠道贯穿,由思源亭、罗氏宗祠和广场组成的中轴线之外,就是沿着山势一层层建筑的青石瓦房,每一个瓦房前都有广阔的菜地。瓦房之外,则是层层迭迭的梯田,和一排排的树木。在梯田和树木之间,还有各式各样的作坊,其中打铁的和酿酒的作坊最大,也最重要。总之,整个罗溪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一个美丽的家园。就在这个美丽的家园里,生长着无数个平凡的伟大的生命,这些生命从生到死,各个演绎着他们各自的生命之歌。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残害忠良,重臣罗清远,文武双全,才貌两俊,不忍目睹大明王朝如此摧枯拉朽,挟一家老小一百三十七人,及其部下夏杰一家五人,共计一百四十二人,辞官西去,欲寻一栖身之地。
某日傍晚时分,一队车马缓缓而来。当一个骑着枣红马的领头的中年汉子走到河边时,他下马探了探河水的深度,就又策马回到了队伍中。
“将军,前面的路到了一条河边,河水到是不急,但挺深的,恐怕不易渡过。”
“带我过去看看。”
“是。”
二人骑马过来,将军下马,他没有走到河边,而是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上了山头。将军站在山头,放眼四望,只见眼前的河水平静如镜,河面宽广,大约有几十丈。河上游约莫一两里地远的地方,挂着一面瀑布,瀑布之下,有一眼深潭,深潭之下,便是这湾河水。再往远处看,却又是连绵的山峰,层峦叠嶂,苍翠满目。山头的另一边,则是茂密的山林,山林中不时传来依稀的鸟鸣,虽是初冬时节,却少了些许的枯萎与荒凉,多了些时空的静谧和生命的安宁。
“夏杰,你过来。”
“是,将军。”中年汉子把二人的马在树上拴好,快步走上了山头。
“以后不要称我将军了,就叫我大哥吧。”
“将军,这……”
“叫我大哥,你是我最忠诚的部下,更是我最要好的兄弟,如若不是如此,此次我带全家老小隐身山林,也不会带上你一家老小,以后我们就以兄弟相称吧。”
“是,大哥。”
“我们一路走来,这是经过了第几条河了?”
“第七条了。”
“七条了,唉,我们都累了,再说,你看这地方,真的是很适合我们隐身啊,又有这条河的阻隔,我看是苍天有意啊,我们就在此处安身,你看怎么样?”
“好的,大哥。”
“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要不,大哥给取一个名字吧。”
将军沉吟了片刻,说:“我看,就叫罗溪吧。”
“好的,大哥。”
“去吧,把他们都带过来,先在山下的树林里安顿下来,我想在这里静一静,安顿好了再来叫我。”
“好的,大哥。”
这时,天空飘起了片片的雪花。将军独自站在山头,他的头巾被微风轻轻吹动,须髯上沾的些许雪花晶莹剔透。将军久久地站立在山头,望着眼前如此大好河山,想着国将亡,家将破,而自己空有满腹的诗书,满身的武艺,却无能为力。他想慨叹,却不知何言;他想指斥,却不知何往。
雪越下越大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满天飞舞,无奈的将军轻抚着自己的须髯,慢慢地吐了四个字:“罗溪暮雪”。
五年后,就在这条河边,就在这座山上,就在这片山林里,就在这罗家一百三十九口人和夏家五人的努力下,一座被他们自称为“罗溪”的也不知道是该称作村子还是称作城堡的家园建起了。罗溪是这么布局的:
全部青石垒起的城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南面是河水,他们称之为前川,此处开了一个主门,这就是南门,南门上有一条青石石刻,上面刻着罗清远手书的行楷“罗溪”二字。北面是山崖,峭壁之上,自然是不必开门的了。西面开了一门,是西门,西门之外,就是那面瀑布,他们称之为天河。东面也开了一门,是东门,东门之外,是茂密的山林,山林中有一条马路,直通往远处的县城。
顺着北面的山崖往南,首先就是那一眼山泉,在泉眼上建了一个亭子,他们把这座亭子取名为思源亭,有罗清远手书凝重的隶体“思源亭”三字。亭壁上镶嵌着罗清远手书行草石刻杜甫诗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眼泉水就是整个村子的生命之源,泉水顺着这个源头往下流淌,穿越了整个的村子。他们用青石给泉水流经的地方铺了一条三尺多宽的渠道,沿途还建了一些埠头,各家各户就在各个埠头上取水。泉水一路流下,清澈见底,清凉可口。
思源亭之下,就罗氏宗祠。宗祠共四层,全部用青条石垒筑而成。最上一层是罗氏列祖的灵位,灵位之下,八仙桌之上,长年供奉着精美的祭品,三柱香,清烟飘绕,三柱烛,熠熠生辉。三层是议事厅,厅堂的正上方,挂着一幅中堂,系罗清远手书篆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八字。中堂下是八仙桌一方,两旁各摆放一张元椅。两边的墙壁上,分别是罗清远手书楷体大字“忠”和“孝”。顺着两边墙则各摆放了八张元椅。罗家的大事,都是在这里商议出来的。二层是习文厅,正上方是一幅中堂,系罗清远手书行楷一“文”字。中堂下摆方一元椅,元椅之下是八仙桌一张,八仙桌之下是书桌和书凳共计四十八套。两边墙壁上各挂着罗清远手书字一副,一副是行草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娇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副是行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数,寻常巷陌,人道是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顺着两边的墙边,各摆放着一个长长的书架,架上摆放的各类书籍共计两千余策。一层是演武厅,正上方也有一幅中堂,是罗清远手书一行草“武”字。就在“武”字中堂左边,端端正正地竖立着罗清远当年在沙场上挥舞过的银练长枪,右边挂着的是他当年随身携带的龙泉长剑。两边顺着墙壁摆放着十八般武器。远远望去,整个罗氏宗祠庄严肃穆,宗祠正门前树着一旗杆,杆上飘扬着的不是旗帜,而是一副字,乃罗清远手书隶书“齐家”二字。
宗祠之下,则是一个校场,校场的四周全是郁郁葱葱的松柏。
就在这个由流淌着泉水的渠道贯穿,由思源亭、罗氏宗祠和广场组成的中轴线之外,就是沿着山势一层层建筑的青石瓦房,每一个瓦房前都有广阔的菜地。瓦房之外,则是层层迭迭的梯田,和一排排的树木。在梯田和树木之间,还有各式各样的作坊,其中打铁的和酿酒的作坊最大,也最重要。总之,整个罗溪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一个美丽的家园。就在这个美丽的家园里,生长着无数个平凡的伟大的生命,这些生命从生到死,各个演绎着他们各自的生命之歌。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