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一)
60.大半个中国已经处于敌对国的包围圈中
1962年前后,美国两次进行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核战争演习。演习中,美军设想使用战术核武器,对中国大陆重要目标实施核突袭。
而在那段时间,美国军舰、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领空。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不断派遣特务登陆,台海局势紧张加剧。经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训练的国民党飞行员,驾U--2飞机不断飞临中国大陆上空侦察,主要是针对我们在新疆、青海的核基地。
中印边境,也是摩擦不断,边界一战,恐难避免。
1962年4月份起,在苏联背后操纵下,新疆发生伊、塔事件,我6万多边民逃到苏联,有两个县跑得还剩几百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來,最大的一次国际间边民外逃事件,伊、塔事件发生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
1962年前后,可以说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内忧----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期,经济上困难重重;外患----与美、苏、印等大国关系形同水火。打开中国地图便可发现,大半个中国已经处于敌对国的包围圈中。
有一天,周恩來到毛泽东住处來,谈起令人忧虑的国际局势,毛泽东说:“中美对抗,中苏分裂,中印交恶,蒋介石趁机反攻倒算,国际上的帝、修、反势力,利用我们暂时的困难,掀起了反华大合唱,其势汹汹呀!”
周恩來焦虑地说:“是的,反华大合唱的调子,越唱越高,甚嚣尘上。”
毛泽东指指桌子:“黑云压城,我呢,填了一首词。”
这便是著名的《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來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周恩來读了一遍诗,琢磨片刻,说:“主席是借梅花咏志,鼓舞全国人民学习梅花的坚定品格,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顶得住,不畏严寒冷酷,岿然屹立,毫不动摇,漫天飞雪过后,一定会迎來美好的春天。”
毛泽东点点头:“是呀,我还是那句话:不怕鬼,不怕苦,不怕死,帝、修、反徒唤奈何。当然,我们不会坐以待毙,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脸上要有微笑,但手里要有大棒。我们呢,冲人家微笑,人家不睬,为何?明摆着,因为你手里沒有大棒么!”
周恩來点点头。
这时,秘书兴冲冲进來报告,刚接到空军报告,在南昌上空,击落一架U--2,飞行员在飞机坠毁时负重伤,送医院途中死亡。
二人都笑了。毛泽东说:“刚刚说了手里沒大棒,就揍下來一架,看來棒子还是有的。是老大哥以前给的吧?”
周恩來说:“是苏式萨姆--2地对空导弹。”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将來,我们要用自己的棒子对付反动派,威力那才大呀……”
外交部在北京饭店会议厅举行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一大群中外记者到场。陈毅和翻译坐在主席台上。因为刚刚打下U--2飞机,所以外国记者对过个特别感兴趣。果然,刚一开始,一位美国记者就抢先站起來提问:“请问副总理阁下,U--2飞机,你们是拿什么打下來的?”
陈毅哈哈一笑:“这可是个大秘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陈毅故意停顿一会儿,“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
引发一阵大笑。
又一个英国记者提问:“美国记者艾尔索普推测说,中国六四年将爆炸原子弹,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陈毅一愣:“噢?这对我來说也是一个新闻,这件事情,我劝你去问那位美国记者。”
会场又是一阵轻松的笑声……
记者会一结束,陈毅就赶往中南海西花厅,去面见周恩來。记者会上的轻松愉快,无法压下他内心的焦虑。
刘杰也被叫來了。一进门,刚坐下,周恩來把一张内部大参考推到刘杰面前,口气严肃:“刘杰同志,美国记者艾尔索普推测说,中国六四年将爆炸原子弹。这篇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反响。你來说说,我们能实现吗?”
刘杰面色异常凝重,实在不知该怎么说,他欲言又止。
陈毅说:“现在是山雨欲來风满楼,刘杰,你说,你打算什么时候交货啊?我现在等得头发都要白了!”
刘杰仍旧沉默不语。六四年爆炸原子弹,这是天大的事,他哪里能够随随便便就能答复?
陈毅又说:“沒有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就不硬啊!”
周恩來、陈毅两个人目光炯炯望着刘杰,刘杰低着头,不敢接他们的目光。
陈毅急了:“眼下,世界各国看中国两件事,一是粮食,二是原子弹。搞不出原子弹,别的都是空的。刘杰,你倒是说话呀!”
陈毅生气地一拍桌子。汗水,从刘杰脸上流了下來。过了一会,刘杰就说:“总理、陈老总,这样行不行?我回去尽快写个报告,给中央一个明确回答。”
周恩來信任地点点头。刘杰赶紧走了。
61.给中央正式立了军令状
要爆炸原子弹,就原子能工业本身來说,从铀矿的开采,到生产出合格的浓缩铀,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牵涉到全国许多厂矿,要经过数万人的劳动。然后还要有设计、试验方面的一系列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題,都会影响到原子弹的炸响。因此,从西花厅回到部里,刘杰深深感到,现在应该提出一个比较肯定的目标,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预测性的目标。但要提出肯定的目标时间,确实需要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以便上下衔接,环环相扣,各单位都要有一个时间表,谁也不能拖,这样才能保证原子弹在规定时间内炸响。
让周恩來、陈毅一逼,刘杰想出了一个编制计划的办法,叫做倒排暴露矛盾,顺排落实措施。
紧接着,二机部把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叫來,由刘杰和钱三强当面敲定各个单位的计划安排。
先是核武器研究院,李觉和朱光亚來了。刘杰问道:“原子弹六四年响,李觉、朱光亚同志,你们有沒有把握?”
二人愣一阵,也是不知怎么回答。刘杰要求他们必须回答。朱光亚负责技术工作,李觉让他來说,朱光亚咬咬牙,道:“原子弹理论已经突破,正在进行原子弹工艺设计。我们能按时完成。”
刘杰让他们把困难统统都说出來。李觉说:“原子弹设计出來后,需要大型爆轰实验來检验,而大型爆轰实验只能在青海金银滩进行,到现在,青海的工程,完成不到一半,我需要尽快完工。”
刘杰说:“我们会想办法,帮你们加快工程进度。还有吗?”
1962年前后,美国两次进行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核战争演习。演习中,美军设想使用战术核武器,对中国大陆重要目标实施核突袭。
而在那段时间,美国军舰、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领空。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不断派遣特务登陆,台海局势紧张加剧。经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训练的国民党飞行员,驾U--2飞机不断飞临中国大陆上空侦察,主要是针对我们在新疆、青海的核基地。
中印边境,也是摩擦不断,边界一战,恐难避免。
1962年4月份起,在苏联背后操纵下,新疆发生伊、塔事件,我6万多边民逃到苏联,有两个县跑得还剩几百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來,最大的一次国际间边民外逃事件,伊、塔事件发生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
1962年前后,可以说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内忧----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期,经济上困难重重;外患----与美、苏、印等大国关系形同水火。打开中国地图便可发现,大半个中国已经处于敌对国的包围圈中。
有一天,周恩來到毛泽东住处來,谈起令人忧虑的国际局势,毛泽东说:“中美对抗,中苏分裂,中印交恶,蒋介石趁机反攻倒算,国际上的帝、修、反势力,利用我们暂时的困难,掀起了反华大合唱,其势汹汹呀!”
周恩來焦虑地说:“是的,反华大合唱的调子,越唱越高,甚嚣尘上。”
毛泽东指指桌子:“黑云压城,我呢,填了一首词。”
这便是著名的《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來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周恩來读了一遍诗,琢磨片刻,说:“主席是借梅花咏志,鼓舞全国人民学习梅花的坚定品格,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顶得住,不畏严寒冷酷,岿然屹立,毫不动摇,漫天飞雪过后,一定会迎來美好的春天。”
毛泽东点点头:“是呀,我还是那句话:不怕鬼,不怕苦,不怕死,帝、修、反徒唤奈何。当然,我们不会坐以待毙,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脸上要有微笑,但手里要有大棒。我们呢,冲人家微笑,人家不睬,为何?明摆着,因为你手里沒有大棒么!”
周恩來点点头。
这时,秘书兴冲冲进來报告,刚接到空军报告,在南昌上空,击落一架U--2,飞行员在飞机坠毁时负重伤,送医院途中死亡。
二人都笑了。毛泽东说:“刚刚说了手里沒大棒,就揍下來一架,看來棒子还是有的。是老大哥以前给的吧?”
周恩來说:“是苏式萨姆--2地对空导弹。”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将來,我们要用自己的棒子对付反动派,威力那才大呀……”
外交部在北京饭店会议厅举行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一大群中外记者到场。陈毅和翻译坐在主席台上。因为刚刚打下U--2飞机,所以外国记者对过个特别感兴趣。果然,刚一开始,一位美国记者就抢先站起來提问:“请问副总理阁下,U--2飞机,你们是拿什么打下來的?”
陈毅哈哈一笑:“这可是个大秘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陈毅故意停顿一会儿,“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
引发一阵大笑。
又一个英国记者提问:“美国记者艾尔索普推测说,中国六四年将爆炸原子弹,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陈毅一愣:“噢?这对我來说也是一个新闻,这件事情,我劝你去问那位美国记者。”
会场又是一阵轻松的笑声……
记者会一结束,陈毅就赶往中南海西花厅,去面见周恩來。记者会上的轻松愉快,无法压下他内心的焦虑。
刘杰也被叫來了。一进门,刚坐下,周恩來把一张内部大参考推到刘杰面前,口气严肃:“刘杰同志,美国记者艾尔索普推测说,中国六四年将爆炸原子弹。这篇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反响。你來说说,我们能实现吗?”
刘杰面色异常凝重,实在不知该怎么说,他欲言又止。
陈毅说:“现在是山雨欲來风满楼,刘杰,你说,你打算什么时候交货啊?我现在等得头发都要白了!”
刘杰仍旧沉默不语。六四年爆炸原子弹,这是天大的事,他哪里能够随随便便就能答复?
陈毅又说:“沒有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就不硬啊!”
周恩來、陈毅两个人目光炯炯望着刘杰,刘杰低着头,不敢接他们的目光。
陈毅急了:“眼下,世界各国看中国两件事,一是粮食,二是原子弹。搞不出原子弹,别的都是空的。刘杰,你倒是说话呀!”
陈毅生气地一拍桌子。汗水,从刘杰脸上流了下來。过了一会,刘杰就说:“总理、陈老总,这样行不行?我回去尽快写个报告,给中央一个明确回答。”
周恩來信任地点点头。刘杰赶紧走了。
61.给中央正式立了军令状
要爆炸原子弹,就原子能工业本身來说,从铀矿的开采,到生产出合格的浓缩铀,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牵涉到全国许多厂矿,要经过数万人的劳动。然后还要有设计、试验方面的一系列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題,都会影响到原子弹的炸响。因此,从西花厅回到部里,刘杰深深感到,现在应该提出一个比较肯定的目标,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预测性的目标。但要提出肯定的目标时间,确实需要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以便上下衔接,环环相扣,各单位都要有一个时间表,谁也不能拖,这样才能保证原子弹在规定时间内炸响。
让周恩來、陈毅一逼,刘杰想出了一个编制计划的办法,叫做倒排暴露矛盾,顺排落实措施。
紧接着,二机部把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叫來,由刘杰和钱三强当面敲定各个单位的计划安排。
先是核武器研究院,李觉和朱光亚來了。刘杰问道:“原子弹六四年响,李觉、朱光亚同志,你们有沒有把握?”
二人愣一阵,也是不知怎么回答。刘杰要求他们必须回答。朱光亚负责技术工作,李觉让他來说,朱光亚咬咬牙,道:“原子弹理论已经突破,正在进行原子弹工艺设计。我们能按时完成。”
刘杰让他们把困难统统都说出來。李觉说:“原子弹设计出來后,需要大型爆轰实验來检验,而大型爆轰实验只能在青海金银滩进行,到现在,青海的工程,完成不到一半,我需要尽快完工。”
刘杰说:“我们会想办法,帮你们加快工程进度。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