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三国之北伐中原

正文 第两百零一章 论乌巢之役

    茫茫大地,广袤平原,北风呼啸,中原的烈风就想是刺刀一样刮在人的脸上,都能感觉到微微的生疼。

    刘尚领着大军,一路过了黄河,经过乌巢,到了这里,刘尚却是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让大军在这里驻扎两天,而本人则带着一批文武在这里开始游山玩水。

    刘尚真的在游山玩水吗?就连跟随其中的刘晔,满宠也是满脸不解,但刘尚已经发了话,他们也只能陪伴左右。

    乌巢是延津重镇,身处的位置被黄河从两面截断,前后左右也有着山脊环绕,虽然算不上连绵不绝,但也是错落有致。

    站在山顶,刘尚处在高峭的悬崖边上,俯视着底下的情景,颇为陡峭的山脉鳞次栉比,逶迤在整个黄河的顺流出,河水之间也交错纵横,苍天的大树,盛茂的丛林,点缀在地形之上。

    刘尚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在这个地方藏兵屯粮,乃是最佳之所,更是兵家所取的有利地位。

    只是刘尚想不通,如此有力的地理环境,袁绍竟然是在用人上出了差错,原本有利的地形,却成了他的坟墓,实在是让人不堪回首。

    看着刘尚不断的叹息摇头,脸上挂着让大家看不懂的那悠远的沧桑感,都是迷惑不解,终于,刘晔忍不住问道:“主公,为什么你对此地那么的感兴趣,莫非这里主公以前来过?”

    “没有。”刘尚摇摇头,神情不是很好,道:“就是过来看看,刘晔,你说这里如何?”

    衣袂在山风的呼啸下翩跹而动,那束起的纶巾也像是在随风而逝,一身白绸的刘尚身形如玉,风采映人,桀骜的身形挺立在那,全身那不拘的气息,却是流淌着一种淡淡的惆怅,在众人看来虽然挺拔松健,但刘尚的背影怎么看都给众人一种萧索、孤寂的感觉。

    刘晔上前一步,朝着刘尚的视角向下看去,底下除了山水之外,似乎没有他物,不由说道:“风景倒是不错。”

    “风景是很不错,这我也看出来了。”刘尚微微一笑,跟刘晔打了个趣,说道:“我是说如果在这里用兵,你觉得如何?”

    听刘尚问起军事上的事,刘晔也是脸色肃容,细心的观察起来,额头深深拧起,看了半久才摇摇头,遗憾道:“此地有山川之险,水支横流,视野受到堵塞,根本不宜用兵。”

    刘尚点点头,同意了刘晔的观点,微笑道:“如果两军交战,实力相当,以官渡为媒介,其中以官渡以北一方的势力在这里屯粮,而且是三军的所有粮草,你觉得这么做对不对?”

    刘尚自己能未卜先知,但并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所以这道问题倒是难住了刘晔。

    不是说刘尚的问题出的有多难,而是这道问题太古怪,战场之上,风云莫测,战机万变,局势瞬息而动,更何况这问题更是有些莫名其妙。

    刘晔眯起了眼睛,虽然他不知道刘尚为什么这么问,但闹脑中还是飞快的思索着其中的利与弊。

    “我觉得不妥。”满宠上前一步,对着刘尚笑道:“乌巢此地,虽然为险,易不能察觉。但却能沟通桥梁,四通八达,要是另一股势力知道了对方的屯粮之所,他就可以趁着夜色的掩饰,对敌方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烧其对方粮草,斩敌人之后路,所以在乌巢屯粮此举,乃万万不妥。”

    刘尚没有说话,反而是刘晔听了之后,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一道睿智闪过,说道:“伯宁说得有理,但这只是最主观,最理想的战略,其中包含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一,在乌巢屯粮,可以说愚蠢之极,也可以说是大智大勇,有能者可以借助此地,以全军的粮草吸引敌人,再此埋下伏兵,多备火攻之物,结合地利的需求,足可以让敌人进则如瓮中之鳖,无能者,此举只能是害了自己,乌巢地处两只水流的夹道,有水利之便,更以山石为依,可以说是重要的军略要地,如果在这里屯粮,对方焉不会派人早作查探。”

    刘尚心中微微一动,脸上闪过一抹诧异,刘晔只是从乌巢的地利环境来看,就可以分析出两军的交战心态,以及在战术上的指挥部署,这一点,要具有强大的洞察能力与所处的大局观是分不开的。

    刘晔又道:“其二,战场之上,离不开武将,正所谓将乃兵之胆,身为一军之主,必须审时度势,灵机应变,因地制宜,如果在这里积蓄屯粮,只要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坐镇,就可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没错。”刘尚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其三。”刘晔目光严肃,极为郑重道:“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真要在这里囤积粮草,就要做好被对方火烧粮草的准备。因为对方大军一出,必然是雷霆之势,迅雷之快即在旋踵之间,而在对方出动的那一刻,后方的大本营便会空虚,这就给我迎来了一个机会,那就是舍弃粮草物资的前提下,出动全军过往官渡,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歼灭后方的敌军,让对方有家无处回,在无粮草,无物资的情况下,对方士气便会尽怠,我军则就成了大胜之声,其损失也只不过是粮草耳。”

    “这招太险,如不是陷入危难之际,实在不可为之。”满宠并不认同刘晔的想法,直接摇头。这点就可以看出,在用兵和谋略的方面,满宠更于保守,不喜剑走偏锋。

    “破釜沉舟,釜底抽薪。”刘尚倒吸了口气,道:“如果这招真能奏效,区区粮草又算什么损失。”

    刘晔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感叹,深沉道:“如此用险,不是大败就是全胜,只是两军交战,步步都举足轻重,错一步便满盘皆输,用这一招,身为全军主帅必须要有大魄力,大决心,必须要放胆一战,方能成功,如果优柔寡断,进而畏惧,退而贪利,则会贻误战机,让全军陷入被动,陷入生死两难。”

    刘尚尴尬的一笑,觉得刘晔这话,好像是有意无意的针对自己,但如果要是自己,到底会不会在以全军粮草作为代价的情况下,冒如此大的险呢!刘尚心中没有答案,所以并没有回答。

    在几人的一番见解之下,终究是刘晔的言论占了上峰,只不过这其中的战机,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的成分,都不可运算。

    然如果只是一番空谈,就能决定于战争的命运,未来的胜负,那诸侯们还有什么好打的,直接来一场口舌上的交锋,纸上谈兵不就完事了!

    但对于刘晔另辟途径的观点,要是袁绍不那么优柔寡断,干大事而惜身的话,直接毅然的出兵出袭曹营,恐怕官渡之战的命运就会被改写了。

    这时,刘晔终于说出自己的疑惑,“主公,你似乎对这里情有独钟,莫非主公已经预算到,将来这里会有一场空前大战。”

    刘尚听言,哈哈大笑:“孙子说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你们觉得呢。”

    刘尚没有直言,但这其中的意思,刘晔和满宠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大概的明白了,主公这是未雨绸缪啊,只不过这预料的也太早了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