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天道(一)
哭泣是一种发泄,是感情的表露,它可以减轻心里的痛苦。人既然不能永远高兴,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发泄一下哀怨也是必要的。聪明的中国人定下了清明节來祭奠亲人,是有道理的。
东沙河村的老槐树,可与别处的槐树不一样,每当开春发新芽时,它的树冠成血红色,直到一串串树叶都长大了、结槐子了,它才显出那庞大的绿冠,不过它的叶梗和叶脉还是血红色,老人们说这是当年日本鬼子在它身上杀死了于朝海,于朝海是什么人?那是天上下來的星宿,他的血能和平常人一样吗?在老槐树的树冠是红颜色时,树底下总是有香火缭绕,这种现象一直到解放后破除迷信才被禁止。到大跃进搞大炼钢铁,村里的树木都被砍光了,是姑奶奶在老槐树旁边搭了个棚子住在下面,声称谁要是來砍老槐树先杀了她。一个全村人都喊姑奶奶的拥军模范拿命來保,这棵老槐树才沒遭殃。
在胶东,能比东沙河村这棵老槐树还老的树恐怕找不到了。
有人说,忘却是必须的――你总不能永远地记着那些伤痛。可也有句“忘记过去就是背叛”――那忘却就是犯罪了。
东沙河村活着的、死去的,生活在这里的、漂泊在外的,沒有人会忘记这方热土上曾经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事。
电视台那位女主持人又跟着一帮子人來找车山菊采访,她扭着那勒了又勒的杨柳腰,夸张地摆着臀部,惹得一群孩子跟着起哄。他们一伙不打招呼就闯进车山菊的家,倒吓了女主人一跳。主持人涂着口红的嘴唇像刚吃了鸡的黄鼠狼,车山菊看了一眼觉得要吐就再也不敢瞅他们。车山菊更不愿看女主持人那一身打扮;衣服捆在身上,胸前鼓起两个包,生怕别人不知道她长了两个**;那头上长长短短就像长过癞后重生出來、又仿佛经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杂草、染得参差不齐的头发;眼圈上不知道擦了些什么,就像个抽大烟的乌眼鸡;脖子上戴了串说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锁链,活脱脱一个沒解下上吊绳的吊死鬼;那短得露着肚脐眼的上衣――这是糟改自己?还是勾引……
车山菊使劲低着头不看他们。
他们进屋后,车山菊表现得特别冷淡,连个“坐”字都沒说一声,她这屋子乱糟糟的,可别坐脏了人家那身油光发亮的时装。女主持人倒是满脸笑容,说着一口夹着胶东腔的普通话:
“大娘,您的事儿可传遍了咱胶东,咱还要让全国都知道……”
主持人刚一开口有人就打开了那刺眼的灯,摄像的小伙子麻利地扛起了机器对准了车山菊。车山菊豁地站起來用手中的鞋垫遮住脸,动作之迅捷完全不像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恼怒着女主持人对她称呼不恭――在这十里八乡,老老少少都喊她“姑奶奶”,她可是一辈子沒结婚的老姑娘,而这个黄毛丫头竟叫自己“大娘”,老人恨了她一眼。
摄像的小伙子在镜头中看到一只鞋垫,他眼睛离开取像器,不敢再看老太太愤怒的眼神,他放下机器尴尬地低着头。
车山菊瞅了一眼放下机器的小伙子愣住了;人长得还有这么像的?是小三子?还是虎子哥?车山菊心里一阵狂跳,一下憋得喘不过气來,她转身回里屋插上门闩,有气无力地说:
“你们走吧,别再來了,让这么大岁数的人上电视有什么好看的,我求求你们,走吧……”
每次这帮子人來都让车山菊难受好几天,能记得的往事都泛上心头。这些人不就是想让她说自己当“拥军模范”几十年是怎么坚持下來的吗?其实心里的事她从沒对任何人说,也不可能说,这风风雨雨几十年,生生死死一辈一辈的事又怎么说得清楚!所有的苦楚她只能带走――带到棺材里去,不――现在可沒有棺材让她带走,往炉子里一推――一把火就完了……
车山菊听那帮子采访的走了,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还是于朝海爷爷说得对――“人各有命,这是天意。我这辈子送走了多少亲人?哎,老不死的,还要受多少罪啊……”
她又纳起了那沒完沒了的鞋垫,到底做了多少鞋垫她自己也沒个数,当地的部队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当兵的到当官的都踩过车山菊纳的鞋垫。这些年她很少再纳了,人们的生活变了,谁还愿在鞋里再垫上个垫子?但是,她还要纳鞋垫,等自己死了,让别人烧掉,有了鞋垫在去寻找亲人的路上走着会舒坦点,这话不能对别人讲,也不需要讲,这些沒人穿的鞋垫,等她死后肯定会被烧掉。
现在,车山菊的拥军方式也就变了,买书送给解放军成了她的头等大事,当地驻军有个藏书颇丰的图书馆,几乎都是车山菊的捐赠品。车山菊自己过着不能再简单清贫的生活,她把自己的劳动所得都慰劳了解放军。部队的领导也曾千方百计想感谢车山菊,可她每回连口水也不喝,放下慰问品就走,时间长了部队也习惯了,从当年喊她大姐、后來喊她大姑,到现在随着老乡喊她姑奶奶,再加一个谢谢也就罢了。而车山菊每去一次部队都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她感觉这些穿军装的人都像虎子哥,她不能让他们感谢自己,就像虎子哥穿上她做的鞋垫、看她送的书不用说谢谢一样。
包产到户后,车山菊沒劳动力,她不愿靠村里供她这个孤寡老人,就领着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做起了柳条、棒子叶工艺装饰品、日用品。车山菊年轻时就心灵手巧,在她指导下做出來的那些玩意不但畅销国内,还跨海越洋卖到了国外。村里后來能办起几个工厂,还是靠车山菊这个手艺作坊起的家。
车山菊在村里孤身一人,跟谁也沒个利害冲突,解放战争时就是支前模范的她成了全村的姑奶奶,现在她领着全村走上致富路,威望就更高了,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大名,只要说起姑奶奶,那必然是指车山菊。要是谁自己家真有个姑奶奶要跟别人提起,那要首先说明是某某某,要是只说“俺姑奶奶”怎么怎么的,对方不给你个脸难看也会顶一句:“你家烧了多少高香,姑奶奶成了你自己的啦!”
本來胶东人称姑奶奶是有贬有褒:贬是说这女人厉害,不可亲近;褒是说这女人德高望重,辈分在那里。东沙河村里人和周围十里八乡喊车山菊姑奶奶绝无贬义。
电视台的采访人员又碰了一鼻子灰,无可奈何地去找村长。
村长于三峰礼貌地把他们迎进村委会豪华的会客室。西装革履的村长和布置洋气的会客室让这些走南闯北的电视人惊讶万分,村长从冰柜拿出饮料递给他们时,他们还沒看完这会客室的各种工艺品:这哪像个农村?村长比那些城里的高官还有气派,别说穿戴,就其长相也不像个农民。
于三峰见他们看着自己说不出话,笑着说:
“是來采访姑奶奶的吧?刚才你们台长给我來电话,让我做姑奶奶的工作呢!”
“老太太根本不理我们。”女主持人委屈地说。
于三峰打量了一下女主持人,心里感到好笑,就这身打扮见姑奶奶她能给你个好脸?自己穿什么还要请姑奶奶斟酌呢,你这模样去采访她不是自讨沒趣吗!可是他又不能直说,只好笑笑说:
“你们台长又不是不了解姑奶奶的为人,何必來浪费这个时间?”
“我们台长还让我们住在这儿,让我们想方设法给车山菊同志多拍些资料保留。看來这个任务我们完不成。”摄像的小伙子看着于三峰的眼祈求地说。
于三峰听到这话,脸上失去了笑容,心里像被猫给抓了一下,他第一次感觉人是会死的,尤其是自己永远也报答不尽恩情的姑奶奶要是突然离开了人世――他脑子里出现了空白……他感到车满意到底是学文的,想得比自己远,姑奶奶要是“走”了,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沒有,办身份证时拍的那张照片把人都照的走形了,以后根本排不上用场。自己也曾多次邀请、劝说姑奶奶和自己拍张照片,可姑奶奶就是不答应,说要是她死了留张相片,还和活人贴在一起,怕对后人不好,这就成了姑奶奶拒绝照像的借口。每当她看到大姑娘小伙子拿着照相机就躲的远远的。
姑奶奶沒说出不照相的真正原因――爷爷,爹娘,和所有对她有恩的亲人,谁也沒留下张相片这是借口――根本原因是虎子哥有张相片,那是他在烟台读书时照的: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两排整齐的白牙,好像要跟你说话,现在要是自己照张相片,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实在和少年的虎子哥不相配。所以车山菊忌讳照相,她把虎子哥和少年的自己在心里连在一起。何况,就算留下个影,隔几辈谁还知道你是谁?所以,小三子再怎么说,她也不松这个口……
主持人看出村长被刚才一句话搅得心里难受,趁势就说:
“我们台长光给我们布置任务,还说这是我们台的重点节目,谁知老太太这么不配合,这活儿怎么干呀?”说着说着女主持人竟挤出两滴眼泪來。
于三峰知道这个主持人自费去上海学过几天表演,沒理她,就顺手拿起电话:
“我说小满子!”他看了看來采访的人,不好意思地改口说:“我说车台长,你就忙成这样,不能亲自回來一趟?何必给你手下出这个难題?姑奶奶你又不是不了解,你亲自出马嘛!”
“……”
“别跟我來这一套,求我也白搭,姑奶奶连张相片都不肯跟我照,我能说服她接受你们采访?”
“……”
“养殖场的狐狸皮可沒你的份,要要去找姑奶奶,看她给不给你……你花钱买?我看你目前还沒那个钱!”
“……”
“姑奶奶说了,要给部队办个电脑培训班,买机器的钱由她老人家出,老太太不知道几十台电脑要多少钱,顺口就说了这么个话,村里研究了,这钱由村里出,以老太太的名义來办。”
“……”
“这倒是个好主意。在给部队送电脑时,就让你们摄制组暗地跟踪**,可一定不能让老太太发觉。”
“……”
“我可说在前面,看你手下的人能不能做得不露风声,若是老太太知道了,我可不替你挨骂。”
“……”
“你拍的资料我肯定要一套,不,是村里也要一套……你不给?我看你还回不回村里……”
于三峰脸上出现了一点平静,他朝电视台的人笑笑说,刚才你们也听到了,你们可都让我们姑奶奶见过面了,她老人家耳不聋眼不花,你们再在村里出现,她准能认出來,我看你们还是回去吧,让车台长另派人,等给部队送电脑时,再來采访吧!
东沙河村的大庙早在1947年土改时被工作组带领“贫农会”把菩萨砸碎扔到了东沙河,王云起的塑像也沒能幸免,大庙改成了小学。村里的一些老人对砸毁菩萨倒不敢说话,王云起的塑像被砸就有人说了句“他又不是菩萨,小心惹祸”,这话也沒人在意,可当天晚上就刮了场罕见的台风,高杆庄稼全被风吹倒,很多大树都被连根拔起,不知是谁夜里去大庙在原王云起的塑像后墙上写了“王云起之灵位”六个大字,这大风才停。土改工作组听了村民的反映,也沒追究,这六个字就一直保存到小学校舍彻底改造的八十年代,才又勾起人们的议论。
这些年人们生活好了,各家各户都盖起了楼房。手里有了钱,就有人提议恢复村里的大庙原貌,老村长是个老党员,一听这话就害怕惹事,他知道大庙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尤其是还牵涉着人们心中的英雄王云起,这事就更难办。当于三峰“农大”毕业,不要学校分配自己回到故乡,老村长就趁势提出改选,这村长就沒一个反对地落到于三峰肩上。姑奶奶心痛小三子,怕累着他,朝老村长骂了句“老滑头”。村里人太了解于三峰的底细,一个大学生回到农村也太招眼,所以于三峰不但当了村长,老支书也把自己的职务推给了他,于三峰就村长、书记一肩挑。上任后他遇到的第一桩棘手的事就是修不修大庙:修吧――这明显不符合党的政策;不修吧――村民的呼声又那么高。于三峰拿不定主意就一脸愁容去找姑奶奶,刚进门姑奶奶就板着脸说:
“什么大事愁成这样?不就是修不修大庙嘛!这有什么难的,共产党不也在灵山修纪念塔纪念那些牺牲的人吗,咱就不能也修个纪念堂?”
于三峰听姑奶奶一说,高兴得脸都红了,自己怎么就沒想到这一招,现在不是有两大难吗:丧葬改革和计划生育,姑奶奶这一招可解决了一个大难題。于三峰为了讨老太太高兴,不说出丧葬改革一事,倒问姑奶奶纪念堂里都供些什么人,车山菊看了看小三子,叹口气说:
“你刚毕业回村,就不该把这些事都推给你干。”
在姑奶奶心里于三峰还是个孩子,接着她又慢慢地说:“现在不是不让埋死人了吗?修个纪念堂让村里死了的人都留个名,给后人个安慰。大庙这么多年都当了小学,现在又改的明亮宽敞,只能当教室用,再说孩子上学挺方便的,纪念堂再选个地场,把它修好点儿,我想村里人不会有什么意见。”
于三峰看着姑奶奶,脸上笑着眼里就有了泪水,车山菊咂咂嘴说:
“哭什么!以后还有你哭的,这村里的事可不好干,都是熟人,谁也得罪不起,我这一辈子也看的多啦,这村两大姓,跟我都沒血缘关系,可又都对我有恩,我这辈子是报答不完喽,以后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下场呢……”
于三峰沒想到姑奶奶会说出这番话,不自觉地就扑到车山菊怀里哭出了声。车山菊抚摩着小三子的头,喃喃地说:
“哎,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尽管我一辈子都在这村里,可我毕竟是个外來户啊!对老于家我有报答不尽的恩情,车家收养过我,可他们一家人都死在日本人手里,我连报答的机会都沒有。老于家几辈人也是风风雨雨的,你老老爷爷,你老爷爷,你大爷爷……”她本來想提于松虎,可刚想到这儿就止不住哭出了声。
于三峰听人家说过姑奶奶和大爷爷的事,大爷爷抗日战争时牺牲了,姑奶奶就沒离开这村子,听父亲说给姑奶奶提亲的倒不少,可姑奶奶怎么也不答应。本來于三峰的父母劝她回家一块过,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总感觉虎子哥沒死,说不上哪天就回來了。她就那么一天天一年年的等。全国解放后,当年参加革命的复员的复员,当官的当官,虎子哥还是沒有消息。于家大门挂上了烈属的牌子,三峰的爷爷于松豹怕姐姐山菊难受,就悄悄把牌子取下來放进抽屉里。而车山菊就像变了个人,见了豹子兄弟也把头一低绝不多说一句话。
那还是1950年的春节,她和豹子在祠堂祭祖,车山菊瞪着眼愣愣地说:
“俺是个丧门星,俺把自己的亲爹亲娘,奶奶、兄弟克死了,把收养俺的车家一家克死了,又把……”于松豹听姐姐这么说,大声吼道:
“姐啊,这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谁也沒对俺这么说,是俺自己琢磨的,俺以后谁也不带累,就自己过,您也甭管俺,老天爷叫俺活多久俺就活多久……”
于松豹被车山菊的话震地半天回不过神來,这以后车山菊对谁都冷冰冰的,更不踏进老于家的门,直到于松豹抱着满月的孙子于三峰去看姑奶奶,小三子朝姑奶奶笑,车山菊才抱起孩子呜呜哭,这时她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当小三子娘生病去世,车山菊才又跨进于家大门,照顾着于家一家老小,直到小三子有了后娘,姑奶奶才和那好心女人呵护着小三子长大成人。但车山菊每夜都回自己那小院,那是爹娘说给她和虎子哥成亲的地方。
车山菊一个人过日子,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后來包产到户,她领着全村的妇女办手工艺作坊。
刚够糊饱肚子那阵子,她有空就纳鞋垫,攒一包袱就走几十里路送给解放军。当了“拥军模范”的车山菊,从來不去参加任何表彰会,各级领导也就习以为常,可每当过年过节,报纸上一提拥军模范,总会有她的名字。于三峰的爹就把这些报纸收集起來保存着,后來于三峰上学了,这事就落在他身上。于三峰把报纸上提到姑奶奶的地方都用红笔画上杠,锁在自己的抽屉里。
于三峰看姑奶奶哭得伤心,忙擦了把眼泪说:
“姑奶奶,您看咱说到哪去了,您就是我的亲姑奶奶,谁说您是外來户?这村里谁敢欺负您?大伙都尊敬您呐,沒您发话什么事也别想干成,我决定回村來就是为了姑奶奶,就是我找媳妇,姑奶奶不点头,那也不成……”听小三子这么一说,车山菊笑了:
“傻孩子,都什么年代了,这个人的事可要自己拿主张……”说到这儿车山菊叹口气,眼泪汪汪地看着那么像大爷爷的小三子。她摸着三峰的头说:
“咱这是干什么,还说正事,你去和村委商量商量,这纪念堂的事,甭说是我出的主意。我想,修三间就够了,一间为那些对革命有功的,再给两大姓各修一间,要是不分姓,修两间就够了,屋外再修个花园,修饰好看点。”
于三峰把修纪念堂的事在村委会上一提出,大伙就一致同意,人们都对想出这么个好主意的年轻人佩服三分――到底是大学生,这思路就是不一般。为解决死人和活人争地这一难題,老村长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人们嘴上不说,可每逢谁家死了人那个闹腾劲,真叫人抓了瞎。上边是――会会必讲:不准占地;老百姓是――说什么也要入土为安。现在修个老百姓的庙,虽说要花不少钱,可这牵涉着每家每户,所以参加开会的人都从心里赞成。
中国人从來对死人都是大方的。
于三峰第一次召开村委会就解决了个大难題,他在村里总算踢腾开了第一脚。他不敢随心所欲,第二天就向乡里汇报了村里要修纪念堂的事,他把前因后果一说,马上得到肯定。乡里又反映到县上,县上又往上反映,这事就传到了电视台,台长车满意打电话问于三峰,说家里这么大的事,怎么一点风声都不透露给他这个搞宣传工作的本村人,刚好姑奶奶在村委会找小三子说事也在场,于三峰就拿电话对车满意说:
“是有这么回子事,还沒动手呢告诉你干什么,是不是你要捐点钱啊?”姑奶奶插话道:
“是小满子吧?别问他要钱,他那点工资……告诉他,别让电视台的人來!”于三峰就大声说:
“姑奶奶说不欢迎电视台來采访!……为什么?”于三峰捂上话筒看着姑奶奶,车山菊接过电话提高嗓门说:
“这有什么为什么的!不让电视台來就不让电视台來!你又不是小孩,这点道理都不懂?纪念堂修好后,村里各家各户老辈子的灵位都要进纪念堂,肯定有人要搞些活动,哭哭啼啼跪一地人,你带人來拍电视,是丢小三子的丑还是出村里的洋相?到了那天我也要去哭几声,你小满子也要把你的祖先灵位请进纪念堂,你也不能直挺挺地站在那儿,你跪在地上,让电视台照上,让别人看到了,那合适吗?你要是带电视台的人來,我打断你的腿!”车山菊沒听对方说话就把话筒递给于三峰:“小三子,你和他说吧!”于三峰听着车满意说了一会儿才答话说:
“你这顶高帽子还戴不到我头上,这主意是姑奶奶出的,还解了我一个大围,本來村里很多人提议修复大庙,我这个新村长、书记正挠头呢……姑奶奶说别叫电视台宣传说我们搞迷信――噢,我开玩笑,咱就学政府,也修个纪念堂,把村里百年來为新中国牺牲的先烈请进纪念堂,让后來人永远记住,以后死了人也在里面放个牌位。不过刚才姑奶奶说的是对的……你照办就行。修好了当然要举行个仪式,到时候我会告诉你……好,我告诉姑奶奶,请她保重身体。”
车山菊从村委会出來沒回她的家,恍恍惚惚就走到村外那棵老槐树下。她特别想哭几声,要告诉东沙河那些冤屈的灵魂,他们就要住在一起,希望他们保佑小三子,她害怕现在的人太张扬,她害怕小三子遇到什么不测。可车山菊感觉喉咙里像是塞了把干草,眼睛也干巴的流不出泪來,再看老槐树下竟站着那么多人,仔细一看她心里就像被猫在抓,她揉了揉眼睛,那些人影都重叠起來了,爷爷、爹和妈,啊,车家的爹娘、于家的爹娘、还有被日本鬼子杀死在马石山的的哥哥弟弟,都在树下看着她,他们不说话,车山菊也说不出话,但她心里在想,是他们要带自己走?她想问问他们,你们愿意进纪念堂吗?他们谁都不搭理她,脸上都显得无奈。她想问问他们,还有什么事我能办吗?他们都苦笑一下。车山菊明白了,他们是冤仇未报,心有不平啊……
把大庙的菩萨和王云起的塑像砸毁的那天晚上,台风也把这棵两人才搂得过來的大槐树刮倒了。村前这棵槐树,给人以莫大自豪,都说槐树能主全村富有平安,村民也就对槐树独有情钟,老槐树倒了让人忐忑不安,就连嫁到外村给人当了媳妇的姑娘,听说这事也焦急万分,教孩子那首儿歌沒了依据:推锯,拉锯,拉到姥姥家大槐树,姥姥村里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让小小子去――老槐树倒了这还得了?
四十年代的胶东到处缺乏强劳力,年轻力壮的男男女女都去打老蒋当八路,外边有当兵的人家每天提心吊胆,害怕当兵的亲人有个好歹,大槐树被风吹倒怕又预示着什么,所以就有老人召集村里的老老少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又立了起來。如今老槐树几乎忘记了它的不幸遭遇,几十年的自我调理又枝茂叶繁顽强地活着,夏天它照旧给人一片树荫,只是身上有了可以钻进一个人的大洞,显示着自己的老态。可每年春天那满树的红叶到结出的槐子是黑红颜色,与别的槐树是那么不同,让人记住了它的身世。
车山菊走到树下,那些人影都不见了,她并不害怕那些人影,她倒巴望他们带她走,只是她奇怪,怎么这些人影中沒有虎子哥呢?难道他在异乡找不到路回來?可他又在什么地方呢?车山菊仰头看看这棵她每天都要來看望的老槐树,只要她在村里,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都要來树底下转三圈,嘴里喊着爷爷、爹、娘,诉说着村里和自己的事,就是在她支前南下时也梦见它,梦里总是看见爷爷被捆在树上,刺杀爷爷的日本鬼子长着满身的长毛,眼睛都冒着蓝光,爷爷的血喷了老槐树一身,每片槐树叶都滴着血。有时又梦见虎子哥被捆在树上,她冲开鬼子去抱着虎子哥,感觉鬼子的刺刀从背后刺穿自己的心脏又扎进虎子哥的胸膛……
这些年车山菊感觉自己老了,在老槐树下眼里不再有泪水涌出,但心里还是不能平静,上次省里來人说有日本人想采访村里的手工艺厂,她提了两个不大不小的要求:一要日本人归还爹给王云起雕刻的汉白玉香炉,二要日本來人给东沙河被害的人披麻戴孝,若不,她要组织全村的人把來采访的日本人打死在老槐树下。因为爷爷于朝海就是被鬼子杀死在老槐树下的,老子的帐儿子还这不为过吧?娘是在爹牺牲后,为了抢回被日本人掠夺的那个精美无比的香炉叫鬼子活活刺死在大庙里,血债他们不还,这香炉可不能不还,日本鬼子抢的别的东西咱不知道,这汉白玉香炉她可是亲眼看见日本鬼子抢走的,为此车山菊破例在全村一次大会上高喊:
“他日本人杀了咱多少人――有数吗?他日本人抢了咱多少东西――谁记住了?别的俺不知道,大庙上俺爹给王壮士刻的香炉,俺见过,你们年轻人恐怕还沒见过那么好看的东西,俺娘为了它把命都陪上了,他日本人不还回香炉,就不能进村,你们说俺说的对不对?要是大伙说俺说的不对,让日本人來村里采访,俺马上离开这里……”车山菊还想说下去,会场上一下就有人放声哭嚎,于三峰的爹跪在车山菊面前哭着说:
“姑啊,谁要敢叫日本人來咱村,我操他八辈祖宗……”他这么一哭喊竟惹起年轻人一片笑声,还是老村长高喊:
“笑什么笑?回家问问你们家的老人,咱村哪家沒受过日本人的害?车山菊同志说得对,只要我当一天村长,日本人就别想再踏进这个村,若不,这个村长谁愿当谁当!”
会场上一片肃静,村里开会从來也沒这么安静过。
省上根据反映也不敢让日本人來采访。他们知道东沙河人的脾气。可这些村民做梦也沒有想到,上边还真带过亲手杀害于朝海的日本鬼子到过东沙河村,那个叫河野的日本人还对着老槐树磕了三个头,而带日本人來的是于朝海的亲孙子……
车山菊每天早晨到老槐树下转三圈,这时候她忘了自己的年龄,从记事起的一切都翻上心头:
亲爹去找爷爷就再也沒回來,别人说爹也死了,这让她永远都感觉那不是事实,直到自己也这把年纪了,还是觉得爹总有一天会到自己身边。她心里的父亲总是那个模样,永远年轻,永远是笑眯眯的,再后來爹的影子就和于朝海、车回家、于联嘉的形象混在一起,她怎么也分不清楚。于家爹娘说自己长的像老于家的人,朝海爷爷告诉她长大后就和虎子哥成亲,所以有时候她又感觉自己就是生在这里,亲爹亲娘的影子是梦境,那是一场怎么也摆脱不了的噩梦……
奶奶逼着爹去找爷爷,说不论是死是活都要把爷爷找回來,不能让他当野鬼,可是爹刚走沒两天,她就每天到村口等着儿子回來,又过了沒几天她就嘟嘟囔囔怪娘不出來阻拦让爹走了,再后來她就骂娘,说是娘叫爹去找爷爷。娘脾气好,听奶奶这么说只是笑笑,安慰奶奶说要不了几天爹就回來了……
奶奶一开始每天去村外一次,跟别人说她儿子今天回來,后來天一亮她就去村外等,再沒过几天她翻出拨浪鼓摇着喊着爹的小名,村前村后地找。全村人起初见了总对奶奶说:“回家吧,再停几天人就回來了。”后來男人见了奶奶就摇摇头不说什么,女人则啧啧嘴说声可怜。小孩不懂事追着喊疯婆子,大人看见了就训斥几句还会打他两巴掌。
那天遇上山菊和妈下地锄草,奶奶带着弟弟去找爹,刚会走路的弟弟就被奶奶领进了小清河,本來那河水也淹不死人,可奶奶领孙子进了发水时冲出的深水坑……
奶奶和弟弟死了,娘哭得死去活來,变卖了那点家产发丧了奶奶、弟弟,娘就病得起不了炕,稍好点就带着山菊去讨饭,娘后來把自己打扮成男孩……
爹给山菊留下的印象是很高很高,进门他要低着头弯着腰。
爹的眼睛很大,像两个深不可测的水坑。
爹爱热闹,哪儿有锣鼓声总会有爹在场。
爹还爱说顺口溜,想要吃饭他不说肚子饿,而是对妈妈拍着手说:“吃个馍,喝口水儿,省得肚里闹小鬼儿。”要是妈妈不高兴,他就说:“噘噘嘴,挂油瓶,腾出手來抓虫虫。”
爹还爱唱小曲,车山菊到现在还记得爹唱的那首叫“吹大牛”的小调,不光爹爱唱,村里年轻小伙子、半大老头子都爱唱它。听说那是当年参加义和团的人传下來的。她沒想到,到了海边,这里的人也会唱这个小调。山菊记得爹唱“吹大牛”时脸上总露出得意的笑容,好像他真吃上了八大盘子九大碗似的:
想当年我老汉到过北京城
沒进城御林军就排队把我迎
皇上一见面,对我三鞠躬
勾肩搭背他称我兄
八大盘子九大碗他为我接风
他请我上金銮殿
为他出计谋
哧卟咙咚呛
共坐江山万万年
咱再也不受穷啊
叭卟咙咚呛
奶奶说爷爷闹义和团是去帮皇上打洋鬼子,可皇上变卦,又勾结洋鬼子杀中国老百姓,他这个忙帮得倒好,再也沒回來。听说有一天夜里有人在院外黑影里大声说“吕龙生死在北京了”,奶奶冲出门看什么也沒有,问邻居都说听到了,奶奶就哭得昏死几次。奶奶说要是沒有爹这个拖累,她立马就在脖子上套根绳,为了儿子她要活下去。何况沒看见尸首谁会相信人就死了,奶奶就抱着幻想,更气不打一处來骂人不止:
“驴操的王八蛋,黑咕影儿的丧门星,连个面都不露的猫头鹰……”。
爷爷走后,奶奶像丢了魂,白天她里里外外忙活是为了儿子,晚上还留神听着有沒有敲门声。等了几个月,当有人偷偷摸摸回來了,说西太后翻脸不认帐,说义和团瞎胡闹,就让清军和洋鬼子一块杀义和团,奶奶的心凉了:
“老穷种,闹腾个啥!那皇上要你帮什么忙?”
过了些日子奶奶也相信爷爷死了,她就忙活着给爹娶亲,她要儿子赶快留种,这根是不能断的,生了孙子再让儿子去完成找回爷爷的使命――奶奶还是想不通,活蹦乱跳的爷爷会死,他可会耍把式,那大刀片子抡得呼呼响,水都泼不进去,几个小伙子也打不赢他一个,他怎么会死?
儿子倒给她争气,十五岁的他结婚第二年就给娘生了个女儿。奶奶倒是开通,乐呵呵地跟儿媳妇说:“有这簸箕灰,就不怕驴打颤,你可不能歇着肚子,要尽快地生儿子。”
爹是个乐和性子,看娘高兴也跟着笑,只是媳妇的肚子倒不听奶奶的话。弟弟是在爹二十三岁上才出生,等弟弟会走路了能说话了,爹知道家里沒他的事了,他该去找自己的爹啦。
奶奶和爹不知道北京有多大,更何况爷爷是在十多年前离开的家,这到哪去找呢?到车山菊自己推着二把手小车进入解放战争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从胶东走到南京时,才知道爹去找爷爷是个多么难的事:天下这么大,简直走不到头,叫爹到哪去找呢?可她也犯了奶奶的傻病――要找虎子哥,和他一块当八路!她常怪于家爹娘,说虎子哥去当兵就行了,女孩子出去麻烦,要不她早就去当八路了,跟着虎子哥一起走。
爹也傻,出门躲几天,回來跟奶奶说找不到,不就算了,何必陪上条命也死在他乡?
奶奶也死心眼,自己的男人回不來了又叫儿子去送死,这不是憋着劲闹个家破人亡?
娘死在人家门口,人家沒怪,还收留了山菊,可车回家一家男人都死在日本人刺刀下,剩下个娘又活活气死在坟头。
车山菊又成了孤儿。
于朝海爷爷领着车山菊回了家,可他一个老爷们怎么带个姑娘过呀,再说东游西走的他从來还沒带过孩子,自己帮人家生的儿子又不能相认。看着山菊于朝海犯了难;这么大岁数还有能耐带个闺女?正在他一筹莫展时,于联嘉媳妇进屋了,她摸了摸姑娘的头看着于朝海说:
“叔,我带着山菊吧!”
于朝海低下头,从腰里掏出烟袋却怎么也打不燃火绒,嘴里嘟囔着说:“这关东烟还是回家从关东带回來的种,唉……”联嘉媳妇见于朝海难受的说不出话,眼里也噙满了泪水,哽咽着说:
“叔,停会儿回家來吃饭,虎子他爹还有事跟您说呢。”
“哎,你先领山菊回去,我马上來。”
于朝海屋里可不像个单身汉的住处,虎子妈给收拾得干干净净,就他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虎子妈做的,虎子一口一个爷爷地喊,虎子的爹娘也是不先喊叔就不说话,使于朝海沒有一点孤老头子的感觉。当年是于联嘉给他剃头,现在于联嘉的眼神也不行了,虎子就拿起了剃头刀。每当虎子给他剃头,他总是要打瞌睡,剃完了就迷迷糊糊说句:“比你爹手艺好!一点也不疼。”其实是他人老了,头发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硬。而每当听到爷爷的夸奖,虎子都笑眯眯地说又在爷爷头上割了个大口子,于朝海就抬手摸摸剃得光秃秃的头说:
“是吗?我怎么一点也不疼啊?”等他反应过來就顺手拍虎子的屁股一巴掌说坏小子又骗爷爷,再说句:
“什么时候让爷爷抱重孙子啊!”虎子脸一红说句:
“着什么急啊!”
“还不着急?你都多大了?你想打光棍呀?”
“我才不想打光棍呢!只是丈母娘老不给我生闺女,您叫我到哪去找媳妇?”
这几乎成了祖孙俩每次剃完头必说的话。当然于朝海也从來不会忘了跟虎子说:“等着吧,将來总有一天,大伙一块干活,吃饭穿衣都是公家发,沒有人再敢欺负人,普天下人人平等。”这些他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
车山菊到了自己家,于联嘉心里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不知为什么他把山菊和王云起联系到一块了,自己沒能和乡亲们参加义和团,好像对不起那些死去的乡亲,他出钱帮叔叔于朝海养活邻村的义和团“遗孤”是为了解脱――可惜人家娘俩不领情,自己沒帮上多大忙。现在山菊到自己家來,也就毫无二话地当起了义父,心里感觉这也算是为义和团兄弟做点事。等虎子妈把山菊捣饰停当,他一看这姑娘长的倒很像自己家的孩子,就把山菊叫到跟前说:
“丫头,咱是一家人了,你有哥哥虎子,有弟弟豹子,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了。”虎子妈听男人这样说,就紧紧地搂着山菊,眼里不由流出泪水,她看一眼男人,虎子爹搓了搓手又说:
“丫头,还记得你亲爹叫什么名字吗?”
山菊摇摇头。
“记得你姓什么吗?”
山菊又摇摇头。于联嘉望着可怜的山菊也摇摇头说:
“本來我想,你要是记得你老家的事就好了。”
山菊听到这儿以为这家人不要她了,惊恐地看着于联嘉。她撒谎了。她害怕又去要饭。于联嘉看出了这孩子的心事,忙说:
“你跟车回家过了这么久,现在车家一个人也沒了……”于联嘉说不下去,转过身抹去止不住的眼泪,山菊一听提起自己的养父母、兄弟就哭了,虎子妈倒不知说什么好,还是于联嘉看山菊难受,才平了平自己的心情说:
“丫头,我沒有别的意思,本來我想,要是你还记得你父亲的姓,你就姓你父亲的姓,这也给你留个念想,也让你爷爷和你父母在世间还有个血脉。你年纪小,什么也记不得了……现在你到了于家,你就是于家的闺女了,人在世总要有个姓名,你到我家本來该姓于,可车文伦叔在世上就沒个血脉了,我看就不用改了,大名还叫车山菊,你可别见外,长大你就明白了,再说这姓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于朝海在院子就大声叫嚷道:“联嘉说的有理”,跟着他人就进了屋,他看了看于联嘉,又看着焕然一新的山菊说:
“闺女,你爷爷当义和团死在北京,我也当过义和团,在北京还挨了洋鬼子一枪,我当你爷爷也配……虎子的爹娘心眼好,这以后你就知道了,也不用我表白,不给你改名换姓,咱也记住这些事。女人也能干大事,我在法兰西就见过女人扛枪打仗,那不比男人差。我看这小鬼子一会儿半会儿走不了,还要打下去,光男人去打还不行,咱光躲也不是个法,车回家躲到马石山不是也一家遭害?人家南边村子已经结伙了,闹得小鬼子心惊胆颤的,不敢轻易出來……”
于联嘉见叔叔说到这儿,就给虎子妈使眼色,虎子妈带山菊离开屋,于联嘉对于朝海轻声说:
“正要和叔说呢,虎子说要参加抗日县大队……”
“好事!”
“可他娘担心……”
“窝在家里就不担心了?在家更险。咱村死了这么多人还不是因为躲在家里?各顾各不行,要有个撑头的也不至于这样。小日本有多大?他就欺负到咱头上來了!当年义和团,哎,不说它了,沒个好当头的,也沒个章法。现在对付日本鬼子可不能吃这个亏了。现在我看八路军倒有章法,虎子要去当兵是个好事,我看比呆在家里保险,再说他又在烟台读过书,又不笨,出去能有出息!是条活路!”
“前几天他说这事,我还以为他马上要走,这两天他又不提这事了,我看他每天去找村里那些半大小子,叔,你说是不是他要拉一帮人走?要这样恐怕有人会找咱家的麻烦!”
“找咱的麻烦?他有本事去找日本鬼子去!这国家国家,沒有国那有家?虎子有本事就多拉些人走,要不嫌我老,我也跟他走!”
“老二不知从哪也听说这事了,也闹着要跟哥哥去当八路。”
“好啊!他可人小鬼大。我还沒跟你说呢,他带着一帮孩子在村北道上挖坑,说这样可以把鬼子的大炮陷进去拉不出來。”于朝海说这事时,满脸的得意。于联嘉看着窗外说:
“咱也该出点力了!”
于松虎见车山菊到自己家就红着脸跟娘说:
“娘,你不是老埋怨我不要媳妇吗?你看山菊可不可以当您的儿媳妇?”
“怎么?你看中山菊了?这闺女怪可怜的。”
“爷爷说山菊不错……”
“现在兵荒马乱的……”
“我又沒有说马上就成亲。”
“我和你爹商量商量。”
于松虎带着弟弟于松豹经常从山上抓些蚂蚱、挖些豆虫回家,这秋后的野味让山菊大开口福,当山菊吃着烧熟后香气满屋的东西,不好意思地看着哥哥弟弟笑,露出笑容的山菊让虎子娘特别开心,她对山菊说:
“看哥哥弟弟对你多好,连个蚂蚱都舍不得吃,在家可别像个客似的,要说说笑笑。”
山菊低下头顺手拿起梳子给娘梳头。
那天听说鬼子又要來扫荡,虎子拉起山菊就跑,跟在后边的虎子娘悄悄跟联嘉说:
“我看以后可以给他俩成亲。”
于联嘉顺口说:
“山菊是个好孩子。”
这亲事就算在兵荒马乱中定下了。
沒过几天虎子和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参加县大队,不久就转入正规部队往西开走了。
豹子年纪小在县大队当通讯员,一次不小心踩上自己人埋的地雷受伤,好在只伤了左脚,沒能跟大部队西进,可还是瘸了一辈子。
虎子离开家乡就再也沒回來,一晃几年也沒个消息,爷爷、爹和娘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山菊在家里每天以泪洗面,为能见到虎子哥,她就参加支前大队直走到南京,一路上她磨破嘴皮问也沒听说谁见过于松虎这个人。等她返回家乡,才得到虎子哥牺牲的消息。山菊跑到区上找豹子,豹子看着山菊姐瞪着眼说不出话,半天姐弟俩才哭出声……
车山菊围着老槐树转圈,村里人已习以为常,都知道这是姑奶奶在想念故去的亲人,但谁也不愿说出再深原因。于三峰现在明白底细还是父亲听瘸腿爷爷说的。早先三峰不懂事,只感觉姑奶奶转槐树挺好玩的,只要他遇上姑奶奶转老槐树,就跟在后头,车山菊就拉着小三子转,三峰忽闪着大眼看着姑奶奶,听她轻声呼喊着爷爷、爹、娘。长大点才知道姑奶奶说的爷爷是指到过法国、当过义和团的老老爷爷于朝海,爹娘是指直到现在还有人提起的巧手老爷爷、老奶奶于联嘉两口子。坟地路边原來还有老老爷爷和老爷爷刻的石碑,祠堂、家里还有他雕刻的门、窗,现在这些东西都不见了。很多文物古迹被破坏让三峰想起來就心疼。
三峰还记得点自己的瘸腿爷爷,他是“文革”才死的。
家里还有张大爷爷在烟台读书时照的相片,他从小就听人家说自己长得酷似大爷爷,他曾拿着大爷爷的相片问姑奶奶自己是不是长得像大爷爷?姑奶奶就把他拉进她怀里,什么也不说只是流眼泪。
于三峰走出村委会直奔村头,果然见姑奶奶又在老槐树下转,他悄悄跟在姑奶奶身后,听姑奶奶说:
“爷爷、爹、娘,小三子长大了,他可是个好孩子,等他成了家,我就可以去找你们啦!”三峰听到这儿,挽起姑奶奶的胳膊哽咽着对天说:
“老祖宗,可别听姑奶奶的,我哪儿长大啦,我可离不开姑奶奶,村里也离不开姑奶奶,姑奶奶还有很多事要办,村里还要修纪念堂,老祖宗们有安息的地方了,还要给部队办个电脑培训班,姑奶奶还要帮我把村里的事办好,祖宗们可要保佑我姑奶奶长寿……”就像老祖宗真要把姑奶奶叫走似的,于三峰哭了。他从來在姑奶奶面前瞒不住一点儿心事,更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而车山菊心里突然有股说不出的滋味,面前爱哭的小三子哪有他祖先的那点精神头?这世道真的变了,连德性都变了?
纪念堂修好了,仿古建筑红墙琉璃瓦,在日头低下闪闪发光,叫人说不出是宫殿还是庙宇。整个建筑被围墙环绕,纪念堂坐北朝南位于院子中央。四周的围墙下部用花岗岩垒就,上面用琉璃瓦组成花格。院里摆着供人休息的二十四条石板做的长凳,园里种着四季都有花开的腊梅、丁香、石榴、月季和松柏、青竹,墙跟下都压上了迎春。纪念堂后面是种满果树的石鼓顶――石鼓顶上的土还是五八年大跃进时一筐一筐搬上去的,如果打开后园墙,就与人们说的风水宝地“龙脉”连在一起,与其说是祠堂倒不如说是个天然公园。设计者吸收了一些名园的特点,把它建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于三峰的主意,说要建就要建好,让子孙后代都记住他们的祖先是些什么样的人。
纪念堂描龙画凤的大门被一把特大号的铜锁锁住。那把锁还是专门派人去烟台制锁厂订做,只有一把,锁上刻着东沙河村纪念堂七个篆字。为了制造神秘,全村最老的车老头,紧紧地掌握着那把神圣的钥匙,他说当年大庙是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才开门,纪念堂也不准随便进!害得小孩子只能从门缝瞧。老人们说纪念堂可比原來的大庙气派。于三峰心里感到挺舒坦的,只是感觉车老头也太认真,这本來就是为全村建的,可不光为死人,活人也该有个游玩的地方。不过现在还是让老人锁着吧,等清明举行了仪式再敞开大门。
于三峰现在是为纪念碑上的文字怎么写而苦思冥想。村委会组织人查遍了所能找到的资料,也沒查出王云起是哪月哪日出生、哪月哪日被害,请当电视台台长的车满意帮忙,也查不出來。沒办法只有定在清明节为王壮士的忌日,并把碑文初稿给车满意传真过去让他润色。很多人家挖空心思也想不出老祖宗的姓名,这牌位写得五花八门。多亏于三峰先把牌位的尺寸做了规定,若不,都做成大号石碑,这纪念堂可就装不下了。现在人们手头有钱,什么花样都能做出來――这又是姑奶奶给小三子提的醒儿。
村委会决定清明节纪念堂开堂迎灵位。
现在各家都做灵牌,东沙河村每家都在忙活。人们都发愁找不到好木匠、石匠,更担心自己家的牌位样式出不了众。老人则想起了当年的于联嘉:“现在上哪去找那么好手艺的人啊?”
如果虎子哥活到现在会是个什么样,车山菊想像不出來。她请人做了十多个灵牌,又叫三峰把大爷爷的相片去翻拍在陶瓷上。车山菊捧着镶着相片的灵牌,少年的虎子露着整齐的白牙对着她笑,眼前的虎子哥化成了真人跳到戏台上,耳朵上戴着红辣椒,穿着娘的大襟花袄,一板一眼憋着嗓门唱着:
正月里二十一
日本小鬼子來到俺家里
哎呀我说大娘啊。
耳朵上也戴着红辣椒,扮着老太太的大奎拉着二胡,听虎子唱到这儿,停住弓问:
“他们干什么啦?”
虎子忽闪着大眼睛,一脸的冤屈唱道:
抢了俺的粮
抓了俺的鸡
牵走俺家的小毛驴
哎呀我说大娘啊。
大奎扮着老婆子接话茬:
“我说孩子啊,丢点东西沒什么,只要人沒事就好。”
虎子用手拉着衣襟把脸一遮,带着哭腔唱:
糟蹋了俺婆婆
俺……俺……俺也沒逃过
一把火又烧了俺的那个窝
哎呀我说大娘啊。
拉二胡的大奎放下琴,哆哆嗦嗦走到虎子跟前,嘴里骂着那些沒人性的鬼子,用手在虎子脸上划拉两下表示擦去眼泪。看戏的老婆儿们也跟着骂并真地流下同情的眼泪。
虎子娘看虎子在台上演戏捂着嘴直想笑,根本沒听到他唱什么词。
车山菊挽住娘的胳膊,看着虎子哥,耳朵里倒响起了父亲当年唱的“吹大牛”,心想等虎子哥演完戏问问他会不会唱“吹大牛”。台上大奎对着台下说:
“这些丧尽天良的兔崽子。”又返身对扮成年轻女人的虎子说:
“这可怎么好呀?”
虎子把脚一跺,忘了自己扮的是女人,亮开嗓门唱道:
俺和俺婆婆
到处对人说
结合起來打走鬼子咱才能活
哎呀我说乡亲啊。
山菊沒來得及问虎子哥会不会唱“吹大牛”,他们演完戏就再也沒露面。娘后來老唠叨着:
“拿着件破花袄就走了,连回家说一声都來不及,好像当娘的要拉他的后腿一样……小豹子沒出过门,他虚岁才十二,晚上有时候还尿炕,怎么去打仗噢……”
山菊在这念道声中不声不响地守着爹娘。
马石山惨案发生后,胶东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这样等死。于朝海提议自己造地雷,东沙河村很快就行动起來了,于联嘉的巧手艺造出的石头地雷,阻止了鬼子的一次扫荡行动,沙河村就出名了。临近村子都想來学习,于朝海就说:还是咱们上门去教他们,省得都來东沙河太招眼,让鬼子知道了非來扫荡不可。
于联嘉叫老婆做些干粮,说孩子都抗日去了,咱不能呆在家里,就拿起工具去临村教他们造地雷去了。
几天后一帮人把于联嘉抬回东沙河村,担架上的棉被都渗出血,來人说有个小伙子不小心把地雷弄爆,联嘉受了伤。等虎子妈撩开棉被看到虎子爹满身是血,人沒气了,就紧紧的抱起丈夫的头摇晃着。于朝海睁着眼什么也说不出,仰天大叫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昏死过去。人们慌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办,山菊抱着娘,哭叫着“娘你哭呀,你哭呀娘!”
苏醒过來的于朝海,不知哪來那么大的力气,他抱起于联嘉直奔大庙,一脚踢开供着王云起塑像的庙门,怒视着扑满灰尘的泥塑喊道:“你干什么去了,自己人你都不保佑?白供你啊!你说话呀,你说呀!老天爷,你讲不讲公道啊……”
沒人能把于联嘉从于朝海怀里夺下來,虎子娘追进大庙又抱起于联嘉的头。人们哭着、呼喊着,求于朝海和虎子妈放下于联嘉。
于朝海什么也听不到,他感觉这世界和他心里头一样,一片空白……
虎子的娘什么话也说不出,她只感觉脖子像被掐着似的喘不过气來……
悲痛的村民怎么也想不到,日本鬼子一伙人马在这时进了东沙河村,把老老少少堵在大庙里。
也“信佛”的日本鬼子,发现众人在庙里围着一个满身是血被两个人抱着的尸体,倒无措手脚,手拿指挥刀的鬼子官河野看了看面无血色的于朝海和虎子娘,又看看死了的于联嘉似有所悟,大吼一声:“八路的有”――他身后马上就扑倒一群日本兵,他轻蔑地冷笑一声,沒理他的部下,一副贼眼贪婪地盯着当年于联嘉给王云起刻的香炉,他绕过被于朝海和虎子妈抱着的于联嘉,小心翼翼地走近放在地上的香炉,把手上的长刀插进护套,围着这精美的艺术品转了一圈才捧起香炉倒掉炉灰,对着门外透进的阳光仔细地看着。晶莹剔透的香炉像一块诱人的糕点,他狠不得一口吞进肚里,他抬头看了看王云起的塑像,神不自主摘下帽子包起香炉……
虎子妈突然放下于联嘉,猛地站起來夺下鬼子手上的香炉,顺手把鬼子的帽子摔出门外。
小鬼子沒想到这女人來得这么迅猛,他抽出腰间的刺刀猛刺进虎子妈的胸膛。
虎子妈倒在于联嘉身上,鲜血喷在了王云起塑像上。于朝海被这场面激怒,飞身跳起,他飞腿舞拳朝鬼子打去。小鬼子沒想到这么大岁数的人竟有这等功夫,他退到院子里摔掉刺刀和于朝海斗了起來。几个回合下來,小鬼子挨了于朝海几脚哇哇大叫,众鬼子才把于朝海按倒在地。
于朝海毕竟老了,他被五花大绑被捆在村头的大槐树上……
遇事从來不乱阵脚的姑奶奶这两天坐卧不安,她看着爷爷和爹娘的灵牌出神,虎子哥灵牌上的照片给后人看着还有个想头,而爷爷、爹、娘还有车文伦、车回家和孩子们光是个名字则让她心里难受:
“哎,要是也有张相片该多好。”车山菊的五脏六腑都在翻腾,她一辈子忘不了他们,亲人的影子老在她面前晃动。现在把他们的牌位请进纪念堂,总算完成了心中的一件大事。
车山菊还要想想,有沒有被漏掉的冤魂。突然她想起爷爷还认识两个外国人,传说当时闹得挺轰动,有个还住在村里和爹爹一块给王云起刻过碑,他俩该进纪念堂吗?去他的――车山菊对外国人可沒好印象,那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们可不配进这圣地。她摇了摇头又纳起了鞋垫,这些鞋垫不是给部队的,她要给小三子留点念想,或许小三子会把它们烧掉,那也好……
东沙河村的老槐树,可与别处的槐树不一样,每当开春发新芽时,它的树冠成血红色,直到一串串树叶都长大了、结槐子了,它才显出那庞大的绿冠,不过它的叶梗和叶脉还是血红色,老人们说这是当年日本鬼子在它身上杀死了于朝海,于朝海是什么人?那是天上下來的星宿,他的血能和平常人一样吗?在老槐树的树冠是红颜色时,树底下总是有香火缭绕,这种现象一直到解放后破除迷信才被禁止。到大跃进搞大炼钢铁,村里的树木都被砍光了,是姑奶奶在老槐树旁边搭了个棚子住在下面,声称谁要是來砍老槐树先杀了她。一个全村人都喊姑奶奶的拥军模范拿命來保,这棵老槐树才沒遭殃。
在胶东,能比东沙河村这棵老槐树还老的树恐怕找不到了。
有人说,忘却是必须的――你总不能永远地记着那些伤痛。可也有句“忘记过去就是背叛”――那忘却就是犯罪了。
东沙河村活着的、死去的,生活在这里的、漂泊在外的,沒有人会忘记这方热土上曾经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事。
电视台那位女主持人又跟着一帮子人來找车山菊采访,她扭着那勒了又勒的杨柳腰,夸张地摆着臀部,惹得一群孩子跟着起哄。他们一伙不打招呼就闯进车山菊的家,倒吓了女主人一跳。主持人涂着口红的嘴唇像刚吃了鸡的黄鼠狼,车山菊看了一眼觉得要吐就再也不敢瞅他们。车山菊更不愿看女主持人那一身打扮;衣服捆在身上,胸前鼓起两个包,生怕别人不知道她长了两个**;那头上长长短短就像长过癞后重生出來、又仿佛经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杂草、染得参差不齐的头发;眼圈上不知道擦了些什么,就像个抽大烟的乌眼鸡;脖子上戴了串说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锁链,活脱脱一个沒解下上吊绳的吊死鬼;那短得露着肚脐眼的上衣――这是糟改自己?还是勾引……
车山菊使劲低着头不看他们。
他们进屋后,车山菊表现得特别冷淡,连个“坐”字都沒说一声,她这屋子乱糟糟的,可别坐脏了人家那身油光发亮的时装。女主持人倒是满脸笑容,说着一口夹着胶东腔的普通话:
“大娘,您的事儿可传遍了咱胶东,咱还要让全国都知道……”
主持人刚一开口有人就打开了那刺眼的灯,摄像的小伙子麻利地扛起了机器对准了车山菊。车山菊豁地站起來用手中的鞋垫遮住脸,动作之迅捷完全不像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恼怒着女主持人对她称呼不恭――在这十里八乡,老老少少都喊她“姑奶奶”,她可是一辈子沒结婚的老姑娘,而这个黄毛丫头竟叫自己“大娘”,老人恨了她一眼。
摄像的小伙子在镜头中看到一只鞋垫,他眼睛离开取像器,不敢再看老太太愤怒的眼神,他放下机器尴尬地低着头。
车山菊瞅了一眼放下机器的小伙子愣住了;人长得还有这么像的?是小三子?还是虎子哥?车山菊心里一阵狂跳,一下憋得喘不过气來,她转身回里屋插上门闩,有气无力地说:
“你们走吧,别再來了,让这么大岁数的人上电视有什么好看的,我求求你们,走吧……”
每次这帮子人來都让车山菊难受好几天,能记得的往事都泛上心头。这些人不就是想让她说自己当“拥军模范”几十年是怎么坚持下來的吗?其实心里的事她从沒对任何人说,也不可能说,这风风雨雨几十年,生生死死一辈一辈的事又怎么说得清楚!所有的苦楚她只能带走――带到棺材里去,不――现在可沒有棺材让她带走,往炉子里一推――一把火就完了……
车山菊听那帮子采访的走了,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还是于朝海爷爷说得对――“人各有命,这是天意。我这辈子送走了多少亲人?哎,老不死的,还要受多少罪啊……”
她又纳起了那沒完沒了的鞋垫,到底做了多少鞋垫她自己也沒个数,当地的部队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当兵的到当官的都踩过车山菊纳的鞋垫。这些年她很少再纳了,人们的生活变了,谁还愿在鞋里再垫上个垫子?但是,她还要纳鞋垫,等自己死了,让别人烧掉,有了鞋垫在去寻找亲人的路上走着会舒坦点,这话不能对别人讲,也不需要讲,这些沒人穿的鞋垫,等她死后肯定会被烧掉。
现在,车山菊的拥军方式也就变了,买书送给解放军成了她的头等大事,当地驻军有个藏书颇丰的图书馆,几乎都是车山菊的捐赠品。车山菊自己过着不能再简单清贫的生活,她把自己的劳动所得都慰劳了解放军。部队的领导也曾千方百计想感谢车山菊,可她每回连口水也不喝,放下慰问品就走,时间长了部队也习惯了,从当年喊她大姐、后來喊她大姑,到现在随着老乡喊她姑奶奶,再加一个谢谢也就罢了。而车山菊每去一次部队都好像完成了一件大事,她感觉这些穿军装的人都像虎子哥,她不能让他们感谢自己,就像虎子哥穿上她做的鞋垫、看她送的书不用说谢谢一样。
包产到户后,车山菊沒劳动力,她不愿靠村里供她这个孤寡老人,就领着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做起了柳条、棒子叶工艺装饰品、日用品。车山菊年轻时就心灵手巧,在她指导下做出來的那些玩意不但畅销国内,还跨海越洋卖到了国外。村里后來能办起几个工厂,还是靠车山菊这个手艺作坊起的家。
车山菊在村里孤身一人,跟谁也沒个利害冲突,解放战争时就是支前模范的她成了全村的姑奶奶,现在她领着全村走上致富路,威望就更高了,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大名,只要说起姑奶奶,那必然是指车山菊。要是谁自己家真有个姑奶奶要跟别人提起,那要首先说明是某某某,要是只说“俺姑奶奶”怎么怎么的,对方不给你个脸难看也会顶一句:“你家烧了多少高香,姑奶奶成了你自己的啦!”
本來胶东人称姑奶奶是有贬有褒:贬是说这女人厉害,不可亲近;褒是说这女人德高望重,辈分在那里。东沙河村里人和周围十里八乡喊车山菊姑奶奶绝无贬义。
电视台的采访人员又碰了一鼻子灰,无可奈何地去找村长。
村长于三峰礼貌地把他们迎进村委会豪华的会客室。西装革履的村长和布置洋气的会客室让这些走南闯北的电视人惊讶万分,村长从冰柜拿出饮料递给他们时,他们还沒看完这会客室的各种工艺品:这哪像个农村?村长比那些城里的高官还有气派,别说穿戴,就其长相也不像个农民。
于三峰见他们看着自己说不出话,笑着说:
“是來采访姑奶奶的吧?刚才你们台长给我來电话,让我做姑奶奶的工作呢!”
“老太太根本不理我们。”女主持人委屈地说。
于三峰打量了一下女主持人,心里感到好笑,就这身打扮见姑奶奶她能给你个好脸?自己穿什么还要请姑奶奶斟酌呢,你这模样去采访她不是自讨沒趣吗!可是他又不能直说,只好笑笑说:
“你们台长又不是不了解姑奶奶的为人,何必來浪费这个时间?”
“我们台长还让我们住在这儿,让我们想方设法给车山菊同志多拍些资料保留。看來这个任务我们完不成。”摄像的小伙子看着于三峰的眼祈求地说。
于三峰听到这话,脸上失去了笑容,心里像被猫给抓了一下,他第一次感觉人是会死的,尤其是自己永远也报答不尽恩情的姑奶奶要是突然离开了人世――他脑子里出现了空白……他感到车满意到底是学文的,想得比自己远,姑奶奶要是“走”了,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沒有,办身份证时拍的那张照片把人都照的走形了,以后根本排不上用场。自己也曾多次邀请、劝说姑奶奶和自己拍张照片,可姑奶奶就是不答应,说要是她死了留张相片,还和活人贴在一起,怕对后人不好,这就成了姑奶奶拒绝照像的借口。每当她看到大姑娘小伙子拿着照相机就躲的远远的。
姑奶奶沒说出不照相的真正原因――爷爷,爹娘,和所有对她有恩的亲人,谁也沒留下张相片这是借口――根本原因是虎子哥有张相片,那是他在烟台读书时照的: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两排整齐的白牙,好像要跟你说话,现在要是自己照张相片,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实在和少年的虎子哥不相配。所以车山菊忌讳照相,她把虎子哥和少年的自己在心里连在一起。何况,就算留下个影,隔几辈谁还知道你是谁?所以,小三子再怎么说,她也不松这个口……
主持人看出村长被刚才一句话搅得心里难受,趁势就说:
“我们台长光给我们布置任务,还说这是我们台的重点节目,谁知老太太这么不配合,这活儿怎么干呀?”说着说着女主持人竟挤出两滴眼泪來。
于三峰知道这个主持人自费去上海学过几天表演,沒理她,就顺手拿起电话:
“我说小满子!”他看了看來采访的人,不好意思地改口说:“我说车台长,你就忙成这样,不能亲自回來一趟?何必给你手下出这个难題?姑奶奶你又不是不了解,你亲自出马嘛!”
“……”
“别跟我來这一套,求我也白搭,姑奶奶连张相片都不肯跟我照,我能说服她接受你们采访?”
“……”
“养殖场的狐狸皮可沒你的份,要要去找姑奶奶,看她给不给你……你花钱买?我看你目前还沒那个钱!”
“……”
“姑奶奶说了,要给部队办个电脑培训班,买机器的钱由她老人家出,老太太不知道几十台电脑要多少钱,顺口就说了这么个话,村里研究了,这钱由村里出,以老太太的名义來办。”
“……”
“这倒是个好主意。在给部队送电脑时,就让你们摄制组暗地跟踪**,可一定不能让老太太发觉。”
“……”
“我可说在前面,看你手下的人能不能做得不露风声,若是老太太知道了,我可不替你挨骂。”
“……”
“你拍的资料我肯定要一套,不,是村里也要一套……你不给?我看你还回不回村里……”
于三峰脸上出现了一点平静,他朝电视台的人笑笑说,刚才你们也听到了,你们可都让我们姑奶奶见过面了,她老人家耳不聋眼不花,你们再在村里出现,她准能认出來,我看你们还是回去吧,让车台长另派人,等给部队送电脑时,再來采访吧!
东沙河村的大庙早在1947年土改时被工作组带领“贫农会”把菩萨砸碎扔到了东沙河,王云起的塑像也沒能幸免,大庙改成了小学。村里的一些老人对砸毁菩萨倒不敢说话,王云起的塑像被砸就有人说了句“他又不是菩萨,小心惹祸”,这话也沒人在意,可当天晚上就刮了场罕见的台风,高杆庄稼全被风吹倒,很多大树都被连根拔起,不知是谁夜里去大庙在原王云起的塑像后墙上写了“王云起之灵位”六个大字,这大风才停。土改工作组听了村民的反映,也沒追究,这六个字就一直保存到小学校舍彻底改造的八十年代,才又勾起人们的议论。
这些年人们生活好了,各家各户都盖起了楼房。手里有了钱,就有人提议恢复村里的大庙原貌,老村长是个老党员,一听这话就害怕惹事,他知道大庙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尤其是还牵涉着人们心中的英雄王云起,这事就更难办。当于三峰“农大”毕业,不要学校分配自己回到故乡,老村长就趁势提出改选,这村长就沒一个反对地落到于三峰肩上。姑奶奶心痛小三子,怕累着他,朝老村长骂了句“老滑头”。村里人太了解于三峰的底细,一个大学生回到农村也太招眼,所以于三峰不但当了村长,老支书也把自己的职务推给了他,于三峰就村长、书记一肩挑。上任后他遇到的第一桩棘手的事就是修不修大庙:修吧――这明显不符合党的政策;不修吧――村民的呼声又那么高。于三峰拿不定主意就一脸愁容去找姑奶奶,刚进门姑奶奶就板着脸说:
“什么大事愁成这样?不就是修不修大庙嘛!这有什么难的,共产党不也在灵山修纪念塔纪念那些牺牲的人吗,咱就不能也修个纪念堂?”
于三峰听姑奶奶一说,高兴得脸都红了,自己怎么就沒想到这一招,现在不是有两大难吗:丧葬改革和计划生育,姑奶奶这一招可解决了一个大难題。于三峰为了讨老太太高兴,不说出丧葬改革一事,倒问姑奶奶纪念堂里都供些什么人,车山菊看了看小三子,叹口气说:
“你刚毕业回村,就不该把这些事都推给你干。”
在姑奶奶心里于三峰还是个孩子,接着她又慢慢地说:“现在不是不让埋死人了吗?修个纪念堂让村里死了的人都留个名,给后人个安慰。大庙这么多年都当了小学,现在又改的明亮宽敞,只能当教室用,再说孩子上学挺方便的,纪念堂再选个地场,把它修好点儿,我想村里人不会有什么意见。”
于三峰看着姑奶奶,脸上笑着眼里就有了泪水,车山菊咂咂嘴说:
“哭什么!以后还有你哭的,这村里的事可不好干,都是熟人,谁也得罪不起,我这一辈子也看的多啦,这村两大姓,跟我都沒血缘关系,可又都对我有恩,我这辈子是报答不完喽,以后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下场呢……”
于三峰沒想到姑奶奶会说出这番话,不自觉地就扑到车山菊怀里哭出了声。车山菊抚摩着小三子的头,喃喃地说:
“哎,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尽管我一辈子都在这村里,可我毕竟是个外來户啊!对老于家我有报答不尽的恩情,车家收养过我,可他们一家人都死在日本人手里,我连报答的机会都沒有。老于家几辈人也是风风雨雨的,你老老爷爷,你老爷爷,你大爷爷……”她本來想提于松虎,可刚想到这儿就止不住哭出了声。
于三峰听人家说过姑奶奶和大爷爷的事,大爷爷抗日战争时牺牲了,姑奶奶就沒离开这村子,听父亲说给姑奶奶提亲的倒不少,可姑奶奶怎么也不答应。本來于三峰的父母劝她回家一块过,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总感觉虎子哥沒死,说不上哪天就回來了。她就那么一天天一年年的等。全国解放后,当年参加革命的复员的复员,当官的当官,虎子哥还是沒有消息。于家大门挂上了烈属的牌子,三峰的爷爷于松豹怕姐姐山菊难受,就悄悄把牌子取下來放进抽屉里。而车山菊就像变了个人,见了豹子兄弟也把头一低绝不多说一句话。
那还是1950年的春节,她和豹子在祠堂祭祖,车山菊瞪着眼愣愣地说:
“俺是个丧门星,俺把自己的亲爹亲娘,奶奶、兄弟克死了,把收养俺的车家一家克死了,又把……”于松豹听姐姐这么说,大声吼道:
“姐啊,这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谁也沒对俺这么说,是俺自己琢磨的,俺以后谁也不带累,就自己过,您也甭管俺,老天爷叫俺活多久俺就活多久……”
于松豹被车山菊的话震地半天回不过神來,这以后车山菊对谁都冷冰冰的,更不踏进老于家的门,直到于松豹抱着满月的孙子于三峰去看姑奶奶,小三子朝姑奶奶笑,车山菊才抱起孩子呜呜哭,这时她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当小三子娘生病去世,车山菊才又跨进于家大门,照顾着于家一家老小,直到小三子有了后娘,姑奶奶才和那好心女人呵护着小三子长大成人。但车山菊每夜都回自己那小院,那是爹娘说给她和虎子哥成亲的地方。
车山菊一个人过日子,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后來包产到户,她领着全村的妇女办手工艺作坊。
刚够糊饱肚子那阵子,她有空就纳鞋垫,攒一包袱就走几十里路送给解放军。当了“拥军模范”的车山菊,从來不去参加任何表彰会,各级领导也就习以为常,可每当过年过节,报纸上一提拥军模范,总会有她的名字。于三峰的爹就把这些报纸收集起來保存着,后來于三峰上学了,这事就落在他身上。于三峰把报纸上提到姑奶奶的地方都用红笔画上杠,锁在自己的抽屉里。
于三峰看姑奶奶哭得伤心,忙擦了把眼泪说:
“姑奶奶,您看咱说到哪去了,您就是我的亲姑奶奶,谁说您是外來户?这村里谁敢欺负您?大伙都尊敬您呐,沒您发话什么事也别想干成,我决定回村來就是为了姑奶奶,就是我找媳妇,姑奶奶不点头,那也不成……”听小三子这么一说,车山菊笑了:
“傻孩子,都什么年代了,这个人的事可要自己拿主张……”说到这儿车山菊叹口气,眼泪汪汪地看着那么像大爷爷的小三子。她摸着三峰的头说:
“咱这是干什么,还说正事,你去和村委商量商量,这纪念堂的事,甭说是我出的主意。我想,修三间就够了,一间为那些对革命有功的,再给两大姓各修一间,要是不分姓,修两间就够了,屋外再修个花园,修饰好看点。”
于三峰把修纪念堂的事在村委会上一提出,大伙就一致同意,人们都对想出这么个好主意的年轻人佩服三分――到底是大学生,这思路就是不一般。为解决死人和活人争地这一难題,老村长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人们嘴上不说,可每逢谁家死了人那个闹腾劲,真叫人抓了瞎。上边是――会会必讲:不准占地;老百姓是――说什么也要入土为安。现在修个老百姓的庙,虽说要花不少钱,可这牵涉着每家每户,所以参加开会的人都从心里赞成。
中国人从來对死人都是大方的。
于三峰第一次召开村委会就解决了个大难題,他在村里总算踢腾开了第一脚。他不敢随心所欲,第二天就向乡里汇报了村里要修纪念堂的事,他把前因后果一说,马上得到肯定。乡里又反映到县上,县上又往上反映,这事就传到了电视台,台长车满意打电话问于三峰,说家里这么大的事,怎么一点风声都不透露给他这个搞宣传工作的本村人,刚好姑奶奶在村委会找小三子说事也在场,于三峰就拿电话对车满意说:
“是有这么回子事,还沒动手呢告诉你干什么,是不是你要捐点钱啊?”姑奶奶插话道:
“是小满子吧?别问他要钱,他那点工资……告诉他,别让电视台的人來!”于三峰就大声说:
“姑奶奶说不欢迎电视台來采访!……为什么?”于三峰捂上话筒看着姑奶奶,车山菊接过电话提高嗓门说:
“这有什么为什么的!不让电视台來就不让电视台來!你又不是小孩,这点道理都不懂?纪念堂修好后,村里各家各户老辈子的灵位都要进纪念堂,肯定有人要搞些活动,哭哭啼啼跪一地人,你带人來拍电视,是丢小三子的丑还是出村里的洋相?到了那天我也要去哭几声,你小满子也要把你的祖先灵位请进纪念堂,你也不能直挺挺地站在那儿,你跪在地上,让电视台照上,让别人看到了,那合适吗?你要是带电视台的人來,我打断你的腿!”车山菊沒听对方说话就把话筒递给于三峰:“小三子,你和他说吧!”于三峰听着车满意说了一会儿才答话说:
“你这顶高帽子还戴不到我头上,这主意是姑奶奶出的,还解了我一个大围,本來村里很多人提议修复大庙,我这个新村长、书记正挠头呢……姑奶奶说别叫电视台宣传说我们搞迷信――噢,我开玩笑,咱就学政府,也修个纪念堂,把村里百年來为新中国牺牲的先烈请进纪念堂,让后來人永远记住,以后死了人也在里面放个牌位。不过刚才姑奶奶说的是对的……你照办就行。修好了当然要举行个仪式,到时候我会告诉你……好,我告诉姑奶奶,请她保重身体。”
车山菊从村委会出來沒回她的家,恍恍惚惚就走到村外那棵老槐树下。她特别想哭几声,要告诉东沙河那些冤屈的灵魂,他们就要住在一起,希望他们保佑小三子,她害怕现在的人太张扬,她害怕小三子遇到什么不测。可车山菊感觉喉咙里像是塞了把干草,眼睛也干巴的流不出泪來,再看老槐树下竟站着那么多人,仔细一看她心里就像被猫在抓,她揉了揉眼睛,那些人影都重叠起來了,爷爷、爹和妈,啊,车家的爹娘、于家的爹娘、还有被日本鬼子杀死在马石山的的哥哥弟弟,都在树下看着她,他们不说话,车山菊也说不出话,但她心里在想,是他们要带自己走?她想问问他们,你们愿意进纪念堂吗?他们谁都不搭理她,脸上都显得无奈。她想问问他们,还有什么事我能办吗?他们都苦笑一下。车山菊明白了,他们是冤仇未报,心有不平啊……
把大庙的菩萨和王云起的塑像砸毁的那天晚上,台风也把这棵两人才搂得过來的大槐树刮倒了。村前这棵槐树,给人以莫大自豪,都说槐树能主全村富有平安,村民也就对槐树独有情钟,老槐树倒了让人忐忑不安,就连嫁到外村给人当了媳妇的姑娘,听说这事也焦急万分,教孩子那首儿歌沒了依据:推锯,拉锯,拉到姥姥家大槐树,姥姥村里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让小小子去――老槐树倒了这还得了?
四十年代的胶东到处缺乏强劳力,年轻力壮的男男女女都去打老蒋当八路,外边有当兵的人家每天提心吊胆,害怕当兵的亲人有个好歹,大槐树被风吹倒怕又预示着什么,所以就有老人召集村里的老老少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又立了起來。如今老槐树几乎忘记了它的不幸遭遇,几十年的自我调理又枝茂叶繁顽强地活着,夏天它照旧给人一片树荫,只是身上有了可以钻进一个人的大洞,显示着自己的老态。可每年春天那满树的红叶到结出的槐子是黑红颜色,与别的槐树是那么不同,让人记住了它的身世。
车山菊走到树下,那些人影都不见了,她并不害怕那些人影,她倒巴望他们带她走,只是她奇怪,怎么这些人影中沒有虎子哥呢?难道他在异乡找不到路回來?可他又在什么地方呢?车山菊仰头看看这棵她每天都要來看望的老槐树,只要她在村里,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都要來树底下转三圈,嘴里喊着爷爷、爹、娘,诉说着村里和自己的事,就是在她支前南下时也梦见它,梦里总是看见爷爷被捆在树上,刺杀爷爷的日本鬼子长着满身的长毛,眼睛都冒着蓝光,爷爷的血喷了老槐树一身,每片槐树叶都滴着血。有时又梦见虎子哥被捆在树上,她冲开鬼子去抱着虎子哥,感觉鬼子的刺刀从背后刺穿自己的心脏又扎进虎子哥的胸膛……
这些年车山菊感觉自己老了,在老槐树下眼里不再有泪水涌出,但心里还是不能平静,上次省里來人说有日本人想采访村里的手工艺厂,她提了两个不大不小的要求:一要日本人归还爹给王云起雕刻的汉白玉香炉,二要日本來人给东沙河被害的人披麻戴孝,若不,她要组织全村的人把來采访的日本人打死在老槐树下。因为爷爷于朝海就是被鬼子杀死在老槐树下的,老子的帐儿子还这不为过吧?娘是在爹牺牲后,为了抢回被日本人掠夺的那个精美无比的香炉叫鬼子活活刺死在大庙里,血债他们不还,这香炉可不能不还,日本鬼子抢的别的东西咱不知道,这汉白玉香炉她可是亲眼看见日本鬼子抢走的,为此车山菊破例在全村一次大会上高喊:
“他日本人杀了咱多少人――有数吗?他日本人抢了咱多少东西――谁记住了?别的俺不知道,大庙上俺爹给王壮士刻的香炉,俺见过,你们年轻人恐怕还沒见过那么好看的东西,俺娘为了它把命都陪上了,他日本人不还回香炉,就不能进村,你们说俺说的对不对?要是大伙说俺说的不对,让日本人來村里采访,俺马上离开这里……”车山菊还想说下去,会场上一下就有人放声哭嚎,于三峰的爹跪在车山菊面前哭着说:
“姑啊,谁要敢叫日本人來咱村,我操他八辈祖宗……”他这么一哭喊竟惹起年轻人一片笑声,还是老村长高喊:
“笑什么笑?回家问问你们家的老人,咱村哪家沒受过日本人的害?车山菊同志说得对,只要我当一天村长,日本人就别想再踏进这个村,若不,这个村长谁愿当谁当!”
会场上一片肃静,村里开会从來也沒这么安静过。
省上根据反映也不敢让日本人來采访。他们知道东沙河人的脾气。可这些村民做梦也沒有想到,上边还真带过亲手杀害于朝海的日本鬼子到过东沙河村,那个叫河野的日本人还对着老槐树磕了三个头,而带日本人來的是于朝海的亲孙子……
车山菊每天早晨到老槐树下转三圈,这时候她忘了自己的年龄,从记事起的一切都翻上心头:
亲爹去找爷爷就再也沒回來,别人说爹也死了,这让她永远都感觉那不是事实,直到自己也这把年纪了,还是觉得爹总有一天会到自己身边。她心里的父亲总是那个模样,永远年轻,永远是笑眯眯的,再后來爹的影子就和于朝海、车回家、于联嘉的形象混在一起,她怎么也分不清楚。于家爹娘说自己长的像老于家的人,朝海爷爷告诉她长大后就和虎子哥成亲,所以有时候她又感觉自己就是生在这里,亲爹亲娘的影子是梦境,那是一场怎么也摆脱不了的噩梦……
奶奶逼着爹去找爷爷,说不论是死是活都要把爷爷找回來,不能让他当野鬼,可是爹刚走沒两天,她就每天到村口等着儿子回來,又过了沒几天她就嘟嘟囔囔怪娘不出來阻拦让爹走了,再后來她就骂娘,说是娘叫爹去找爷爷。娘脾气好,听奶奶这么说只是笑笑,安慰奶奶说要不了几天爹就回來了……
奶奶一开始每天去村外一次,跟别人说她儿子今天回來,后來天一亮她就去村外等,再沒过几天她翻出拨浪鼓摇着喊着爹的小名,村前村后地找。全村人起初见了总对奶奶说:“回家吧,再停几天人就回來了。”后來男人见了奶奶就摇摇头不说什么,女人则啧啧嘴说声可怜。小孩不懂事追着喊疯婆子,大人看见了就训斥几句还会打他两巴掌。
那天遇上山菊和妈下地锄草,奶奶带着弟弟去找爹,刚会走路的弟弟就被奶奶领进了小清河,本來那河水也淹不死人,可奶奶领孙子进了发水时冲出的深水坑……
奶奶和弟弟死了,娘哭得死去活來,变卖了那点家产发丧了奶奶、弟弟,娘就病得起不了炕,稍好点就带着山菊去讨饭,娘后來把自己打扮成男孩……
爹给山菊留下的印象是很高很高,进门他要低着头弯着腰。
爹的眼睛很大,像两个深不可测的水坑。
爹爱热闹,哪儿有锣鼓声总会有爹在场。
爹还爱说顺口溜,想要吃饭他不说肚子饿,而是对妈妈拍着手说:“吃个馍,喝口水儿,省得肚里闹小鬼儿。”要是妈妈不高兴,他就说:“噘噘嘴,挂油瓶,腾出手來抓虫虫。”
爹还爱唱小曲,车山菊到现在还记得爹唱的那首叫“吹大牛”的小调,不光爹爱唱,村里年轻小伙子、半大老头子都爱唱它。听说那是当年参加义和团的人传下來的。她沒想到,到了海边,这里的人也会唱这个小调。山菊记得爹唱“吹大牛”时脸上总露出得意的笑容,好像他真吃上了八大盘子九大碗似的:
想当年我老汉到过北京城
沒进城御林军就排队把我迎
皇上一见面,对我三鞠躬
勾肩搭背他称我兄
八大盘子九大碗他为我接风
他请我上金銮殿
为他出计谋
哧卟咙咚呛
共坐江山万万年
咱再也不受穷啊
叭卟咙咚呛
奶奶说爷爷闹义和团是去帮皇上打洋鬼子,可皇上变卦,又勾结洋鬼子杀中国老百姓,他这个忙帮得倒好,再也沒回來。听说有一天夜里有人在院外黑影里大声说“吕龙生死在北京了”,奶奶冲出门看什么也沒有,问邻居都说听到了,奶奶就哭得昏死几次。奶奶说要是沒有爹这个拖累,她立马就在脖子上套根绳,为了儿子她要活下去。何况沒看见尸首谁会相信人就死了,奶奶就抱着幻想,更气不打一处來骂人不止:
“驴操的王八蛋,黑咕影儿的丧门星,连个面都不露的猫头鹰……”。
爷爷走后,奶奶像丢了魂,白天她里里外外忙活是为了儿子,晚上还留神听着有沒有敲门声。等了几个月,当有人偷偷摸摸回來了,说西太后翻脸不认帐,说义和团瞎胡闹,就让清军和洋鬼子一块杀义和团,奶奶的心凉了:
“老穷种,闹腾个啥!那皇上要你帮什么忙?”
过了些日子奶奶也相信爷爷死了,她就忙活着给爹娶亲,她要儿子赶快留种,这根是不能断的,生了孙子再让儿子去完成找回爷爷的使命――奶奶还是想不通,活蹦乱跳的爷爷会死,他可会耍把式,那大刀片子抡得呼呼响,水都泼不进去,几个小伙子也打不赢他一个,他怎么会死?
儿子倒给她争气,十五岁的他结婚第二年就给娘生了个女儿。奶奶倒是开通,乐呵呵地跟儿媳妇说:“有这簸箕灰,就不怕驴打颤,你可不能歇着肚子,要尽快地生儿子。”
爹是个乐和性子,看娘高兴也跟着笑,只是媳妇的肚子倒不听奶奶的话。弟弟是在爹二十三岁上才出生,等弟弟会走路了能说话了,爹知道家里沒他的事了,他该去找自己的爹啦。
奶奶和爹不知道北京有多大,更何况爷爷是在十多年前离开的家,这到哪去找呢?到车山菊自己推着二把手小车进入解放战争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从胶东走到南京时,才知道爹去找爷爷是个多么难的事:天下这么大,简直走不到头,叫爹到哪去找呢?可她也犯了奶奶的傻病――要找虎子哥,和他一块当八路!她常怪于家爹娘,说虎子哥去当兵就行了,女孩子出去麻烦,要不她早就去当八路了,跟着虎子哥一起走。
爹也傻,出门躲几天,回來跟奶奶说找不到,不就算了,何必陪上条命也死在他乡?
奶奶也死心眼,自己的男人回不來了又叫儿子去送死,这不是憋着劲闹个家破人亡?
娘死在人家门口,人家沒怪,还收留了山菊,可车回家一家男人都死在日本人刺刀下,剩下个娘又活活气死在坟头。
车山菊又成了孤儿。
于朝海爷爷领着车山菊回了家,可他一个老爷们怎么带个姑娘过呀,再说东游西走的他从來还沒带过孩子,自己帮人家生的儿子又不能相认。看着山菊于朝海犯了难;这么大岁数还有能耐带个闺女?正在他一筹莫展时,于联嘉媳妇进屋了,她摸了摸姑娘的头看着于朝海说:
“叔,我带着山菊吧!”
于朝海低下头,从腰里掏出烟袋却怎么也打不燃火绒,嘴里嘟囔着说:“这关东烟还是回家从关东带回來的种,唉……”联嘉媳妇见于朝海难受的说不出话,眼里也噙满了泪水,哽咽着说:
“叔,停会儿回家來吃饭,虎子他爹还有事跟您说呢。”
“哎,你先领山菊回去,我马上來。”
于朝海屋里可不像个单身汉的住处,虎子妈给收拾得干干净净,就他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虎子妈做的,虎子一口一个爷爷地喊,虎子的爹娘也是不先喊叔就不说话,使于朝海沒有一点孤老头子的感觉。当年是于联嘉给他剃头,现在于联嘉的眼神也不行了,虎子就拿起了剃头刀。每当虎子给他剃头,他总是要打瞌睡,剃完了就迷迷糊糊说句:“比你爹手艺好!一点也不疼。”其实是他人老了,头发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硬。而每当听到爷爷的夸奖,虎子都笑眯眯地说又在爷爷头上割了个大口子,于朝海就抬手摸摸剃得光秃秃的头说:
“是吗?我怎么一点也不疼啊?”等他反应过來就顺手拍虎子的屁股一巴掌说坏小子又骗爷爷,再说句:
“什么时候让爷爷抱重孙子啊!”虎子脸一红说句:
“着什么急啊!”
“还不着急?你都多大了?你想打光棍呀?”
“我才不想打光棍呢!只是丈母娘老不给我生闺女,您叫我到哪去找媳妇?”
这几乎成了祖孙俩每次剃完头必说的话。当然于朝海也从來不会忘了跟虎子说:“等着吧,将來总有一天,大伙一块干活,吃饭穿衣都是公家发,沒有人再敢欺负人,普天下人人平等。”这些他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
车山菊到了自己家,于联嘉心里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不知为什么他把山菊和王云起联系到一块了,自己沒能和乡亲们参加义和团,好像对不起那些死去的乡亲,他出钱帮叔叔于朝海养活邻村的义和团“遗孤”是为了解脱――可惜人家娘俩不领情,自己沒帮上多大忙。现在山菊到自己家來,也就毫无二话地当起了义父,心里感觉这也算是为义和团兄弟做点事。等虎子妈把山菊捣饰停当,他一看这姑娘长的倒很像自己家的孩子,就把山菊叫到跟前说:
“丫头,咱是一家人了,你有哥哥虎子,有弟弟豹子,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了。”虎子妈听男人这样说,就紧紧地搂着山菊,眼里不由流出泪水,她看一眼男人,虎子爹搓了搓手又说:
“丫头,还记得你亲爹叫什么名字吗?”
山菊摇摇头。
“记得你姓什么吗?”
山菊又摇摇头。于联嘉望着可怜的山菊也摇摇头说:
“本來我想,你要是记得你老家的事就好了。”
山菊听到这儿以为这家人不要她了,惊恐地看着于联嘉。她撒谎了。她害怕又去要饭。于联嘉看出了这孩子的心事,忙说:
“你跟车回家过了这么久,现在车家一个人也沒了……”于联嘉说不下去,转过身抹去止不住的眼泪,山菊一听提起自己的养父母、兄弟就哭了,虎子妈倒不知说什么好,还是于联嘉看山菊难受,才平了平自己的心情说:
“丫头,我沒有别的意思,本來我想,要是你还记得你父亲的姓,你就姓你父亲的姓,这也给你留个念想,也让你爷爷和你父母在世间还有个血脉。你年纪小,什么也记不得了……现在你到了于家,你就是于家的闺女了,人在世总要有个姓名,你到我家本來该姓于,可车文伦叔在世上就沒个血脉了,我看就不用改了,大名还叫车山菊,你可别见外,长大你就明白了,再说这姓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于朝海在院子就大声叫嚷道:“联嘉说的有理”,跟着他人就进了屋,他看了看于联嘉,又看着焕然一新的山菊说:
“闺女,你爷爷当义和团死在北京,我也当过义和团,在北京还挨了洋鬼子一枪,我当你爷爷也配……虎子的爹娘心眼好,这以后你就知道了,也不用我表白,不给你改名换姓,咱也记住这些事。女人也能干大事,我在法兰西就见过女人扛枪打仗,那不比男人差。我看这小鬼子一会儿半会儿走不了,还要打下去,光男人去打还不行,咱光躲也不是个法,车回家躲到马石山不是也一家遭害?人家南边村子已经结伙了,闹得小鬼子心惊胆颤的,不敢轻易出來……”
于联嘉见叔叔说到这儿,就给虎子妈使眼色,虎子妈带山菊离开屋,于联嘉对于朝海轻声说:
“正要和叔说呢,虎子说要参加抗日县大队……”
“好事!”
“可他娘担心……”
“窝在家里就不担心了?在家更险。咱村死了这么多人还不是因为躲在家里?各顾各不行,要有个撑头的也不至于这样。小日本有多大?他就欺负到咱头上來了!当年义和团,哎,不说它了,沒个好当头的,也沒个章法。现在对付日本鬼子可不能吃这个亏了。现在我看八路军倒有章法,虎子要去当兵是个好事,我看比呆在家里保险,再说他又在烟台读过书,又不笨,出去能有出息!是条活路!”
“前几天他说这事,我还以为他马上要走,这两天他又不提这事了,我看他每天去找村里那些半大小子,叔,你说是不是他要拉一帮人走?要这样恐怕有人会找咱家的麻烦!”
“找咱的麻烦?他有本事去找日本鬼子去!这国家国家,沒有国那有家?虎子有本事就多拉些人走,要不嫌我老,我也跟他走!”
“老二不知从哪也听说这事了,也闹着要跟哥哥去当八路。”
“好啊!他可人小鬼大。我还沒跟你说呢,他带着一帮孩子在村北道上挖坑,说这样可以把鬼子的大炮陷进去拉不出來。”于朝海说这事时,满脸的得意。于联嘉看着窗外说:
“咱也该出点力了!”
于松虎见车山菊到自己家就红着脸跟娘说:
“娘,你不是老埋怨我不要媳妇吗?你看山菊可不可以当您的儿媳妇?”
“怎么?你看中山菊了?这闺女怪可怜的。”
“爷爷说山菊不错……”
“现在兵荒马乱的……”
“我又沒有说马上就成亲。”
“我和你爹商量商量。”
于松虎带着弟弟于松豹经常从山上抓些蚂蚱、挖些豆虫回家,这秋后的野味让山菊大开口福,当山菊吃着烧熟后香气满屋的东西,不好意思地看着哥哥弟弟笑,露出笑容的山菊让虎子娘特别开心,她对山菊说:
“看哥哥弟弟对你多好,连个蚂蚱都舍不得吃,在家可别像个客似的,要说说笑笑。”
山菊低下头顺手拿起梳子给娘梳头。
那天听说鬼子又要來扫荡,虎子拉起山菊就跑,跟在后边的虎子娘悄悄跟联嘉说:
“我看以后可以给他俩成亲。”
于联嘉顺口说:
“山菊是个好孩子。”
这亲事就算在兵荒马乱中定下了。
沒过几天虎子和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参加县大队,不久就转入正规部队往西开走了。
豹子年纪小在县大队当通讯员,一次不小心踩上自己人埋的地雷受伤,好在只伤了左脚,沒能跟大部队西进,可还是瘸了一辈子。
虎子离开家乡就再也沒回來,一晃几年也沒个消息,爷爷、爹和娘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山菊在家里每天以泪洗面,为能见到虎子哥,她就参加支前大队直走到南京,一路上她磨破嘴皮问也沒听说谁见过于松虎这个人。等她返回家乡,才得到虎子哥牺牲的消息。山菊跑到区上找豹子,豹子看着山菊姐瞪着眼说不出话,半天姐弟俩才哭出声……
车山菊围着老槐树转圈,村里人已习以为常,都知道这是姑奶奶在想念故去的亲人,但谁也不愿说出再深原因。于三峰现在明白底细还是父亲听瘸腿爷爷说的。早先三峰不懂事,只感觉姑奶奶转槐树挺好玩的,只要他遇上姑奶奶转老槐树,就跟在后头,车山菊就拉着小三子转,三峰忽闪着大眼看着姑奶奶,听她轻声呼喊着爷爷、爹、娘。长大点才知道姑奶奶说的爷爷是指到过法国、当过义和团的老老爷爷于朝海,爹娘是指直到现在还有人提起的巧手老爷爷、老奶奶于联嘉两口子。坟地路边原來还有老老爷爷和老爷爷刻的石碑,祠堂、家里还有他雕刻的门、窗,现在这些东西都不见了。很多文物古迹被破坏让三峰想起來就心疼。
三峰还记得点自己的瘸腿爷爷,他是“文革”才死的。
家里还有张大爷爷在烟台读书时照的相片,他从小就听人家说自己长得酷似大爷爷,他曾拿着大爷爷的相片问姑奶奶自己是不是长得像大爷爷?姑奶奶就把他拉进她怀里,什么也不说只是流眼泪。
于三峰走出村委会直奔村头,果然见姑奶奶又在老槐树下转,他悄悄跟在姑奶奶身后,听姑奶奶说:
“爷爷、爹、娘,小三子长大了,他可是个好孩子,等他成了家,我就可以去找你们啦!”三峰听到这儿,挽起姑奶奶的胳膊哽咽着对天说:
“老祖宗,可别听姑奶奶的,我哪儿长大啦,我可离不开姑奶奶,村里也离不开姑奶奶,姑奶奶还有很多事要办,村里还要修纪念堂,老祖宗们有安息的地方了,还要给部队办个电脑培训班,姑奶奶还要帮我把村里的事办好,祖宗们可要保佑我姑奶奶长寿……”就像老祖宗真要把姑奶奶叫走似的,于三峰哭了。他从來在姑奶奶面前瞒不住一点儿心事,更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而车山菊心里突然有股说不出的滋味,面前爱哭的小三子哪有他祖先的那点精神头?这世道真的变了,连德性都变了?
纪念堂修好了,仿古建筑红墙琉璃瓦,在日头低下闪闪发光,叫人说不出是宫殿还是庙宇。整个建筑被围墙环绕,纪念堂坐北朝南位于院子中央。四周的围墙下部用花岗岩垒就,上面用琉璃瓦组成花格。院里摆着供人休息的二十四条石板做的长凳,园里种着四季都有花开的腊梅、丁香、石榴、月季和松柏、青竹,墙跟下都压上了迎春。纪念堂后面是种满果树的石鼓顶――石鼓顶上的土还是五八年大跃进时一筐一筐搬上去的,如果打开后园墙,就与人们说的风水宝地“龙脉”连在一起,与其说是祠堂倒不如说是个天然公园。设计者吸收了一些名园的特点,把它建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于三峰的主意,说要建就要建好,让子孙后代都记住他们的祖先是些什么样的人。
纪念堂描龙画凤的大门被一把特大号的铜锁锁住。那把锁还是专门派人去烟台制锁厂订做,只有一把,锁上刻着东沙河村纪念堂七个篆字。为了制造神秘,全村最老的车老头,紧紧地掌握着那把神圣的钥匙,他说当年大庙是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才开门,纪念堂也不准随便进!害得小孩子只能从门缝瞧。老人们说纪念堂可比原來的大庙气派。于三峰心里感到挺舒坦的,只是感觉车老头也太认真,这本來就是为全村建的,可不光为死人,活人也该有个游玩的地方。不过现在还是让老人锁着吧,等清明举行了仪式再敞开大门。
于三峰现在是为纪念碑上的文字怎么写而苦思冥想。村委会组织人查遍了所能找到的资料,也沒查出王云起是哪月哪日出生、哪月哪日被害,请当电视台台长的车满意帮忙,也查不出來。沒办法只有定在清明节为王壮士的忌日,并把碑文初稿给车满意传真过去让他润色。很多人家挖空心思也想不出老祖宗的姓名,这牌位写得五花八门。多亏于三峰先把牌位的尺寸做了规定,若不,都做成大号石碑,这纪念堂可就装不下了。现在人们手头有钱,什么花样都能做出來――这又是姑奶奶给小三子提的醒儿。
村委会决定清明节纪念堂开堂迎灵位。
现在各家都做灵牌,东沙河村每家都在忙活。人们都发愁找不到好木匠、石匠,更担心自己家的牌位样式出不了众。老人则想起了当年的于联嘉:“现在上哪去找那么好手艺的人啊?”
如果虎子哥活到现在会是个什么样,车山菊想像不出來。她请人做了十多个灵牌,又叫三峰把大爷爷的相片去翻拍在陶瓷上。车山菊捧着镶着相片的灵牌,少年的虎子露着整齐的白牙对着她笑,眼前的虎子哥化成了真人跳到戏台上,耳朵上戴着红辣椒,穿着娘的大襟花袄,一板一眼憋着嗓门唱着:
正月里二十一
日本小鬼子來到俺家里
哎呀我说大娘啊。
耳朵上也戴着红辣椒,扮着老太太的大奎拉着二胡,听虎子唱到这儿,停住弓问:
“他们干什么啦?”
虎子忽闪着大眼睛,一脸的冤屈唱道:
抢了俺的粮
抓了俺的鸡
牵走俺家的小毛驴
哎呀我说大娘啊。
大奎扮着老婆子接话茬:
“我说孩子啊,丢点东西沒什么,只要人沒事就好。”
虎子用手拉着衣襟把脸一遮,带着哭腔唱:
糟蹋了俺婆婆
俺……俺……俺也沒逃过
一把火又烧了俺的那个窝
哎呀我说大娘啊。
拉二胡的大奎放下琴,哆哆嗦嗦走到虎子跟前,嘴里骂着那些沒人性的鬼子,用手在虎子脸上划拉两下表示擦去眼泪。看戏的老婆儿们也跟着骂并真地流下同情的眼泪。
虎子娘看虎子在台上演戏捂着嘴直想笑,根本沒听到他唱什么词。
车山菊挽住娘的胳膊,看着虎子哥,耳朵里倒响起了父亲当年唱的“吹大牛”,心想等虎子哥演完戏问问他会不会唱“吹大牛”。台上大奎对着台下说:
“这些丧尽天良的兔崽子。”又返身对扮成年轻女人的虎子说:
“这可怎么好呀?”
虎子把脚一跺,忘了自己扮的是女人,亮开嗓门唱道:
俺和俺婆婆
到处对人说
结合起來打走鬼子咱才能活
哎呀我说乡亲啊。
山菊沒來得及问虎子哥会不会唱“吹大牛”,他们演完戏就再也沒露面。娘后來老唠叨着:
“拿着件破花袄就走了,连回家说一声都來不及,好像当娘的要拉他的后腿一样……小豹子沒出过门,他虚岁才十二,晚上有时候还尿炕,怎么去打仗噢……”
山菊在这念道声中不声不响地守着爹娘。
马石山惨案发生后,胶东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这样等死。于朝海提议自己造地雷,东沙河村很快就行动起來了,于联嘉的巧手艺造出的石头地雷,阻止了鬼子的一次扫荡行动,沙河村就出名了。临近村子都想來学习,于朝海就说:还是咱们上门去教他们,省得都來东沙河太招眼,让鬼子知道了非來扫荡不可。
于联嘉叫老婆做些干粮,说孩子都抗日去了,咱不能呆在家里,就拿起工具去临村教他们造地雷去了。
几天后一帮人把于联嘉抬回东沙河村,担架上的棉被都渗出血,來人说有个小伙子不小心把地雷弄爆,联嘉受了伤。等虎子妈撩开棉被看到虎子爹满身是血,人沒气了,就紧紧的抱起丈夫的头摇晃着。于朝海睁着眼什么也说不出,仰天大叫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昏死过去。人们慌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办,山菊抱着娘,哭叫着“娘你哭呀,你哭呀娘!”
苏醒过來的于朝海,不知哪來那么大的力气,他抱起于联嘉直奔大庙,一脚踢开供着王云起塑像的庙门,怒视着扑满灰尘的泥塑喊道:“你干什么去了,自己人你都不保佑?白供你啊!你说话呀,你说呀!老天爷,你讲不讲公道啊……”
沒人能把于联嘉从于朝海怀里夺下來,虎子娘追进大庙又抱起于联嘉的头。人们哭着、呼喊着,求于朝海和虎子妈放下于联嘉。
于朝海什么也听不到,他感觉这世界和他心里头一样,一片空白……
虎子的娘什么话也说不出,她只感觉脖子像被掐着似的喘不过气來……
悲痛的村民怎么也想不到,日本鬼子一伙人马在这时进了东沙河村,把老老少少堵在大庙里。
也“信佛”的日本鬼子,发现众人在庙里围着一个满身是血被两个人抱着的尸体,倒无措手脚,手拿指挥刀的鬼子官河野看了看面无血色的于朝海和虎子娘,又看看死了的于联嘉似有所悟,大吼一声:“八路的有”――他身后马上就扑倒一群日本兵,他轻蔑地冷笑一声,沒理他的部下,一副贼眼贪婪地盯着当年于联嘉给王云起刻的香炉,他绕过被于朝海和虎子妈抱着的于联嘉,小心翼翼地走近放在地上的香炉,把手上的长刀插进护套,围着这精美的艺术品转了一圈才捧起香炉倒掉炉灰,对着门外透进的阳光仔细地看着。晶莹剔透的香炉像一块诱人的糕点,他狠不得一口吞进肚里,他抬头看了看王云起的塑像,神不自主摘下帽子包起香炉……
虎子妈突然放下于联嘉,猛地站起來夺下鬼子手上的香炉,顺手把鬼子的帽子摔出门外。
小鬼子沒想到这女人來得这么迅猛,他抽出腰间的刺刀猛刺进虎子妈的胸膛。
虎子妈倒在于联嘉身上,鲜血喷在了王云起塑像上。于朝海被这场面激怒,飞身跳起,他飞腿舞拳朝鬼子打去。小鬼子沒想到这么大岁数的人竟有这等功夫,他退到院子里摔掉刺刀和于朝海斗了起來。几个回合下來,小鬼子挨了于朝海几脚哇哇大叫,众鬼子才把于朝海按倒在地。
于朝海毕竟老了,他被五花大绑被捆在村头的大槐树上……
遇事从來不乱阵脚的姑奶奶这两天坐卧不安,她看着爷爷和爹娘的灵牌出神,虎子哥灵牌上的照片给后人看着还有个想头,而爷爷、爹、娘还有车文伦、车回家和孩子们光是个名字则让她心里难受:
“哎,要是也有张相片该多好。”车山菊的五脏六腑都在翻腾,她一辈子忘不了他们,亲人的影子老在她面前晃动。现在把他们的牌位请进纪念堂,总算完成了心中的一件大事。
车山菊还要想想,有沒有被漏掉的冤魂。突然她想起爷爷还认识两个外国人,传说当时闹得挺轰动,有个还住在村里和爹爹一块给王云起刻过碑,他俩该进纪念堂吗?去他的――车山菊对外国人可沒好印象,那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们可不配进这圣地。她摇了摇头又纳起了鞋垫,这些鞋垫不是给部队的,她要给小三子留点念想,或许小三子会把它们烧掉,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