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三、 举步维艰兮,两全苦苦挣扎
我坚定的看着他霸道锐利的目光,那里满是信誓旦旦。
轻轻站起来,我摇摇头,“君上错了,老太君恨的并不是您,是子兮!”
虽寥寥数语,然而字里行间全是否定。想必他写下这血书时,亦被这些理由搅的头昏脑胀。
我并未有何过错,亦没有致命的缺陷,他自然知道这些理由并不足以服众,便只好以死要挟。
凨王修亦起身,自身后环住我纤细的腰身,企图给我一丝安慰。我强自按捺住心底的反感,只觉身后冰凉的唇凑到我耳边,轻声道:“他恨你也好,不恨你也罢,并不能影响我的任何决定!”
凝神一瞬后,我道:“若子兮没有猜错,君上并未将老太君的这纸书信传阅给诸位大臣,可对?”
他不知何意,“如何能让那些老顽固知晓?”
我臻首微低:“昔日我曾在启元殿,责难姒王后亡国祸水,不曾想短短三年,我亦要重蹈她的覆辙。子兮斗胆,望君上三思。隐瞒此事,不遵从老太君遗命,他日若被群臣知晓,君上如何服众?届时庙堂大臣寒心,百姓离心,于己不利,于君上处理国家内外之政事,更是不利。”
他必是比我更知道其中利害,所以此事不道与庙堂大臣,一来是为了保全我的名声,另一方面,也是懂得被这些大臣知晓此事因由之后,定会劝谏他舍我而保存王室颜面。毕竟,我此时还未与他行成婚之礼,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凨王后。
“若是以舍弃你为代价,即便坐拥江山,本王亦不会安乐。”他呼出一口气,镇静回我。
“若君上违拗老太君之命,即便强迫子兮在君上身边,子兮也同样不会开心。”我与他针锋相对。
他突然变得烦躁起来,放开我,兀自回到王案钱,向我挥手,道:“你先去歇着,本王自有定夺。”
看一眼他凄凉孤独的面容,我躬身下了三台阶梯,继而跪拜,语气淡然:“承蒙君上眷顾,子兮万分感念。然而君上并非常人,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凨国国人的兴衰。既然君上不听劝谏,子兮惟有以死明志,如此,既不负王之恩情,也无愧于凨国百姓。”
一个人愤怒到了极点,并非要表现的疯狂和怒不可谒,相反,是极冷静。
他的身影微微抖动,孤寂无比,又像是身心俱疲,按着自己突突跳动的太阳穴,我心中生出一丝不忍,正要开口,他已强硬打断:“此事并非没有转圜,不外乎将服侍父王的一干宫人处死,那么此事便只你我二人知晓,为何定要动不动轻言生死?你若有不测,我定会让殇氏一族为你殉葬,如何取舍,你自己斟酌。下去吧。”
话到嘴边,终究还是生生咽下。
是啊,他是凨国至高无上的王,我即便可以要挟他,他又岂会不知如何化解?
殇氏一族,是我的软肋。
彼此心知肚明。
我木然退出王城书房,莫梅扶着我的手,一同走在漆黑的夜里,我仿佛置身在一只巨兽的脏腑,找不到任何出路,只能等待着它随时都有可能将我吞噬。
一路上跌跌撞撞,若不是身旁女子尽心尽意的扶持,我想我不会有力量走到王后的寝宫。
按着礼制,我还没有资格住在此处,但是莫梅却说,这是凨王武的意思。
我知道,他是想告诉我,我王后的身份,确定无疑。
第二日清晨,一宿未曾合眼的凨王修在朝堂上颁布两道王书,其一,老太君丧礼按照君主礼制操办,并下令以往服侍老太君身侧的宫人殉葬;其二,兮王后连日奔波,凤体违和,暂居王后宫修养,任何人不得探视。
这两道王书的下发,搅得庙堂大臣无不惶然,凨国市井百姓无不惊慌。
市井流言四起,均是猜测老太君之薨与王后有着何等牵连。
数日之后,不知是谁放出消息,将老太君薨亡真相传与民间,诸多猜测得到解释,百姓议论纷然。
凨王修在庙堂之上,更是疲惫不堪,面对诸位大臣言之凿凿的质疑和一口同声的反对,他显得难以招架,最后只有一语不发,阴沉着脸离去。
一时间凨国上下乱成一团。立后一事终是被暂时搁浅,众人只忙碌操持着老太君的大丧之事。
我幽居在王后宫,得知消息时,终于略感轻松。
数日来从未有过片刻好眠,现在此事既然有所缓解,便难得在青天白日里偷懒小憩。醒来时,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凨王修憔悴的面庞。
两道剑眉倒立,寒冷黝黑的眸光带着自责的意味:“对不起兮儿,或许立你为后的事,要延后一段时日。”
我抬眸,看他一眼,“君上无需自责,不过命数而已。”
他似乎稍感安慰,伸手,将我冰冷的身躯揽到他的怀里,那柔软布料上,有些湿润。尖锐的下巴刺得我的发顶无端端疼痛,我忍住那些密密麻麻的微疼,继而听到她无奈的声音从头顶上低低传入耳中。
“这些日子,王案上的上书全是这件事,每一位大臣,都说我要以民心为重!可是兮儿你告诉我,民心究竟为何?如今本就是礼崩乐坏的乱世,为何非要强迫我做这样一个两难的决定?百善孝为先!百善孝为先!难道我此番忤逆了父王的遗命,百姓便真的不会再依附于我了吗?”
他灼热的气息迎面而来,带着纠结的愤然,自上而下打在我的没有血色的面庞。手臂紧紧的将我瘦弱的身子箍在他的怀中,仿佛担心下一刻便会失去。
“民心不可失!若然生变,定然会引起骚乱,其后果必定内忧外患。”我轻轻吐出这句话,挣脱出他冰冷的怀抱,“君上,您与子兮,并无夫妻缘分,不如放了子兮,也放了您自己!”
“十数年感情,早已根深蒂固,如何放下?”他面色不悦,挑眉反问。
我还要争辩,他神色厌倦,似乎不想多言,只嘱咐我好好休息,便拂袖而去。
莫梅见他走的远了,才长叹一声:“王后向来聪明,为何要在此时令君上心里添堵呢?”
我凄然一笑,苦不堪言,心底暗道:或许是我太过焦急了,他为了我,早已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我何必非要在此刻让他更加忧虑呢。纵然对他毫无半分男女之情,但是相识一场,何必为了自己的自由,让他彻底失望苦痛,寒了那颗早已冰凉的心呢?
轻轻站起来,我摇摇头,“君上错了,老太君恨的并不是您,是子兮!”
虽寥寥数语,然而字里行间全是否定。想必他写下这血书时,亦被这些理由搅的头昏脑胀。
我并未有何过错,亦没有致命的缺陷,他自然知道这些理由并不足以服众,便只好以死要挟。
凨王修亦起身,自身后环住我纤细的腰身,企图给我一丝安慰。我强自按捺住心底的反感,只觉身后冰凉的唇凑到我耳边,轻声道:“他恨你也好,不恨你也罢,并不能影响我的任何决定!”
凝神一瞬后,我道:“若子兮没有猜错,君上并未将老太君的这纸书信传阅给诸位大臣,可对?”
他不知何意,“如何能让那些老顽固知晓?”
我臻首微低:“昔日我曾在启元殿,责难姒王后亡国祸水,不曾想短短三年,我亦要重蹈她的覆辙。子兮斗胆,望君上三思。隐瞒此事,不遵从老太君遗命,他日若被群臣知晓,君上如何服众?届时庙堂大臣寒心,百姓离心,于己不利,于君上处理国家内外之政事,更是不利。”
他必是比我更知道其中利害,所以此事不道与庙堂大臣,一来是为了保全我的名声,另一方面,也是懂得被这些大臣知晓此事因由之后,定会劝谏他舍我而保存王室颜面。毕竟,我此时还未与他行成婚之礼,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凨王后。
“若是以舍弃你为代价,即便坐拥江山,本王亦不会安乐。”他呼出一口气,镇静回我。
“若君上违拗老太君之命,即便强迫子兮在君上身边,子兮也同样不会开心。”我与他针锋相对。
他突然变得烦躁起来,放开我,兀自回到王案钱,向我挥手,道:“你先去歇着,本王自有定夺。”
看一眼他凄凉孤独的面容,我躬身下了三台阶梯,继而跪拜,语气淡然:“承蒙君上眷顾,子兮万分感念。然而君上并非常人,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凨国国人的兴衰。既然君上不听劝谏,子兮惟有以死明志,如此,既不负王之恩情,也无愧于凨国百姓。”
一个人愤怒到了极点,并非要表现的疯狂和怒不可谒,相反,是极冷静。
他的身影微微抖动,孤寂无比,又像是身心俱疲,按着自己突突跳动的太阳穴,我心中生出一丝不忍,正要开口,他已强硬打断:“此事并非没有转圜,不外乎将服侍父王的一干宫人处死,那么此事便只你我二人知晓,为何定要动不动轻言生死?你若有不测,我定会让殇氏一族为你殉葬,如何取舍,你自己斟酌。下去吧。”
话到嘴边,终究还是生生咽下。
是啊,他是凨国至高无上的王,我即便可以要挟他,他又岂会不知如何化解?
殇氏一族,是我的软肋。
彼此心知肚明。
我木然退出王城书房,莫梅扶着我的手,一同走在漆黑的夜里,我仿佛置身在一只巨兽的脏腑,找不到任何出路,只能等待着它随时都有可能将我吞噬。
一路上跌跌撞撞,若不是身旁女子尽心尽意的扶持,我想我不会有力量走到王后的寝宫。
按着礼制,我还没有资格住在此处,但是莫梅却说,这是凨王武的意思。
我知道,他是想告诉我,我王后的身份,确定无疑。
第二日清晨,一宿未曾合眼的凨王修在朝堂上颁布两道王书,其一,老太君丧礼按照君主礼制操办,并下令以往服侍老太君身侧的宫人殉葬;其二,兮王后连日奔波,凤体违和,暂居王后宫修养,任何人不得探视。
这两道王书的下发,搅得庙堂大臣无不惶然,凨国市井百姓无不惊慌。
市井流言四起,均是猜测老太君之薨与王后有着何等牵连。
数日之后,不知是谁放出消息,将老太君薨亡真相传与民间,诸多猜测得到解释,百姓议论纷然。
凨王修在庙堂之上,更是疲惫不堪,面对诸位大臣言之凿凿的质疑和一口同声的反对,他显得难以招架,最后只有一语不发,阴沉着脸离去。
一时间凨国上下乱成一团。立后一事终是被暂时搁浅,众人只忙碌操持着老太君的大丧之事。
我幽居在王后宫,得知消息时,终于略感轻松。
数日来从未有过片刻好眠,现在此事既然有所缓解,便难得在青天白日里偷懒小憩。醒来时,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凨王修憔悴的面庞。
两道剑眉倒立,寒冷黝黑的眸光带着自责的意味:“对不起兮儿,或许立你为后的事,要延后一段时日。”
我抬眸,看他一眼,“君上无需自责,不过命数而已。”
他似乎稍感安慰,伸手,将我冰冷的身躯揽到他的怀里,那柔软布料上,有些湿润。尖锐的下巴刺得我的发顶无端端疼痛,我忍住那些密密麻麻的微疼,继而听到她无奈的声音从头顶上低低传入耳中。
“这些日子,王案上的上书全是这件事,每一位大臣,都说我要以民心为重!可是兮儿你告诉我,民心究竟为何?如今本就是礼崩乐坏的乱世,为何非要强迫我做这样一个两难的决定?百善孝为先!百善孝为先!难道我此番忤逆了父王的遗命,百姓便真的不会再依附于我了吗?”
他灼热的气息迎面而来,带着纠结的愤然,自上而下打在我的没有血色的面庞。手臂紧紧的将我瘦弱的身子箍在他的怀中,仿佛担心下一刻便会失去。
“民心不可失!若然生变,定然会引起骚乱,其后果必定内忧外患。”我轻轻吐出这句话,挣脱出他冰冷的怀抱,“君上,您与子兮,并无夫妻缘分,不如放了子兮,也放了您自己!”
“十数年感情,早已根深蒂固,如何放下?”他面色不悦,挑眉反问。
我还要争辩,他神色厌倦,似乎不想多言,只嘱咐我好好休息,便拂袖而去。
莫梅见他走的远了,才长叹一声:“王后向来聪明,为何要在此时令君上心里添堵呢?”
我凄然一笑,苦不堪言,心底暗道:或许是我太过焦急了,他为了我,早已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我何必非要在此刻让他更加忧虑呢。纵然对他毫无半分男女之情,但是相识一场,何必为了自己的自由,让他彻底失望苦痛,寒了那颗早已冰凉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