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龙之海上帝国

正文 第463章 战与和(五)

    停泊在蛇山前长江江面上那艘巨大的改进型福船,由于大量使用铸铁紧固件,外加在龙骨两侧密布横肋,使得福船可以造得更大更长。眼前这艘超大福船上放倒了一根前桅杆,然后在船舷边竖起了不下八具手动绞盘提升装置。

    这艘船最主要的货物,就是正在三百多人一齐努力下,正在卸下船的那门巨大过分的大炮。这是兵器研究部特遣队带来的超级攻城重炮,被命名为“雷震子”的六千斤重型青铜滑膛加农炮。这门炮的前身实际上在五年前的第二次爪哇混战中就已经出场,用十余头大象拖带,参加了雅加达攻城战。那一次实战使用过程中,兵器研究部的人发现这门大炮使用起来实在麻烦,运输十分不方便,因此那门炮此后就在雅加达被融化了,这些原料在原先荷兰人的兵工厂内重新铸造成了五门野战炮

    同时,兵器研究部没有放弃研制重型攻城炮的计划。在中华军校的世界战史课中,兵器研究部的人知道了“乌尔班大炮”的故事,因此很想做出一门媲美乌尔班大炮的重型火炮。

    尹峰并没有给他们泼冷水,只是告诉他们:重炮在这次足以改变欧洲历史的围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标志着传统要塞技术的过时和攻城战术的改变,在军事史上也是承前启后的一页。

    尹峰现在有吕宋铜矿、勿里洞的锡矿、海南石碌的铁矿等这些优质资源,也就有了实验铸造青铜重炮的足够资源。于是,这门新的攻城重炮出现了,并且被运到武昌城下做第一次实战射击。

    这门攻城重炮有着铁制外框加强炮管的应力,青铜内壁完全用人工打磨,一发实心铁弹可重达250斤。大炮基本是圆柱体,前小后大,有炮耳及瞄准具,使用特制的可调节底座,用十八个实心橡木轮子运动。

    这一天,兵器研究部还带来了十枚重型火箭弹。这种被称为“天雷”的火箭弹一枚的体积高度相当于两发霹雳火箭弹,而且据说“天雷”的飞行稳定,战斗部装填了最新配方的火药,威力巨大。

    “飞行稳定?就是说,这玩意不会一出去就乱飞了?”麦大海看着粗大的天雷火箭,好奇地询问兵器研究部的人。

    霹雳火箭的长尾杆稳定装置并不可靠,这种型号的火箭一发射就得托付给上帝来掌握了,还好是以木头竹子和纸为主要材质,喷口是铁制,价格便宜,中华军战斗时就以多为胜,一次齐射上百发以致上千发。

    这一次带领兵器研究部特遣队前来的是著名的“火器四人组”之中的老大林清,现任兵器研究部总管。火器四人组是尹峰手下最早一批学贯中西的火器研发专家。林清、张小海、王恭、李和天四人,现在分管着研究部内火炮、火枪、爆炸物、火箭等各分部的工作,在中华军中都挂上了上校军衔,有着大匠师的称号。此次特遣队由于还要对天雷火箭弹进行实战实验,负责火箭分部的李和天也来了。他就在一边摆弄火箭,听闻麦大海问话,回头说道:“禀告麦统领,此型火箭以铁质尾翼为稳定装置,尾翼设计成带有偏转角度,使得天雷发射后可以自旋,从而可以保持稳定的飞行路线。”

    “自旋?什么意思?”麦大海没听明白。

    李和天站起身说道:“麦统领,您小时玩过干乐吧?”

    麦大海皱起眉头:“干乐是啥玩意?”

    站在一边的杨七出身海盗、比崖州疍民出身的麦大海要见多识广,连忙解释道:“干乐就是陀螺,那种需要不断拿鞭子抽着转的玩意。”

    火器四人组都是闽南或者潮州人,这“干乐”是陀螺的闽南话发音。

    “我知道了,哦,俺家是疍户,小时在船上长大,哪有机会玩着东西。你的意思是说,天雷火箭就靠不断旋转保持稳定飞行,嗯,很有道理……这也是船主大王的发明吧?”尹峰经常能提出非常具有关键性的设计思路,经常就能推动某种兵器的研发。因此,尹峰在兵器研究部和兵工厂内部具有神一般的威望。

    身材高大俊秀的林清这时走了过来,笑着说:“这一回,火箭自旋的念头倒是我们自己想到的了。当然,王爷听说了我们的设计后,也是全力支持的。大统领,雷震子炮已经吊装完毕,已经登陆河滩了。下一步作战行动,我们要听从您的指挥。”

    在昨日晚间,四千名水手陆战队已经冲上蛇山河滩,在距离武昌城墙不到一里的地方建立了登陆桥头堡。晚间,明军不敢出城作战。就在早上,中华军忙着吊装攻城重炮的时候,城内明军出城发起了一次冲锋,目标就是中华军桥头堡。

    中华军布置在江面上的所有战舰一齐开火。中华军的四千陆战队战士全都趴在河滩上,没人敢抬头观看千炮齐轰的壮观景象,因为这武昌城墙距离岸边距离太近,炮弹一旦没准头,就会打到陆战队的阵地上。在蛇山登陆的4000名陆战队只是中华军登陆行动的一部分。

    早在前一天中午,新加入到西征舰队的台湾土著、海南黎民营以及吕宋营和骑兵旅特遣营部队,大约2000余步骑由武昌城北青山矶江畔的浒黄山巡检司登陆。在蛇山正面的水手陆战队登陆的同时,经过半天一夜跋涉的中华军步军部队到达了武昌城北。他们没有携带什么重火器,只是除了每人必备的单兵武器外,还每人背负了20斤火药。骑兵营虽然担负前出侦察任务,也是如此-每匹马带上了20斤火药。

    蛇山正面的中华军舰队打出的炮弹确实很多很密集,将明军沿江的中和门、大东门、小东门一带打得浓烟滚滚、尘土飞扬。战列舰船头的46磅重炮,所发射最远的炮弹甚至越过城墙飞入了位于蛇山中峰高观山南麓的楚王府中,将楚王后宫的一处偏厅砸成废墟。

    出城反击的明军贵州总兵所部被炮火击毙了几十人,很快很失去了继续冲锋的勇气,乱纷纷退回城去。

    武昌知府姜跃、湖广总兵杜宪成两人脸色惨白地跑到中和门城楼上,见到了正在发愁的湖广巡抚林余,一个身材矮小的60岁小老头。

    “杜大人,出城的贵州兵退回来了,贵州总兵杨思忠如何说?”林余满脸忧色地问湖广总兵杜宪成。

    “募选锋!只有这样了。下官已经命令在本部人马中招募敢死之士,……一定要在海寇那门大炮安置好之前,再出城冲锋一回。”

    林余颤颤巍巍站起身,来到城墙边看着江岸边,脸色一沉:“诸位,这门炮怕是已经安置好了……”

    姜跃、杜宪成一齐趴到了城墙垛口边。果然,那远看就能看出巨大无比的海寇军重炮,已经稳稳在江岸上登陆。在大炮前后左右,上百人正在又推又拉,将这门炮移动到发射阵位。

    “啪啪啪……”中华军的一阵炮火打在了中和门附近,武昌城内的明朝最高级的三名文武官员一齐蹲下身子,躲在墙垛后面,任由一阵横飞的小石子落在头上-这是被中华军发射的实心炮弹击飞的城墙砖石碎片。

    武昌城城墙高大厚实,并非是可以轻易攻占的大城。另一时空中,一直到未来的民国时代,北伐军围攻武昌时都因为这道城墙,足足打了数月才攻占。问题是,城墙再高大坚固,躲在城墙后的守军也得要有坚强的作战决心,否则没有了守军的城墙,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

    麦大海、杨七以及新来到的一批中华军军官虽然一向都很自信,但是对于眼前的武昌城,都不敢掉以轻心。

    作战参谋们的计划是:蛇山正面的陆战队主攻中和门、大东门,北路步军佯攻武胜门。

    战斗首先由海军舰队密集轰击大东门开始,然后是重型攻城炮抵近中和门三百步之内轰击中和门城门。北路步军则基本上独立作战,主要任务是牵制明军,如有可能就把佯攻变为主攻:他们携带着四万斤火药,就是用来爆破武昌城北武胜门。

    中华军当然也不会只靠强攻,军情部、内务情报局的人早在正月前就进入武昌。

    武胜门是武昌城北面唯一的门,而得胜桥则是武昌城内通此北门的唯一街道,此时,这里商贾云集,筷子街、箍桶街、砖瓦巷等行业街巷别具特色。在这里有多家挂着“华”字号、“兴”字号的商铺、钱庄,有些已经在此经营了十多年了。

    这些中华商馆的暗桩已经在此扎根十多年,先前那位闻先生能在战时多次出入武昌城,也是靠了这十几年积累的人脉。军情部的细作入城后,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几十号中华公司暗桩,打算来一次里应外合的行动。

    鉴于浙北新军兵变的经验,林晓、曾瑞等人认为明军很容易被策反,只是缺乏纪律很难成事。因此,在江南战役开始发动之时,曾瑞就已经命令武昌城内的暗桩开始策反明军官兵。在前一段明军闹饷兵变时期,部署在江南的江西兵也参与了闹饷,而如今被调入武昌参与守城的江西兵,就是那些闹饷兵变者的同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