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录三 (四)
題项羽庙无名氏嬴秦久矣酷斯民,羽入关中又一秦。
父老莫嗟遗庙毁,咸阳三月是何人。
此诗为无名氏所作,明徐伯龄《?精?》卷十收录此诗。
首句的“嬴秦”即代指秦朝,因为秦皇嬴姓。“酷斯民”指用残酷的刑法对待百姓。“久矣”二字最为精当。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瓜皮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史记?高祖本纪》)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录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犯法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武臣曰)诸群试相与计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豪杰皆然其言。(《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元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上述四例,刘邦、陈胜、武臣、郦食其都讲了一句共同的话:天下苦秦久矣!此正可作为“久矣酷斯民”的注释。
可见,秦末大起义时天下人都认为:暴秦给天下百姓带來的痛苦时间太长了!这种共同的认识是天下反秦之火迅速烧遍南北大地最根本的原因。本诗开篇就抓住这一点,指出秦朝的暴政给天下人带來了太多的痛苦。
第二句的“羽”指项羽,“又一秦”,指项羽如果称王关中则是又一个秦王。也有的传本将“一”写作“火”,指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朝的宫殿。嬴秦暴虐,尽失民心。项羽入关本应及时废除严苛的秦法,但是,项羽入关之后,不但沒有改变秦朝的苛法,反而一把火烧掉了咸阳的秦宫,这种以暴制暴的办法,同样得不关中父老之心。
第三、四两句扣題“项羽庙”,今天的项羽庙也已损毁,令人欷?。但是,当年放火烧咸阳秦宫三月的又是谁呢?
这首诗别开生面,开篇即慨叹暴秦对百姓太残酷,项羽沿暴秦之路,最终自己也被迫自刎。如今项羽的庙宇也像当年被他烧毁的秦宫一样,毁掉了。
这首诗借咏项羽之庙慨叹项羽行暴政,最终败亡,如今,自己的庙宇也像当年被项羽所烧的秦宫一样毁掉了。全诗充满了世事沧桑之感,而在人事沧桑之中作者又指出了项羽的残暴是项羽灭亡的主要原因。这种意见在古人咏叹项羽的诗中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前文对已有论述,不赘。
登广武冈汉高数(?)项羽处\[明\]顾大武三面寒流数仞冈,两雄曾此话兴亡。
汉家事业由天幸,十罪空劳数项王。
首句写广武形胜。“三面寒流”,指广武三面临水;“数仞冈”,指广武之高。广武,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这是汉四年刘邦、项羽广武对话之处。“两雄”,指刘邦与项羽。“话兴亡”,指刘邦与项羽隔广武涧对话。《史记?高祖本纪》详细记载了这次对话的全过程: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因此,开篇两句先写今日广武的形胜,再交待此地为当年刘、项对话之地。
第三、四两句,“汉家事业”,指刘邦建汉。“天幸”,天意。“十罪”,即上文所引刘邦指责项羽的十条罪状。“空劳”,白白说教。这两句说,刘邦白白对项羽说了一番,项羽怎么能听懂这些道理呢?
此诗为中国古代咏史诗的一种类型,即作者以当年历史上的某个形胜之地为題,咏叹历史故事。
但是,这首诗所讲之理有失偏颇。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并非“天幸”,而是刘邦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特别是生存战略与发展战略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结果。此非“天幸”,而纯属人为。
三、題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杜牧咏史诗的特点是见解独特,本诗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句说打了胜仗与打了败仗是兵家难免之事,不必过于介意。“不期”,不易预料。
次句说能够忍受兵败的耻辱者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两句是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批评。
第三、四两句点明:江东子弟多才俊之士,如果卷土重來,再整山河,胜败之事难以预料。
这首诗在歌咏项羽的诗歌中非常有名,因为它第一次提出项羽应当忍辱负重,东渡乌江,与刘邦再争天下。
过乌江題项羽庙\[唐\]李山甫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惭见渡江船。
平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此诗以项羽不渡乌江、自刎而亡为论诗中心。
首二句言,成(为王)败(为虏)皆属偶然,为什么要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坚决不渡乌江呢?
末二句言,难道以长江为界、平分天下还不够,非要自刎而死,让后人为项羽庙烧几张纸钱?
李山甫在唐代诗人中是一位以论史诗著称的诗人,但是,他的这首诗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巨大局限。
第一,“为王为虏尽偶然”即有失误。成败固然有偶然性因素,但是,刘胜项败却存在着诸多的历史必然。此中原因,前面已讲过,不赘述。
第二,“有何惭见渡江船”一句亦有误。项羽是一个有荣辱观的人,他之所以不愿意一人渡江,就是因为他“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作者不理解项羽的羞惭之心,指责项羽“有何惭见渡江船”,显然不妥当。
第三,项羽并不是嫌“平分天下”少而不渡江,而是不愿东渡乌江再连累江东百姓。作者认为项羽是嫌平分天下为少,实在是不解项羽之心。
此诗如上篇一样,是一篇误读项羽的诗作。
乌江\[唐\]易重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
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
这是唐人易重咏叹项羽拒绝乌江亭长的劝告、自刎而死的一首诗。
首句的“中分”,指以长江为界,楚汉划江而治。此说是以《项羽本纪》中乌江亭长劝告项羽东渡乌江为由头。“遗策”,指前人留下來的策略。在项羽之前,中国并无划江而治的政治现实。所以,作者慨叹,以长江为界中分天下难道是因为前人沒有这种先例?
次句,“百战”,泛指项羽一生所经历的七十多次战斗。“空劳”,指项羽与刘邦打了四年,最终是失败而终,因此,有“空劳”之说。“空劳”即白白劳累。“不逝骓”,源自项羽的《垓下歌》“时不利兮骓不逝”一句。此句说以长江为界中分楚汉并非是项羽不愿意,实在是因为四年战争已经耗尽了项羽军团的兵力,战争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
第三、四两句的“大业”,指争夺天下的大业。“人事”,人为的努力。诗人认为:项羽与刘邦打了四年,经历无数次战斗,将士疲劳,连自己的千里马都已经跑不动了。因此,能否成就大业绝非人事所能决定,乌江亭长实在是不知道这个道理。
此诗认为:项羽败局已定,乌江亭长让他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这首诗,实际上与宋人王安石《乌江亭》的诗意相同。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來?
但是,易重是唐人,诗写于宋人王安石之前。因此,此诗之意当是诗人易重个人之见。王安石的《乌江亭》非常有名,而易重的这首诗则鲜为人知。我们不知道王安石是否参考了易重的诗意,但是,易重此在诗在唐人咏项羽的诗中的确是一首非常有见解的诗。人们只看到了更有名气的王安石,忘却了首倡此议的易重,实属不公。
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是针对晚唐杜牧的诗有感而发。杜牧认为:项羽应当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夺天下。
此诗开篇即言“百战疲劳壮士哀”。意为项羽的士兵跟随项羽转战七年(三年反秦、四年楚汉战争),已经是疲惫不堪,丧失了战斗力。
次句认为,垓下一战,败局已定,项羽已经沒有回天之力。东山再起只是诗人杜牧的一相情愿,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末尾两句更为惊警:江东子弟已经不可能像当年跟随项羽渡江而西一样再追随项羽重整山河了!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项羽打算东渡乌江之时,乌江亭长曾劝项羽:江东地方虽然狭小,但是,它有千里之地,数十万人之多。而且,江东父老还愿意扶持项羽为王。但是,王安石认为:即使项羽东渡乌江成功,江东子弟谁还愿意为项羽“卷土重來”呢?
如果把杜牧与王安石的观点作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对项羽失败的认识远比杜牧更尖锐,也更中肯。
论史诗全在史识之高,此诗史识极高,堪称绝唱。
项羽\[元\]尹廷高多疑难逞拔山雄,失道阴陵计已穷。
更恐舣舟人见绐,不缘无面见江东。
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也是一个经常被人误读的英雄,此诗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解读即是误读项羽的一个特例。
首句,“多疑”二字,指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对唯一的谋臣范增产生怀疑,对忠实于自己的将军钟离昧产生怀疑,导致范增离去,钟离昧不受信用。“拔山雄”,用《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典,极写项羽的勇武。在“拔山雄”之前诗人加上“难逞”二字,则作者对项羽的批评、挽惜之情顿生。
次句,“失道阴陵”指项羽在阴陵迷失道路。“计已穷”,指阴陵迷路之后,项羽已经因为延误时间而无法摆脱被刘邦追兵追及的凶险,因此,失败已成必然。
第三、四两句则是对《史记?项羽本纪》的一种误读。“见绐”是被骗,指老农欺骗项羽,错指方向。“无面见江东”,指项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作者认为:项羽之所以不愿东渡乌江,不仅仅是无缘面见江东父老,更是因为害怕被乌江亭长所骗。此言差矣!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完全是不愿再连累江东父兄:“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吾何面目见之?”
诗人显然对项羽的为人并不太了解,这首诗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论断是误判。
父老莫嗟遗庙毁,咸阳三月是何人。
此诗为无名氏所作,明徐伯龄《?精?》卷十收录此诗。
首句的“嬴秦”即代指秦朝,因为秦皇嬴姓。“酷斯民”指用残酷的刑法对待百姓。“久矣”二字最为精当。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瓜皮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史记?高祖本纪》)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录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犯法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武臣曰)诸群试相与计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豪杰皆然其言。(《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元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上述四例,刘邦、陈胜、武臣、郦食其都讲了一句共同的话:天下苦秦久矣!此正可作为“久矣酷斯民”的注释。
可见,秦末大起义时天下人都认为:暴秦给天下百姓带來的痛苦时间太长了!这种共同的认识是天下反秦之火迅速烧遍南北大地最根本的原因。本诗开篇就抓住这一点,指出秦朝的暴政给天下人带來了太多的痛苦。
第二句的“羽”指项羽,“又一秦”,指项羽如果称王关中则是又一个秦王。也有的传本将“一”写作“火”,指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朝的宫殿。嬴秦暴虐,尽失民心。项羽入关本应及时废除严苛的秦法,但是,项羽入关之后,不但沒有改变秦朝的苛法,反而一把火烧掉了咸阳的秦宫,这种以暴制暴的办法,同样得不关中父老之心。
第三、四两句扣題“项羽庙”,今天的项羽庙也已损毁,令人欷?。但是,当年放火烧咸阳秦宫三月的又是谁呢?
这首诗别开生面,开篇即慨叹暴秦对百姓太残酷,项羽沿暴秦之路,最终自己也被迫自刎。如今项羽的庙宇也像当年被他烧毁的秦宫一样,毁掉了。
这首诗借咏项羽之庙慨叹项羽行暴政,最终败亡,如今,自己的庙宇也像当年被项羽所烧的秦宫一样毁掉了。全诗充满了世事沧桑之感,而在人事沧桑之中作者又指出了项羽的残暴是项羽灭亡的主要原因。这种意见在古人咏叹项羽的诗中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前文对已有论述,不赘。
登广武冈汉高数(?)项羽处\[明\]顾大武三面寒流数仞冈,两雄曾此话兴亡。
汉家事业由天幸,十罪空劳数项王。
首句写广武形胜。“三面寒流”,指广武三面临水;“数仞冈”,指广武之高。广武,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这是汉四年刘邦、项羽广武对话之处。“两雄”,指刘邦与项羽。“话兴亡”,指刘邦与项羽隔广武涧对话。《史记?高祖本纪》详细记载了这次对话的全过程: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因此,开篇两句先写今日广武的形胜,再交待此地为当年刘、项对话之地。
第三、四两句,“汉家事业”,指刘邦建汉。“天幸”,天意。“十罪”,即上文所引刘邦指责项羽的十条罪状。“空劳”,白白说教。这两句说,刘邦白白对项羽说了一番,项羽怎么能听懂这些道理呢?
此诗为中国古代咏史诗的一种类型,即作者以当年历史上的某个形胜之地为題,咏叹历史故事。
但是,这首诗所讲之理有失偏颇。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并非“天幸”,而是刘邦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特别是生存战略与发展战略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结果。此非“天幸”,而纯属人为。
三、題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杜牧咏史诗的特点是见解独特,本诗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句说打了胜仗与打了败仗是兵家难免之事,不必过于介意。“不期”,不易预料。
次句说能够忍受兵败的耻辱者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两句是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批评。
第三、四两句点明:江东子弟多才俊之士,如果卷土重來,再整山河,胜败之事难以预料。
这首诗在歌咏项羽的诗歌中非常有名,因为它第一次提出项羽应当忍辱负重,东渡乌江,与刘邦再争天下。
过乌江題项羽庙\[唐\]李山甫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惭见渡江船。
平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此诗以项羽不渡乌江、自刎而亡为论诗中心。
首二句言,成(为王)败(为虏)皆属偶然,为什么要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坚决不渡乌江呢?
末二句言,难道以长江为界、平分天下还不够,非要自刎而死,让后人为项羽庙烧几张纸钱?
李山甫在唐代诗人中是一位以论史诗著称的诗人,但是,他的这首诗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巨大局限。
第一,“为王为虏尽偶然”即有失误。成败固然有偶然性因素,但是,刘胜项败却存在着诸多的历史必然。此中原因,前面已讲过,不赘述。
第二,“有何惭见渡江船”一句亦有误。项羽是一个有荣辱观的人,他之所以不愿意一人渡江,就是因为他“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作者不理解项羽的羞惭之心,指责项羽“有何惭见渡江船”,显然不妥当。
第三,项羽并不是嫌“平分天下”少而不渡江,而是不愿东渡乌江再连累江东百姓。作者认为项羽是嫌平分天下为少,实在是不解项羽之心。
此诗如上篇一样,是一篇误读项羽的诗作。
乌江\[唐\]易重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
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
这是唐人易重咏叹项羽拒绝乌江亭长的劝告、自刎而死的一首诗。
首句的“中分”,指以长江为界,楚汉划江而治。此说是以《项羽本纪》中乌江亭长劝告项羽东渡乌江为由头。“遗策”,指前人留下來的策略。在项羽之前,中国并无划江而治的政治现实。所以,作者慨叹,以长江为界中分天下难道是因为前人沒有这种先例?
次句,“百战”,泛指项羽一生所经历的七十多次战斗。“空劳”,指项羽与刘邦打了四年,最终是失败而终,因此,有“空劳”之说。“空劳”即白白劳累。“不逝骓”,源自项羽的《垓下歌》“时不利兮骓不逝”一句。此句说以长江为界中分楚汉并非是项羽不愿意,实在是因为四年战争已经耗尽了项羽军团的兵力,战争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
第三、四两句的“大业”,指争夺天下的大业。“人事”,人为的努力。诗人认为:项羽与刘邦打了四年,经历无数次战斗,将士疲劳,连自己的千里马都已经跑不动了。因此,能否成就大业绝非人事所能决定,乌江亭长实在是不知道这个道理。
此诗认为:项羽败局已定,乌江亭长让他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这首诗,实际上与宋人王安石《乌江亭》的诗意相同。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來?
但是,易重是唐人,诗写于宋人王安石之前。因此,此诗之意当是诗人易重个人之见。王安石的《乌江亭》非常有名,而易重的这首诗则鲜为人知。我们不知道王安石是否参考了易重的诗意,但是,易重此在诗在唐人咏项羽的诗中的确是一首非常有见解的诗。人们只看到了更有名气的王安石,忘却了首倡此议的易重,实属不公。
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是针对晚唐杜牧的诗有感而发。杜牧认为:项羽应当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夺天下。
此诗开篇即言“百战疲劳壮士哀”。意为项羽的士兵跟随项羽转战七年(三年反秦、四年楚汉战争),已经是疲惫不堪,丧失了战斗力。
次句认为,垓下一战,败局已定,项羽已经沒有回天之力。东山再起只是诗人杜牧的一相情愿,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末尾两句更为惊警:江东子弟已经不可能像当年跟随项羽渡江而西一样再追随项羽重整山河了!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项羽打算东渡乌江之时,乌江亭长曾劝项羽:江东地方虽然狭小,但是,它有千里之地,数十万人之多。而且,江东父老还愿意扶持项羽为王。但是,王安石认为:即使项羽东渡乌江成功,江东子弟谁还愿意为项羽“卷土重來”呢?
如果把杜牧与王安石的观点作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对项羽失败的认识远比杜牧更尖锐,也更中肯。
论史诗全在史识之高,此诗史识极高,堪称绝唱。
项羽\[元\]尹廷高多疑难逞拔山雄,失道阴陵计已穷。
更恐舣舟人见绐,不缘无面见江东。
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也是一个经常被人误读的英雄,此诗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解读即是误读项羽的一个特例。
首句,“多疑”二字,指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对唯一的谋臣范增产生怀疑,对忠实于自己的将军钟离昧产生怀疑,导致范增离去,钟离昧不受信用。“拔山雄”,用《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典,极写项羽的勇武。在“拔山雄”之前诗人加上“难逞”二字,则作者对项羽的批评、挽惜之情顿生。
次句,“失道阴陵”指项羽在阴陵迷失道路。“计已穷”,指阴陵迷路之后,项羽已经因为延误时间而无法摆脱被刘邦追兵追及的凶险,因此,失败已成必然。
第三、四两句则是对《史记?项羽本纪》的一种误读。“见绐”是被骗,指老农欺骗项羽,错指方向。“无面见江东”,指项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作者认为:项羽之所以不愿东渡乌江,不仅仅是无缘面见江东父老,更是因为害怕被乌江亭长所骗。此言差矣!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完全是不愿再连累江东父兄:“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吾何面目见之?”
诗人显然对项羽的为人并不太了解,这首诗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论断是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