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殿试《下》
评论太祖太宗谁对谁错?还要不要命了?不是发错卷子了吧? 看到这种考题,贡生们的汗水刷一声便下来了。这哪是考试啊、这是把俺们往火上架着烤啊! 李尘看到题目也是微微皱眉,见先前会试考题便是‘生财有大道’,现在又出来个‘该不该开海禁’,其背后的意思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考了几十年试的人,自明白想要殿试独占鳌头,一篇符合圣意的策论十分重要。如果皇帝看后很满意,状元的头衔就会十拿九稳地到手。所以‘妄揣上意’虽然非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南宋辛贡士黄由,就是因为揣测圣意,摸准了志向高远的孝宗皇帝心雪耻却又惨遭失败后,急需心灵上的安慰,便以‘天下未尝有难成之事,人主不可无坚忍之心。’为论点,写了一篇策论。登时把孝宗皇帝感动的眼泪哗哗,认为此人立论正确志向高远,特别是‘坚忍’二字,大慰朕心,立即拆开试卷弥封,方知是吴县举子黄由,立刻点为状元。 像黄由这样取得好成绩不在少数,比如说洪武十八年的练子宁;建文二年的胡广;成化二年的罗伦,等等,可见写出一篇迎合上意的文章才是王道! 所以生们无不幻想着像黄前辈那样,能够摸准皇帝的心思人家黄由等人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对孝宗皇帝的脾气性格,抱负志向都一清二楚。而这些平日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后辈们,有哪里懂得乾隆老年时候的心思—极力反思六次南巡的错误。 好在有李尘的会试程文在,大家都已经细细揣测过,对文中鼓吹重开十三行的好处印象深刻所以全都依葫芦画瓢,慷慨陈词,力述开海禁之优点,不开海禁之害处,恨不得将大清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变成市舶司才好…… 但乾隆皇帝地想法果如此么? 李尘不这么认为,近段时间,广东省那边闹得是比较凶,可是毕竟还没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在这言,那些洋人来此经商,携家带眷的,而那些养女人呢?又是坦胸露乳的,万一十三行重开?那么...这些袒胸露背的女人一下子涌进大清朝,大清朝的国体何在?
万一造成不好的影响,大清的女人都想这些洋女人一样?那么大清朝又该如何?此举将严重的的冲击大清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的生活礼教...这样想下去?若是礼乐崩,国家安在?所以在李尘看来这重开十三行只是乾隆皇帝之中的一个极为纠结的想法而已?年老的乾隆自是不能想以前一样乾坤独断?要不也不至于现在的和珅把握朝政如此嚣张?再者言了,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给大清折腾的难道还不够吗?
这重开十三行是好是不好?连乾隆都在纠结?又怎能指望李尘能准确的猜中乾隆皇帝内心真实的想法呢?
这真是进也难,退也难,愁默直揪头发,恨不得交份白卷回去,大不了过三年再考。 就在限纠结中,不知不觉过去一个时辰,久坐不动的监考官们,纷纷感到腰酸背痛,开始下场活动手脚,顺便也翻看一下考生的卷子……对于张治和李默这种大佬来说,下面难免有他们的徒子徒孙,正好借这个机会,将其开篇一一记在心底,好加以照拂。殿试本就宽松,这几乎是一种习俗了。 福康安也在四处走动,但他的目的与福康安和阿桂这两位大佬不同,他想要记住某些人的卷子,将其黜落掉。比如说李尘,还有那个帮凶姚礼。在福大人看来,重开十三行本就不可取,这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为国锄奸!朗朗乾坤、朝堂之上,怎能任由这种助纣为虐的小人立足呢? 其实他早就看到那俩了,只是不能做的太明显,是以转悠了好大一圈,才行到姚礼身后,装作不经意的拿起卷子一看,不由一阵阵的倒吸冷气,真是好文好字!要比和刘二位还胜一筹,恐怕整个大明能过与之比肩的也没有几个吧?
‘这样的大才子若是低了我这个考官定要被世人和史书耻笑的。’福康安暗叹一声,搁下那文章,郁闷的走到李尘背后,一看,不由乐了……考试时间过半,卷面上竟然一字未落,空空如也! ‘哈哈,看来这小子的先前的文章,肯定是有枪手代作的,现在到了一览无余的殿试上,便彻底露馅了。 ’这真是报应不爽啊!福康安直想大笑三声,以泄心头快意之情。 众考官也注意到他怪异的表情,福康安赶紧把脸一板,背着手溜达离去了……就这样吧,杀一个留一个,正好让人无话可说,福安康如是想道。 咬牙寻思了将近两个时辰,李尘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条两全之策,当下文思如泉涌,构思出一篇对策,但看看高台上摆着的沙漏,已经还剩不到一个时辰了……若是打好草稿再誊抄可能来不及了,所以,他干脆撇开草纸,定定心神,直接开始动笔。 这时候,平日里下得苦功夫便显出来了,一个个用墨乌黑,结体方正,用笔光润,匀圆丰满的端庄小楷,从笔尖流露下来,一个时辰功夫,便一口气写了一千余字,正好作完。
持续更新中...收藏啊收藏
<!-- 作者有话说 -->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div class="like_box">
<div id="likeTips" style="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21px;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f8dc98;background:#ffffc5;font-size:12px;width:200px;margin:auto;margin-bottom:10px;">&nnsp;</div>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1" id="voteTo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379733,0);">1</a>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2" id="voteSte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379733,1);">0</a>
</div>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
万一造成不好的影响,大清的女人都想这些洋女人一样?那么大清朝又该如何?此举将严重的的冲击大清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的生活礼教...这样想下去?若是礼乐崩,国家安在?所以在李尘看来这重开十三行只是乾隆皇帝之中的一个极为纠结的想法而已?年老的乾隆自是不能想以前一样乾坤独断?要不也不至于现在的和珅把握朝政如此嚣张?再者言了,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给大清折腾的难道还不够吗?
这重开十三行是好是不好?连乾隆都在纠结?又怎能指望李尘能准确的猜中乾隆皇帝内心真实的想法呢?
这真是进也难,退也难,愁默直揪头发,恨不得交份白卷回去,大不了过三年再考。 就在限纠结中,不知不觉过去一个时辰,久坐不动的监考官们,纷纷感到腰酸背痛,开始下场活动手脚,顺便也翻看一下考生的卷子……对于张治和李默这种大佬来说,下面难免有他们的徒子徒孙,正好借这个机会,将其开篇一一记在心底,好加以照拂。殿试本就宽松,这几乎是一种习俗了。 福康安也在四处走动,但他的目的与福康安和阿桂这两位大佬不同,他想要记住某些人的卷子,将其黜落掉。比如说李尘,还有那个帮凶姚礼。在福大人看来,重开十三行本就不可取,这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为国锄奸!朗朗乾坤、朝堂之上,怎能任由这种助纣为虐的小人立足呢? 其实他早就看到那俩了,只是不能做的太明显,是以转悠了好大一圈,才行到姚礼身后,装作不经意的拿起卷子一看,不由一阵阵的倒吸冷气,真是好文好字!要比和刘二位还胜一筹,恐怕整个大明能过与之比肩的也没有几个吧?
‘这样的大才子若是低了我这个考官定要被世人和史书耻笑的。’福康安暗叹一声,搁下那文章,郁闷的走到李尘背后,一看,不由乐了……考试时间过半,卷面上竟然一字未落,空空如也! ‘哈哈,看来这小子的先前的文章,肯定是有枪手代作的,现在到了一览无余的殿试上,便彻底露馅了。 ’这真是报应不爽啊!福康安直想大笑三声,以泄心头快意之情。 众考官也注意到他怪异的表情,福康安赶紧把脸一板,背着手溜达离去了……就这样吧,杀一个留一个,正好让人无话可说,福安康如是想道。 咬牙寻思了将近两个时辰,李尘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条两全之策,当下文思如泉涌,构思出一篇对策,但看看高台上摆着的沙漏,已经还剩不到一个时辰了……若是打好草稿再誊抄可能来不及了,所以,他干脆撇开草纸,定定心神,直接开始动笔。 这时候,平日里下得苦功夫便显出来了,一个个用墨乌黑,结体方正,用笔光润,匀圆丰满的端庄小楷,从笔尖流露下来,一个时辰功夫,便一口气写了一千余字,正好作完。
持续更新中...收藏啊收藏
<!-- 作者有话说 -->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div class="like_box">
<div id="likeTips" style="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21px;padding:5px;border:1px solid #f8dc98;background:#ffffc5;font-size:12px;width:200px;margin:auto;margin-bottom:10px;">&nnsp;</div>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1" id="voteTo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379733,0);">1</a>
<a class="like_btns like_btn2" id="voteStep" href="javascript:;" onclick="_.book.chapterVote(this.id,10379733,1);">0</a>
</div>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