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

正文 战苏联二十六节:德国空军恐惧症

    苏联的现状比较艰难,斯大林知道他已经无路可退。全国人民都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古德里安所部三十万人马孤军深入,与zhōng yāng集团军群主力相距足有百余公里。他们在图拉固守,在苏军莫斯科防线形成了一个突出部。斯大林及苏联军事委员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们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这个胆大包天的闪击先锋!

    为此,斯大林派出他最倚重的将军,老朱来与老古对阵。为了防备古德里安相当犀利的突击战术,老朱殚心竭虑,根据苏军现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防守战术。

    朱可夫采用了一套不同其前任的防御战术。改变只在正面,单线防御的作法。建立纵深防御体系。但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来驻守。

    大型城市攻坚战,当攻方,顺利进攻到目标近地。占领对目标的进攻出发点时,要切忌急躁冒进,在己方与左右两翼脱节,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发起进攻。这样一来,会使攻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使攻方付出不必要的伤亡。严重会导致战役失败,应当先消灭大量的外围城市。沿点拔除,形成对目标可靠的合围之后,再进攻主城区。

    这是一个攻城的战争规律,而今古德里安不顾古训,悍然在图拉大兴土木,妄想固守。这是一个天赐良机,是苏联红军一雪前耻的好机会。

    他们急需确定的是,德军一向组织严密,他们怎可能就这样仓促的把只有一个方向的进攻部队就这样投入危险的境地?他们一定会有后手,一定不止一路进攻部队。在对另一支部队的猜测中,苏联情报部门一直在争论不休。但是有资格作为进攻莫斯科的德军部队确实不多,到底是霍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还是在进攻中突然抽身而退的原曼施坦因指挥的第十一集团军呢?这两支军队都是德军jīng锐,霍特以指挥装甲部队见长,他的部队也拥有500辆以上的新型豹三坦克,是德军装甲部队中实力强大的先锋部队。而曼施坦因调教过的第十一集团军则是一支步兵组成的野战军。他们尤其善于进攻要塞。拥有丰富的对要塞城市作战的经验。目前他们已经机动到了莫斯科西北500公里处的波罗维奇,大有准备与古德里安的第六集团军夹击莫斯科之势。不得不防!

    更可怕的是,这一支部队拥有大量的攻城炮,德军重炮部队几乎都在这里集中着。他们本来是用来进攻列宁格勒的,但是现在德军有了更大的目标。毫无疑问他们进攻的重心已经向着莫斯科偏转了。

    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月底,苏最高统帅部开始在其他战区抽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莫斯科前线的部队得到必要的休息,新的预备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赶到。在西伯利亚与鬼子们对峙的jīng锐部队曾经作为上一次莫斯科会战中决定乾坤的一支奇兵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现在担负着把鬼子打回老家去的重任,并没有出现在莫斯科周围的战场上。斯大林不想在这里与德军打一场消耗战,虽然苏军进攻能力堪忧。他决心一口吃掉古德里安的六集。也没有掂量掂量自己的牙口是否够硬!

    在图拉前线传递来的战报一再显示德军还是在修筑工事,仿佛他们要在图拉市度过寒冷的冬季。虽然寒冷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德军的坦克机动提供了便利,但是他们的装甲部队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在苏军坦克部队发起的几次袭扰战斗中也没有出现踪迹。也许是进攻图拉市的时候他们的坦克损耗严重,不会再有战斗力了。也许是在修理车间里维护着呢!对付苏军坦克的无一例外是德国空军那恐怖的、号称“即时机枪”的攻击机!他们皮糙肉厚,斯大林2坦克上面装备的12.7毫米机枪甚至不能损其分毫!攻击效率惊人,一架飞机就能支援一个营的防线。苏军即使用100辆坦克同时发起冲锋也不能突破德军反坦克炮与攻击机的组合!在损失了几十辆T34之后,朱可夫立刻停止了这种无谓的消耗。通过几次战斗,他知道在苏联空军不能多的制空权之前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英美一如既往的支援者苏联大量飞机,应斯大林的要求他们这一次特地整了600架安装着两门40炮的蚊式,P38闪电等多功能战斗机。斯大林要用这600架飞机打开空战不利的局面。英美高层现在普遍有一种共识:德国空军的力量是压倒一切同时也是震撼世界的。他们在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撑下,装备着比自己的空军要好得多的飞机。与他们打仗就是在拼命!这种事交给不怕死的老毛子去做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两国不遗余力的把自己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可以对抗德国空军的方法统统优先交付给苏联空军,让他们先试验一番。而后找出不足再加以改进。苏联空军用生命与鲜血检验的各种数据就这样被他们用装备给换取了。

    此时,气温已跌到了零下50摄氏度。德军在新式军装温暖的保护中不虞寒冷。他们甚至笑着在雪地里面打雪仗,堆雪人!相比他们在去年身无御寒之衣,数以千计的人员被冻伤,数以百计的人员被冻死。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乌克兰地区,伦斯德特的南方集团军群兵力已然减少。南方集团军群在其所属的一些部队被调到zhōng yāng集团军群和其它战区以后,现在只剩下大约四十个德国师(其中有十三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此外还有罗马尼亚、意大利和斯洛伐克的一些部队。造坦克如造机枪的速度催生了很多德军装甲师,他们往往只是在模拟训练机上有过“战斗”经验,虽然模拟机一再的根据实战数据进行着升级。但是再怎么接近实战也不能真的代替实战!刺刀见血,招招到肉的实战才是锻炼部队的最好途径。幸好他们的战斗任务是防守,而不是进攻。在德国空军的帮助下这个任务还是很简单的,甚至这里的生活已经不次于在法国的黄油前线了。对面苏军的进攻不频繁也规模不大,他们现在的作战中心集中在莫斯科,古德里安的一剑穿心把斯大林吓得够呛。三天拿下图拉把朱可夫也骇的一愣一愣的。苏军不得不在莫斯科苦心经营防御,以防德军的突袭。

    在克里木半岛上的苏军因为白起的一纸军令,德军全线退守而得以存活。当初曼施坦因的十一集团军摧城拔寨,在重炮的支援下把克里木半岛的苏军打的很是悲摧!他们堕入老狐狸的计谋中,差一点就没能逃出生天!

    而今他们百德军控制在克里木半岛,想打打不过,是无谓牺牲。想逃,面对漫漫黑海,依靠苏军黑海舰队真是够冒险的。不过他们还是在斯大林的命令下逃过了只有一公里多的亚速海峡,加入到了苏军高加索方面军的战斗序列中去了。至于那个建造的很完善的塞瓦斯伯托尔要塞早就被德军的攻击机携带着重磅炸弹给炸的千疮百孔了。德军飞机严密的控制着这里的天空,以致于守军补给被断,他们不得不放弃这里,保存兵力继续战斗。

    因为德国的潜在盟友土耳其曾经表达过要与俄国作战的意愿,条件是德国一定要打到外高加索地区。再加上斯大林要保护苏联的能源基地——巴库油田。所以苏联人在此地驻有重兵。他们都是吃苦耐劳的山地师。虽然这里的少数民族,比较彪悍善战。但是他们对苏联zhèng fǔ却是从来都没有好感。这些人之中有大家都熟悉的车臣人,奥赛梯人、这些家伙可都不是好欺负的主。所以斯大林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激怒他们,免得引起自家后院起火!

    土耳其的军事实力并不强,但他们在长期与俄国对抗中练就了一副抗揍的好身板。匈奴人的后裔血统中就有着闯荡天下到处惹事的基因。他们的兵员素质还是不错的,都是能刺刀见红的jīng壮汉子!用德国的军事思想武装起来,只要稍加训练就是一只jīng兵!

    这里是斯大林不能不分心的一个焦点地区,德国空军不间断的空袭把这里的布防摧毁的七零八落。当地军民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高shè火力很难抑制德国空军。他们在不断地摧毁与建设中重复着挨揍的生活。

    很多地区因为频繁的遭到空袭而不得不停止修筑工事,在高加索的山地地区。飞机高来高往,来去自如。士兵们辛辛苦苦的建造一个碉堡要很多人很多天的劳作!往往前脚建好,后脚就被德军飞机一枚火箭弹就给报销了!长此以往,士气因此很低沉,士兵们也就很抵触在山地建设工事。

    在其他战区同样如此,全面占据优势的德国空军在突然xìng的攻击中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他们来去如飞,时而低空突击,时而高来告去。让人防不胜防,更变态的是他们透出的炸弹准的过分。很多时候,炸弹落下兄弟们被炸的哭爹喊娘!飞机还没见着!

    为了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要大力扩建空军才行。这在一两年之内是看不到效果的。问题是在这种局面改变之前要一直被动挨打吗?

    德国空军恐惧症还真不是那么好治的!

    斯大林有一块心病,那即是顿涅次盆地。这个地方对于苏联的重要xìng不亚于鲁尔区对德国。顿涅次盆地是苏联最主要的煤炭产地,有“煤仓”之称。1941年该地区生产的煤占苏联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焦炭占百分之七十五,此外还生产占苏联总产量百分之三十的铁和百分之二十的钢。41年德军前进的速度减慢,使苏联的拆迁工作队有足够的时间拆除大量工业设备,这使顿涅次和哈尔科夫地区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对德国人来说几乎没有多少经济价值。但是现在德国的生产力早就是天翻地覆,来自非洲重型机械厂的技术把采煤机械的科技提高了几百年。高高的矿山与铁架不再是煤田的标准,德国人只需要一座普普通通的居民楼就掩饰了他们开采煤矿的真实目的。夜晚在军营里面进进出出,永不停歇的卡车队伍就是来把这些能源运走的,这些煤在隐蔽的地方被加工成为士兵们取暖用的燃料。配发在军需品中,为千万德军士兵带来了温暖!

    在基辅的战地工厂,德国与乌克兰合作的兵工厂正在隆隆运转。在这里生产的枪支弹药武装了乌克兰民族解放军。最终要移交给他们的兵工厂用的是来自德国的生产工具,不间断的为乌克兰提供造血功能。

    此消彼长之下,苏联的资源获取就要比德国少很多。斯大林当然要眼红了。随着德国越来越加大对乌克兰的工业支持,乌克兰就要变成在东线的一个类似于非洲基地一样的前进基地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