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拯救男孩

正文 第五章 提高逆商(AQ),造就韧性男孩(

    我们先來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西北某自治区首府有一个14岁的男中学生,他和老师发生了矛盾,觉得老师态度不好,就特别想给老师制造一点麻烦。他拿着钢笔往老师的后背甩墨水,不料被老师觉察了,转过身來问他:“你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往我身上甩钢笔水啊!”老师再仔细一看,说,“你看看,还甩了四滴!你想干什么?”

    这个男孩子回答:“老师,我就甩了一滴。”

    老师就更不高兴了:“这不是四滴吗?你还不承认,我看你啊就是个人渣。”但是老师万万沒有想到,这个14岁的男孩子,回家就上吊了,还留了一封遗书。遗书上说:“我要用我的死维护我的尊严,证明我就是甩了一滴墨水而不是四滴。”

    这件事情让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感慨。我们都知道,把一个孩子养到14岁,多么的不容易,就为了证明只甩了一滴,不是四滴,他就选择了去上吊。人这一辈子,谁能不受点委屈?老师说这种话,确实有违师德,应当受到处罚。但是,因为有人冤枉了你,说了侮辱你的话,你就放弃生命吗?

    不客气地说,这个男孩严重缺乏抗挫折能力,这样的男孩缺乏对挫折的“免疫”能力。

    抗挫折能力就像人生的疫苗。疫苗是什么?疫苗其实就是病素,只不过它是一种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后的病毒,它能像病毒一样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抗体,只不过这种刺激不如真正的病毒那么强烈,所以有些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各种正常的、轻微的不良反应。通过疫苗的接种,我们获得了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当我们再次接触到这种病毒时,体内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來阻止病毒的伤害。

    男孩生活中一些小的挫折就是他所需要的“疫苗”,克服这些挫折以后,他就产生了一定的免疫能力――对抗更大困难的抗体。

    抗挫折能力吸引了不少心理学家的注意,有心理学家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在智力、资本、机遇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能不断进步,有的人却一败涂地?针对这种现象,美国著名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的保罗?史托兹在综合來自当今世界数十位著名科学家的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顺境要EQ(情商),逆境需AQ,即逆境商数。”所谓“逆商”,就是如何认识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即我们常说的抗挫折能力。保罗?史托兹明教授认为人生成功,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商。在这个瞬息万变、险象丛生的高竞争时代,逆商显得格外重要。

    逆商,就是韧性,是磨练出來的。男孩成长为男子汉就像由铁变钢的过程。铁本性坚硬,但它缺乏韧性,稍大的外力,就容易使它断裂。钢不一样,它既坚硬,又有韧性。铁只有经过反复锤打才能成钢,所谓百炼成钢。在高温烈火的淬烧下,在冷水的激凌下,空气中的氧气将生铁中的碳或其它杂质氧化成钢渣,从而达到钢所需要的坚硬与柔韧。男孩如铁,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去除身上柔弱胆小的气质,成长为刚柔相济、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男孩只是男人的坯子,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成为有韧性的男子汉。性别研究专家戴特?奥藤曾这样说 :

    男人的角色是通过严酷的考验、自己让自己承受的折磨、对暴力行为的反复练习以及对其他男性权威的无条件服从获得的,在得到的过程中必须伴随极大的痛苦和苦难。仅仅性成熟、男人的体魄、荷尔蒙或者基因并不代表一个男子汉的诞生。

    一、男孩的生活注定充满挑战

    我(孙云晓)给父母和教师讲课时,经常会讲一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我们的孩子将來肯定会要“倒霉”的。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孩子将來肯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他的生活中注定会充满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挫折。根据一项全国性的调查发现,81%的孩子在学校遭受过“语言伤害”或者“其他伤害”,对于孩子们來说,挫折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当男孩成长为男人时,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职场的竞争、婚恋的选择等等无一不是人生的挑战。在将來,随着男性传统优势(如体力)的逐渐丧失,整个男性群体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徐特立说:“想不经受任何挫折而成长起來,那是神话。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觅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深入水底觅得丽珠。”

    梁启超也曾说过:“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因此,让孩子去体验真正的生活,要孩子在磨练中成长,要孩子品尝生活的挫折,这是万分必要的。

    二、韧性是磨练出來的

    (一)男子汉是磨练出來的

    古今中外,那些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哪一个不是经历千锤百炼,才成就其伟大事业的。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曾有过“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

    ?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之“第二起”。

    ?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职务,保留党籍,是为***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之“第三起”。

    正是因为他政治生涯中著名的“三落三起”,西方媒体称他为“打不倒的小个子”。可以说:苦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境遇方能显示一个人的大智大勇。

    美国总统林肯的经历也是磨难写成的:林肯生下來就一贫如洗,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失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以下是林肯入驻白宫前的简历:

    ? 1831年,经商失败。

    ?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 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之后花了16年才把债还清。

    ? 1835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 1835年,即将结婚时,未婚妻去世了,他的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

    ?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

    ?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然而面对这些挫折,他选择了坚持,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现在,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们――李嘉诚、曾宪梓、霍英东……哪一个不是经历过艰苦磨难才终成就其辉煌业绩的?

    (二)磨练,谁也不能替代

    父母有一种本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受些痛苦。许多父母,宁愿自己受再多的苦,也不愿让孩子受一丁点的累。但是,父母要知道,对男孩的爱,若是以剥夺他的成长机会为代价,就不是爱子,而是害子。越是过度保护,男孩就越是脆弱。

    以健康为例,在我们周围,那些不时感冒发烧生点小病的人,往往长寿,而那些平时体壮如牛、从不生病的人,一生病往往是大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时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警惕性高。而那些几乎从不生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放松了对外界病毒的警惕,一旦病发,往往反应不过來或者反应过度。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沒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30岁儿童”就是缺乏磨练结出的恶果。

    磨练,是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手段,是男孩向男子汉的晋身之阶、必经之路。磨练,就像蛹化羽蝶,是谁也代替不了的。

    病马肥死,乐不思蜀,刘阿斗的悲剧我们一定不要重演!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