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脑解码器

正文 第一部(上) 好功能与坏功能 引子、一

    引 子

    这里是市区最好的甲等医院,在市区里处于闹中取静的最佳位置。二十几层的高楼山般耸立,有个人正仰脖朝上看,忽然,他掉了帽子,赶紧回头去捡拾;楼房窗户玻璃一律是双层推拉式,处处反射着太阳的反光。到处树木茂密,槐树开花得一嘟噜一嘟噜,散放着诱人的香气,引诱着蜂蝶飞舞;长长的冬青丛有棱有角,修剪得十分整齐,地面干净而清洁,一些清洁工正到处捡拾着纸屑、垃圾,还有一些花工在蹲着松土,翻开的土,松软得能种庄稼,向四处散放着土香。如此好的环境,病人一进来肯定心情舒畅,有利康复。

    碧蓝的天空洁净如洗,飘浮着几朵雪白的云彩,云彩被风吹得慢慢移动着。

    医院外停车场里汽车成阵,一些汽车出出进进。

    每个挂号处都排满长龙。秩序倒很井然。

    由于医院工作人员都很敬业,对患者认真负责治疗,所以很难看见医闹现象,相反倒在墙壁上、黑板上贴满了病人治愈后对医生的感谢信,信都是用红纸写的,红红的一片十分惹眼。

    但住院部里,安静的环境里却到处飘浮着郁闷、压抑。每天都发生着一家家不幸的、各种各样令人难受的、痛断肝肠的事。

    这不,在住院部五楼心血管病房501室里,满屋子男女老少亲属面对着病床上躺着的一位70多岁老头发呆,他们个个愁肠百结,手足无措,不知怎样是好。每个人的脸色都如苦瓜般难看,有人叹息,有人抹泪。

    这位老者上午晨练时突然发病,脑血栓了,赶紧送医院急救,命是保住了,但已不会说话,初始还会打手势,示意他最喜欢的小儿子近床前来,似有什么遗嘱交代。

    小儿子迅速趋近,把耳朵紧贴老人的嘴,企图接听信息。

    但迟了,老人头忽上仰,两眼圆睁瞪天花板。一动不动了。

    老人成了植物人,连眼珠都不会眨了。谁也不知他最后要说什么?内心最后的秘密永远冰封住了。

    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中的瘫痪老人,还能用眨眼、闭眼、睁眼传递内心所想,但亲属们连这点机会都没有了。

    “爸爸,爸爸。您说话呀!”

    “爷爷,是我,您能听见吗?”

    “您要是能听见,就眨一下眼,好吗?”

    不管亲人们如何呼喊,老人眼珠始终不眨,身子也不动,形同木乃伊。

    最后的秘密是什么?老人究竟要给小儿子交代什么?老人还能恢复意识吗?

    幼小的孙子天真地幻想:爷爷没来得及说的话必然还留在大脑记忆褶皱上,要是有什么先进仪器,探进爷爷的脑子里,把爷爷要说还没来得及说的话查找出来就好啦!

    但他不敢讲出来,怕爸妈笑话他说疯话。

    满屋响起抽泣声。

    十几天后,老人离世了。

    这个小孙子大名叫李强,小名叫强强。

    十多年后,他干出惊天动地大事业,轰轰烈烈。他的事业被一位作家写成了书,是一本长篇科幻加侦破推理小说,曰《大脑解码器》。

    一  试制成功

    “耶。”强强高兴地大叫一声,一蹦三尺高。

    因为他苦干多日,终于试制成功了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大脑解码器。

    表面上看,大脑解码器其貌不扬,就像一个建筑工人戴的安全帽,红颜色的,但内里却极其复杂,充满了最现代化的高科技。其工作原理是:将它戴在人的头上,联通电脑屏幕,通上电流,机器就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与人的大脑发生共振。这就等于把大脑变成一个大软盘,电脑就会对大脑皮层一厘米一厘米地进行扫描,将扫描的信息进行复杂的处理,最终解码。在电脑屏幕上就会看到此人记忆过的每一个画面,如过电影……

    至于他如何想起这个发明,还得倒回头从一年前开始说几句。

    强强大号叫李强,今年14岁,是省城第188中学初二八班学生,长得虎头虎脑,脸腮圆都都,红彤彤,黑黑的眼睛里显出几缕稚气。因一直是电脑迷和不知哪天冒出的“比尔盖茨”梦想,影响了他对功课的正常学习,在班里一直表现不佳。又因为父母亲工作一直很忙,无暇照顾他,所以他从小养成很强的独立性,自己买菜做饭、蒸馍、包饺子,自己买衣服买鞋。现在身上穿的黄色羊毛衫和浅灰色西服西裤,都是他自己挑选买的。

    他只对发明创造感兴趣,特爱看这方面的书、新闻、科幻电影,也常想亲自发明个啥,苦无灵感。一年前,他看到一则电视广告,里面有一句台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又偶然翻看了一本书《发散思维法》。这下他大受启发,茅塞顿开。从此他遇到问题便处处联想发散思维,果然破解了生活和学习上的不少难题,尝到不少甜头。从此养成发散思维习惯。某天他忽然想到: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它的频率,两个物体震动起来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顺着这个思路发散思维下去……就诞生了这个大脑解码器。

    此时是晚上11点多,左邻右舍已无灯光和声音。

    桌面上放着掀开的台历,上面显示为2050年3月17日。

    室内的地热供暖已进化成智能型,能根据气候的变化决定供暖量的大小,所以室内一直保持20度的恒温。阳台整个落地窗户,玻璃上敷了一层高级保温薄膜,可以百分之百阻挡阳光曝晒和寒气袭击。

    强强顾不得疲劳,首先将解码器戴在自己的头上试验效果,他启动了电脑。

    电脑屏幕上果然出现了他记忆中的画面,还十分清晰。是从一岁多有记忆时开始的:

    自己抓着奶嘴在大口喝着瓶里的牛奶,一副贪婪相,好像饿了几天似的。妈妈亲切地俯首看着自己,灯光柔和。周围家里特别温馨。那放着糖带甜味的奶水,慢慢流到他小嘴里。自己吃呀吃呀,没完没了……儿时的记忆感觉就从那奶瓶上荡漾过来,顺他眼睛进入身体,溢满全身。

    他听妈妈讲,小时候妈妈工作忙、累,营养又不好,根本就没奶,要靠牛奶喂养他。

    但画面有些晃动,这是人脑思考产生的电流所致。

    强强想看下一个场面,但却不能够快进。

    他赶紧关了电脑。醒悟了。电脑解码器远远没有成功。他今年14岁,要想看完全部记忆中的事就得14年,时间太长了,比如想看小学的事或昨天的事,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他颓丧地摘下大脑解码器,垂手呆坐,眼神有些黯然,开始怀疑自己的发明有无实际意义。

    越想越情绪低落。他都想把大脑解码器砸了算了,可惜这么多天心血,功课落下了一大堆。

    但他绝不是个轻易言弃的孩子,他开始苦苦发散思考,一根根思丝甩得满世界都是。想得脑仁子都疼了。

    强强的家是三室一厅,在五楼,爸妈都在纺织厂工作,爸爸是副厂长,主抓生产,一心扑在工作上。厂里的事情又多,今天搞改革啦,明天上新项目啦。事情一件接一件。妈妈在准备车间,也是扑着干。他们经常上夜班,不太有时间管强强,所以晚上家里从来都是他的天下,想怎么董就怎么董,常常铺得满地没处下脚。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一家三口住着,日子虽过得去却不富裕。

    强强的生活空间相对自由些。一切需要自理,又养成了很强的独立性。学校有食堂,做中午饭和晚饭。早餐好办,到学校沿路,不知摆了多少小吃摊。

    强强曾笑着给同学说:“如果我走丢了两三天,爸妈也不会知道的,我跟爸妈不像一家人。”

    十几天后的某天傍晚,风清气爽,郁金香的花香飘进窗来。他猛吸一大口,那股特别的香气吸满肺腑。却吸进了一个大大的灵感:可以试验搞电脑搜索嘛,像电脑一样,输入一个关键词,就会提纲挈领地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嘛。

    顺着这个思路他又苦干了十几天,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

    他舒了口气,又戴上大脑解码器,开启了电脑开关。

    他在电脑上输入了“吃饭”这一关键词。

    果然,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他喝奶、他喝奶……。足足一个多钟头,喝奶的镜头才演完,才进入他喝稀饭镜头……。

    他啪地又关掉电脑,仰头看着天花板长思起来。

    又是十几天过去,他又做了改进,关键词成了“某年某月某天吃中午饭”。

    他按动鼠标,满怀希望看着屏幕。“耶。”他又大叫起来,一跳三尺高。这回真的成功了,完完全全成功了。

    因为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那天他在大口吃龙虾的场面,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一清二楚。

    他又经过改进,解决了画面晃动的问题……使之更加圆满。

    猛一转念:还不算成功,因为没有声音,周围人说什么话不知道。他决心继续改进下去。

    当十几天后他调试出声音时,他又“耶”地叫了一声,明白自己真正成功了。出于保密的需要,他连忙把各种草稿纸往一块收拢,床底下掉一张也拿来,一张也不放过。然后,点上一把火,火苗呼呼烧掉了一切秘密和对泄密的担忧。

    他却一头栽倒在地。原来是累虚脱了。

    此时,一个黑影悄悄出现在窗外,一双贼眼顺着窗户朝里偷看。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