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组织部长.3

第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

    按照选举章程,在第一轮角逐当中,参选人员必须进行公共基础知识的文化测试。测试的方法为笔试,占20%,而选区联席会上的得票占80%。这是选举委员会根据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的建议加进去的。

    考试之前,贾士贞单独接触了所有参选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提出同一个问題,那就是,是不是真正按照选举章程所说,凭票取胜?贾士贞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市委和县委又何必花那么大精力,甚至冒着风险搞这样的选举呢?

    公共知识测试结束了,参选者人人都兴高采烈,谁也沒有想到,填空題和选择題都很简单,那八百字的个人竞选演讲稿也是人人都早已胸有成竹的了。

    选区联席会由乡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每村五名代表共315人组成。

    川坝乡中学的操场上搭起了临时主席台,二十名参选者走上主席台,面对315名选区联席会成员,发表竞选演讲。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了一天的演讲,下午五点半钟,投票结束了,文化知识测试的分数公布了。首先乡干部“集团”爆出了最大的冷门,四人团队“全军覆沒”;夫妻搭档的高成之、谭荣花也双双落马,而且给演讲场上留下一段谈资----在被问到一些村民交不起提留该怎么办时,谭荣花被逼急了脱口而出:“实在沒钱我自己帮他们交!”

    耿学成成了最大的一匹黑马,以165票和公共知识测试71.8分高居榜首。与此同时,张德义捏着一把汗,紧张地从攒集的人头缝里盯着黑板上“正”字一笔一画交替上升,直到他以98票对96票和公共知识测试65分对63分险胜乡中心小学女教师胡凤玉时,才大大松了口气。

    耿学成取得“决赛”权后,走进了选举办公室,他说要在每村赠送三十本书。按照章程规定,参选人不得向选民贿赂任何物品,不得在选举之前请任何人吃饭。至于赠书,章程沒有明确规定,经请示市县领导,同意耿学成向每村和乡直机关赠送文学书籍。于是耿学成在初试之后向每村赠长篇小说《大学生浮沉记》三十本,乡直机关十本。

    然而,沒有人知道耿学成在这时赠送长篇小说是什么意思。

    秋高气爽,川坝人民又迎來一个紧张而又令人兴奋的日子。上午八点钟,距离乡政府仅一里地的八村村委会前的院坝里坐满了男女老少。从早晨七点钟,村民们就端着小板凳來占位子。有人背着娃娃,有的女人抱着毛线,还有精明的人见缝插针地放个背兜卖起瓜子、香烟、泡泡糖。村上照例给每个参会者发二元钱“劳务费”。除了村民,还有市、县远道而來的领导和扛着摄像机穿梭不停的记者,这又是一次不寻常的大会。

    临时搭起的简易主席台上方悬挂着横幅:“川坝乡正式候选人竞职演讲答辩大会”。

    竞选的规则是三名候选人共同制定的,其中包括:候选人到各选区进行竞选活动,必须由选举委员会组织,不得自行进行;许诺必须切实可行,不得说大话假话空话、欺骗愚弄群众;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

    主持人背后的长凳子上三个候选人正襟危坐。十五村村委会主任耿学成、中学教师张德义,另一人则是现任川坝乡乡长乔志明。按照章程规定,政党可以提名一名候选人直接进入“决赛”。因为竞选办法规定,正式候选人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是选区联席会议通过,二是政党、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提名。乔志明则是由平臾县委提名,成为参加最后竞选的正式候选人。说实话,对于是否参加乡长竞选,乔志明的心里不是个滋味,他之所以要求主动退出竞选,是因为他知道,这种选举,自己连一点把握都沒有。按照过去的方法,县委提名之后由乡人代会选举,候选人只有他一人,而且代表大都是划划勾而已。但这次大不相同了,不仅要让全乡那么几万村民划勾,而且要差额选举,竟然还是三选一。乔志明怎么也想不通,他不仅找了县委组织部长,还找了县委书记,一直找到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让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全县那么多乡镇长,就拿他当试验品,别的乡镇长干了一届大都当上了党委书记,或者回县城当局长,可他却要参加竞选。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乔志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在初选“乡干部集团”全军覆沒的情况下,他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乡干部增一把光彩的任务。

    开场锣鼓一响,踌躇满志的张德义就挨了当头一棒,当他兴致勃勃地演讲结束后,一位村干部的头一个提问就把他打懵了:“请问张老师,玉米良种有哪些?”

    张德义一时不知所措。说实话,他虽然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可他从小一心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出类拔萃,根本就沒想到自己会当农民。而且大学读的是中文系,直到大学毕业,对农业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尽管在报名后日夜加班,然而农业的知识是无穷尽的,至于玉米有哪些良种,他实在以为这是太简单的问題,在紧急补课时主要是挖了那些深奥的问題,忽视了这个普通常识性问題。

    可是,村民们看他这样简单的问題都回答不出來,便穷追不舍:“那么水稻的良种有哪些?”

    “……”张德义更加慌张起來了。

    “不懂就是不懂嘛,谁再提问下一个问題。”主持人忙出來打圆场。但张德义很快感觉到这些提问者不打算给他台阶下了。

    “假如你当了乡长,应该懂农业生产,请问二十四个节气是哪些?哪个节气该做啥子工作?”

    张德义虽然头脑一炸,但他竭力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至于二十四个节气,他在补课时倒是记了又记,在这关键时刻,他的头脑里跳出:“夏满忙夏暑相连”这样一句,他立即警告自己,千万不要紧张,他记得父亲告诉他记住二十四节气的办法,老百姓把它连成四句顺口溜,可此刻他只记得第二句,第一句一时想不起來了,而后面两句怎么也记不起來了呢?

    “张老师,不着急,再想一想!”主持人看着时间,说。

    “我……本來记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句是‘夏满忙夏暑相连’……”

    台下传來低低的笑声,还有人发出叫声,主持人立即制止住了。

    “张老师,连这些都不懂,你怎么指挥农业生产?说句真心话,你写一手好字,好文章,娃儿交给你也能学到知识,但是当乡长不是写字,做文章……我看你当个校长是块好材料。”

    提问步步紧逼,台下上千名观众爆发出一阵阵哄笑。张德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越发紧张起來。

    提问者当中有的是川坝乡拥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村干部,有的人早有准备,小本本上写了一条又一条。由于时间的限制,许多人都沒來得及提问。

    就在张老师准备离开演讲台时,他说:“二十四节气是不是‘春雨惊春清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尽管台下发出一阵掌声,但是,主持人却说:“你太紧张了!”

    第一天下來,张德义垂头丧气,饭也吃不下,家人劝他也不搭理,只是一个人生闷气。“大学毕业,当了那么多年老师,还从沒受过这种窝囊气!”

    “二十四节气我背得滚瓜烂熟,一夜紧张沒睡好觉,一上台看着那么多人,就想不起來了。”

    的确,自从报了名,张老师不仅找來了一大堆农村方面的书籍,沒日沒夜地“恶补”,还专门和一些老农民仔细交谈过,并且走遍了十多个村搞调查,谁想到头一仗就打得一败涂地!

    晚饭后,乡中学的那些同事,支持他竞选的老师们都來到张老师家。大家不断给他鼓劲,打气,都说在将近二十场的竞争中这只不过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只要以后调整好了一定沒问題。

    是啊!张德义一想,这只是一场马拉松的开始,在未來的十天内,他们将要进行十九次演讲答辩,每次内容还得因地制定,不得雷同。

    而对于乔志明來说,他从副乡长到乡长,前后干了七八年,在这样的场合自然是十分老道而且得心应手。第一天的答辩,使他进一步增添了必胜的信心。

    第二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川坝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四村八社的乡民们纷纷向十字街口走來。就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停了一辆农用车,车厢上搭了一排桌子,铺上床单,四周的电线杆上、树上架起了音箱和喇叭。一看就知道是临时演讲台。

    三位未來的乡长又在这全乡最热闹的地方摆起了擂台。

    高音喇叭一响,赶集的群众纷纷涌了过來,一排又一排,人山人海,把临时演讲台挤得水泄不通。

    经过一夜的休整,张德义重新鼓足了信心,发挥他中文系出身的特长,抑扬顿挫地给乡民们带來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开头:

    “川坝,这个在中国版图上找不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同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近几年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那,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排排绿树迎风飘扬,一个个企业日新月异,一条条街道平坦而整洁……”

    但是,他的激情很快就被农民们的提问给破坏了----

    一个老农越众而出,拿起了话筒,大声说:“张老师,你在昨天的会上说,如果乡上的待业青年沒有工作,來找你就是了;如果农民们沒有钱,跟你到荷花池转一圈就有了。我现在就來找你,你把钱拿给我好吗?”

    张德义万万沒有想到,这分明是在为难他嘛!一时沒了主张,红着脸,当时他的确说过这话,但在自己看來,则是另外一个意思,却沒想到还真有人和他较真。

    他更加意识到,当个乡长比想象中要难得多。选民们所提问題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农民负担、生猪税收、老人赡养、土地丢荒、学校收费、城镇排污、食品安全、品种改良、水利修缮……

    可以说,每一场竞选答題都是一次全面的考试,稍有闪失,当面受窘不说,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最后的选票。

    其实,选民们并不是为难他们,他们所提的问題都是农民们平时的切肤之痛。虽然改革开放以來温饱问題解决了,但是看到城里人的生活,看到周围农村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了,他们能不向往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吗?

    当乔志明走上演讲台时,乡民们太熟悉这位和他们打了多年交道的乡长了!可是今天,他却以竞选乡长三位候选人的身份站在演讲台上。往日这位年轻而且风度不凡的男子,常常西装革履,而今天,他换上了一件夹克衫,一双耐克鞋。

    乔志明的演讲显然提高了音符,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今天,我以川坝乡乡长正式候选人的身份站在演讲台上,面对一大早匆匆赶來的千百名父老乡亲,我的热血在沸腾,心脏在狂跳。说句心里话,我今天并不是为了乡长的官帽而來,而是想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年华來报答父老乡亲的。如果我能当选,我一定在任期内让川坝乡达到以下目标:粮食稳定在人均400公斤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在300元以上;财政增幅在9%以上……在我任期内,全乡村民都将沐浴在小康的阳光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