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安康拂柳灵儿拜佛
灵儿站在京畿大营中,看着皇帝抽调给自己的那一队护卫,据说是杀伐纵横,个个手上人命无数的。
灵儿最近一直感觉头昏昏沉沉,难以清醒。每日她都要睡上五六个时辰才够。所以赵同回京后的风波她没有亲历。听皇后说,皇帝密见赵同,二人不知说了什么,惹皇帝生了气,当晚便打死了两个宫人。
赵同自跟皇帝密谈后,便再没进宫,连自己也没有探望。
灵儿对赵同,其实并没有多么上心。只是,赵同毕竟是皇帝亲自指给自己的夫君,而他,又能给自己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因此,灵儿与赵同还算相敬如宾,但也仅此而已。
赵同离宫后再没来过,而皇帝的脸色日渐阴沉。有时他盯着自己,一看便是一两刻钟,更甚者,他开始嘴里念念叨叨,不知说些什么,状似疯狂。
灵儿对皇帝现在的样子,不由自主地警惕。每每看到皇帝,她心中便大响警钟。只是皇后娘娘,对自己一向有恩,因此,灵儿才没有离开朝凤宫。
这几日,皇后娘娘也变得焦躁起来。灵儿一问,原来又是那个安康公主惹的事。放着公主之尊她不享用,却跑到江湖上四处起事。当今早想将她麾下魔教剿了,却又惦记着兄妹之情,一直不忍。
如今安康变本加厉,竟插手起朝廷的税银重地泸州,皇帝忍无可忍,便央皇后娘娘做了说客,叫灵儿带一队兵,去探探安康的虚实。
灵儿不知道安康与自己有什么过往。她只是听到安康的名字便隐隐有种奇怪的感觉,心里烦乱。因此,得了这个差使她并未推辞。她很想早日见见安康,看看她是何等样貌,什何种性子,自己为什么会想到她便烦乱。
灵儿无意间听宫中侍卫说过,安康公主就算不说武功盖世,也能在江湖上坐头三把交椅。灵儿很少听到这帮眼高于顶的大内护卫在武道上服过谁。
皇后娘娘也说过,当年安康公主领着魔教,扫遍江湖,论勇论智,都难逢对手。更难得的,她年纪不大,做事却极是稳重,从不焦躁,也不冒进。这样的安康公主,让灵儿不知不觉起了好奇之心,甚至还忍不住想,跟这样的人拼一场,即便败了,也算不枉活一世。
因着这个,灵儿几乎是跃跃欲试地接下了差使,立刻到京畿大营来点兵。
看着面前这帮一看便杀人过百的精壮军汉们,灵儿心中赞赏地点了点头。她抬头望向泸州方向,默默对远方那个公主说道:“公主,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安康此时仿佛听到了灵儿的心里话,从床上慢慢坐了起来,一手揉着太阳穴,一手探到桌上,倒了杯已经凉了的茶水喝。
她此时正在泸州最大的烟花之地,拂柳楼中。宿醉之后的头痛叫她的脸色愈加苍白。
这几日留在泸州,安康几乎天天招待那几大盐商,觥筹交错,美人相伴。昨夜,她又在拂柳楼摆下一桌,相请那帮商人们。直喝到半夜,盐商和忘教舵主与大弟子们都有红牌姑娘伴着歇宿了。安康不愿意孤零零住在分舵,便也在这里歇下了。
安康这样一桌酒席动辄几十两银子,打赏姑娘又大方的,老鸨是极喜爱的。至于她是男是女,谁又在乎。老鸨恨不得日日都有这样的女客上门才好。
是以安康昨夜住在拂柳楼最好的房里,老鸨在门外专门安排了两个丫头,彻夜守着,怕安康半夜口渴没人伺候。
此时丫头们听到安康起床的动静,一个打热水,一个端热茶,准备妥当了,轻轻敲门。安康随意“嗯”了一声,示意她们进来。
丫头们进去了,便看到安康随意披着衣裳,斜靠在床头。一头黑发乌漆漆散在枕上,衬着一张细白的脸,没系牢的领口下,精致的锁骨突出,连她们两个女子都看了脸红。
安康等丫头们将热水放下,茶倒好,便挥挥手叫她们退下。
她起身,净面漱口,挑些丫头放在桌上的膏子抹了,将衣裳系好,便开门迈步出了房。
几位盐商都还未醒,泸州舵主已带着弟子在楼下厅里候着了。安康边下楼,边嘱咐满脸堆笑候在一旁的老鸨将盐商们的早点安排妥当。老鸨忙不迭地答应着去了,安康才看向手下,漫不经心问道:“泸州守备,仍没有动静?”
泸州舵主皱眉道:“属下安排了弟子专等在分舵里,到今日,守备府仍没有人过来。”
安康看了看门外,笑了笑,道:“再等等吧。这等大事,他若草草率率便定下来,我倒不敢信他了。”
泸州舵主想了想,终于没忍住,开口道:“教主,只恐夜长梦多。”
安康漫不经心地将一头黑发随意扎在脑后,开口说道:“京里若是能腾得开人手,早已打过来了,哪容你我如此放肆。”
泸州舵主闻言,抬起头来,想了想,又看着安康说道:“教主所言,属下没懂。京里最近没听说有什么大动静啊?”
安康笑得快活:“月国据说换了个喜战的掌国,如今京里担心边境还来不及,哪敢对咱们用兵。”
安康离京前,便听说了月国的异动。听闻月国皇室突起杀伐,新登基的皇帝提拔起一位年少王爷来。这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生性好战,皇兄一直在头疼提防他。若不是如此,安康也没有这重新复教之机。
泸州舵主闻言放下了心,便问道:“教主,今日咱们去哪?仍就这么等着?”
安康边往出走,边说道:“去慈航寺,赏花。”
灵儿这时候,也正在寺庙里。她去的是大佛寺,此时正在住持的陪同下,看着大佛寺的功德碑。
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是曾给大佛寺重塑金身舍过香火钱的。最开头,便刻着安康的名字。一笔一笔,金额都不菲。
灵儿伸出手,摸着石碑上“安康”二字,突然脑袋一阵眩晕,恍惚间仿佛看见一个绿衣女子的背影,正跪在大佛寺那几丈高的佛前,磕头不止。
灵儿晃了晃身子,险些坐倒在地。身旁的住持伸手托住她的胳膊,低头诵佛道:“女施主,忘却尘缘,是无上福德。既已忘,便莫回头。”
灵儿闻言,看了看住持,又转身看了看石碑,头痛不止,勉强开口问道:“我忘了什么?”
灵儿最近一直感觉头昏昏沉沉,难以清醒。每日她都要睡上五六个时辰才够。所以赵同回京后的风波她没有亲历。听皇后说,皇帝密见赵同,二人不知说了什么,惹皇帝生了气,当晚便打死了两个宫人。
赵同自跟皇帝密谈后,便再没进宫,连自己也没有探望。
灵儿对赵同,其实并没有多么上心。只是,赵同毕竟是皇帝亲自指给自己的夫君,而他,又能给自己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因此,灵儿与赵同还算相敬如宾,但也仅此而已。
赵同离宫后再没来过,而皇帝的脸色日渐阴沉。有时他盯着自己,一看便是一两刻钟,更甚者,他开始嘴里念念叨叨,不知说些什么,状似疯狂。
灵儿对皇帝现在的样子,不由自主地警惕。每每看到皇帝,她心中便大响警钟。只是皇后娘娘,对自己一向有恩,因此,灵儿才没有离开朝凤宫。
这几日,皇后娘娘也变得焦躁起来。灵儿一问,原来又是那个安康公主惹的事。放着公主之尊她不享用,却跑到江湖上四处起事。当今早想将她麾下魔教剿了,却又惦记着兄妹之情,一直不忍。
如今安康变本加厉,竟插手起朝廷的税银重地泸州,皇帝忍无可忍,便央皇后娘娘做了说客,叫灵儿带一队兵,去探探安康的虚实。
灵儿不知道安康与自己有什么过往。她只是听到安康的名字便隐隐有种奇怪的感觉,心里烦乱。因此,得了这个差使她并未推辞。她很想早日见见安康,看看她是何等样貌,什何种性子,自己为什么会想到她便烦乱。
灵儿无意间听宫中侍卫说过,安康公主就算不说武功盖世,也能在江湖上坐头三把交椅。灵儿很少听到这帮眼高于顶的大内护卫在武道上服过谁。
皇后娘娘也说过,当年安康公主领着魔教,扫遍江湖,论勇论智,都难逢对手。更难得的,她年纪不大,做事却极是稳重,从不焦躁,也不冒进。这样的安康公主,让灵儿不知不觉起了好奇之心,甚至还忍不住想,跟这样的人拼一场,即便败了,也算不枉活一世。
因着这个,灵儿几乎是跃跃欲试地接下了差使,立刻到京畿大营来点兵。
看着面前这帮一看便杀人过百的精壮军汉们,灵儿心中赞赏地点了点头。她抬头望向泸州方向,默默对远方那个公主说道:“公主,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安康此时仿佛听到了灵儿的心里话,从床上慢慢坐了起来,一手揉着太阳穴,一手探到桌上,倒了杯已经凉了的茶水喝。
她此时正在泸州最大的烟花之地,拂柳楼中。宿醉之后的头痛叫她的脸色愈加苍白。
这几日留在泸州,安康几乎天天招待那几大盐商,觥筹交错,美人相伴。昨夜,她又在拂柳楼摆下一桌,相请那帮商人们。直喝到半夜,盐商和忘教舵主与大弟子们都有红牌姑娘伴着歇宿了。安康不愿意孤零零住在分舵,便也在这里歇下了。
安康这样一桌酒席动辄几十两银子,打赏姑娘又大方的,老鸨是极喜爱的。至于她是男是女,谁又在乎。老鸨恨不得日日都有这样的女客上门才好。
是以安康昨夜住在拂柳楼最好的房里,老鸨在门外专门安排了两个丫头,彻夜守着,怕安康半夜口渴没人伺候。
此时丫头们听到安康起床的动静,一个打热水,一个端热茶,准备妥当了,轻轻敲门。安康随意“嗯”了一声,示意她们进来。
丫头们进去了,便看到安康随意披着衣裳,斜靠在床头。一头黑发乌漆漆散在枕上,衬着一张细白的脸,没系牢的领口下,精致的锁骨突出,连她们两个女子都看了脸红。
安康等丫头们将热水放下,茶倒好,便挥挥手叫她们退下。
她起身,净面漱口,挑些丫头放在桌上的膏子抹了,将衣裳系好,便开门迈步出了房。
几位盐商都还未醒,泸州舵主已带着弟子在楼下厅里候着了。安康边下楼,边嘱咐满脸堆笑候在一旁的老鸨将盐商们的早点安排妥当。老鸨忙不迭地答应着去了,安康才看向手下,漫不经心问道:“泸州守备,仍没有动静?”
泸州舵主皱眉道:“属下安排了弟子专等在分舵里,到今日,守备府仍没有人过来。”
安康看了看门外,笑了笑,道:“再等等吧。这等大事,他若草草率率便定下来,我倒不敢信他了。”
泸州舵主想了想,终于没忍住,开口道:“教主,只恐夜长梦多。”
安康漫不经心地将一头黑发随意扎在脑后,开口说道:“京里若是能腾得开人手,早已打过来了,哪容你我如此放肆。”
泸州舵主闻言,抬起头来,想了想,又看着安康说道:“教主所言,属下没懂。京里最近没听说有什么大动静啊?”
安康笑得快活:“月国据说换了个喜战的掌国,如今京里担心边境还来不及,哪敢对咱们用兵。”
安康离京前,便听说了月国的异动。听闻月国皇室突起杀伐,新登基的皇帝提拔起一位年少王爷来。这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生性好战,皇兄一直在头疼提防他。若不是如此,安康也没有这重新复教之机。
泸州舵主闻言放下了心,便问道:“教主,今日咱们去哪?仍就这么等着?”
安康边往出走,边说道:“去慈航寺,赏花。”
灵儿这时候,也正在寺庙里。她去的是大佛寺,此时正在住持的陪同下,看着大佛寺的功德碑。
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是曾给大佛寺重塑金身舍过香火钱的。最开头,便刻着安康的名字。一笔一笔,金额都不菲。
灵儿伸出手,摸着石碑上“安康”二字,突然脑袋一阵眩晕,恍惚间仿佛看见一个绿衣女子的背影,正跪在大佛寺那几丈高的佛前,磕头不止。
灵儿晃了晃身子,险些坐倒在地。身旁的住持伸手托住她的胳膊,低头诵佛道:“女施主,忘却尘缘,是无上福德。既已忘,便莫回头。”
灵儿闻言,看了看住持,又转身看了看石碑,头痛不止,勉强开口问道:“我忘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