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二话 恐怖鬼的旅程2
村子并不大,但东转西拐有许多岔路,要找从没去过的人家似乎有点难办,我们也丝毫未在意。
我们的住家一共三口人,老夫妻和一个女儿。
这个女孩子和我们同岁,常常看她忙出忙进,身着浅蓝色的民族服装,佩带着与衣服想搭配的银饰,有种朴实的美。
我们每天晚上回到住家,也常和她聊天什么的,听说我们是来收集民歌素材的,她当即毫不怯场的为我们演唱了几首当地据说流传甚广的民歌。
她的声音清亮而不含任何杂质,曲调婉转、悠扬。我们惊异于如此美妙的歌声,这是我们音乐系的学生无论怎样模仿也不可能唱出的味道。相比之下,我们的声音更多的加入了方法,处理。但她的声音,完全出自本身,是原始自然而不加任何装饰的天籁之音啊!
我们忙把这绝美的曲调记录下来,尽管不算完整,但仍能从中体味出这些歌曲的精髓。
带队的戴老师忽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因为他们随身带了家用摄象机,所以准备拍摄一部鬼片,嘿嘿,都是艺术系的学生,表演天赋绝不逊任何人,大家热情高涨,当天便开始了拍摄。
因为早上已经选好了地点,夜里,我们一行人打起了手电,来到村口的一片菜地。出了村子,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大家互相搀扶着,到了指定地点。
扮演鬼的是班里一个长发的女孩子,情节设计全由戴老师一手策划,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只差一个打灯光的人。
因为去的大部分都是女生,而打灯光的人必须到菜地尽头,从演员的背后入光,所以根本没有人敢去。而两个老师又都必须负责摄影,所以只好拜托被我们拉去壮胆的司机张师傅了。
那天很冷,没有月光。张师傅颤颤微微的摸进菜地,把灯光举得老高,因为离得远,我们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只能从灯光来判断他的位置。
“往后,再往后。”戴老师拿摄象机边取景边指挥,灯光越退越远。忽然只听到啊的一声,灯光消失了!
“张师傅!”我们吓得大叫起来,没有任何回应。
死一般的寂静,旁边有人哭出了声音。
“别怕。”戴老师打起了电筒,我看见他的手,下意识的颤抖。每个人心里都怕到了极点,但还是跟在他的身后,进了菜地。
顺着菜地摸了一圈,根本没有人,而呼喊也得不到回应。这个过程只持续了十分钟左右,可我感觉似乎过了一个小时,手心早已经被汗水侵湿,冷风吹来,一阵透心的凉意。
“你们回去睡觉,我叫老乡帮忙找一找。”戴老师把我们送到村口,分了一个手电给我们,便自己去找村民了。
回到住家,心里还在恐慌中,几个女生忍不住埋怨起来。好好的拍什么鬼片,这个村子本来就不吉利,搞得现在人也不见了一个。大家在一种悲愤恐惧的心理中上床,几乎一夜无眠。这是我们采风活动预计的最后一天,大家在村支书的安排下去听村中几位有名的民歌手演唱。就在村里唯一的礼堂。
遇到戴老师,忙上前询问司机张师傅的情况。
“找到了,一直找到后半夜!”戴老师一脸无奈“我们都不知道,其实那菜地后面有个很深的沟,张师傅昨天一直退,又看不清楚,就滑了下去,可能是摔得晕过去了,所以我们的呼喊都没听到。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终于把他拉了出来!”
“那他受伤没有?”女生们七嘴八舌的问。
“吉人天相啊!没有事,他现在在农户家里睡觉呢,哈。”戴老师笑起来,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正说着,村支书的民歌手已经先后进场了,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这个地方说是礼堂恐怕有些勉为其难,只是一个空荡的木头房子,搭了几张桌子,全都破烂不堪。
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住在一起的十个女生全呆了。这些据说是本地最好的民歌手口中吟唱的,居然根本与我们那天在住家中听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曲调。有点音乐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民族的音乐,有可能是很多种的分类,但绝对不会出现不同的曲调。而且在演绎的方式上,他们的声音绝对比不了住家的女孩。
我私下悄悄去找了村支书,把那天记录的曲调拿给他看。他不识谱,我就哼唱给他听。
“这是什么调子啊?”他奇怪的问我。
“是我们住的那家人的女儿为我们演唱的,她的声音很好很动听,难道她在你们当地的民歌手中不算好的?”
“我从没听过这样的曲子,而且在村里,会唱民歌的都是些老人,都是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歌曲,到了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这些了,所以没几个人会唱。”
“那那个女孩子她……”
“好了,快回去继续听吧,我还有事忙。”他丝毫不理会我的惊奇,匆匆走开了。
和几个女生交流,她们也有同样的疑惑,但是那天回去之后,没有再见到那个女孩,也就不好多问什么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亲们也可以加我的QQ1197558639和我进行探讨哦!)
我们的住家一共三口人,老夫妻和一个女儿。
这个女孩子和我们同岁,常常看她忙出忙进,身着浅蓝色的民族服装,佩带着与衣服想搭配的银饰,有种朴实的美。
我们每天晚上回到住家,也常和她聊天什么的,听说我们是来收集民歌素材的,她当即毫不怯场的为我们演唱了几首当地据说流传甚广的民歌。
她的声音清亮而不含任何杂质,曲调婉转、悠扬。我们惊异于如此美妙的歌声,这是我们音乐系的学生无论怎样模仿也不可能唱出的味道。相比之下,我们的声音更多的加入了方法,处理。但她的声音,完全出自本身,是原始自然而不加任何装饰的天籁之音啊!
我们忙把这绝美的曲调记录下来,尽管不算完整,但仍能从中体味出这些歌曲的精髓。
带队的戴老师忽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因为他们随身带了家用摄象机,所以准备拍摄一部鬼片,嘿嘿,都是艺术系的学生,表演天赋绝不逊任何人,大家热情高涨,当天便开始了拍摄。
因为早上已经选好了地点,夜里,我们一行人打起了手电,来到村口的一片菜地。出了村子,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大家互相搀扶着,到了指定地点。
扮演鬼的是班里一个长发的女孩子,情节设计全由戴老师一手策划,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只差一个打灯光的人。
因为去的大部分都是女生,而打灯光的人必须到菜地尽头,从演员的背后入光,所以根本没有人敢去。而两个老师又都必须负责摄影,所以只好拜托被我们拉去壮胆的司机张师傅了。
那天很冷,没有月光。张师傅颤颤微微的摸进菜地,把灯光举得老高,因为离得远,我们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只能从灯光来判断他的位置。
“往后,再往后。”戴老师拿摄象机边取景边指挥,灯光越退越远。忽然只听到啊的一声,灯光消失了!
“张师傅!”我们吓得大叫起来,没有任何回应。
死一般的寂静,旁边有人哭出了声音。
“别怕。”戴老师打起了电筒,我看见他的手,下意识的颤抖。每个人心里都怕到了极点,但还是跟在他的身后,进了菜地。
顺着菜地摸了一圈,根本没有人,而呼喊也得不到回应。这个过程只持续了十分钟左右,可我感觉似乎过了一个小时,手心早已经被汗水侵湿,冷风吹来,一阵透心的凉意。
“你们回去睡觉,我叫老乡帮忙找一找。”戴老师把我们送到村口,分了一个手电给我们,便自己去找村民了。
回到住家,心里还在恐慌中,几个女生忍不住埋怨起来。好好的拍什么鬼片,这个村子本来就不吉利,搞得现在人也不见了一个。大家在一种悲愤恐惧的心理中上床,几乎一夜无眠。这是我们采风活动预计的最后一天,大家在村支书的安排下去听村中几位有名的民歌手演唱。就在村里唯一的礼堂。
遇到戴老师,忙上前询问司机张师傅的情况。
“找到了,一直找到后半夜!”戴老师一脸无奈“我们都不知道,其实那菜地后面有个很深的沟,张师傅昨天一直退,又看不清楚,就滑了下去,可能是摔得晕过去了,所以我们的呼喊都没听到。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终于把他拉了出来!”
“那他受伤没有?”女生们七嘴八舌的问。
“吉人天相啊!没有事,他现在在农户家里睡觉呢,哈。”戴老师笑起来,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正说着,村支书的民歌手已经先后进场了,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这个地方说是礼堂恐怕有些勉为其难,只是一个空荡的木头房子,搭了几张桌子,全都破烂不堪。
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住在一起的十个女生全呆了。这些据说是本地最好的民歌手口中吟唱的,居然根本与我们那天在住家中听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曲调。有点音乐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民族的音乐,有可能是很多种的分类,但绝对不会出现不同的曲调。而且在演绎的方式上,他们的声音绝对比不了住家的女孩。
我私下悄悄去找了村支书,把那天记录的曲调拿给他看。他不识谱,我就哼唱给他听。
“这是什么调子啊?”他奇怪的问我。
“是我们住的那家人的女儿为我们演唱的,她的声音很好很动听,难道她在你们当地的民歌手中不算好的?”
“我从没听过这样的曲子,而且在村里,会唱民歌的都是些老人,都是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歌曲,到了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这些了,所以没几个人会唱。”
“那那个女孩子她……”
“好了,快回去继续听吧,我还有事忙。”他丝毫不理会我的惊奇,匆匆走开了。
和几个女生交流,她们也有同样的疑惑,但是那天回去之后,没有再见到那个女孩,也就不好多问什么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亲们也可以加我的QQ1197558639和我进行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