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屌丝的逆袭

正文 第十章 文艺青年

    李雷同志的文艺青年范奠基于小学时代,发轫于他的初中时代,成长于高中时代,在大学时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在他刚毕业前几年在鑫源大酒店上班的时候仍在保持。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李雷年少时期就喜欢画画和书法。

    在画画上,李雷后来自己学了些素描、透视原理等,才真正有了些提高,高中时他已喜欢在墙上张贴自己的作品了,他画过一幅罗大佑的肖像,一直贴在他高中时和三个哥们合租的房子里。

    还临摹过一幅外国的黑白摄影作品,好像是叫《旧日的时光》,画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忧郁的头像。这是是李雷的得意之作,高中时都没舍得贴。上大专时带去了,才舍得贴在书桌前面。

    在书法方面,上初中时李雷就已经开始张贴自己的作品了。他那时住在家里加工面条的西屋里,在墙上贴了一篇写的一看就非常拿劲的还算工整的《陋室铭》。一年冬天他煤气中毒,躺在冰冷的西屋里,模模糊糊听到前来出诊的乡村医生夸奖他这幅稚嫩拙劣的作品。

    在上小学时,李雷就显出了阅读的爱好。可那时候没有什么书,只有语文课本。他总是在每学期开始刚发下来语文课文就如饥似渴地读一遍,然后是读他姐姐和妹妹的课本。他妹妹的课本正好赶上改版,里面有彩图,像图画书一样,李雷特别喜欢看。

    除此之外李雷小时候的读物还记得有三本,一本是寓言式的讲道理的小故事图画集。是李雷爹一次去县城,不知怎么突然如此大方,去新华书店给李雷带回来了这本书。李雷记得当爹跟他说这是给他买的时,他是多么的喜出望外。另一本是有一次李雷和他三姨、他姐去赶集,在一个一玩具摊上看上了一本劣质的图画书,死缠着要买,不买不走,最后三姨没办法,买下了这本薄薄的一块五毛钱的小书,回家后十几分钟李雷就看完了,李雷姐姐说还不如在集上看完呢。还有一本他最喜欢读的是书,不是他的,是他堂弟的一本《科学画报》,内容丰富多彩,李雷读了又读。

    初中时只要班上在传看一本课外书,李磊一定要排队借来看,有时是一本《青少年文汇》,有时是一本《中学时代》,有时甚至是一本《知音》,一本《妇女生活》。

    初中时,一天校门口忽然来了一个摆旧书摊的。在李雷那个知识贫瘠的故乡,这个书摊的出现无疑是带来了一场甘露。李雷和李世超最喜欢买的就是军事类的杂志:《坦克装甲车辆》、《舰船知识》、《轻兵器》等等。

    其次是文学类的,《儿童文学》杂志只要看到必买无疑,李雷还买过比他年龄还大的《十月》杂志。

    那个旧书摊每隔十天半月就会来摆一次,那个旧书摊对李雷的影响真是太大了!李雷最早的阅读、对各种知识的启蒙都得益于这个旧书摊。这个摊的书特别多特别好,种类繁多。书摊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懂得市场”的年轻人。

    到后来李雷和李世超都有了一种预感:今天书摊会来!上午最后一节课都无心上。中午放了学一看果然出摊了,会欣喜若狂的挑一些书再回家吃饭,下午上学来时再挑上一会。

    上高中后县城里有书店,李雷看书的欲望更能满足了。有时候看书需要别人的影响和点化。李雷高中时曾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任飞。李雷和任飞经常翻看彼此的摘抄本,想知道最近对方读了什么好东西,只要翻一下彼此的摘抄本就知道了。他们通过翻看彼此的摘抄本来互相学习和指引。

    李雷的阅读带有一种处于落后蒙昧地区的人,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需求。高四那年李雷开始读报,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他都要去校外买一份本地的报纸。他最喜欢看的是娱乐版,喜欢看电影的介绍。那时候在他们省拍出的电影《孔雀》斩获柏林电影节银熊节,报纸天天都是整版整版的介绍。

    李雷上了大专后有机会去网吧,他最先看的电影之一就是这部《孔雀》。李雷在大学和毕业后几年里,看了很多电影。他在高中时,还不曾正式看过电影,就在各种书上看了很多电影的介绍和评论。并且对文艺片有一种天生的敏锐和喜欢,知道有个叫贾樟柯的人,香港有个王家卫,台湾有候孝贤和杨德昌。他对着一篇篇影评看了又看,想像着电影里到底是一个怎样精彩的世界。电影就以这样一种文字里的隐忍、舒缓、以及崇高的形象在李雷的脑子里先入为主。这对李雷成为一个文艺青年起了很大的作用。

    上大专时李雷选修了《电影艺术欣赏》,结课时让写论文,别的同学都是上网上剽窃,李雷以一腔热情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的大作,勇得了一个“优”。

    其实高中李雷看的书也不多,一个高中生,天天要上课,又是在那样一愚昧的地方,能读多少书啊?李雷真正看了一些书,尤其是小说,是在上大专的时候。最喜欢的是王朔、王安忆、苏童、张悦然、储福金。

    李雷还听了不少音乐。高中时喜欢听过气校园民谣、罗大佑,听这些全是因为受当时特别热的《三重门》的影响。那时候李雷天天吃馒头夹辣皮,以期能省钱买个山寨的小录音机,安慰自己说是学英语,其实都听歌了,高中毕业时攒了一抽屉盗版磁带。

    大专他买了个山寨的MP3,刚开始挑一些流行歌曲听。后来开始听民族歌曲,一发不可收拾,天南地北各个地方的都听了不少。再后来又听了很多优秀的外国歌曲。能听的这么广的人,似乎很少,李雷渐渐也就曲高和寡了。

    李雷后来喜欢上一个更加曲高和寡的文艺形式:话剧。学校话剧社排演了《恋爱的犀牛》,李雷独自一人去看了。去之前李雷也怕自己是附庸风雅,看不了几分钟就会看不下去了,他之前还没有看过话剧。没想到一直到结束,李雷都沉浸其中,非常喜欢。整个话剧都是感性的,故事、台词、动作等等都是感性的,在故事之外,营造了一个绝望又坚持的气氛。李雷被这种气氛深深地感染了。

    李雷同志越来越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忧伤的文艺范,越来越与众不同,越来越寂寞。有时候内心涌起的忧伤和寂寞变得异常强烈,使他像铁皮屋顶上的猫,他形单影只地在校园里走着,他看着校园里的红男绿女,他越来越觉得身边的人的庸俗和浅薄,可又有一种渴望,一种自渎远远无法满足一二的的渴望,心里躁动得厉害,他对自己越来越怜惜不已。

    大专毕业后,李雷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屌丝,他才知道在如今的社会里文艺青年与屌丝不分左右。这种残酷的事实,接下来的一卷我会详细写来。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