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正文 第六章 武帝平叛 (二)

    汉武帝将此案交丞相公孙弘主持,河南郡负责查办。

    此时,吕后当年的亲信、辟阳侯审食其的孙子审卿和公孙弘私交甚好,审卿与淮南王刘安宿怨颇深。于是,他极力罗织罪名;公孙弘更怀疑淮南王有叛乱之心,办得格外认真。

    刘安非常慌乱,又想发动叛乱,找到伍被商量,伍被还是老意见: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人心思定,如果贸然行动,必然是“逆天道而不知时”,肯定不能成功。刘安进退两难:起兵,胜算几乎沒有;不起兵,阴谋即将败露。

    刘建本來只想除掉太子刘迁,让自己的父亲当上太子。他万万沒有想到,这一状竟将自己的爷爷送上不归路。

    伍被力阻不成,便向淮南王献出一条借力打力的谋反之计:

    第一,伪造皇帝圣旨,迁徙三种人充实边地。

    当时,朔方郡组建不久,人口不多,伍被要迁徙的三种人:一是各地的豪强侠士,二是判处耏(nai,奈)罪(两年以上刑期)以上之人,三是家产在五十万以上之人;而且,要急催他们出行,逼得他们走投无路。

    第二,伪造中央司法部门关于逮捕各地诸侯的太子、幸臣的文件。

    伍被这一计谋,想通过作伪,导致民怨沸腾,诸侯恐惧(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天下大乱,淮南王刘安好借机举事。

    司马迁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两次用大段文字书写伍被不赞成淮南王刘安谋反的说辞,几乎占《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近一半的篇幅,表现了司马迁对伍被说辞的欣赏,对刘安破坏大一统局面的不满。伍被言论的中心就是,武帝时期百姓对中央政权的心态,与秦末百姓希望推翻暴秦的心态绝然不同,因此,叛乱绝无成功可能。

    “借力打力”着眼于制造政局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挑起人心转向。但是,刘安既听不进伍被不能谋反的话,也听不进伍被借力打力之计(此可也。虽然,吾以为不至若此)。他自有谋略:

    一是伪造印信。

    刘安这次是动了真格,上至皇帝的玉玺,丞相的大印,下至各地县官的官印,整套克隆。

    二是安排卧底。

    刘安派人伪装获罪逃到京城,在大将军卫青和丞相公孙弘的府中卧底,一旦事发,立即刺杀卫青,逼降公孙弘。

    三是策划调兵。

    武帝时期,诸侯国的军队由国相、内史、中尉三人掌管,三人之中有一人不同意,即不能调兵。淮南王担心国相等人不服从;于是,他和伍被商议了两种调兵方案:

    第一,谋杀国相等淮南国的高官,篡夺兵权。具体的方案是:伪装宫中失火,等国相、二千石高官來宫中救火,立即杀死他们(伪失火宫中,相、二千石救火至,即杀之)。

    第二,伪造南越兵入侵的假消息调兵:伪称南越入侵,借机派兵,掌握军权(持羽檄,从东方來,呼曰,南越兵入界,欲因以发兵)。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套方案:伍被主张先做势,待尘埃四起之时,登高一呼,他是做长线,谋全局;刘安主张毕其功于一役,他是做短线,搞投机,难怪谋事不成。

    【书生造反终不成】

    然而,这一系列措施紧锣密鼓筹划之际,事情却迅速败露,轰轰烈烈的淮南王叛乱胎死腹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淮南王瞬时失利呢?

    祸起萧墙。

    导致淮南王叛乱败露的原因有三:一是门客雷被告状,二是孙子刘建告状,三是主谋伍被告状。雷被和伍被是他手下的“八公”(八位门客)之一,刘建是他的孙子。雷被告状,敲响了淮南王的丧钟;刘建告状,再起波澜;伍被投案,供出全部详情。这是典型的“众叛亲离”啊!

    案发后,太子、王后立即被捕,王宫被围,参与谋反的人全部被抓,各种叛乱的器物也被查抄出來。汉武帝派宗正(主管皇族事务)手持符节,审判淮南王。

    宗正还未走到淮南国,淮南王已自刎而死。王后茶、太子刘迁和所有谋反之人一概被灭门。

    寡谋少断。

    刘安喜爱读书鼓琴,曾经召集门客编撰了《淮南子》一书(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世代传诵。从本质上讲,刘安是一介文人,属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类型。

    刘安准备起兵的时候,曾经担心太子妃洞察内幕,走漏风声,于是授意太子,三个月不和太子妃同床共寝,借口休掉太子妃。之后淮南王假装大怒,把太子和太子妃关在一起三个月,太子仍然不和太子妃亲近。太子妃只好请求离去,淮南王上书道歉,将太子妃送回京城长安。

    由此看來,淮南王准备叛乱的时间是很充分的;但是,在是否真正起兵一事上,淮南王非常犹豫,屡屡决而不断。

    雷被事件中,河南郡打算逮捕太子刘迁,刘安想叛乱,但一度举棋不定(计犹像十余日,未定);中尉至淮南国宣布削地时,刘安本來准备谋杀中尉后举事,中途又停了下來。

    刘建事件发生,淮南王得知中央政府的廷尉到來,便通知国相、二千石高官进宫,准备将中央政府任命的高官一网打尽。但是,前來的只有国相,内史出差在外,中尉以迎接廷尉为由推辞不來。刘安只好放弃这一谋杀计划。

    太子刘迁自以为罪不过谋杀淮南国的中尉,参与密谋的人也都死无对证;因此,还打算跟廷尉进京,听候发落。

    正当此时,伍被自首,彻底打乱了刘安的所有计划。

    整个叛乱,刘安心有不甘,手有不忍,优柔寡断,终至失败。

    志大才疏。

    淮南王刘安非常自负,伍被认为在天下安定的情况下发动叛乱不得人心,必然失败;后來精心筹划了煽动民心的几条措施,刘安不以为然:我还需要那样做吗?

    刘安有文才,他曾受武帝之诏,一挥而就,写下著名的《离骚传》;但是,刘安的这些才能,都不是治国之才,充其量只是一点文才。伍被批评他“逆天道而不知时”,真是一针见血!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之时,刘安企图叛乱(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兵应之),他的国相说愿意为他带兵,他便将兵权给了国相。国相拿到兵权后,协助中央政府平叛,根本不听淮南王指挥,客观上使淮南王躲过一次劫难。

    所以,命运已经很眷顾刘安了,好几次助他摆脱厄运。但是,“自作孽,不可活”,连摆平自己国相的能力都沒有,淮南王竟然念念不忘阴谋叛乱。

    究竟是什么成为淮南王的心魔,一定要放下书卷琴瑟,投进一场力所不及、世人不耻的叛乱呢?

    武安侯田蚡可谓把准了他的脉,几句话捧得他飘飘然:

    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金财物。

    其实,田蚡只是说说漂亮话,淮南王刘安就高兴得忘乎所以,幻想着有朝一日君临天下。

    淮南王过分看重自己的身份地位。自认为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比当今天子都要高一个辈分;因此,常常不愿向晚辈称臣(且吾高祖孙,亲行仁义,陛下遇我厚,吾能忍之;万世之后,吾宁能北面臣事竖子乎?)皇族中的辈分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政治资本,而刘安太看重这一点,以致于背上包袱,目空一切。

    淮南王谋反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刘安出生之前。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竟然早早预示了这场叛乱?刘氏皇族内部还有着多少引而未发的恩怨?

    请看:皇室恩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