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武帝继位(二)
3.宫闱角逐:五女人争宠 悉数登场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皇恩浩荡,四岁的刘彘和异母哥哥刘荣同时加封。一个胶东王,一个皇太子。王美人对刘彘的太子梦,到此似乎该终结了。然而,影响武帝政治生命的五个女人,三个尚未出场。她们是谁?新一轮宫闱战役如何打响?帝位的各路操盘手将怎样改变既定的权力走势?
【刘嫖:打女儿牌的太子操盘手】
第三个影响少年刘彘命运的人是长公主刘嫖。长公主也称馆陶公主、窦太主,她是窦太后的第一个女儿。“长”是个敬称。有汉一朝,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妈则称“大长公主”。窦太后临终前,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这个长公主真是母亲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长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身居高位,但她还嫌不够,想让自己的女儿也同样风光。在这一点上,她与吕后、薄太后如出一辙。如果繁衍后代是人与生俱来的使命,那么,这群“女强人”的苦心孤诣大概也出于一种天性,就是自己这一代人富了,贵了,还要拼命让子孙万代都能既富且贵。
长公主本不应当掺和到“立储”这件事里面去,但“舐犊情深”她放不下自己的宝贝女儿!她的女儿很有名,陈阿娇,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阿娇,“长门锁阿娇”的阿娇。“男怕人错行,女怕嫁错郎”,普天下的母亲对女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婚姻问题。长公主也不能免俗。不过,长公主的眼光相当高,正所谓“嫁人不要嫁别人,一定要嫁皇帝接班人”。只有当朝太子配得上她家的金枝玉叶。
刘嫖下手很快,即刻向新立太子刘荣抛去橄榄枝。皇帝的亲姐姐跟你攀亲,求之不得啊。但是,刘嫖十拿九稳的这门亲事告吹了。太子刘荣的母亲拒绝了,拒绝得非常干脆,让刘嫖碰了一鼻子灰。(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本来自我感觉卖了个天大的人情,怎料人家就是不买这个账!长公主那个气啊。这个节骨眼上,王娡、皇十子刘彘的母亲出现了。
王娡这时候贴上长公主,杀伤力极大!你想想,求亲遭拒,正是长公主心理最脆弱的时候,王美人任何一个亲近表示,都足以让她感激涕零。栗姬自傲自大,不屑交好长公主。而王美人很快就和长公主姐妹情深了。这可能形成什么局面?就是长公主刘嫖和王美人王娡联手,独霸后宫。唐诗人王建《新嫁娘》云: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可见,搞好跟小姑子的关系,无论古今,无论皇室还是平民,都是媳妇在婆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杀手锏,何况是大姑姐!
我们一再提到,皇位的继承讲究“立嫡立长”。太子刘荣虽是长子,却不是嫡子。还有一个无宠无子的薄皇后横在那里,不是吗?不过,说来也简单。汉景帝只要废掉薄皇后,改立栗姬为后不就完了?可是景帝偏偏没有废后。这说明了什么?考验太子,试探栗姬,抑或碍于薄皇后?不管怎样,王美人没有死心。长公主和王美人的如意算盘无非是这样打的:先将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嫁与王美人的儿子刘彘,再拥立刘彘为太子,之后的帝后关系顺理成章。
这一幕人际重组、权力再分配的情景剧相当微妙,不断为后世演绎成各种版本。有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它怎么写这个故事的呢?剧中,长公主派了一个媒婆,叫吴婆,向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求婚。栗姬断然拒绝,还把那个媒婆臭骂了一顿。这是小说家之言。事实上,吴婆这个人和找媒婆求婚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史记》记载,长公主亲自上门找栗姬提亲,又当面遭到栗姬拒绝。电视剧中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情节,说王美人主动拜访长公主,要促成阿娇和刘彘的婚姻。电视剧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王美人工于心计。历史上,长公主碰壁以后,很快转移视线,提出和王美人结为儿女亲家,王美人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这其中,还流传着一个浪漫故事。刘彘小的时候,有一天,姑姑长公主把他抱在腿上,问他,你要不要娶妻子啊?又点着她身边百十个宫女,问刘彘要不要。小刘彘摇头晃脑,统统不要。长公主点到自己的女儿阿娇时,刘彘开口了: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如果有幸娶阿娇为妻,我要造一座金房子给她住,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金屋藏娇”。
垂髻稚子的一句天真誓言,流传久远,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它的可靠性。《史记》《汉书》都没有关于“金屋藏娇”的记载。“金屋藏娇”典出何处呢?《汉武故事》。《汉武故事》现在署名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班固写了《汉书》,这是肯定的。说《汉武故事》这部野史也是班固写的,就比较可疑了,历史上无据可查。我们只能说这是后人托名班固而作。“金屋藏娇”可信不可信?因为它出自野史,我们只能姑妄听之。
准“亲家”联手,各有所图。王美人将长公主视为自己打翻身仗的秘密武器,极力逢迎。长公主则把王美人当作确保子孙万代荣光的潜力股,奋力提携。目标很清晰:倒栗挺王,废荣立彘。
现在,决定少年刘彘前途命运的五个女人,已经亮相了三个。我们回忆一下,她们分别是:薄皇后、王美人、长公主。王美人和长公主结为一个阵营,暂时领先。“王长”联盟怎样实现这一战略路线图?汉景帝对此作何反应?五个女人的角力,刘彘的命运又将发生什么转机?
【栗姬:不能承受皇后之重】
影响少年刘彘命运的第四个女人,栗姬,她是汉景帝长子刘荣的生身母亲。栗姬(齐地人,即现在的山东人)是较早来到景帝身边的女人;为景帝一共生了三个儿子。景帝四年(前153),栗姬的大儿子刘荣册封为太子,栗姬却意外地没有被封后。汉景帝决定只立太子不立皇后,一定有他的考虑。大家想想,景帝的处境也很尴尬。储君只能有一个,自己那么多儿子,到底立哪一个?他首先立的还是长子,不是嫡子;因为他的嫡妻薄皇后无儿无女,连竞争太子的“入场券”都没捞到。尽管如此,封栗姬之子为皇太子,却没有立她为皇后,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很多变数?
第一,栗姬将来能不能被立为皇后?什么时候可以立为皇后?是否一直以普通殡妃的身份深居后宫?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太子,皇后跟太子本来应当是母子关系,现在却分为两块,这个局面要维持多久?什么时候会改变?不知道。
第二,如果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而自己长期未能封后,会不会影响到儿子的太子地位呢?难以预料。
第三,薄皇后是皇后,栗姬的儿子刘荣是太子,皇后位和太子位两下分离,会不会给其他的妃嫔们造成一种错觉?让她们感到有机可乘?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个真实的危险信号?
但是,栗姬完全无视这个危险信号。在儿子刘荣立为太子之后,她遭遇的第一件事,就是长公主代女儿向她提亲。交好皇亲,是缤妃固宠的后宫秘方;然而栗姬断然拒绝,相当冷漠。栗姬的拒绝令人费解。据我分析,原因有二:
首先是妒忌。殡妃妒忌皇姐,似乎无从说起。原来,其中另有隐情。一直以来,长公主在汉景帝后宫扮演扮演一个婚介所牵线人的角色,不断地向弟弟推荐美女。而且她的眼光精准,一介绍就成功,汉景帝对姐姐介绍的这些女人,一个一个加以宠幸、册封。长公主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讨好弟弟。但是,她的行为对栗姬刺激很大。栗姬觉得,自己之所以受到冷遇,都是这个长公主在捣鬼,尽弄些狐狸精来迷惑皇帝。现在,你还想要自己的女儿做我的儿媳?没门儿!
其次是幼稚。栗姬有嫉妒心,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有夫之妇,见自己的丈夫——当然这丈夫很特殊,是皇帝——不断地有人给他介绍新宠,她不高兴,甚至嫉妒,这很正常。但是,嫉妒归嫉妒,她不应该表露出来,尤其不能因此错失交好皇姐的大好时机。所以,栗姬最大的弱点,就是幼稚。她不知道宫廷斗争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们替栗姬想一下,她这个时候一心盯着哪儿啊?儿子已经立为太子,自己差一步就可以当皇后。栗姬肯定盯着那个占着后位、却不生孩子的薄皇后啊!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能让这个薄皇后把位子腾出来?她冥思苦想,却万方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谁?王美人。王娡王美人还在盯着她栗姬呢。凡是栗姬不屑的事、不喜欢的人,王娡尽其所能,用最大的热情去团结。王美人的种种行为,就是以取代栗姬为近期目标。
拒亲长公主,对栗姬来说真是一场灾难;但是,栗姬对这场灾难毫无觉察。而长公主“倒栗挺王,废荣立彘”的第一步,就是利用与景帝的姐弟关系,攻讦栗姬。
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
长公主对景帝说,栗姬派她的侍者在长公主背后诅咒(祝)和唾骂(唾)她,而且还诌媚魔道,景帝因此“望之”。这个“望”就是怨恨。汉景帝城府极深,当时并未发作,但他对栗姬的好感指数从此一路暴跌。显然,长公主、栗姬、汉景帝,三方从未有机会对此事当面对质、澄清。长公主旷日持久地诋毁,栗姬闭目塞听地自傲。事态一天天向长公主预计的战略轨道发展。
栗姬确实犯了一些无可挽回的错误。
一是栗姬对帝王妃嫔的地位缺乏足够认识。自古帝王多薄幸。要堂堂天子对你用情专一、海枯石烂,这怎么可能啊!在这一点上,上一集讲过的薄太后就很通达。不就是***吗?以后再不见面吗?可以,她都认了,反正我怀有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似云遮雾障、寸步难行的一切必然廓清,结果她有一连串的幸运。
栗姬却没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她成天一肚子委屈:我给你生了一个长子,你倒和那么多人好,再不理我!甚至把一腔怨气,发泄到长公主身上。回头想想,栗姬并不是景帝的第一个女人,却有幸生了长子,长子又立为太子,她有很多快乐的理由。但她一点也不高兴,她只为得不到更多的扼腕,从不为得到的感恩,更不知诚惶诚恐,惜福避祸。
二是栗姬严重低估了长公主的能量。长公主一天到晚琢磨着给皇上找女人,我就不能给你好看。还想把女儿嫁过来,我就不答应!长公主是什么人?是尊贵的皇姐,长年的御用婚介人,景帝离得了她吗?你现在和她较劲,她当然要在景帝面前说你的坏话;景帝偏听偏信也是必然的!栗姬对长公主巨大的破坏性缺乏足够的估计!王美人是利用长公主,而栗姬却是得罪长公主。
三是栗姬过分高估了太子位的稳定性。有句话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栗姬挟的不是“天子”,而是“太子”。太子是未来的天子,是我栗姬的亲生儿子。有了他,谁都不在话下,你长公主又能把我怎样?的确,“太子”和“天子”仅一字之差,但差就差在“未来”之上。太子到皇帝,还有很长时间要等待,还有很多变数可能发生。恐怕从刘荣册封太子那天起,栗姬已经把儿子当成皇帝,自己尽可以颐指气使、耀武扬威了。
四是栗姬对自己取得皇后之位过于乐观。儿子已经立为太子,自己做皇后之日还会远吗?所以,这个准皇后天不怕,地不怕,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权臣宠妃,都敢顶。长公主有什么了不起?将来我的儿子当了皇帝,我就是皇太后!
栗姬的悲剧既有高估,也有低估。总之,对皇权的认识过于肤浅。
皇权是什么?皇权就是极端独裁,变化莫测。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最后,不服还不行。今天说你是皇后你就母仪夫下,明天将你打入冷宫你就四面楚歌;上个时辰封你是太子你就是储君,下个时辰贬你到边疆你就是贱民。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皇权更迭,本质就是人治:喜怒哀乐,皆是国策;爱恨情仇,唯我独尊。吕后为什么能够直接称制行使皇帝的职权,就因为她一人说了算。史无前例我就是第一例,前无古人就从我这里开始。栗姬不想方设法套牢皇帝,结交皇亲,却“挟太子以令诸侯”,四面树敌,又如何能出奇制胜,交上好运呢?
我们回头再看,已经出场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薄皇后、王美人、长公主、栗姬,各阵营力量对比,1:2:1,刘彘登临太子之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谁是决胜胶东王刘彘的最后一张王牌?谁是压垮皇太子刘荣的最后一根稻草?废立太子,还有多长的等待?
【窦太后:废立太子我有话】
第五个女人——窦太后。
这也是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窦太后初入宫时,名叫窦猗房,只是吕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吕后恐怕没有想到,她身边的这个灰姑娘,日后将取代她,成为大汉又一个威风凛凛的皇太后!
一天,吕太后突然决定,把身边的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刘姓诸侯王,每王分得五人,窦猗房恰好也在被遣之列。窦猗房头脑灵光,她的小算盘一拨拉,这可是回家团聚的好机会!
窦猗房何许人也?她是当时赵国清河人,就是现在河北清河,她希望能把自己分到赵地去。她瞅准机会,给负责分配的宦官打招呼、托关系:将来分的时候,您一定要记得把我分到赵王那儿去。话虽说到了,临到分的时候,主事的人却完全忘了这个茬,名单公布,她被分到代国。走的时候,窦猗房哭哭啼啼,死活不干。但让窦猗房没有想到的是和她一起的五个宫女,偏偏只有自己最得代王刘恒喜爱。这是第一个幸运,得宠。
得宠的窦猗房为代王刘恒生了一女,二子。女儿就是后来的长公主刘嫖,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次子刘武就是后来的梁孝王。这是第二个幸运,得子。
后来,代王刘恒躲过了那个高后疯狂七年的大屠杀,平定诸吕,出乎意料地被推举为皇帝,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这是第三个幸运,夫贵。
最后,窦猗房虽然受到刘恒的宠幸,但是刘恒前面有一个嫡妻啊,嫡妻生下四个儿子,有史书记载是三个儿子。非常奇怪的是,汉文帝被立为皇帝以前,他的这个王后死了;汉文帝称帝之后,王后生的四个儿子又一个接一个地都死了(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後代王立为帝,而主后所生四男更病死)。窦猗房没有谋夺后位,更没有因此去害人。世间万物的联系有时就那么残酷,王后一家母子接二连三地离世,如此厄运成全了窦猗房的第四个幸运,专宠。
窦猗房的地位突出了,很快被汉文帝封为皇后,到了景帝朝,她就成了窦太后。
我们知道,中国帝王史上,“太后现象”不容小视。在朝廷,你是皇上。可是,退了朝,你还是儿子。既然国事便是家事,那么,家事也就是国事。所以,做了太后的窦猗房,在皇子的继承权上,是很有发言权的。那么,在废立储君的问题上,窦太后会将她这至关重要的一票投给谁呢?
请看:立储风波。
景帝前元四年(前153),皇恩浩荡,四岁的刘彘和异母哥哥刘荣同时加封。一个胶东王,一个皇太子。王美人对刘彘的太子梦,到此似乎该终结了。然而,影响武帝政治生命的五个女人,三个尚未出场。她们是谁?新一轮宫闱战役如何打响?帝位的各路操盘手将怎样改变既定的权力走势?
【刘嫖:打女儿牌的太子操盘手】
第三个影响少年刘彘命运的人是长公主刘嫖。长公主也称馆陶公主、窦太主,她是窦太后的第一个女儿。“长”是个敬称。有汉一朝,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妈则称“大长公主”。窦太后临终前,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这个长公主真是母亲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长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身居高位,但她还嫌不够,想让自己的女儿也同样风光。在这一点上,她与吕后、薄太后如出一辙。如果繁衍后代是人与生俱来的使命,那么,这群“女强人”的苦心孤诣大概也出于一种天性,就是自己这一代人富了,贵了,还要拼命让子孙万代都能既富且贵。
长公主本不应当掺和到“立储”这件事里面去,但“舐犊情深”她放不下自己的宝贝女儿!她的女儿很有名,陈阿娇,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阿娇,“长门锁阿娇”的阿娇。“男怕人错行,女怕嫁错郎”,普天下的母亲对女儿,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婚姻问题。长公主也不能免俗。不过,长公主的眼光相当高,正所谓“嫁人不要嫁别人,一定要嫁皇帝接班人”。只有当朝太子配得上她家的金枝玉叶。
刘嫖下手很快,即刻向新立太子刘荣抛去橄榄枝。皇帝的亲姐姐跟你攀亲,求之不得啊。但是,刘嫖十拿九稳的这门亲事告吹了。太子刘荣的母亲拒绝了,拒绝得非常干脆,让刘嫖碰了一鼻子灰。(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本来自我感觉卖了个天大的人情,怎料人家就是不买这个账!长公主那个气啊。这个节骨眼上,王娡、皇十子刘彘的母亲出现了。
王娡这时候贴上长公主,杀伤力极大!你想想,求亲遭拒,正是长公主心理最脆弱的时候,王美人任何一个亲近表示,都足以让她感激涕零。栗姬自傲自大,不屑交好长公主。而王美人很快就和长公主姐妹情深了。这可能形成什么局面?就是长公主刘嫖和王美人王娡联手,独霸后宫。唐诗人王建《新嫁娘》云: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可见,搞好跟小姑子的关系,无论古今,无论皇室还是平民,都是媳妇在婆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杀手锏,何况是大姑姐!
我们一再提到,皇位的继承讲究“立嫡立长”。太子刘荣虽是长子,却不是嫡子。还有一个无宠无子的薄皇后横在那里,不是吗?不过,说来也简单。汉景帝只要废掉薄皇后,改立栗姬为后不就完了?可是景帝偏偏没有废后。这说明了什么?考验太子,试探栗姬,抑或碍于薄皇后?不管怎样,王美人没有死心。长公主和王美人的如意算盘无非是这样打的:先将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嫁与王美人的儿子刘彘,再拥立刘彘为太子,之后的帝后关系顺理成章。
这一幕人际重组、权力再分配的情景剧相当微妙,不断为后世演绎成各种版本。有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它怎么写这个故事的呢?剧中,长公主派了一个媒婆,叫吴婆,向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求婚。栗姬断然拒绝,还把那个媒婆臭骂了一顿。这是小说家之言。事实上,吴婆这个人和找媒婆求婚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史记》记载,长公主亲自上门找栗姬提亲,又当面遭到栗姬拒绝。电视剧中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情节,说王美人主动拜访长公主,要促成阿娇和刘彘的婚姻。电视剧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王美人工于心计。历史上,长公主碰壁以后,很快转移视线,提出和王美人结为儿女亲家,王美人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这其中,还流传着一个浪漫故事。刘彘小的时候,有一天,姑姑长公主把他抱在腿上,问他,你要不要娶妻子啊?又点着她身边百十个宫女,问刘彘要不要。小刘彘摇头晃脑,统统不要。长公主点到自己的女儿阿娇时,刘彘开口了: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如果有幸娶阿娇为妻,我要造一座金房子给她住,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金屋藏娇”。
垂髻稚子的一句天真誓言,流传久远,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它的可靠性。《史记》《汉书》都没有关于“金屋藏娇”的记载。“金屋藏娇”典出何处呢?《汉武故事》。《汉武故事》现在署名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班固写了《汉书》,这是肯定的。说《汉武故事》这部野史也是班固写的,就比较可疑了,历史上无据可查。我们只能说这是后人托名班固而作。“金屋藏娇”可信不可信?因为它出自野史,我们只能姑妄听之。
准“亲家”联手,各有所图。王美人将长公主视为自己打翻身仗的秘密武器,极力逢迎。长公主则把王美人当作确保子孙万代荣光的潜力股,奋力提携。目标很清晰:倒栗挺王,废荣立彘。
现在,决定少年刘彘前途命运的五个女人,已经亮相了三个。我们回忆一下,她们分别是:薄皇后、王美人、长公主。王美人和长公主结为一个阵营,暂时领先。“王长”联盟怎样实现这一战略路线图?汉景帝对此作何反应?五个女人的角力,刘彘的命运又将发生什么转机?
【栗姬:不能承受皇后之重】
影响少年刘彘命运的第四个女人,栗姬,她是汉景帝长子刘荣的生身母亲。栗姬(齐地人,即现在的山东人)是较早来到景帝身边的女人;为景帝一共生了三个儿子。景帝四年(前153),栗姬的大儿子刘荣册封为太子,栗姬却意外地没有被封后。汉景帝决定只立太子不立皇后,一定有他的考虑。大家想想,景帝的处境也很尴尬。储君只能有一个,自己那么多儿子,到底立哪一个?他首先立的还是长子,不是嫡子;因为他的嫡妻薄皇后无儿无女,连竞争太子的“入场券”都没捞到。尽管如此,封栗姬之子为皇太子,却没有立她为皇后,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很多变数?
第一,栗姬将来能不能被立为皇后?什么时候可以立为皇后?是否一直以普通殡妃的身份深居后宫?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太子,皇后跟太子本来应当是母子关系,现在却分为两块,这个局面要维持多久?什么时候会改变?不知道。
第二,如果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而自己长期未能封后,会不会影响到儿子的太子地位呢?难以预料。
第三,薄皇后是皇后,栗姬的儿子刘荣是太子,皇后位和太子位两下分离,会不会给其他的妃嫔们造成一种错觉?让她们感到有机可乘?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个真实的危险信号?
但是,栗姬完全无视这个危险信号。在儿子刘荣立为太子之后,她遭遇的第一件事,就是长公主代女儿向她提亲。交好皇亲,是缤妃固宠的后宫秘方;然而栗姬断然拒绝,相当冷漠。栗姬的拒绝令人费解。据我分析,原因有二:
首先是妒忌。殡妃妒忌皇姐,似乎无从说起。原来,其中另有隐情。一直以来,长公主在汉景帝后宫扮演扮演一个婚介所牵线人的角色,不断地向弟弟推荐美女。而且她的眼光精准,一介绍就成功,汉景帝对姐姐介绍的这些女人,一个一个加以宠幸、册封。长公主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讨好弟弟。但是,她的行为对栗姬刺激很大。栗姬觉得,自己之所以受到冷遇,都是这个长公主在捣鬼,尽弄些狐狸精来迷惑皇帝。现在,你还想要自己的女儿做我的儿媳?没门儿!
其次是幼稚。栗姬有嫉妒心,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有夫之妇,见自己的丈夫——当然这丈夫很特殊,是皇帝——不断地有人给他介绍新宠,她不高兴,甚至嫉妒,这很正常。但是,嫉妒归嫉妒,她不应该表露出来,尤其不能因此错失交好皇姐的大好时机。所以,栗姬最大的弱点,就是幼稚。她不知道宫廷斗争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们替栗姬想一下,她这个时候一心盯着哪儿啊?儿子已经立为太子,自己差一步就可以当皇后。栗姬肯定盯着那个占着后位、却不生孩子的薄皇后啊!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能让这个薄皇后把位子腾出来?她冥思苦想,却万方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谁?王美人。王娡王美人还在盯着她栗姬呢。凡是栗姬不屑的事、不喜欢的人,王娡尽其所能,用最大的热情去团结。王美人的种种行为,就是以取代栗姬为近期目标。
拒亲长公主,对栗姬来说真是一场灾难;但是,栗姬对这场灾难毫无觉察。而长公主“倒栗挺王,废荣立彘”的第一步,就是利用与景帝的姐弟关系,攻讦栗姬。
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
长公主对景帝说,栗姬派她的侍者在长公主背后诅咒(祝)和唾骂(唾)她,而且还诌媚魔道,景帝因此“望之”。这个“望”就是怨恨。汉景帝城府极深,当时并未发作,但他对栗姬的好感指数从此一路暴跌。显然,长公主、栗姬、汉景帝,三方从未有机会对此事当面对质、澄清。长公主旷日持久地诋毁,栗姬闭目塞听地自傲。事态一天天向长公主预计的战略轨道发展。
栗姬确实犯了一些无可挽回的错误。
一是栗姬对帝王妃嫔的地位缺乏足够认识。自古帝王多薄幸。要堂堂天子对你用情专一、海枯石烂,这怎么可能啊!在这一点上,上一集讲过的薄太后就很通达。不就是***吗?以后再不见面吗?可以,她都认了,反正我怀有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似云遮雾障、寸步难行的一切必然廓清,结果她有一连串的幸运。
栗姬却没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她成天一肚子委屈:我给你生了一个长子,你倒和那么多人好,再不理我!甚至把一腔怨气,发泄到长公主身上。回头想想,栗姬并不是景帝的第一个女人,却有幸生了长子,长子又立为太子,她有很多快乐的理由。但她一点也不高兴,她只为得不到更多的扼腕,从不为得到的感恩,更不知诚惶诚恐,惜福避祸。
二是栗姬严重低估了长公主的能量。长公主一天到晚琢磨着给皇上找女人,我就不能给你好看。还想把女儿嫁过来,我就不答应!长公主是什么人?是尊贵的皇姐,长年的御用婚介人,景帝离得了她吗?你现在和她较劲,她当然要在景帝面前说你的坏话;景帝偏听偏信也是必然的!栗姬对长公主巨大的破坏性缺乏足够的估计!王美人是利用长公主,而栗姬却是得罪长公主。
三是栗姬过分高估了太子位的稳定性。有句话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栗姬挟的不是“天子”,而是“太子”。太子是未来的天子,是我栗姬的亲生儿子。有了他,谁都不在话下,你长公主又能把我怎样?的确,“太子”和“天子”仅一字之差,但差就差在“未来”之上。太子到皇帝,还有很长时间要等待,还有很多变数可能发生。恐怕从刘荣册封太子那天起,栗姬已经把儿子当成皇帝,自己尽可以颐指气使、耀武扬威了。
四是栗姬对自己取得皇后之位过于乐观。儿子已经立为太子,自己做皇后之日还会远吗?所以,这个准皇后天不怕,地不怕,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权臣宠妃,都敢顶。长公主有什么了不起?将来我的儿子当了皇帝,我就是皇太后!
栗姬的悲剧既有高估,也有低估。总之,对皇权的认识过于肤浅。
皇权是什么?皇权就是极端独裁,变化莫测。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最后,不服还不行。今天说你是皇后你就母仪夫下,明天将你打入冷宫你就四面楚歌;上个时辰封你是太子你就是储君,下个时辰贬你到边疆你就是贱民。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皇权更迭,本质就是人治:喜怒哀乐,皆是国策;爱恨情仇,唯我独尊。吕后为什么能够直接称制行使皇帝的职权,就因为她一人说了算。史无前例我就是第一例,前无古人就从我这里开始。栗姬不想方设法套牢皇帝,结交皇亲,却“挟太子以令诸侯”,四面树敌,又如何能出奇制胜,交上好运呢?
我们回头再看,已经出场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薄皇后、王美人、长公主、栗姬,各阵营力量对比,1:2:1,刘彘登临太子之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谁是决胜胶东王刘彘的最后一张王牌?谁是压垮皇太子刘荣的最后一根稻草?废立太子,还有多长的等待?
【窦太后:废立太子我有话】
第五个女人——窦太后。
这也是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窦太后初入宫时,名叫窦猗房,只是吕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吕后恐怕没有想到,她身边的这个灰姑娘,日后将取代她,成为大汉又一个威风凛凛的皇太后!
一天,吕太后突然决定,把身边的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刘姓诸侯王,每王分得五人,窦猗房恰好也在被遣之列。窦猗房头脑灵光,她的小算盘一拨拉,这可是回家团聚的好机会!
窦猗房何许人也?她是当时赵国清河人,就是现在河北清河,她希望能把自己分到赵地去。她瞅准机会,给负责分配的宦官打招呼、托关系:将来分的时候,您一定要记得把我分到赵王那儿去。话虽说到了,临到分的时候,主事的人却完全忘了这个茬,名单公布,她被分到代国。走的时候,窦猗房哭哭啼啼,死活不干。但让窦猗房没有想到的是和她一起的五个宫女,偏偏只有自己最得代王刘恒喜爱。这是第一个幸运,得宠。
得宠的窦猗房为代王刘恒生了一女,二子。女儿就是后来的长公主刘嫖,长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次子刘武就是后来的梁孝王。这是第二个幸运,得子。
后来,代王刘恒躲过了那个高后疯狂七年的大屠杀,平定诸吕,出乎意料地被推举为皇帝,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这是第三个幸运,夫贵。
最后,窦猗房虽然受到刘恒的宠幸,但是刘恒前面有一个嫡妻啊,嫡妻生下四个儿子,有史书记载是三个儿子。非常奇怪的是,汉文帝被立为皇帝以前,他的这个王后死了;汉文帝称帝之后,王后生的四个儿子又一个接一个地都死了(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後代王立为帝,而主后所生四男更病死)。窦猗房没有谋夺后位,更没有因此去害人。世间万物的联系有时就那么残酷,王后一家母子接二连三地离世,如此厄运成全了窦猗房的第四个幸运,专宠。
窦猗房的地位突出了,很快被汉文帝封为皇后,到了景帝朝,她就成了窦太后。
我们知道,中国帝王史上,“太后现象”不容小视。在朝廷,你是皇上。可是,退了朝,你还是儿子。既然国事便是家事,那么,家事也就是国事。所以,做了太后的窦猗房,在皇子的继承权上,是很有发言权的。那么,在废立储君的问题上,窦太后会将她这至关重要的一票投给谁呢?
请看:立储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