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墓之涩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狐狸沟

    第二十六章 狐狸沟

    天气不错,而且正午时分的东北颇有几分北方汉子的豪气,地上的风,天上的云,加之充足的阳光,让我们几分心里的阴霾顿时低了不少。

    去狐狸沟的路并不好走,索性草头七身上还带着一份地图,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家伙的神通广大,所以看他拿出一张类似于手工绘制的地图少了几分吃惊,只是心里安稳不少。

    徐然的车技果然不是盖得,草头七和顺子加上我三个大老爷们坐在这后面研究一些将会发生的事情,而这丫头一个人在半山半石的路上前行,当你不经意间看了一眼陡峭的山路后顿时会吓得一身冷汗然后心里惊讶着:“这么险的路,这丫头是怎么开上来的?”

    不过也顾不得这么多了,马上就得开始第一段旅程,我们必须做足充分准备,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靠着运气的,绝大多数都是足够的准备加之一点小小的运气,才会成功,这点我懂,所以分外用心。

    “白天的时候咱们先在林子里躲起来,等晚上的时候再打孔!”,草头七顺着包里掏出一块红色的泥土然后说道:“这是掺了荧光粉的土,一会我先找好打孔位置,等晚上的时候大家开工,徐然带着你们先熟悉一下地形,车肯定不能直接进去了,所以一会找个林子藏起来就行!”

    “为什么不在白天打洞?”,顺子毕竟只是一个二流古董贩子,在盗墓这行里充其量也就能算是一个业余者,而我和他也查不到哪里去,顺子唯一比我强的地方也许就在于对古董的了解吧!

    “白天有森林防火的飞机巡逻,打洞实在是太显眼了!”,草头七倒是没觉得我们问这些问题有什么丢分,相信他老早就给我和顺子调查清楚了,而且我更有理由认为他自己都会纳闷徐阴阳怎么会把我和顺子给丢到这件事情中去。

    徐然尽管在听我们的商议,但却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依旧是专心致志的开着车,偶尔时不时的从后视镜内看一眼我,随即嫣然一笑。

    如果没有这段时间发生的这些超出常理的怪事,相信和徐然在一起开车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不过想到进来的遭遇,我便没了精神。

    车很快就停了,我看了一眼四周发现全部是遮天蔽日的白桦林,期间偶尔搀着一两颗的松树,而草头七还有我顺子我们仨人背着巨大的背包,徐然则是从包里拿出一具折叠洛阳铲,然后低头组合起来。

    洛阳铲据传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

    而今,洛阳铲则是作为一种考古学工具,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其实无论洛阳铲的前生还是今世,它依旧还是那样,不过是拿在盗墓贼手里便成为助纣为虐的利器,而在考古工作者手中则是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东西,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有趣且讽刺的对比。

    徐然的洛阳铲奇长无比,用她的话来说这东西就是十米也照样能打进去,普通铲子探到夯土层就老老实实的再也插不进去,可这个洛阳铲却可以一下刺穿夯土层带上一点泥土上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直接穿进古墓,这样就不需要分辨土壤然后寻找古墓了。

    顺子对这东西也不陌生,他拿着徐然的洛阳铲左摇右摆了半天却未能看出这铲子是什么材料做成,拿起来不算太重却既有手感,他随手一铲子打进底下却发觉并未能像是丫头说的那般厉害。

    “插石头上了!”,草头七看到顺子如此不专业的使用不禁笑道:“晚上再探吧,先收拾出一个地方做营地。”

    (求收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