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山明竹隐墙(下)
只是,和琪设擂为何假称姓薛呢?
难道,他也知道自己即将成为薛家的女婿,在向自己示好?
薛逸山心思骤转,这才回想起前几天,皇上曾命各位朝堂大臣,奉上自家女儿的画像。
虽然事后他打听到,此举完全是为太子。可,难道皇上不能另有心思?也许他还想看看,如今薛珍出落成何种模样?是不是真的艳压群芳、气质出众?
其实当年,王皇后御赐步摇的事,他不是不知道……等到后来自己平步青云,他对王皇后一早的心意更加了然。
只是,他终无法原谅王皇后当年犯下的错——若非她暗藏心机,想找人打压袁妃,寇怜儿又怎会嫁给皇上,然后惨死在深宫?
所以这些年,对于和琪,他始终怀着淡淡的恨。
虽然他明知道,上一辈人的恩怨和孩子们无关;虽然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太子无论德才都比不过和琪。
可他依然咽不下那口气,不愿见和琪愈来愈受器重、那样春风得意。而且,皇长子即位,天经地义,更是大昱朝的祖制。
“我知道,薛大人素来对我有成见。”
既然有心推掉与薛珍的婚事,那就必须通过别的方式,得到政治上薛逸山对自己的支持。于是和琪打算,今天索性把一切挑明。
他指了指对面椅子,继续笑:“择日不如撞日……我听说薛大人棋艺也不错,不如今天我们来一盘,权当打发寂寞,怎么样?”
“微臣领命。”知道和琪有话要说,薛逸山自然不敢怠慢。
他挪到椅子边,先将黑白棋盒调换位置,再主动拿起黑子落下,这才继续:“不知殿下有什么吩咐,微臣自当洗耳恭听。”
“那我就先问你一个问题,好么?”
和琪也下枚白子,神情平静,但话出口却十分惊人:“薛大人,其实当年最爱寇怜儿的人,是你……对吗?”
“四殿下——”
薛逸山心里一惊,手上抖了下,棋子差点落地。
他知道,和琪绝不会没有根据瞎猜。所以他想了想,嘴唇动几动,却没有反驳。
“所以当年,即便知道寇怜儿有了心上人,而且他们一对壁人早两情相悦,你,也不肯答应这门婚事。甚至数次将那执意求亲的年轻人赶出府去,对么?”
毕竟事情已过去许多年,有些证据和琪查得出,有些却再无痕迹。于是和琪只能凭借有限线索,推断猜测:“我想,你的确对寇怜儿珍爱之极。所以那些年,除去为你生儿育女的吴氏,你不肯再娶别人。因为你的眼里只有寇怜儿,你看不上别的女人,对不对?”
薛逸山已放下棋子,低着头不发一言,仿佛在回忆那些年痴恋寇怜儿、甜蜜却又痛苦的日子。
“其实父皇也是当局者迷。所以才从没想过,你对寇怜儿也可以有情、有爱。”
和琪眯起眼睛,忆起自己惨死的母后,不禁嘴角微微抽搐,但语气依旧平和,“你总以为,当年寇怜儿被设计进了宫,是我母后的主意,觉得她是最大赢家……
“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在时隔十多年后,连我都能猜出你对寇怜儿的爱慕,那么当年,尊夫人吴氏,又怎会看不出大人的心意呢?”
“什么?你是说……”薛逸山心里再一惊,猛地抬头望向和琪,“你是说品芝她……”
“尊夫人从来没有在你面前表现过任何怀疑,对不对?”
和琪亦放下棋子,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深吸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所以甚至连你也看不出,她早就知道你对寇怜儿的那份情。
“我猜,她对寇怜儿的怨怼甚至敌视,起初只在心里只在梦里。可一旦有机会,她就会毫无犹豫地替自己赶走情敌。”
薛逸山依旧沉默。但他知道,和琪说的很有道理,也许才更逼近真相。
“天下貌美的女子何其多……如果母后只是想找个绝色来打压袁妃,为何偏偏找自己从没见过,且早已心有所属的寇怜儿?”
和琪扭头,将目光牢牢定在薛逸山身上,眼神越来越冷,“你想:若非尊夫人一再在母后面前提起寇怜儿,并将她形容得美艳无比倾国倾城,母后又怎会知道薛家藏着这样一位美人?而倘若,尊夫人并未刻意隐瞒寇怜儿已有所爱的事实,那么,凭母后一向的仁慈善良,又怎会忍心活生生拆散一对有情人,白白来作这样的孽!”
薛逸山当然了解吴品芝的秉性,所以和琪这番话,无疑像重锤,一下下敲到他心上。
吴品芝的确是有心计的女人。关于这点,他也是这些年才一点点看出来。遥想当年,如果真是她暗里从中算计,逼走寇怜儿,倒也极有可能。
“现在,我不妨再告诉你些别的事,好么?”
和琪不再看薛逸山,把目光落到窗外,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我明白,这些年在朝堂上,你带领自己那帮拥护者,一力支持太子,处处与我为难。因为你觉得,在寇怜儿之死这件事上,母后要负责,而和袁妃毫无干系,对么?”
“难道不是这样?”薛逸山终于开口,跟着眉头一紧,“莫非四殿下的意思……”
“寇怜儿进宫当天,母后便被害,你觉得会是谁下的手呢?”
和琪声音依旧平静,但心里早波澜起伏,“而母后生前患病多年,甚至连御医们都无计可施不能令其好转,你觉得这正常吗?”
“这……”对于王皇后的事,薛逸山此前听到的多是传闻,从不敢妄加猜测。即便听和琪讲出内幕,却也只能再低头,欲言又止。
“当然,母后的事你完全可以不介意。可寇怜儿是因何而死,你想不想知道?”
和琪走向薛逸山,在他面前站定,脸上却没有半点表情:“当年,寇怜儿绝食而死,父皇向天下人说,是她被幽禁,自己想不开。而你也早查明,寇妃被幽禁,是因为我竟无意撞见她和宫中的一名侍卫暗中有染。
“是,你可以怨我‘多管闲事’,甚至差点为此丢了命。可你难道从没想过,宫里怎会偏偏有个和寇怜儿心上人相貌相似的人?”
和琪面向薛逸山,将语速忽然放得很慢,像一字一句凿出来:“而且,若非有人刻意安排,寇妃怎可能那么容易和一名侍卫频繁来往渐生情愫……这,原本就是个阴谋,是设计除掉寇妃的阴谋。所以就算,那天我没有迷路看到‘不该看的’,他们的事也瞒不了多久!”
“你是说……你是说……”
毕竟身在宫外,薛逸山并不能完全了解宫闱之内争斗是何其惨烈,于是他不禁皱眉,试探道,“除了袁妃,再没有谁可以有这么大的本事,对不对?”
难道,他也知道自己即将成为薛家的女婿,在向自己示好?
薛逸山心思骤转,这才回想起前几天,皇上曾命各位朝堂大臣,奉上自家女儿的画像。
虽然事后他打听到,此举完全是为太子。可,难道皇上不能另有心思?也许他还想看看,如今薛珍出落成何种模样?是不是真的艳压群芳、气质出众?
其实当年,王皇后御赐步摇的事,他不是不知道……等到后来自己平步青云,他对王皇后一早的心意更加了然。
只是,他终无法原谅王皇后当年犯下的错——若非她暗藏心机,想找人打压袁妃,寇怜儿又怎会嫁给皇上,然后惨死在深宫?
所以这些年,对于和琪,他始终怀着淡淡的恨。
虽然他明知道,上一辈人的恩怨和孩子们无关;虽然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太子无论德才都比不过和琪。
可他依然咽不下那口气,不愿见和琪愈来愈受器重、那样春风得意。而且,皇长子即位,天经地义,更是大昱朝的祖制。
“我知道,薛大人素来对我有成见。”
既然有心推掉与薛珍的婚事,那就必须通过别的方式,得到政治上薛逸山对自己的支持。于是和琪打算,今天索性把一切挑明。
他指了指对面椅子,继续笑:“择日不如撞日……我听说薛大人棋艺也不错,不如今天我们来一盘,权当打发寂寞,怎么样?”
“微臣领命。”知道和琪有话要说,薛逸山自然不敢怠慢。
他挪到椅子边,先将黑白棋盒调换位置,再主动拿起黑子落下,这才继续:“不知殿下有什么吩咐,微臣自当洗耳恭听。”
“那我就先问你一个问题,好么?”
和琪也下枚白子,神情平静,但话出口却十分惊人:“薛大人,其实当年最爱寇怜儿的人,是你……对吗?”
“四殿下——”
薛逸山心里一惊,手上抖了下,棋子差点落地。
他知道,和琪绝不会没有根据瞎猜。所以他想了想,嘴唇动几动,却没有反驳。
“所以当年,即便知道寇怜儿有了心上人,而且他们一对壁人早两情相悦,你,也不肯答应这门婚事。甚至数次将那执意求亲的年轻人赶出府去,对么?”
毕竟事情已过去许多年,有些证据和琪查得出,有些却再无痕迹。于是和琪只能凭借有限线索,推断猜测:“我想,你的确对寇怜儿珍爱之极。所以那些年,除去为你生儿育女的吴氏,你不肯再娶别人。因为你的眼里只有寇怜儿,你看不上别的女人,对不对?”
薛逸山已放下棋子,低着头不发一言,仿佛在回忆那些年痴恋寇怜儿、甜蜜却又痛苦的日子。
“其实父皇也是当局者迷。所以才从没想过,你对寇怜儿也可以有情、有爱。”
和琪眯起眼睛,忆起自己惨死的母后,不禁嘴角微微抽搐,但语气依旧平和,“你总以为,当年寇怜儿被设计进了宫,是我母后的主意,觉得她是最大赢家……
“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在时隔十多年后,连我都能猜出你对寇怜儿的爱慕,那么当年,尊夫人吴氏,又怎会看不出大人的心意呢?”
“什么?你是说……”薛逸山心里再一惊,猛地抬头望向和琪,“你是说品芝她……”
“尊夫人从来没有在你面前表现过任何怀疑,对不对?”
和琪亦放下棋子,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深吸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所以甚至连你也看不出,她早就知道你对寇怜儿的那份情。
“我猜,她对寇怜儿的怨怼甚至敌视,起初只在心里只在梦里。可一旦有机会,她就会毫无犹豫地替自己赶走情敌。”
薛逸山依旧沉默。但他知道,和琪说的很有道理,也许才更逼近真相。
“天下貌美的女子何其多……如果母后只是想找个绝色来打压袁妃,为何偏偏找自己从没见过,且早已心有所属的寇怜儿?”
和琪扭头,将目光牢牢定在薛逸山身上,眼神越来越冷,“你想:若非尊夫人一再在母后面前提起寇怜儿,并将她形容得美艳无比倾国倾城,母后又怎会知道薛家藏着这样一位美人?而倘若,尊夫人并未刻意隐瞒寇怜儿已有所爱的事实,那么,凭母后一向的仁慈善良,又怎会忍心活生生拆散一对有情人,白白来作这样的孽!”
薛逸山当然了解吴品芝的秉性,所以和琪这番话,无疑像重锤,一下下敲到他心上。
吴品芝的确是有心计的女人。关于这点,他也是这些年才一点点看出来。遥想当年,如果真是她暗里从中算计,逼走寇怜儿,倒也极有可能。
“现在,我不妨再告诉你些别的事,好么?”
和琪不再看薛逸山,把目光落到窗外,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我明白,这些年在朝堂上,你带领自己那帮拥护者,一力支持太子,处处与我为难。因为你觉得,在寇怜儿之死这件事上,母后要负责,而和袁妃毫无干系,对么?”
“难道不是这样?”薛逸山终于开口,跟着眉头一紧,“莫非四殿下的意思……”
“寇怜儿进宫当天,母后便被害,你觉得会是谁下的手呢?”
和琪声音依旧平静,但心里早波澜起伏,“而母后生前患病多年,甚至连御医们都无计可施不能令其好转,你觉得这正常吗?”
“这……”对于王皇后的事,薛逸山此前听到的多是传闻,从不敢妄加猜测。即便听和琪讲出内幕,却也只能再低头,欲言又止。
“当然,母后的事你完全可以不介意。可寇怜儿是因何而死,你想不想知道?”
和琪走向薛逸山,在他面前站定,脸上却没有半点表情:“当年,寇怜儿绝食而死,父皇向天下人说,是她被幽禁,自己想不开。而你也早查明,寇妃被幽禁,是因为我竟无意撞见她和宫中的一名侍卫暗中有染。
“是,你可以怨我‘多管闲事’,甚至差点为此丢了命。可你难道从没想过,宫里怎会偏偏有个和寇怜儿心上人相貌相似的人?”
和琪面向薛逸山,将语速忽然放得很慢,像一字一句凿出来:“而且,若非有人刻意安排,寇妃怎可能那么容易和一名侍卫频繁来往渐生情愫……这,原本就是个阴谋,是设计除掉寇妃的阴谋。所以就算,那天我没有迷路看到‘不该看的’,他们的事也瞒不了多久!”
“你是说……你是说……”
毕竟身在宫外,薛逸山并不能完全了解宫闱之内争斗是何其惨烈,于是他不禁皱眉,试探道,“除了袁妃,再没有谁可以有这么大的本事,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