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 老总编之死(2)
十四 老总编之死(2)
老总编因若干天前闻知将要遭揪斗,愁苦顾不得刮胡子,胡子长得太长了,整个一个串脸胡。
初见时有人乐呵呵讽刺:“咦?蓄了串脸胡子?外加头发披肩?整个一个西伯利亚流放犯?好潇洒!”
“屁,他配?人家西伯利亚流放犯都是有理想有抱负……”
他试图为自己辩护,拼命把头上仰,嗫嗫嚅嚅说:“我打心眼里拥护敬爱的皇帝,并没成心反复辟。写那几篇反复辟文章完全是认识问题,你们不能胡栽赃无限上纲上线说成是立场问题。我是拥护复辟的。有最后一篇欢迎皇帝进城的文章为证。你们断章取义,最后一篇文章为何不公布?”
他心里揣着根可怜的救命稻草就是最后那篇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文章,是热烈歌颂皇帝复辟成功的赞词。此时连忙拿出来自救。
说完他大声背诵自己连背好几天才背熟的最后那篇文章,那是受污染后写的:
“5月24日,本报讯: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大喜日子,我们心中最新升起的明星,我们的神,我们敬爱的范氏一世大帝——范国良先生,统帅着他的大军,经过数天奋战,终于复辟了省城。他回到了自己阔别了数月的、亲爱的、生他养他的故乡,激动地抓起一把泥土,轻轻地吻了一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伟大的泪水,一滴值千金。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伟大时刻、这一历史空间——足见他对故土的深厚的,游子般的感情。
几乎同时,广场上冉冉升起范氏帝国的大旗,天蓝色的大旗随风飘扬,预示着新的帝国将蓬勃兴旺。几乎同时,所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载歌载舞,像过节一样热闹。帝国国旗满城,标语满城、口号声满城。
编者按:这场进军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没流一滴血、没伤一个人,没听见一声枪响,这是伟大的神范国良创造的奇迹。也只有他才能创造出这样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奇迹。让我们再一次祝福范氏一世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当然也意外死亡一人:是一个人站在高楼顶上带领楼下的人喊口号,喊到兴奋处,一激动,竟忘乎所以地从高楼跳下……自然摔得血肉模糊。为防止若干连跳,干警们忙逐楼搜索,将楼上所有人都劝下来。当然他是因无限忠于神而死,大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范国良也参加了追悼会,并亲自宣布他为烈士——是为国捐躯第一人。”
台下静了下来,忽然有声音冒出:“文大章老总编反戈一击回到复辟阵营,我们表示欢迎。”
这是被他最后一篇文章中深挚的感情感动了、被说服了。相信他最初的文章仅是认识问题。是当时形势所迫,各为其主嘛!
但马上有人反驳:“戳穿文大章假投降花招,我们不上当。他是看复辟不可阻挡了,是韬晦之计。当时大军已攻进了省城,他看大势已去为保命才不得已而为之。最初文章白纸黑字赖不了。”
顿时人群形成两派,互相大吵不休。
“是认识问题,要看历史环境。”
“是立场问题,其反复辟立场使然。”
“是认识问题。”
“是立场问题。”
“甭无限夸大。无限上纲不可取。”
“甭大事化了。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互相开始肢体冲突。冲突加剧。
眼看就要打起来,造成大面积、大规模流血事件。忽然,台子上发出“咚”的一声。
所有视线忙扫到台上:原来是老总编觉得自辩没自辩好,倒跳起群众斗群众?或将引起大规模武斗?流大量血?自己或将成罪人?为防流血事件发生,怀着对帝国的一片忠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帝国国民的生命,一头撞墙而死。也含有为自己洗冤,表白忠心意思在内。
老总编抱着个念头是:自己死了,争执就失去意义,没意思了不是?就打不起来了不是?
果然,他的自杀震惊了大家,全场一片哗然。一片惊愕。又一片沉默。反对者们方才知道错怪了好人。
资深评论家则评论说:“这是个‘两面老总编’,心中既有反复辟的一面,也有支持复辟的一面,体现了内心的冲突,人性的矛盾性、复杂性。但以自杀息武斗之壮举泣鬼神啊!”
此事传到范国良耳中,他立刻赦免了老总编的前罪,肯定了他的忠心,宣布他是为帝国捐躯的第二人。指示有关部门予以厚葬,对家属抚恤;指示媒体广为宣传之。并指示翰林院将老总编为防流血事件发生而以生命相拼的事创作成第21部电视连续剧。
电视连续剧的名字范国良也起好了,叫《忏悔的英雄》。
作者题外话:请投票加收藏
(每日白天仍每4小时更新一次)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明天起加快更新速度,白天每3小时更新一次,欢迎收看投票。
老总编因若干天前闻知将要遭揪斗,愁苦顾不得刮胡子,胡子长得太长了,整个一个串脸胡。
初见时有人乐呵呵讽刺:“咦?蓄了串脸胡子?外加头发披肩?整个一个西伯利亚流放犯?好潇洒!”
“屁,他配?人家西伯利亚流放犯都是有理想有抱负……”
他试图为自己辩护,拼命把头上仰,嗫嗫嚅嚅说:“我打心眼里拥护敬爱的皇帝,并没成心反复辟。写那几篇反复辟文章完全是认识问题,你们不能胡栽赃无限上纲上线说成是立场问题。我是拥护复辟的。有最后一篇欢迎皇帝进城的文章为证。你们断章取义,最后一篇文章为何不公布?”
他心里揣着根可怜的救命稻草就是最后那篇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文章,是热烈歌颂皇帝复辟成功的赞词。此时连忙拿出来自救。
说完他大声背诵自己连背好几天才背熟的最后那篇文章,那是受污染后写的:
“5月24日,本报讯: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大喜日子,我们心中最新升起的明星,我们的神,我们敬爱的范氏一世大帝——范国良先生,统帅着他的大军,经过数天奋战,终于复辟了省城。他回到了自己阔别了数月的、亲爱的、生他养他的故乡,激动地抓起一把泥土,轻轻地吻了一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伟大的泪水,一滴值千金。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伟大时刻、这一历史空间——足见他对故土的深厚的,游子般的感情。
几乎同时,广场上冉冉升起范氏帝国的大旗,天蓝色的大旗随风飘扬,预示着新的帝国将蓬勃兴旺。几乎同时,所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们载歌载舞,像过节一样热闹。帝国国旗满城,标语满城、口号声满城。
编者按:这场进军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没流一滴血、没伤一个人,没听见一声枪响,这是伟大的神范国良创造的奇迹。也只有他才能创造出这样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奇迹。让我们再一次祝福范氏一世身体健康,万寿无疆。
当然也意外死亡一人:是一个人站在高楼顶上带领楼下的人喊口号,喊到兴奋处,一激动,竟忘乎所以地从高楼跳下……自然摔得血肉模糊。为防止若干连跳,干警们忙逐楼搜索,将楼上所有人都劝下来。当然他是因无限忠于神而死,大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范国良也参加了追悼会,并亲自宣布他为烈士——是为国捐躯第一人。”
台下静了下来,忽然有声音冒出:“文大章老总编反戈一击回到复辟阵营,我们表示欢迎。”
这是被他最后一篇文章中深挚的感情感动了、被说服了。相信他最初的文章仅是认识问题。是当时形势所迫,各为其主嘛!
但马上有人反驳:“戳穿文大章假投降花招,我们不上当。他是看复辟不可阻挡了,是韬晦之计。当时大军已攻进了省城,他看大势已去为保命才不得已而为之。最初文章白纸黑字赖不了。”
顿时人群形成两派,互相大吵不休。
“是认识问题,要看历史环境。”
“是立场问题,其反复辟立场使然。”
“是认识问题。”
“是立场问题。”
“甭无限夸大。无限上纲不可取。”
“甭大事化了。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互相开始肢体冲突。冲突加剧。
眼看就要打起来,造成大面积、大规模流血事件。忽然,台子上发出“咚”的一声。
所有视线忙扫到台上:原来是老总编觉得自辩没自辩好,倒跳起群众斗群众?或将引起大规模武斗?流大量血?自己或将成罪人?为防流血事件发生,怀着对帝国的一片忠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帝国国民的生命,一头撞墙而死。也含有为自己洗冤,表白忠心意思在内。
老总编抱着个念头是:自己死了,争执就失去意义,没意思了不是?就打不起来了不是?
果然,他的自杀震惊了大家,全场一片哗然。一片惊愕。又一片沉默。反对者们方才知道错怪了好人。
资深评论家则评论说:“这是个‘两面老总编’,心中既有反复辟的一面,也有支持复辟的一面,体现了内心的冲突,人性的矛盾性、复杂性。但以自杀息武斗之壮举泣鬼神啊!”
此事传到范国良耳中,他立刻赦免了老总编的前罪,肯定了他的忠心,宣布他是为帝国捐躯的第二人。指示有关部门予以厚葬,对家属抚恤;指示媒体广为宣传之。并指示翰林院将老总编为防流血事件发生而以生命相拼的事创作成第21部电视连续剧。
电视连续剧的名字范国良也起好了,叫《忏悔的英雄》。
作者题外话:请投票加收藏
(每日白天仍每4小时更新一次)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明天起加快更新速度,白天每3小时更新一次,欢迎收看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