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深宫锁妃帝王恩:子兮传

正文 十、 命途多舛兮,再遇质子嬴离

    杵在宫门外,正在计较要不要进去叨扰里面的主人,便见一个年轻宫人将门打开,看着我,冷冷道:“你是何人,到此处有何贵干?”

    似乎对这我这个初次相见的人,充满了戒备和敌意。

    我暗忖他这样的敌意从何而来,便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更为冷冽的嗓音:“小韩子,何事?”

    他扭头,气势凌人的声音矮了几分,恭敬道:“公子,不知何处来的凨人,在宫外杵着,不知要干什么。”

    我喟然长叹,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这样大的天贶宫,我竟然到了他的住所。

    当下一语不发,转身欲离。

    却听身后稳重的步伐越来越清晰。

    须臾,步伐的主人以青石被水滴的清亮声线在我背后道:“先生既然来此,为何过门不入?”

    我惟有含笑转身,对上他的眉眼,“今日寻香至此,不想扰了公子幽静。子兮之过也。”

    他大步行上前来,我第一次与他如此近距离的对视,只觉得自己需得仰视,才能看见他的清俊的面容。

    “这是随我一同前来凨国的小韩子,不懂礼数,若有得罪,企望先生海涵。”

    我不置可否,并不放在心上,“忠心护主,勇气可嘉,何错之有。”

    他疏朗轻笑,“先生有容人之量,离代小韩子谢过。”

    我看他竟然不似当日初次相见时那般尖刻,反而处处礼数周全,生出几许好奇。

    便道:“此刻在这天贶宫,没有法家子兮先生,只有子兮其人,公子直呼名字就好。”

    “如此,离便恭敬不如从命了。不知子兮可有兴趣,与离一起品茗赏梅?”

    他无比诚挚,我又天生喜爱梅之风姿,里面阵阵浓郁的梅花清香使我神往,暗道既然来了此处,断然没有推辞的道理。当下也不客套,应声而入。

    只是我没料到,嬴离所居住的地方,竟是如此简陋残旧。

    若不是庭院中的寒梅在风中绽出惊人的风骨,他此处连冷宫也不如。

    我蹙眉看他。

    终于知道那宫人何为如此仇视我的原因。

    他似是看透了我心思,漫不经心道:“幽居此处十年,离已然习惯,平时亦鲜有人踏足,难得清静。”

    “公子王室贵胄,自小锦衣玉食,在凨国尝尽苦楚,却有如此气度,子兮初见,亦觉难得。”

    他皱了皱眉,没有回答。只是矮下身子,顺势跪坐在几株梅树下肮脏不堪的地面。

    迎风绽放的梅花影笼罩在两人身上,光亮变得无比微弱,唯一能感觉的,便是他强势,霸道凌厉,恍若无人般随心所欲。

    想起初见,只觉得他眉目清冷,高傲疏离,带着一股子刚毅的气息。

    他极少说话,我还记得第一句话,只有两个字,简明扼要,又似无比压抑。第二句话极为客套,并且礼数周全,然而谦恭背后,依旧还是隐忍。

    凨王寿宴上,他明知姒王后刻意侮辱,却处变不惊,坦然应对;紧握双拳奋力击鼓时对凨王嘲讽时的意气风发,令人叹服。他不仅有嬴国男子铁一般坚硬的勇气,还有一颗忍辱负垢海纳蔚的心。

    如此特立独行又有博大胸怀的男子,即便他的第三句话曾险些陷我于囹圄,也不免让我心生几许仰慕。

    于是与他相对,席地而坐。

    不甚分明的坏境里,目光交汇,仿佛并不是才见过一次的陌生人,而是相交多年的故友。

    他的眼睛里,一片沉沉的深邃,让我移不开视线,打量我半响,开口道:“当日你我不过初次相见,为何要助我?”

    我微微一笑:“公子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我的用意。我并非因为你,而是为了凨国嬴国的百姓。”

    他沉默。

    良久,继续道:“不论如何,当日那般对你,并非离真心所愿,至今想起,让你遭受责罚,总觉有愧。”

    我盈盈一笑,看向他,“公子无需介怀。子兮自然明白当日并非公子有意刁难,而是想试探子兮。此番子兮虽经历一劫,倒也并非全然没有好处。得以与公子促膝长谈,便是其中因缘际会。”

    他眉峰倏然锁住,似乎是没有想到,我竟能够如此豁达,又似乎因我的话想起当日两人鼓瑟吹箫的默契,诧异后探究道:“我很好奇,为何当日你仅听出我鼓声前奏便知我所要鼓的内容呢?鼓声并非其他乐器,听一音便知所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况且那四个拍子的节奏,还是我胡乱加上去的。”

    “其实很简单,我只在想,倘若是我,会击出什么样的鼓声……”我说的云淡风轻。

    他若有所思, "高山流水遇知音,以往觉得太过荒谬,若非当日亲身所经历,离到现在恐怕还不以为然."

    我专注看着他阴暗里的面容,问:"公子视子兮为知音?"

    他默然片刻,否定,"不,离视子兮为知己!"

    我不解:"二者有和差别?"

    "所谓知音,彼此皆为对方知己,而我对子兮而言,尚且称不上知己."他字字清晰,我却觉得无比沉重。

    他在怀疑我!只是试探的语气里为何有带着怅然?我无暇深究,只好道:“难得公子坦诚,子兮也不再相瞒。我曾随家师游历嬴国,嬴国国君日渐老迈,太子愈虽受嬴君以及王后宠爱,但以子兮所见所闻,恐怕此人难成大器。子兮此番相助,确有私心。太子愈日渐骄横跋扈,大失人心,且才具平庸,决非掌控公器之人选。他非但不躬身自省,以勤补拙,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已被嬴国庙堂所不容,如今劝说嬴君将公子召回国都的大臣不在少数,若我所料不差,公子归国指日可待。”

    他思索良久,“子兮深谋远虑,煞费苦心,只是为何认定我能领你这份情?我为质多年,所承受的屈辱,远不止这些。”

    他以“我”为称呼,想必对我的怀疑已经完全释然,于是向他肃然一拜,缓缓起身:“因为子兮看的出,公子心中所想,并非雄霸一方,而是一天下之大志!”

    我知他是明白人,定然明白我话里的意思。果然,他起身,叹息道:“我只能承诺,若两国有一天互为仇敌,我所能做的,只是尽量避免凨国百姓免受战祸之苦。至于凨王,当日之耻,我定铭记于心。”

    我再拜而止,亦不多言。

    他能做到如此,我已很是感念。

    而我故意说出的嬴国形势,想必他能听出其中玄机。

    果然,他负手而立,兀自出神,仿佛有所筹谋。

    我静立一旁,凝神看他束发高冠,端的清朗。只是双眸深沉若海,有些错综复杂起来,紧紧抿着薄唇,陷入长思。

    一个吐纳过后,那若海的眸子渐渐聚集在我身上,让我犹如置身在千年寒潭之中,“手足相残,实非我愿。奈何父王与她厚此薄彼,不顾宗庙社稷,毅然决然将这千斤重担交给嬴愈。”

    而他口中的‘她’,便是太子愈生母,他的嫡母。

    细说起来,嬴离得身世亦为可叹。

    嬴王后善妒,性格刚烈霸道,嬴君初为国君,却励精图治,数年来不禁女色,只有王后一人主掌王宫。却在一次偶然,巡边的嬴君与嬴离生母庄夫人邂逅,英雄美人,自然一见倾心,之后情到浓时,诸般顾忌不值一提,几日耳鬓厮磨,便觉难以割舍,遂将庄夫人接入宫中。嬴王后私下勃然大怒,嬴君面前却不动声色。数月后,嬴君再次出城,巡视嬴国主力大军平日里操练的六合大营,王后抓住时机,立即带着宫人,浩浩荡荡进入庄夫人寝殿,要赐死庄夫人。庄夫人一向懦弱隐忍,先是殷切恳求,自然哭的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奈何嬴王后不为所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怀有身孕一事和盘托出,企望王后看在她怀有嬴君子嗣的份上,饶她性命。未曾想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嬴王后自然不愿她将这个孩子生下,杀意更浓。合该嬴离命不该绝,庄夫人宫中有一宫人极为机灵,料到形势不对,又得知长史在王城书房,忙悄悄赶去求助。长史闻讯,自然不敢怠慢,也不顾宫闱避忌,直奔庄夫人寝殿,当时庄夫人三尺白绫缠在颈上,面色煞白,命悬一线,长史冒死劝谏,才生生将一只脚已踏入鬼门关的母子二人救下。嬴君闻之消息,日夜兼程赶往国度,褒奖了此二人之后,更是将嬴王后生生冷落,平日除了上朝,便只与庄夫人同食同寝。幸亏嬴君如此,嬴离才得以毫发无损的出世。

    却说庄夫人,虽得嬴君宠爱,却并无半点侍宠生娇的小人姿态,对王后更是恭敬有加,每日晨昏请安,未有一日落下,并无数次劝嬴君不要忘记往日夫妻情分,刻意疏远嬴王后;加之她本就与世无争,对宫中内侍平易近人,王城上下莫不啧啧赞许。

    按说嬴离大难不死,又有这样的母亲,以后自当福泽深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嬴王后看着声望已经高出自己的庄夫人,不得不暗自妥协,她十分清楚嬴君乃至情至性之人,况且有强大的家族为后援,一番机心手段,软硬兼施,终得嬴君谅解,君主王后之间的矛盾渐渐缓和,在嬴离三岁的时候,怀胎十月的嬴王后亦诞下王子,嬴君原本子嗣单薄,如今连得两子,自是喜不自胜,看着怀中小小婴儿,无比爱怜,为之取名为‘愈’,意喻他与王后之间,一切隔阂随之而愈。

    嬴君与王后的隔阂因为嬴愈的出生而完全消失殆尽,便意味着庄夫人安宁的日子,也已到头。

    从此之后自然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仰人鼻息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尤其是嬴王后再不像以前那般明目张胆地放肆,只是暗中刁难,倒也不敢在轻易要了庄夫人和嬴离的性命。

    几年之后,六国局势发生些许微妙的变化,凨、锦两国缔结盟约,第一个出兵征讨的,便是日益强大的邻国——嬴。

    嬴君亲赴战场,率领嬴国将士拼死力战,双方激战数月。凨国锦国因为各怀鬼胎,暗自算计,所以这一场战役,即便两国同盟,却在面对不畏死的嬴军面前,损伤惨重。最后,两军不得不各自让步,共同达成协议,以交质为政治手段,使得彼此安心。

    而嬴国质子的人选,便是嬴离。

    只是与别国不同的是,十一岁的他是自动请缨,庙堂之前,一番慷慨言论,让人至今想起,亦觉动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