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歌如梦第二部][君心若雪]第六章(上)
君心若雪第六章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坤宁宫殿内极是敞亮,剔雪的纱幔层层束起,海棠花开娇艳动人,素有国艳之誉,初春的海棠不胜娇嫩靠着窗沿斜斜伸进青翠欲滴的枝叶,它也向往殿内的暖洋。
清晨,朝露沾湿梨果球形的海棠花蕊,康熙是在坤宁宫的寝殿里渐渐醒转的,赫舍里梦浅更早醒来,一身鹅黄的罗裙,她一缕青丝梳成髻,美眸流转,几乎不能相信,昔日高傲盛势的赫舍里竟有如此清婉之态。
康熙注视着铜镜前梳妆的人,“你倒是随遇而安,关起门来就能过自己的日子。”赫舍里一惊,放下手中玉梳,转身施了一礼,“皇上,臣妾嫁到皇宫,这里就是臣妾的家。”康熙起身,赫舍里取来屏风旁的衣裳。因着早起天凉,赫舍里在铜盆中多加了些许热水,伺候康熙洗漱。
稀疏几道光影投在盆面,抬头望去康熙纱窗海棠花影,执手攀花,一朵朵娇小的花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娇艳孤冷,就如这偌大的坤宁宫。 只如今坤宁宫的海棠比不上从前花姿潇洒,康熙道:“坤宁宫怎么就你一个人?”
昨晚一夜无话,赫舍里醒来见着身旁熟睡的康熙,还以为身在梦中,有一瞬的茫然忐忑,低头屈膝说道:“皇上,臣妾这儿不需要太多人伺候。”
见赫舍里福下身去康熙不禁皱眉,满脸疲惫摇头,“赫舍里,朕很久没来坤宁宫,起来吧,别再行这些虚礼了。”
康熙压抑的声音透出内心滚滚翻腾的倦意,“朕乏了,乏透了。”
赫舍里摇了摇头,声音很轻,“臣妾不这么觉得。对臣妾而言,不论皇上何时来坤宁宫,臣妾都恍如昨日。”康熙刻意留意了一下赫舍里说这话的神情,很快他的双目掠过一丝难言的愧疚,嘴唇微微一动,想说什么终究没说。
正想着,梁九功已经低头进来,躬身道:“万岁爷,张廷玉张大人来了,说是来给皇上复旨的,已候在坤宁宫外了。”
康熙略想了想,果然见了笑颜,“这段时间真是难为张廷玉东奔西跑,确实是辛苦了。”梁九宫伺候康熙身边最久,见着万岁爷站起身来,立刻取来绘碧金纹饰的龙袍伺候康熙更衣,想了一想,还是小声说道:“万岁爷,纳兰大人也来了。”
康熙微一出神,目光迸出一瞬的森凉,“他来做什么!”眼见康熙如此神色,赫舍里亦是悚然一惊,只忧心地望着他。
梁九功推开窗,康熙果然看见远处银变吊兰下站着的张廷玉和容若。容若穿着竹叶色的白鹤锦衣,春光晴好,四处海棠,微风从四面扑来,他站在一景繁华中,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突然张廷玉转头对容若说了什么,神情极为关切,容若没有答话,只抬起手抚在颈子上,又迅速离开,朝张廷玉摇了摇头,略略一笑。
这一笑,落进康熙眼中,胸口竟起伏不断,本已套了半个袖口的龙袍,一把扯下,坐回塌上,方淡淡道:“让张廷玉一个人进来。”梁九功小心捧住龙袍,忙赔笑道:“万岁爷,纳兰大人和张大人一起来,想必是有紧急的事,要不要……”
“朕不见……”想起昨晚的事, 话说得太急,压不下心绪胸口抽着生疼,康熙皱了皱眉头,手抚在胸口,仿佛是极怒攻心,眼神变化不定,好一会儿才说道:“让他回去。”
大怒难劝,赫舍里也为难,朝梁九功递了眼色,梁九功连忙跪了出去。
赫舍里手抚在康熙背上,亦不敢深劝,她忽然发现皇上消瘦了,忧色愈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脑海中蓦然想起一人,柔声说道:“皇上可还记得昨夜宴席皇祖母离席时提到柔嘉……公主在盛京三年了。盛京本不比宫里周全,路途遥远,若是再待上几年,公主到了大婚的年纪一出阁,就难相见了。皇上接公主回来吧。”
没料到赫舍里请这道旨,昨晚宴席上旁人说了什么,康熙显然没了印象,但提起柔嘉,他眼底里的暗色迅速闪过一抹亮光,那是他唯一的妹妹,却是叹气道:“朕没说不让她回来,是她自个儿负起气跑去盛京。”顿了顿,嘴角有一抹恍惚笑意,“这会儿她也该没赌气的源头了,去告诉公主身边的人,好生伺候着。再告诉他们,回京路上的关防可要仔细了,若有什么事,朕第一个不饶他们。”
皇上语中之意当然是准许了,赫舍里点头一一记下吩咐。三年前康熙不仅赐婚,还许了容若请辞的折子,柔嘉为此哭了好一阵子,她当初离开皇宫的原因说来说去只有一个,就是心里撂不下容若。
因春日暖和,殿外的海棠花都开了,胭脂点点,如天晓云霞,梁九功轻轻咳了一声,说道:“万岁爷既然有这样的旨意,纳兰大人今日就先回去,待万岁爷有新的旨意了,奴才一定转告大人。”
张廷玉微微露出忧色看了一眼容若,见容若只是怔怔的,晓得他心里不好过,此刻要见驾耽误不得,只得去了。 容若目光这才转向坤宁宫的纱窗上,他知道里面有他想见却见不到的人,只是他无法预计这样的见不到,是一时,还是一世,轻声道:“皇上今日还好么?”
“圣躬安。”
梁九功伺候康熙歇在了坤宁宫,就猜到酒宴之后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不然绝不会闹得今日局面。现在听容若这样问,更肯定了。想到万岁爷方才在坤宁宫的样子, 不可谓不心惊,别人或许摸不出端倪,可梁九功何等人物,对着容若亦只能说道:“纳兰大人还是请回吧。”
容若见梁九功欲言又止,微一犹豫,已上前道:“公公请留步,这一路来的事端公公都看在眼里,既然是皇上亲自让公公叫我回去,必有深意。可今日,容若实在不明白,还望公公指点。”
梁九功心中确实明白,皇上恼他实则是最最在意他,日后纳兰大人圣眷如何,难以估测,这么琢磨了下,才说道:“纳兰大人, 主子的性子,奴才万不敢揣测,但您心里不是最明白么?奴才只瞧见主子昨晚出了乾清宫,就一直不说话。 大人想一想昨晚是不是说过什么, 奴才的话,只能说到这么多了。”
说完这话梁九功才留意到容若衣领外隐隐约约露出深紫色指印,再看他一脸憔悴,想起昨夜康熙从乾清宫出来的神色,默默思忖已猜出大概,不由大惊,声音转为黯然,“奴才并不是瞎子,奴才瞧得出,大人的苦不比万岁爷心里少。”
这话重重击在容若胸口,然而心底如何震动,又能说什么呢,终究是无言。
今早对镜,容若惊觉颈间的伤痕,颚下森森凉意的伤口一碰便钻心的疼,昨晚如此冷冽的相对逼问,于容若,于康熙从来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容若静静走出坤宁宫,有风吹过,听上去仿佛就像乾清宫外千叶修竹的沙沙声,曾经也是在这样的沙沙声里,自己跪着火烫般的大理石板上,在寂寞的流光里这些画面最后也随风散去。
人依然英姿勃发,怎么总活在回忆里,其实心境老了,是一样的。
风大,直到张廷玉出坤宁宫时,容若还站在坤宁宫的宫墙外。
张廷玉的喊声被呼呼的风声拉长,“容若,让你久等了。”
明显陷入回忆的容若,再抬头时,道:“已经全部告诉皇上了?”
张廷玉极郑重点了下头,“明日太和殿,皇上要亲审王辅臣的案子。”
容若叹息:“皇上一定龙颜大怒了?”
张廷玉低头,看着脚下的青石路,缓缓点了下头。
张廷玉南下回京见到了远征在外的图海将军,王辅臣自尽真相已水落石出,只是牵涉甚广,今日特向康熙奏请示下。
容若思量片刻,已落在张廷玉后面,追上问道:“明日早朝文武百官战将千员,王辅臣之事牵连甚广,皇上是否有了对应之策?”
所有的事只要搬到金銮殿上,君王的一道圣旨,甚至只是寥寥数语都会被史官记录成历史,事关重大,容若不能不担心,“衡臣,你告诉我,皇上是不是已有万全之策?”
其实,容若和张廷玉都知道,王辅臣的事牵着漠洛,漠落背后是索额图,是权倾三朝的索家。
张廷玉顿足,说道:“容若这件事你不要再过问了。”
容若不想此事张廷玉是这样的态度,换了口吻,亦郑重道:“这件事太皇太后知不知道?”
张廷玉微微一怔,见着容若就要往慈宁宫而去,说道:“知道皇上刚才为什么不让你进去?!”
他急急说来,天地都安静了下来,容若停步,眼睛掠过疼痛。
张廷玉软言说道:“作为好友,在你问我这些之前,你是不是应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昨夜太皇太后宴请百官,为什么你竟在酒馆,还有,……”还有你身上的伤。
张廷玉连夜回京准备找容若商量王辅臣之案,国宴他自是赶不上参加了,结果竟是在回府路上的酒馆瞥见容若,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容若,还有他颈上明显的乌青伤痕,已知再问只会让他难堪,张廷玉担心地看着容若。
只是,容若依旧不答。
“二品尚书之位皇上早就告知我属意由你接任。可就在方才皇上给我看了,你递上去请求收回圣意的折子。”
容若立在红墙黄瓦下,他的身影像一道孤鸿,轻声道:“皇上还说了什么?”张廷玉见他语气仍一派宠辱不惊,一阵急步向前走了两步背过身去,“皇上的意思,明日太和殿议政你不能入内。”
闻言,容若深深一震,只觉得呼吸胸口都扯着清冷锋利的割痛。
张廷玉蹙眉,缓缓劝道:“容若,别去慈宁宫,徒劳做些惹皇上不快的事。”
容若胸口忽然一阵酸苦,眼圈微微一红,连心都死过一次的人,原来还能再体会到心痛,密密麻麻心头都是伤。决定回朝堂,只因心中还存一分臆想,是那个人亲口说过的梦想,而如今看来都成不快了。
张廷玉之前说高位难得,容若回味这四个字,只觉满嘴苦涩,“你刚才问的,愚兄没法回答你。我只能说,为人臣子应忠心侍君,若惹皇上不快,我会择日择机再谏。”
如有一日他的故事为人所知,还会有人在乎那些权力地位,还会有人因为错失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机会而疯狂痴颠吗?有!一定会有!只要有片刻成功的机会,在官场就会有至死方休的阴暗争斗,但那一定不是纳兰容若。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谁又真的在乎?
第二天,容若没有出现太和殿,在那之前,他请张廷玉转递了一句话给康熙。早朝,康熙在大殿上,让张廷玉说清王辅臣自尽的原因:早在十年前漠洛买通王辅臣身边亲信副将,盗取三年前吴三桂写给王辅臣的信,由于害怕这次平藩大战王辅臣一举得荣,漠洛趁着押送粮草的机会,见到王辅臣拿出信以通敌之罪要挟他。若王辅臣不自裁军中,便要告上京城灭他王氏满门。
索额图几次欲要为漠洛翻供都被张廷玉压制,索额图指着张廷玉问,“王辅臣是领兵数十万的将军,若是这么轻易引咎自尽,他何以统兵数十年?!”
张廷玉回视索额图,“索大人问得极是,谁能想到漠落就是有这令人齿寒的本事。早年前,皇上南下陕西,地方官员全要赶往总督府聆听圣训,可漠洛却极力联合官员排挤王辅臣,不仅不告知他皇上南下之事,还命士兵将他拒之陕西城外,王辅臣不论是软言相求还是最后硬闯,奈何他一个人如何都不得入城,最后竟被一个守卒用力掴了一个耳刮子。他只能望北叩首,遥祝圣躬。”
张廷玉每说一句,康熙的脸色就难看一分,说到最后竟是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漠洛毕竟是索额图推荐的人,他又惊又羞又怒,再者,他一向自恃身份何曾把张廷玉放在眼里,“张大人这么会说故事,不如去梨园搭台子唱戏,指不定能成关汉卿第二!”
张廷玉回得沉稳有力,“陕西城外守将就是证人,一问便知。”
张廷玉没有十全的把握决不会用这样锋芒的眼神,他注视索额图,“我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莫大人是怎样逼迫王辅臣,也不知道他的那双手有没有打过王将军,是打了一下,还是两下。但我能确定漠洛运粮为名到军中要挟过王辅臣,而王辅臣死后,他没有兑现承诺,反而继续借用书信反咬王辅臣让他死也不安宁。”
张廷玉向来用词向来含而不露, 可如今字字道来,气势迫人,索额图一瞬的怔住,他低估了张廷玉,不,应当说他犯了大忌,他不该低估朝中任何一人,然而下一刻索额图头昂得更高,“张大人!你弄错了吧,王将军可不是断了钳子的螃蟹谁想翻转着玩就可以的,他在战场上杀敌犹如斩瓜切菜!”
就在这最死寂的对峙下,康熙说道:“朕知道为什么。”
满殿安静了下来,康熙声音尤为缓沉,“三年前王辅臣接到圣谕配合出兵,将他唯一的儿子王继之送进京城作为质子,为的是让朕心安,为的是让满朝文武心安。若真是被漠洛逼得走投无路,甘愿被人掣肘也不临阵倒戈, 朕就告诉你们为了什么,只为——哀哀父母,生儿永劳!”
此语一出,不少年纪大的官员深深触动,明珠亦是动容。
康熙望着一个不该沉默的人,“朕查清了当年南巡的事,当初王辅臣入不得陕西城, 有一位官员就在他身旁,目睹一切。那时,这位官员人微言轻,迫于鳌拜,也没有将此事说与朕听。”
索额图想了又想,仍是疑惑道:“皇上口中说的那人是。。。。。。?”
康熙的目光从方才就定在明珠身上,这才望向索额图,淡淡笑了,“此公,与你近在咫尺。”
闻言明珠身子几乎一颤,大殿内群臣投来光线,织成千万,错中复杂,明珠额头有汗,趋前伏跪道:“臣明珠向皇上请罪,当年臣确实亲眼见漠洛不许王辅臣进陕西城,那时臣人轻言微,不敢向皇上奏明一切,臣有罪,请皇上重重责罚。”
索额图一脸不可置信,仔细想来,十年前明珠确实官低位卑,但他与王辅臣相交数十载,两家情谊深厚,可他明知漠洛与王辅臣十年前就不合到如此地步,竟还为了多得四个举荐名额,帮衬自己推荐漠洛做押粮官。如今明珠越是一脸真诚悔恨,索额图便越发深感他恋栈权力, 心中暗哼道:“这老狐狸!”
但康熙只点了点头,仿佛是愿意给他改过的机会,语气颇为唏嘘, “人谁无过,做到也难。罚明珠两年俸禄。”
显然这罚,如同没罚,只当挠了下痒,索额图正欲开口,康熙的叹息声先传入了耳,“这王辅臣在战场上是出名的铁繇子,可是他不善为官,领兵为帅是八面威风,回朝却处处受打压。朕今天说这句话很感伤,因为朕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同样不善为官的汉臣。”
“汉臣”两字极重极清晰,从康熙开口说话时,大殿安静得只剩尽量轻的呼吸声,此刻更是大部分满人官员头低得盯着自己着脚尖,惟独张廷玉抬头眸中深处隐泪。
抬头望去太和殿的御案上是鎏金错银的紫铜熏笼,笔墨纸砚,诸色齐备,笔架上悬着一管管紫毫,珐琅笔杆,尾端包金,嵌以金丝为字,砚床外紫檀刻金的砚台沉沉压着无尽奏疏,然而一应全是无人可以僭越的九五之尊御用之物,康熙从金銮宝座走下,直直打量满殿官员,“你们是抬头听也好低头看也罢,心里的算盘响都打得响当当,想必这人是谁,也都盘算出来了。”
皇上的目光迫视他们不得不抬起头,而康熙站着的位置,正好将太和殿的“正大光明”匾额清晰放大,他眼神幽暗一转,便清晰倒映出眼前每一个佩戴顶戴花玲的大臣,“今日,朕要送你们每个人一句话,——暗室欺心,自有神目如电 。王辅臣临死前有一封遗书,是张廷玉苦心寻来的,这封遗书让人动容,也叫人羞愧。”
康熙瞧了一眼方才嫌明珠罚轻了的索额图,目光凛冽如九玄之霜,“这封遗书,朕不想念。”
索额图被康熙的眼神看得心虚腿软,他没想清楚下一步棋该怎么部署,张廷玉上前说道:“皇上,天灾不可违,人祸可以避免,请陛下示下,漠洛该如何处置?”
康熙面色沉静,若换作从前一定大发雷霆,康熙一向最最痛恨欺上瞒下的官吏,这心思是从没变过,但他先前是那个脾气,现在未必就还是那个脾气了。只是眼神一扫,叫人心里发寒凉飕飕,宣判道:“三藩之乱未定,漠北仍叛军作乱。朕记得索大人常向朕进言——乱世应用重典。”
御意昭然若揭,漠洛难逃一死。再者,漠洛押送粮草这一事,押送粮草是索额图提名,明珠复议,更是康熙钦定的圣旨,是国策!大殿之上康熙言语不多,但张廷玉呢?雄辩之下仿佛提着一口利剑,实则是言皇上之不能言。
顺理成章,空缺的二品尚书之位由从二品侍郎张廷玉接任,今日殿上表现,张廷玉受此官全然是理所应当。然而张廷玉面对这道圣旨犹不可信,怔怔望着,直到皇帝问,张廷玉你也想抗旨?
辰时的早朝康熙颁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立斩漠洛。
第二、张廷玉即日晋升二品尚书,位居六吏。
第三、已故将军王辅臣,有功于大清,天降良将,遭此坎坷,特追封为一品大将军,择日下葬。大将军之位空悬已久,即日选立新任大将军赴云南协助图海。
早朝散去后,第二天就有许多大臣包括明珠,上奏修本请皇上 起复周培公。 很快一道漠北的捷报令朝廷欢声雀跃,瞬间冲淡了漠洛被抄家问斩的这么一丁点阴影。
怎么也想不到,周培公的大军这么快便镇压了漠北边患迫使准葛儿与大清议和。周培公上奏,既是议和,必须准葛尔来京会晤,地点、时间应由皇上钦定。如此,全国上下才知晓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云南平藩的时候,皇上早就启用周培公率军勇在漠北抵御葛尔丹的狼子野心。
康熙称赞周培公总能以少胜多带给他惊喜。随即亲笔修书,写道:两国可称议和,一国只谈招抚,会晤地点定在北京,绝不更张。
四月末,准葛儿命其长子风尘仆仆来到北京。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令康熙高兴,就是离京三年的柔嘉公主终于回来了。
清歌如梦广播剧第三期已出YS地址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52&id=55568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坤宁宫殿内极是敞亮,剔雪的纱幔层层束起,海棠花开娇艳动人,素有国艳之誉,初春的海棠不胜娇嫩靠着窗沿斜斜伸进青翠欲滴的枝叶,它也向往殿内的暖洋。
清晨,朝露沾湿梨果球形的海棠花蕊,康熙是在坤宁宫的寝殿里渐渐醒转的,赫舍里梦浅更早醒来,一身鹅黄的罗裙,她一缕青丝梳成髻,美眸流转,几乎不能相信,昔日高傲盛势的赫舍里竟有如此清婉之态。
康熙注视着铜镜前梳妆的人,“你倒是随遇而安,关起门来就能过自己的日子。”赫舍里一惊,放下手中玉梳,转身施了一礼,“皇上,臣妾嫁到皇宫,这里就是臣妾的家。”康熙起身,赫舍里取来屏风旁的衣裳。因着早起天凉,赫舍里在铜盆中多加了些许热水,伺候康熙洗漱。
稀疏几道光影投在盆面,抬头望去康熙纱窗海棠花影,执手攀花,一朵朵娇小的花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娇艳孤冷,就如这偌大的坤宁宫。 只如今坤宁宫的海棠比不上从前花姿潇洒,康熙道:“坤宁宫怎么就你一个人?”
昨晚一夜无话,赫舍里醒来见着身旁熟睡的康熙,还以为身在梦中,有一瞬的茫然忐忑,低头屈膝说道:“皇上,臣妾这儿不需要太多人伺候。”
见赫舍里福下身去康熙不禁皱眉,满脸疲惫摇头,“赫舍里,朕很久没来坤宁宫,起来吧,别再行这些虚礼了。”
康熙压抑的声音透出内心滚滚翻腾的倦意,“朕乏了,乏透了。”
赫舍里摇了摇头,声音很轻,“臣妾不这么觉得。对臣妾而言,不论皇上何时来坤宁宫,臣妾都恍如昨日。”康熙刻意留意了一下赫舍里说这话的神情,很快他的双目掠过一丝难言的愧疚,嘴唇微微一动,想说什么终究没说。
正想着,梁九功已经低头进来,躬身道:“万岁爷,张廷玉张大人来了,说是来给皇上复旨的,已候在坤宁宫外了。”
康熙略想了想,果然见了笑颜,“这段时间真是难为张廷玉东奔西跑,确实是辛苦了。”梁九宫伺候康熙身边最久,见着万岁爷站起身来,立刻取来绘碧金纹饰的龙袍伺候康熙更衣,想了一想,还是小声说道:“万岁爷,纳兰大人也来了。”
康熙微一出神,目光迸出一瞬的森凉,“他来做什么!”眼见康熙如此神色,赫舍里亦是悚然一惊,只忧心地望着他。
梁九功推开窗,康熙果然看见远处银变吊兰下站着的张廷玉和容若。容若穿着竹叶色的白鹤锦衣,春光晴好,四处海棠,微风从四面扑来,他站在一景繁华中,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突然张廷玉转头对容若说了什么,神情极为关切,容若没有答话,只抬起手抚在颈子上,又迅速离开,朝张廷玉摇了摇头,略略一笑。
这一笑,落进康熙眼中,胸口竟起伏不断,本已套了半个袖口的龙袍,一把扯下,坐回塌上,方淡淡道:“让张廷玉一个人进来。”梁九功小心捧住龙袍,忙赔笑道:“万岁爷,纳兰大人和张大人一起来,想必是有紧急的事,要不要……”
“朕不见……”想起昨晚的事, 话说得太急,压不下心绪胸口抽着生疼,康熙皱了皱眉头,手抚在胸口,仿佛是极怒攻心,眼神变化不定,好一会儿才说道:“让他回去。”
大怒难劝,赫舍里也为难,朝梁九功递了眼色,梁九功连忙跪了出去。
赫舍里手抚在康熙背上,亦不敢深劝,她忽然发现皇上消瘦了,忧色愈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脑海中蓦然想起一人,柔声说道:“皇上可还记得昨夜宴席皇祖母离席时提到柔嘉……公主在盛京三年了。盛京本不比宫里周全,路途遥远,若是再待上几年,公主到了大婚的年纪一出阁,就难相见了。皇上接公主回来吧。”
没料到赫舍里请这道旨,昨晚宴席上旁人说了什么,康熙显然没了印象,但提起柔嘉,他眼底里的暗色迅速闪过一抹亮光,那是他唯一的妹妹,却是叹气道:“朕没说不让她回来,是她自个儿负起气跑去盛京。”顿了顿,嘴角有一抹恍惚笑意,“这会儿她也该没赌气的源头了,去告诉公主身边的人,好生伺候着。再告诉他们,回京路上的关防可要仔细了,若有什么事,朕第一个不饶他们。”
皇上语中之意当然是准许了,赫舍里点头一一记下吩咐。三年前康熙不仅赐婚,还许了容若请辞的折子,柔嘉为此哭了好一阵子,她当初离开皇宫的原因说来说去只有一个,就是心里撂不下容若。
因春日暖和,殿外的海棠花都开了,胭脂点点,如天晓云霞,梁九功轻轻咳了一声,说道:“万岁爷既然有这样的旨意,纳兰大人今日就先回去,待万岁爷有新的旨意了,奴才一定转告大人。”
张廷玉微微露出忧色看了一眼容若,见容若只是怔怔的,晓得他心里不好过,此刻要见驾耽误不得,只得去了。 容若目光这才转向坤宁宫的纱窗上,他知道里面有他想见却见不到的人,只是他无法预计这样的见不到,是一时,还是一世,轻声道:“皇上今日还好么?”
“圣躬安。”
梁九功伺候康熙歇在了坤宁宫,就猜到酒宴之后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不然绝不会闹得今日局面。现在听容若这样问,更肯定了。想到万岁爷方才在坤宁宫的样子, 不可谓不心惊,别人或许摸不出端倪,可梁九功何等人物,对着容若亦只能说道:“纳兰大人还是请回吧。”
容若见梁九功欲言又止,微一犹豫,已上前道:“公公请留步,这一路来的事端公公都看在眼里,既然是皇上亲自让公公叫我回去,必有深意。可今日,容若实在不明白,还望公公指点。”
梁九功心中确实明白,皇上恼他实则是最最在意他,日后纳兰大人圣眷如何,难以估测,这么琢磨了下,才说道:“纳兰大人, 主子的性子,奴才万不敢揣测,但您心里不是最明白么?奴才只瞧见主子昨晚出了乾清宫,就一直不说话。 大人想一想昨晚是不是说过什么, 奴才的话,只能说到这么多了。”
说完这话梁九功才留意到容若衣领外隐隐约约露出深紫色指印,再看他一脸憔悴,想起昨夜康熙从乾清宫出来的神色,默默思忖已猜出大概,不由大惊,声音转为黯然,“奴才并不是瞎子,奴才瞧得出,大人的苦不比万岁爷心里少。”
这话重重击在容若胸口,然而心底如何震动,又能说什么呢,终究是无言。
今早对镜,容若惊觉颈间的伤痕,颚下森森凉意的伤口一碰便钻心的疼,昨晚如此冷冽的相对逼问,于容若,于康熙从来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容若静静走出坤宁宫,有风吹过,听上去仿佛就像乾清宫外千叶修竹的沙沙声,曾经也是在这样的沙沙声里,自己跪着火烫般的大理石板上,在寂寞的流光里这些画面最后也随风散去。
人依然英姿勃发,怎么总活在回忆里,其实心境老了,是一样的。
风大,直到张廷玉出坤宁宫时,容若还站在坤宁宫的宫墙外。
张廷玉的喊声被呼呼的风声拉长,“容若,让你久等了。”
明显陷入回忆的容若,再抬头时,道:“已经全部告诉皇上了?”
张廷玉极郑重点了下头,“明日太和殿,皇上要亲审王辅臣的案子。”
容若叹息:“皇上一定龙颜大怒了?”
张廷玉低头,看着脚下的青石路,缓缓点了下头。
张廷玉南下回京见到了远征在外的图海将军,王辅臣自尽真相已水落石出,只是牵涉甚广,今日特向康熙奏请示下。
容若思量片刻,已落在张廷玉后面,追上问道:“明日早朝文武百官战将千员,王辅臣之事牵连甚广,皇上是否有了对应之策?”
所有的事只要搬到金銮殿上,君王的一道圣旨,甚至只是寥寥数语都会被史官记录成历史,事关重大,容若不能不担心,“衡臣,你告诉我,皇上是不是已有万全之策?”
其实,容若和张廷玉都知道,王辅臣的事牵着漠洛,漠落背后是索额图,是权倾三朝的索家。
张廷玉顿足,说道:“容若这件事你不要再过问了。”
容若不想此事张廷玉是这样的态度,换了口吻,亦郑重道:“这件事太皇太后知不知道?”
张廷玉微微一怔,见着容若就要往慈宁宫而去,说道:“知道皇上刚才为什么不让你进去?!”
他急急说来,天地都安静了下来,容若停步,眼睛掠过疼痛。
张廷玉软言说道:“作为好友,在你问我这些之前,你是不是应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昨夜太皇太后宴请百官,为什么你竟在酒馆,还有,……”还有你身上的伤。
张廷玉连夜回京准备找容若商量王辅臣之案,国宴他自是赶不上参加了,结果竟是在回府路上的酒馆瞥见容若,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容若,还有他颈上明显的乌青伤痕,已知再问只会让他难堪,张廷玉担心地看着容若。
只是,容若依旧不答。
“二品尚书之位皇上早就告知我属意由你接任。可就在方才皇上给我看了,你递上去请求收回圣意的折子。”
容若立在红墙黄瓦下,他的身影像一道孤鸿,轻声道:“皇上还说了什么?”张廷玉见他语气仍一派宠辱不惊,一阵急步向前走了两步背过身去,“皇上的意思,明日太和殿议政你不能入内。”
闻言,容若深深一震,只觉得呼吸胸口都扯着清冷锋利的割痛。
张廷玉蹙眉,缓缓劝道:“容若,别去慈宁宫,徒劳做些惹皇上不快的事。”
容若胸口忽然一阵酸苦,眼圈微微一红,连心都死过一次的人,原来还能再体会到心痛,密密麻麻心头都是伤。决定回朝堂,只因心中还存一分臆想,是那个人亲口说过的梦想,而如今看来都成不快了。
张廷玉之前说高位难得,容若回味这四个字,只觉满嘴苦涩,“你刚才问的,愚兄没法回答你。我只能说,为人臣子应忠心侍君,若惹皇上不快,我会择日择机再谏。”
如有一日他的故事为人所知,还会有人在乎那些权力地位,还会有人因为错失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机会而疯狂痴颠吗?有!一定会有!只要有片刻成功的机会,在官场就会有至死方休的阴暗争斗,但那一定不是纳兰容若。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谁又真的在乎?
第二天,容若没有出现太和殿,在那之前,他请张廷玉转递了一句话给康熙。早朝,康熙在大殿上,让张廷玉说清王辅臣自尽的原因:早在十年前漠洛买通王辅臣身边亲信副将,盗取三年前吴三桂写给王辅臣的信,由于害怕这次平藩大战王辅臣一举得荣,漠洛趁着押送粮草的机会,见到王辅臣拿出信以通敌之罪要挟他。若王辅臣不自裁军中,便要告上京城灭他王氏满门。
索额图几次欲要为漠洛翻供都被张廷玉压制,索额图指着张廷玉问,“王辅臣是领兵数十万的将军,若是这么轻易引咎自尽,他何以统兵数十年?!”
张廷玉回视索额图,“索大人问得极是,谁能想到漠落就是有这令人齿寒的本事。早年前,皇上南下陕西,地方官员全要赶往总督府聆听圣训,可漠洛却极力联合官员排挤王辅臣,不仅不告知他皇上南下之事,还命士兵将他拒之陕西城外,王辅臣不论是软言相求还是最后硬闯,奈何他一个人如何都不得入城,最后竟被一个守卒用力掴了一个耳刮子。他只能望北叩首,遥祝圣躬。”
张廷玉每说一句,康熙的脸色就难看一分,说到最后竟是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漠洛毕竟是索额图推荐的人,他又惊又羞又怒,再者,他一向自恃身份何曾把张廷玉放在眼里,“张大人这么会说故事,不如去梨园搭台子唱戏,指不定能成关汉卿第二!”
张廷玉回得沉稳有力,“陕西城外守将就是证人,一问便知。”
张廷玉没有十全的把握决不会用这样锋芒的眼神,他注视索额图,“我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莫大人是怎样逼迫王辅臣,也不知道他的那双手有没有打过王将军,是打了一下,还是两下。但我能确定漠洛运粮为名到军中要挟过王辅臣,而王辅臣死后,他没有兑现承诺,反而继续借用书信反咬王辅臣让他死也不安宁。”
张廷玉向来用词向来含而不露, 可如今字字道来,气势迫人,索额图一瞬的怔住,他低估了张廷玉,不,应当说他犯了大忌,他不该低估朝中任何一人,然而下一刻索额图头昂得更高,“张大人!你弄错了吧,王将军可不是断了钳子的螃蟹谁想翻转着玩就可以的,他在战场上杀敌犹如斩瓜切菜!”
就在这最死寂的对峙下,康熙说道:“朕知道为什么。”
满殿安静了下来,康熙声音尤为缓沉,“三年前王辅臣接到圣谕配合出兵,将他唯一的儿子王继之送进京城作为质子,为的是让朕心安,为的是让满朝文武心安。若真是被漠洛逼得走投无路,甘愿被人掣肘也不临阵倒戈, 朕就告诉你们为了什么,只为——哀哀父母,生儿永劳!”
此语一出,不少年纪大的官员深深触动,明珠亦是动容。
康熙望着一个不该沉默的人,“朕查清了当年南巡的事,当初王辅臣入不得陕西城, 有一位官员就在他身旁,目睹一切。那时,这位官员人微言轻,迫于鳌拜,也没有将此事说与朕听。”
索额图想了又想,仍是疑惑道:“皇上口中说的那人是。。。。。。?”
康熙的目光从方才就定在明珠身上,这才望向索额图,淡淡笑了,“此公,与你近在咫尺。”
闻言明珠身子几乎一颤,大殿内群臣投来光线,织成千万,错中复杂,明珠额头有汗,趋前伏跪道:“臣明珠向皇上请罪,当年臣确实亲眼见漠洛不许王辅臣进陕西城,那时臣人轻言微,不敢向皇上奏明一切,臣有罪,请皇上重重责罚。”
索额图一脸不可置信,仔细想来,十年前明珠确实官低位卑,但他与王辅臣相交数十载,两家情谊深厚,可他明知漠洛与王辅臣十年前就不合到如此地步,竟还为了多得四个举荐名额,帮衬自己推荐漠洛做押粮官。如今明珠越是一脸真诚悔恨,索额图便越发深感他恋栈权力, 心中暗哼道:“这老狐狸!”
但康熙只点了点头,仿佛是愿意给他改过的机会,语气颇为唏嘘, “人谁无过,做到也难。罚明珠两年俸禄。”
显然这罚,如同没罚,只当挠了下痒,索额图正欲开口,康熙的叹息声先传入了耳,“这王辅臣在战场上是出名的铁繇子,可是他不善为官,领兵为帅是八面威风,回朝却处处受打压。朕今天说这句话很感伤,因为朕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同样不善为官的汉臣。”
“汉臣”两字极重极清晰,从康熙开口说话时,大殿安静得只剩尽量轻的呼吸声,此刻更是大部分满人官员头低得盯着自己着脚尖,惟独张廷玉抬头眸中深处隐泪。
抬头望去太和殿的御案上是鎏金错银的紫铜熏笼,笔墨纸砚,诸色齐备,笔架上悬着一管管紫毫,珐琅笔杆,尾端包金,嵌以金丝为字,砚床外紫檀刻金的砚台沉沉压着无尽奏疏,然而一应全是无人可以僭越的九五之尊御用之物,康熙从金銮宝座走下,直直打量满殿官员,“你们是抬头听也好低头看也罢,心里的算盘响都打得响当当,想必这人是谁,也都盘算出来了。”
皇上的目光迫视他们不得不抬起头,而康熙站着的位置,正好将太和殿的“正大光明”匾额清晰放大,他眼神幽暗一转,便清晰倒映出眼前每一个佩戴顶戴花玲的大臣,“今日,朕要送你们每个人一句话,——暗室欺心,自有神目如电 。王辅臣临死前有一封遗书,是张廷玉苦心寻来的,这封遗书让人动容,也叫人羞愧。”
康熙瞧了一眼方才嫌明珠罚轻了的索额图,目光凛冽如九玄之霜,“这封遗书,朕不想念。”
索额图被康熙的眼神看得心虚腿软,他没想清楚下一步棋该怎么部署,张廷玉上前说道:“皇上,天灾不可违,人祸可以避免,请陛下示下,漠洛该如何处置?”
康熙面色沉静,若换作从前一定大发雷霆,康熙一向最最痛恨欺上瞒下的官吏,这心思是从没变过,但他先前是那个脾气,现在未必就还是那个脾气了。只是眼神一扫,叫人心里发寒凉飕飕,宣判道:“三藩之乱未定,漠北仍叛军作乱。朕记得索大人常向朕进言——乱世应用重典。”
御意昭然若揭,漠洛难逃一死。再者,漠洛押送粮草这一事,押送粮草是索额图提名,明珠复议,更是康熙钦定的圣旨,是国策!大殿之上康熙言语不多,但张廷玉呢?雄辩之下仿佛提着一口利剑,实则是言皇上之不能言。
顺理成章,空缺的二品尚书之位由从二品侍郎张廷玉接任,今日殿上表现,张廷玉受此官全然是理所应当。然而张廷玉面对这道圣旨犹不可信,怔怔望着,直到皇帝问,张廷玉你也想抗旨?
辰时的早朝康熙颁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立斩漠洛。
第二、张廷玉即日晋升二品尚书,位居六吏。
第三、已故将军王辅臣,有功于大清,天降良将,遭此坎坷,特追封为一品大将军,择日下葬。大将军之位空悬已久,即日选立新任大将军赴云南协助图海。
早朝散去后,第二天就有许多大臣包括明珠,上奏修本请皇上 起复周培公。 很快一道漠北的捷报令朝廷欢声雀跃,瞬间冲淡了漠洛被抄家问斩的这么一丁点阴影。
怎么也想不到,周培公的大军这么快便镇压了漠北边患迫使准葛儿与大清议和。周培公上奏,既是议和,必须准葛尔来京会晤,地点、时间应由皇上钦定。如此,全国上下才知晓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云南平藩的时候,皇上早就启用周培公率军勇在漠北抵御葛尔丹的狼子野心。
康熙称赞周培公总能以少胜多带给他惊喜。随即亲笔修书,写道:两国可称议和,一国只谈招抚,会晤地点定在北京,绝不更张。
四月末,准葛儿命其长子风尘仆仆来到北京。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令康熙高兴,就是离京三年的柔嘉公主终于回来了。
清歌如梦广播剧第三期已出YS地址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52&id=5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