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脑解码器

正文 十三 第三个病人

    十三 第三个病人

    第三个治愈的病人是一位女总编。此女总编十分能干,是个女强人,老家是山东人,平时有股子山东好汉般的豪爽。她点子多,办法稠,十分熟悉图书市场,善于搞选题,曾经经手编发过多种图书,年销售码洋超过一个亿,救活过一个出版社,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只因与社长有矛盾,得了抑郁症而疯的。

    她与社长的矛盾是天然形成的:她为人正派,看不惯社长丑行,什么丑行?赌博。

    怎样赌博?跟谁赌博?

    原来社长是跟下属赌博,是假赌博真行贿。下属故意赌输给他,以求买得一官半职。

    女总编获悉后气愤至极,感觉这哪是社长,简直一个赌徒;不,赌徒都不如,浑然一个买官卖官的腐败分子。她气愤地去指责社长,与社长当众闹翻。

    社长丑行败露,先是慌乱,但马上灵机一动,想出恶人先告状妙计,反而组织一帮亲信去局里先告女总编如何如何——试图把他干掉自己夺社长位子……致女总编气疯。

    她治愈后,眨巴着眼睛到处看,纳闷不已,不知怎么就身居医院了?她摸着后脑勺反复回忆,也想不起怎么到的医院?原先身居何处?她儿子走过来看她,叫了一声妈。她惊奇地说:“你真是我儿子?没几天工夫你就长这么大啦?”脸上满是追忆色彩。并且不时摇头。原来她整整疯了十几年,她儿子已经20多岁了。她对儿子还是小时的印象。

    她儿子见病房里柜子上有一面穿衣镜,连忙慌得用枕巾蒙住妈妈的眼睛。原来,这女总编是在一次照镜子时发的病,对着镜子里自己的影子大喊大叫,大骂魔鬼。镜子里的她当然也是怒目而视,张嘴回骂。就这样“两人”大骂一场后,女总编就疯了,把镜子砸碎,把衣服撕了跑到街上。本单位一个女的发现后,赶紧脱下衣服裹住她。

    谁知女总编现在却把枕巾一扯开,径直走到镜子前,边整理容颜边慨叹说:“我怎么老成这样了?怎么这么狼狈?一夜工夫老成这模样?”

    她儿子给她说明了一切后,女总编惊得几乎跌倒。

    “谢谢恩人医生。”女总编跪地。她已热泪盈眶。

    医生一指强强:“是他……”

    ……

    女总编清醒后首先关注的是社长如今怎样了?这是她心中最大的纠结,恶人当政,还叫社会主义吗?她儿子告诉她:“那社长有一回聚众赌博,不料被警察擒获,丑行败露,被撤职查办了。其间的小插曲是:警察从社长身上搜出赌资8000元,社长狡辩说是刚领的出差费,会计出纳也做伪证“证实”属实,但终于未得逞。

    女总编高兴地舒一口气。

    强强听后从旁评论:“这事说明一个真理:凡是坏人总会暴露。”他是个思想特别敏锐的孩子,从事物中悟出什么总爱脱口说出来。

    大家听后纷纷点头赞同。

    不料女总编的儿子又告诉女总编:社长赋闲十多年后,死灰复燃了,最后竟又被个个体书商请去当经理了。

    女总编闻听慨叹良久但也无可奈何。

    强强又评论:“如其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尚可,如其旧病复发仍会栽跤。”

    “咦?这孩子真是人才,不但发明治精神病新方法,对世事也看得深刻。”有人又说。

    院长赞赏地点点头,手在强强头上爱抚地摸着。

    “精神病会不会遗传?”她儿子悄悄问随来医生他担心已久的问题。

    医生答:“精神病只能表明与遗传有关,而不能断定就属遗传病。”

    她儿子稍稍放心。

    强强则回忆起一本书里的几句话:“如报道所说,我国精神病患超一亿,重症人数逾1600万。在这当中又有多少人得到了治疗和救助?还有多少是久病家中,甚至流落街头的?这会引发多少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医生又慨叹:“传统理论是:精神病人只能缓解,不能治愈。强强这娃的新方法打破了传统理论。颠覆了精神病领域,不久,全国所有的精神病院将不复存在,我们将失业啦!哈哈哈哈!”

    他是由衷的高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