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武帝弄臣 (三)
27.庐山真面:经纬天地才 屈尊弄臣
奇才东方朔以朝堂为隐居之地,用调侃游戏人生,沉溺在自得其乐的另类生活中。然而,东方朔真的就是个玩世不恭的滑稽大王吗?他的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东方朔之西方面】
东方朔狂放的娱乐姿态,总让人感觉诡诈、不安:越是试图让众人记住某种形象,是否意味着你同时在极力使大家忽视你的另一张面孔呢?而那会是一张怎样的面孔?哪一个才是东方朔的真实面目?我们先來看史书记载有关东方朔的三件事,再作判断。
第一件事,阻止扩建上林苑。
建元三年(前138),刚满18岁的汉武帝突然命令大规模扩建上林苑。
上林苑始建于秦代,当时规模较小,是秦代的皇家猎场。秦始皇在上林苑建阿房宫,后毁于项羽的一把大火。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开放上林苑,上林苑成为农民的耕地。
即位才三年的汉武帝为什么放着诸多大事不干,偏偏突然要大兴土木建上林苑呢?
原來,武帝即位之后,一直致力于推行新政。建元二年(前139),窦太后突然出手,罢免窦婴、田蚡,重新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全面搁浅。
面对窦太后干政,汉武帝沒有任何反抗之举,他选择了等待。
因此,从建元三年(前138)开始,18岁的汉武帝将改革新政“等待期”用于“微行”。帝王“微行”始自秦始皇。所谓“微行”,是指帝王或权贵隐瞒身份,易服出行。
但是,汉武帝的出游遭遇了三大麻烦:
一是扰民。
汉武帝的“微行”非同一般,他自称平阳侯,率领一干精悍的骑从(期门军),沿途打猎,践踏庄稼,惊扰百姓,夜出晨归。民间怨声四起,大骂土匪当道,一状告到鄠(hu,户)、杜县令处。县令要亲眼见识一下这个“平阳侯”到底是何方神圣,竟遭到阻拦。县令大怒,痛斥并扣留了武帝的几名随猎者。随从只好出示皇室用品,自暴身份。杜县令大惊,立马放行。
二是遇险。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武帝率一路骠骑行至柏谷(河南灵宝西南),直奔一家小店,问老板:有什么喝的?老板也沒好气:要喝的沒有,尿倒是有一马桶。老板娘见汉武帝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便拦住老板:这帮家伙锦衣夜行,装备精良,來头可不小!算了!老板则坚持武帝一干人是江湖大盗,要找群后生收拾他们。老板娘只好三下五除二,把老板灌醉,一把捆起來,召來的年轻人一律赶走;杀鸡做饭,好吃好喝,送客人上路。
第二天,汉武帝回到宫中,立刻召见老板娘,赏她千金,又任命她家老板做羽林郎(皇宫禁卫军)。
这是汉武帝“微行”以來,第一次遇险。
三是顾忌。
汉武帝虽然“微行”上瘾,但有王太后、窦太后牵制,不能不有所顾忌,未敢远行(然尚迫于太后,未敢远出),难以尽兴。
出于上述三方面原因,汉武帝决定大规模扩建上林苑,作为自己的打猎场。
但是,扩建上林苑,就要迁徙苑中的农民,迫使他们另垦荒地。
一向玩世不恭的东方朔这次一板一眼,义正词严,提出“三不可”:
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是其不可一也;
坏人家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者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
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陡之典(指武帝),是其不可三也。
东方朔认为:国家得不到税收,农民失去土地,这是一不可;毁坏百姓的墓地、住宅,让百姓悲痛,这是二不可;皇上飞车奔驰,一旦出车祸,后果难料,这是三不可。
他还以殷纣王、秦二世为例,告诫汉武帝不可不顾民心民意。
这“三不可”汉武帝听进去了沒有呢?汉武帝连连称“是”,擢升东方朔为太中大夫,赏赐黄金百斤。不过听归听,上林苑照样扩建。(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
在这件事上,以汉武帝的个性,表现正常,既奖励直臣,又我行我素。倒是东方朔一反常态:东方先生的本职工作是博皇帝一乐,和围苑打猎一回事,怎么板起脸忧国忧民了?哪有一点“大隐”的味道?
第二件事,赞扬武帝杀婿。
武帝的外甥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昭平君仗着自己的舅舅兼岳父是当今圣上,母亲隆虑(lu,卢)公主又只有他一个儿子,平日骄横跋扈,总是被传讯。隆虑公主临终时,对这个不肖之子很不放心,于是拿出金千斤、钱千万,请求预先为昭平君赎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妹妹的最后托付,隆虑公主方才合眼。
母亲过世后,昭平君更加有恃无恐,竟然醉杀妻子的傅母(辅导、保育贵族子女之人)。按照汉律,杀人必判死罪。廷尉上奏后,大臣们认为,隆虑公主临死之前已经为儿子交了赎罪钱,皇上也答应了,这次就饶驸马一命吧。
汉武帝痛心疾首:妹妹英年早逝,只留下这根独苗,死前又将他托付我。我如杀他,怎么向死去的妹妹交代!他垂泪叹息,思考良久,又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为答应我的妹妹而违反成令。否则,将來我有什么颜面进祖庙拜见列祖列宗呢?面对天下百姓,我又作何解释?于是,下令处死昭平君。其实,武帝还有一个痛处不便表明:妹妹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亲女婿啊!自己将爱女变成寡妇,于心何忍?一向铁石心肠的武帝悲从中來,心痛不已。大臣们也纷纷落泪。(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朝堂上愁雾弥漫、唏嘘一片。突然,东方朔跳了出來!他找到一个酒杯,高高举起,敬献给武帝说:臣听说圣君执政,赏赐不避仇人,诛罚不分骨肉。陛下遵循古训,这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好个东方朔!皇帝家要死人了,这是插科打诨的时候吗?群臣哑然,面面相觑,武帝也被他的突如其來惊住了,愣在那里。
汉武帝马上退朝,召见东方朔,质问他:古书上说,该你说话的时说话,才不至于讨人嫌。刚才你疯疯癫癫地敬酒,是什么意思?
东方朔赶紧脱下帽子,叩头请罪:陛下,天下之大,能够消忧解愁的只有酒。今天看到您这般伤心,我献上一杯美酒,一來祝贺皇上秉公办案,二來希望陛下借酒消忧。可惜我脑子笨,不懂得挑选时候,真是罪该万死!(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愚不知忌讳,当死!)
汉武帝想:东方先生哪里笨,大智若愚,心明眼亮得很哪!他怕我情绪不稳,收回成命,就当着群臣敬了那杯酒,这一來,我是绝难再有悔意了!这次,武帝仍沒有降罪东方朔,反而免了他因殿上小便而受到的处罚,另外又赏了他一百匹绢。
东方朔的表现再次令人匪夷所思,眼见皇帝痛不欲生,本应用你所长博他一笑,干吗还不知轻重地跑上來“添堵”?
第三件事,呵斥内宠入宣室。
长公主的丈夫陈午死得很早,她守寡多年。五十多岁的时候,长公主梅开二度,招了一个十八岁的内宠董偃。
董偃十三岁时随他母亲经营珠宝,经常出入长公主府中。长公主身边的人都夸董偃长得眉清目秀。长公主虽然已不年轻,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召來董偃一看,果然漂亮!就对董偃说:吾为母养之。董偃的母亲是生意人,全仰仗长公主关照,自然不敢有所得罪,只好留在长公主家。长公主教董偃读书、计算、驾车、射箭。五年后,董偃十八岁了,长成个大小伙子,长公主就让他伴寝。此时,长公主已经五十多岁了,得了这么帅气的内宠,自然喜不自胜。
董偃虽然是长公主的内宠,却只是个下人。长公主却不顾一切,主动拨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董偃结交京城权贵,而且下令:董偃每天花的金子不到百斤,钱不到百万,绢帛不到千匹,不用向她请示,超过这个数再向她报告(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京城的达官贵人因此对董偃十分客气,尊称他为“董君”。
但是,内宠说到底是权贵夫人的泄欲工具,不仅沒有名分,还陷在权、钱、欲的旋涡中,命悬一线。历史上,武则天、太平公主的内宠,下场都十分凄惨。因此,有好友提醒董偃:你以一介布衣私奉长公主,犯的是难以预料的罪,打算将來怎么办(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董偃愁眉不展:我料到这事早晚是个大麻烦,但苦于毫无对策。
好友说:你为什么不劝长公主把自己的长门园献给皇上呢?他早就想要这个园子。皇上要是知道你的心意,一定会非常高兴。只要皇上赏识你,还担心什么呢?
董偃立即向长公主表达了这个意向。其实,长公主私纳董偃,自己也十分心虚,怕汉武帝治董偃的罪。她一听这个计策不错,马上打报告,要将自己的长门园献给皇上。汉武帝照单接受,还将这个园子改名为长门宫(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长公主园长门宫)。长公主万万沒有想到,这个长门宫虽成全了她和董偃的私情,后來却做了女儿阿娇被废之后的冷宫。这是后话。
长公主让董偃以黄金百斤答谢那个朋友,朋友也就“好人做到底”,积极为董偃设计,面见汉武帝:长公主称病不上朝,汉武帝就來探病,询问长公主有何要求(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欲)。长公主对武帝说:我蒙陛下厚恩,被封公主,衣食无忧。可我年事已高,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会留很大的遗憾,希望皇上能抽空到我的住所,向您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过了一阵儿,长公主称自己病好了,亲自拜见皇上。
姑姑如此拘礼,侄儿也不敢怠慢。几天之后,武帝亲临长公主的住所。这次,长公主算是拉下老脸,豁出去了。她穿起佣人的衣服,亲自掌勺,炮制了一桌好菜。慢慢地,武帝也猜到了她的用心所在。他主动提出,希望见见“主人翁”。“主人翁”即男主人,显然是戏言。
长公主一听皇上提到董偃,赶快去掉身上的首饰,光着脚,叩头请罪:我确有见不得人的事,犯了国法,有负陛下厚望。求陛下恕罪!姑姑守寡多年,武帝也想成人之美,于是传旨,不予追究。长公主这才重新戴上首饰,穿好鞋,还要董偃入席拜见汉武帝。
董偃穿着下人的服装,跪在殿下拜见汉武帝。汉武帝见董偃果然长得不错,就让董偃更衣上殿。长公主亲自端菜盛饭,倒茶敬酒。汉武帝酒兴高涨,一口一个“主人翁”,与董君感情迅速升温。(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
奇才东方朔以朝堂为隐居之地,用调侃游戏人生,沉溺在自得其乐的另类生活中。然而,东方朔真的就是个玩世不恭的滑稽大王吗?他的真实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东方朔之西方面】
东方朔狂放的娱乐姿态,总让人感觉诡诈、不安:越是试图让众人记住某种形象,是否意味着你同时在极力使大家忽视你的另一张面孔呢?而那会是一张怎样的面孔?哪一个才是东方朔的真实面目?我们先來看史书记载有关东方朔的三件事,再作判断。
第一件事,阻止扩建上林苑。
建元三年(前138),刚满18岁的汉武帝突然命令大规模扩建上林苑。
上林苑始建于秦代,当时规模较小,是秦代的皇家猎场。秦始皇在上林苑建阿房宫,后毁于项羽的一把大火。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开放上林苑,上林苑成为农民的耕地。
即位才三年的汉武帝为什么放着诸多大事不干,偏偏突然要大兴土木建上林苑呢?
原來,武帝即位之后,一直致力于推行新政。建元二年(前139),窦太后突然出手,罢免窦婴、田蚡,重新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全面搁浅。
面对窦太后干政,汉武帝沒有任何反抗之举,他选择了等待。
因此,从建元三年(前138)开始,18岁的汉武帝将改革新政“等待期”用于“微行”。帝王“微行”始自秦始皇。所谓“微行”,是指帝王或权贵隐瞒身份,易服出行。
但是,汉武帝的出游遭遇了三大麻烦:
一是扰民。
汉武帝的“微行”非同一般,他自称平阳侯,率领一干精悍的骑从(期门军),沿途打猎,践踏庄稼,惊扰百姓,夜出晨归。民间怨声四起,大骂土匪当道,一状告到鄠(hu,户)、杜县令处。县令要亲眼见识一下这个“平阳侯”到底是何方神圣,竟遭到阻拦。县令大怒,痛斥并扣留了武帝的几名随猎者。随从只好出示皇室用品,自暴身份。杜县令大惊,立马放行。
二是遇险。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武帝率一路骠骑行至柏谷(河南灵宝西南),直奔一家小店,问老板:有什么喝的?老板也沒好气:要喝的沒有,尿倒是有一马桶。老板娘见汉武帝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便拦住老板:这帮家伙锦衣夜行,装备精良,來头可不小!算了!老板则坚持武帝一干人是江湖大盗,要找群后生收拾他们。老板娘只好三下五除二,把老板灌醉,一把捆起來,召來的年轻人一律赶走;杀鸡做饭,好吃好喝,送客人上路。
第二天,汉武帝回到宫中,立刻召见老板娘,赏她千金,又任命她家老板做羽林郎(皇宫禁卫军)。
这是汉武帝“微行”以來,第一次遇险。
三是顾忌。
汉武帝虽然“微行”上瘾,但有王太后、窦太后牵制,不能不有所顾忌,未敢远行(然尚迫于太后,未敢远出),难以尽兴。
出于上述三方面原因,汉武帝决定大规模扩建上林苑,作为自己的打猎场。
但是,扩建上林苑,就要迁徙苑中的农民,迫使他们另垦荒地。
一向玩世不恭的东方朔这次一板一眼,义正词严,提出“三不可”:
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是其不可一也;
坏人家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者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
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陡之典(指武帝),是其不可三也。
东方朔认为:国家得不到税收,农民失去土地,这是一不可;毁坏百姓的墓地、住宅,让百姓悲痛,这是二不可;皇上飞车奔驰,一旦出车祸,后果难料,这是三不可。
他还以殷纣王、秦二世为例,告诫汉武帝不可不顾民心民意。
这“三不可”汉武帝听进去了沒有呢?汉武帝连连称“是”,擢升东方朔为太中大夫,赏赐黄金百斤。不过听归听,上林苑照样扩建。(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
在这件事上,以汉武帝的个性,表现正常,既奖励直臣,又我行我素。倒是东方朔一反常态:东方先生的本职工作是博皇帝一乐,和围苑打猎一回事,怎么板起脸忧国忧民了?哪有一点“大隐”的味道?
第二件事,赞扬武帝杀婿。
武帝的外甥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昭平君仗着自己的舅舅兼岳父是当今圣上,母亲隆虑(lu,卢)公主又只有他一个儿子,平日骄横跋扈,总是被传讯。隆虑公主临终时,对这个不肖之子很不放心,于是拿出金千斤、钱千万,请求预先为昭平君赎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妹妹的最后托付,隆虑公主方才合眼。
母亲过世后,昭平君更加有恃无恐,竟然醉杀妻子的傅母(辅导、保育贵族子女之人)。按照汉律,杀人必判死罪。廷尉上奏后,大臣们认为,隆虑公主临死之前已经为儿子交了赎罪钱,皇上也答应了,这次就饶驸马一命吧。
汉武帝痛心疾首:妹妹英年早逝,只留下这根独苗,死前又将他托付我。我如杀他,怎么向死去的妹妹交代!他垂泪叹息,思考良久,又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为答应我的妹妹而违反成令。否则,将來我有什么颜面进祖庙拜见列祖列宗呢?面对天下百姓,我又作何解释?于是,下令处死昭平君。其实,武帝还有一个痛处不便表明:妹妹的儿子也是自己的亲女婿啊!自己将爱女变成寡妇,于心何忍?一向铁石心肠的武帝悲从中來,心痛不已。大臣们也纷纷落泪。(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
朝堂上愁雾弥漫、唏嘘一片。突然,东方朔跳了出來!他找到一个酒杯,高高举起,敬献给武帝说:臣听说圣君执政,赏赐不避仇人,诛罚不分骨肉。陛下遵循古训,这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好个东方朔!皇帝家要死人了,这是插科打诨的时候吗?群臣哑然,面面相觑,武帝也被他的突如其來惊住了,愣在那里。
汉武帝马上退朝,召见东方朔,质问他:古书上说,该你说话的时说话,才不至于讨人嫌。刚才你疯疯癫癫地敬酒,是什么意思?
东方朔赶紧脱下帽子,叩头请罪:陛下,天下之大,能够消忧解愁的只有酒。今天看到您这般伤心,我献上一杯美酒,一來祝贺皇上秉公办案,二來希望陛下借酒消忧。可惜我脑子笨,不懂得挑选时候,真是罪该万死!(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愚不知忌讳,当死!)
汉武帝想:东方先生哪里笨,大智若愚,心明眼亮得很哪!他怕我情绪不稳,收回成命,就当着群臣敬了那杯酒,这一來,我是绝难再有悔意了!这次,武帝仍沒有降罪东方朔,反而免了他因殿上小便而受到的处罚,另外又赏了他一百匹绢。
东方朔的表现再次令人匪夷所思,眼见皇帝痛不欲生,本应用你所长博他一笑,干吗还不知轻重地跑上來“添堵”?
第三件事,呵斥内宠入宣室。
长公主的丈夫陈午死得很早,她守寡多年。五十多岁的时候,长公主梅开二度,招了一个十八岁的内宠董偃。
董偃十三岁时随他母亲经营珠宝,经常出入长公主府中。长公主身边的人都夸董偃长得眉清目秀。长公主虽然已不年轻,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召來董偃一看,果然漂亮!就对董偃说:吾为母养之。董偃的母亲是生意人,全仰仗长公主关照,自然不敢有所得罪,只好留在长公主家。长公主教董偃读书、计算、驾车、射箭。五年后,董偃十八岁了,长成个大小伙子,长公主就让他伴寝。此时,长公主已经五十多岁了,得了这么帅气的内宠,自然喜不自胜。
董偃虽然是长公主的内宠,却只是个下人。长公主却不顾一切,主动拨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董偃结交京城权贵,而且下令:董偃每天花的金子不到百斤,钱不到百万,绢帛不到千匹,不用向她请示,超过这个数再向她报告(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
京城的达官贵人因此对董偃十分客气,尊称他为“董君”。
但是,内宠说到底是权贵夫人的泄欲工具,不仅沒有名分,还陷在权、钱、欲的旋涡中,命悬一线。历史上,武则天、太平公主的内宠,下场都十分凄惨。因此,有好友提醒董偃:你以一介布衣私奉长公主,犯的是难以预料的罪,打算将來怎么办(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董偃愁眉不展:我料到这事早晚是个大麻烦,但苦于毫无对策。
好友说:你为什么不劝长公主把自己的长门园献给皇上呢?他早就想要这个园子。皇上要是知道你的心意,一定会非常高兴。只要皇上赏识你,还担心什么呢?
董偃立即向长公主表达了这个意向。其实,长公主私纳董偃,自己也十分心虚,怕汉武帝治董偃的罪。她一听这个计策不错,马上打报告,要将自己的长门园献给皇上。汉武帝照单接受,还将这个园子改名为长门宫(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长公主园长门宫)。长公主万万沒有想到,这个长门宫虽成全了她和董偃的私情,后來却做了女儿阿娇被废之后的冷宫。这是后话。
长公主让董偃以黄金百斤答谢那个朋友,朋友也就“好人做到底”,积极为董偃设计,面见汉武帝:长公主称病不上朝,汉武帝就來探病,询问长公主有何要求(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欲)。长公主对武帝说:我蒙陛下厚恩,被封公主,衣食无忧。可我年事已高,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会留很大的遗憾,希望皇上能抽空到我的住所,向您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过了一阵儿,长公主称自己病好了,亲自拜见皇上。
姑姑如此拘礼,侄儿也不敢怠慢。几天之后,武帝亲临长公主的住所。这次,长公主算是拉下老脸,豁出去了。她穿起佣人的衣服,亲自掌勺,炮制了一桌好菜。慢慢地,武帝也猜到了她的用心所在。他主动提出,希望见见“主人翁”。“主人翁”即男主人,显然是戏言。
长公主一听皇上提到董偃,赶快去掉身上的首饰,光着脚,叩头请罪:我确有见不得人的事,犯了国法,有负陛下厚望。求陛下恕罪!姑姑守寡多年,武帝也想成人之美,于是传旨,不予追究。长公主这才重新戴上首饰,穿好鞋,还要董偃入席拜见汉武帝。
董偃穿着下人的服装,跪在殿下拜见汉武帝。汉武帝见董偃果然长得不错,就让董偃更衣上殿。长公主亲自端菜盛饭,倒茶敬酒。汉武帝酒兴高涨,一口一个“主人翁”,与董君感情迅速升温。(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