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番外四:在那遥远的地方(1)
<li> 一九七三年冬天,北京刚下过入冬以来最大一场雪,严寒的天气把大地冻裂了口子,一张张大嘴似地张着,像是随时要吃人的妖怪。
城西供销社门口,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正拿着扫帚一下一下的扫着地上的冰碴。“张大爷,今儿天真冷,小刀子似的打脸。”供销社里出来一个身穿蓝制服的中年人,把一颗颗大白菜往门口的三轮车上码放。
“是啊,广播里说今冬是三十年来最冷的一次,今天最低气温怕有零下二十度了。”扫地的老人直了直腰,拿扫帚拄着地,饶有兴趣的看中年人码大白菜。冰天雪地中,那一颗颗大白菜冻的像个冰坨子,掉在地上能咕噜好远。
中年人再次抱了四五颗白菜从供销社里出来,走到门口时脚下一滑,身子顿时倾斜,白菜掉了一颗在地上,滚出好远。他刚要去捡,一个年轻姑娘已经把白菜捡起来,走到他面前。
“大叔,给。”姑娘轻轻的说。中年人接过去,道了声谢。“不用谢,应该的。”姑娘说完这话,和等在一旁的女伴儿一起走了。
她说的是纯正的普通话,身上穿着黄军装棉袄、大红的拉毛围巾鲜艳招展。中年人看到她穿着,就知道她和他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
在那个年代,高干子女和平民子弟有很明显的区别。胡同里的平民子弟通常都是北京城土生土长的孩子,说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而高干子弟们因为父母来自天南海北,往往说的是普通话。
就连穿着,两拨人也不一样。黄军装、将校呢大衣、将校靴,那时在干部子弟里风靡一时,穿了这身行头出来,自觉高人一等,看人的眼光都自头顶上来。
“刚才那小姑娘长的真漂亮,说话也有礼貌。”中年人把大白菜放到三轮车,和老人闲扯。老人咧嘴一笑:“我看没咱小琴漂亮。”“那是,咱小琴是这一片街坊里出了名的漂亮姑娘。”中年人附和一句。
“蕾蕾,咱休息一会儿吧,我都走累了。”段宁子边走边向好友傅蕾报怨。傅蕾并不停步,拉着她胳膊:“快点儿,还有几步路就到了。”“又是这话,你都说了好几回了,几步路几步路,你的几步路一下来就是二里地。”段宁子站在原地不肯走,跺了跺脚去寒气。
“走吧,好宁子,你就忍着点儿,待会儿到了老莫,我让我哥请你吃土豆烧牛肉、吃牛排。”傅蕾好声好气的哄着段宁子。段宁子这才勉为其难的跟着她继续走。
老莫,顾名思义就是莫斯科餐厅的简称,六七十年代,去老莫吃西餐是干部子弟们一件特时髦的爱好。
“我知道,你是想早点见到梁国庆。”段宁子故意取笑一句。傅蕾瞪她一眼:“瞎说,我才不是为了见他。”“他整天追你,为了讨你欢心,把他爸收藏的古董花瓶拿出去卖了买黑胶唱片送给你,你一点儿也不动心?”段宁子向傅蕾眨着眼睛。傅蕾脸色一拉:“你再提他,我跟你急。”
“好好好。不提他了,我知道傅小姐你眼光高。也是,傅司令的女儿眼光能不高吗。”段宁子呵呵一笑,去挽着傅蕾的胳膊。
傅阳站在莫斯科餐厅门口,眼巴巴的向路口方向张望。忽然看到两个梳辫子的姑娘挽着胳膊走过来,忙迎上去。“哎呦,两位大小姐,您们怎么这个点儿才来,我们都候了半晌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傅阳报怨的说。
“候了半晌,你这发音挺地道嘿。”段宁子和傅阳打趣。在北京出生,又在北京生活了十七八年,偶尔冒出几句北京话也属正常。他们经常彼此调侃,谁的京味儿更纯正一点。这种调侃,颇带着几分优越感。
傅蕾跟在哥哥傅阳身后,走进餐厅留意看了看,她哥哥的几个朋友梁国庆、张援朝、何军他们都在,唯独不见程晋衡,心里有点失落。
梁国庆看到傅蕾来了,殷勤的替她搬椅子,想和她坐在一起。傅蕾往边上挪了一个位子,拉段宁子坐在身边。这样一来,梁国庆和她之间就隔了一个宁子。梁国庆有些悻悻的,却又无可奈何。
傅阳是这群人的头儿,此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道:“今天,是援朝的生日,我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和革命小将,祝张援朝小朋友生日快乐,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来来,我们大家一起唱首生日歌。”
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有点白面书生样子,读书多、说话喜欢整酸词儿,然而这群人就是服他。当然,他爸爸的级别在这群人里是最高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哥,你别一句一顿行不行,跟快断气似地。”傅蕾嘴角一挑,瞥了她哥一眼。要说这些人里,也就她敢和傅阳唱反调。傅阳是谁,海军大院干部子弟的头儿。然而对傅蕾,傅阳是半点招儿都没有。
众人笑着起哄,傅阳面子上挂不住,嗔道:“蕾蕾,你怎么说话呢。”这回傅蕾没有应声,在人前总得给她哥留点面子。
“唉,还有人没来呢,怎么就开始了?”段宁子点了点人数,觉得好像少了一个人。“晋衡去车站送他哥了,建军哥要去内蒙当兵。”梁国庆道。他口中的建军哥,就是程晋衡的哥哥陈建军。陈建军出生时还没解放,被父母寄养在老乡家里,随了那户人家的姓,一直没有改过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傅蕾松了一口气,道:“他一会儿还来吗,我们等等他吧。”“不等不等,我们都饿一上午了。”张援朝和何军两个家伙一个劲的拿勺子敲桌子。
傅阳看了看表,还没到十二点,于是道:“晋衡说他十二点不到的话,就不用等他了。现在还差五分钟十二点,也不差这点时间,咱们等他到十二点就是。”他发话了,没人再提出异议。
“程晋衡他哥怎么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当兵啊?”段宁子好奇的问。她知道,程晋衡的爸爸是五五年授衔的中将,渡江战役副总指挥,照理说按他的级别,儿子就算当兵也不会被派到内蒙去。
“还不是王疙瘩那厮,一直对咱们院的人心存不满,逮着征兵的机会没把自己儿子送进去,怀恨在心了。”梁国庆说起这事就忿忿。他口中的王疙瘩,就是这一片的革委会主任,因为脑袋上长了个肉瘤,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疙瘩。
“就他那怂儿子,还想当兵哪,话都说不清楚。下回别给老子见着丫的,见一次打一次。”张援朝不屑的哼了一声。傅蕾扑哧一笑,劝道:“好了好了,你们别总是见谁不顺眼就打谁。”“毛主席说,要痛打落水狗。”张援朝笑着反驳一句。“这是毛主席说的吗,是鲁迅说的。”段宁子纠正他的口误。她不知道张援朝是故意张冠李戴,以为她记混了。
张援朝自嘲的一笑:“我天天看语录,以为全世界的名言都是咱毛主席说的。他老人家能耐大呀。”他这话颇具调侃意味,傅阳向他递了个颜色,他会意,便不再多说。这些干部子弟,父母在历次运动中都被整的死去活来,三天一斗五天一批,游街示众的大有人在,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对现状有所不满。
餐厅服务员走过来问他们要不要点菜,傅蕾吩咐她再等等。她十岁就被送到苏联去上学,此时回国还不到一年,看到苏联籍的服务员下意识的和她说起俄语。服务员听她的俄语说的很流利,很是高兴,又和她聊了几句才走开。
“晋衡——我们在这儿呢。”何军眼尖,看到程晋衡从外面进来,正在找他们。程晋衡听到他声音,向他们走过来。外面太冷,他英俊的脸上泛着青白之色。
“车站人多吗?”傅阳看着程晋衡坐下,问他。程晋衡点点头:“人山人海,都是送行的,还有各地来串联的学生,我在人群里挤了半天,差点儿把帽子丢那儿。”他随手摘下帽子放到一旁。
傅蕾看了他一会儿:“我们等你老半天了。”程晋衡没有说什么,向她微微一笑。张援朝道:“明明是我们等了老半天,你和宁子等了十分钟都不到。”众人一阵哄笑,傅蕾却不在乎,哼了一声。
服务员见他们人都到齐了,开始上菜,他们点了几瓶伏特加,几轮之后喝的东倒西歪。张援朝醉眼乜斜,站起来:“还是老毛子的酒烈,来,干一杯,为他妈的伟大领袖干一杯。”话没说完,他打了个酒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完就趴倒在桌上大哭起来。
众人能理解他的心情,这天是他的生日,他又想起了死在五七干校牛棚的母亲。在座的几个人,谁没有亲人因为这场运动而受苦受难,一时间气氛极其压抑。程晋衡想起母亲和三弟远在江西的农场劳动改造,哥哥又远赴内蒙当兵,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过,但是他不像张援朝那么性情,他有什么苦都埋在心里。
傅蕾见他们哭的哭,醉倒的醉倒,叹了口气,主动道:“你们别再哭了,给人看到像什么样子。咱们这些人是压不垮的,别给咱爹妈丢脸。”张援朝听了这话,抹了抹眼泪。
“蕾蕾,你给大家唱首歌。”傅阳胳膊肘捅了捅傅蕾。傅蕾点点头,让段宁子去向餐厅服务员借手风琴。手风琴借来了,段宁子拉琴,傅蕾唱歌。她唱的是俄罗斯民歌《红莓花儿开》。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
满腹的心里话没法说出来
他对这桩事情一点儿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为他日夜想
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
少女的思恋一点儿没减少
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位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诉说,我尽在彷徨
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梁国庆借着酒劲儿,悄悄凑在程晋衡耳边道:“二子,你看傅阳的妹妹怎么样?我怎么瞧她那么顺眼呢,别人和她一比,都像庸脂俗粉。”程晋衡笑笑,看了傅蕾一眼:“我看不错。不过,她挺高傲的。”
“我还就稀罕她这股子傲劲儿,女人要是没点谱儿,跟没放盐的咸菜疙瘩似地,没嚼头。”梁国庆不错眼珠的看着傅蕾,越看越觉得她好看。傅蕾有些察觉,瞪他一眼,他这才收敛了目光,讪讪的笑。
尽管对傅蕾没什么感觉,但是程晋衡也不得不承认,傅蕾的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大院里的女孩儿,和平民女孩儿的区别就在这儿,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受过良好教育熏陶出来的气质感,很容易让人被她吸引。然而他那时心里心心念念惦记的却是供销社那个穿红棉袄的漂亮姑娘王咏琴。和她相比,傅蕾总有点端着,不那么自然。
“前天我在新侨饭店门口看到纳兰轩那小子了,还有罗大庆,俩不知道干嘛呢,笑的那叫一个欢。”梁国庆想起这事告诉程晋衡。新侨饭店,当时是北京有名的高档饭店,干部子弟们都认为去那里吃饭倍儿有面子,平民则很少去那里,因此新侨饭店在当时的干部子弟眼里就是一块老百姓们不能涉及的贵族之地。
“嘿,这小子胆儿真大,难不成他也想跟小混蛋似地挑战全体红卫兵?”程晋衡听说纳兰轩也去新侨饭店,心里不痛快。北京城有名的顽主小混蛋周长利,在一九六八年遭到百余名红卫兵围攻,起因就是双方人马在新侨饭店发生冲突,导致一次严重的流血事件。
“我就说呢,那小子仗着家里有点值钱的物件儿,时不时拿出来显摆。你还别说,经常在潘家园附近晃悠的佛爷都认识他,但没一个敢去他家顺的,听说他和罗大庆都是拜过师的练家子,会八卦掌。”梁国庆说起纳兰轩,轻蔑之余又有点钦佩。佛爷,老北京话里的小偷,无论是红卫兵还是顽主,都瞧不起这类人。
“下回咱们会会他去,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三头六臂。”一说起打架,程晋衡就特来劲儿。学校停课,什么娱乐都没有,十八九岁的青年闲着没事干,一腔热血没处洒,不打架还能干嘛。
“好,傅阳也早就看他不顺眼。上回在琉璃厂为一个鼻烟壶的年代,俩就争了半天。傅阳一向自视甚高,大学教授他都未必看在眼里,能服那小子,哼,活腻歪了。”梁国庆嘴一歪,骂了一句。
一群人酒足饭饱从莫斯科餐厅出来,傅蕾找准了机会问程晋衡:“礼拜四院部放电影,你去不去看?”程晋衡一愣,问是什么电影。傅蕾知道他爱看战争片,告诉他,是《沙漠之狐隆美尔》。程晋衡一听片名就知道是自己感兴趣的,点头道:“劳烦你替我留几张票。”傅蕾抿嘴一笑,转身和段宁子一起走了。
路上,段宁子纳闷的看着她,见她有点兴奋的样子,忍不住问:“什么事这么高兴啊?”“没什么。”傅蕾掩饰的收敛笑意。“还说没什么,我早瞧出来了。”段宁子故意用言语激她。傅蕾果然有点中招,忙道:“你可别瞎说。”“我什么都没说呀。”宁子哈哈一笑。
城西供销社门口,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正拿着扫帚一下一下的扫着地上的冰碴。“张大爷,今儿天真冷,小刀子似的打脸。”供销社里出来一个身穿蓝制服的中年人,把一颗颗大白菜往门口的三轮车上码放。
“是啊,广播里说今冬是三十年来最冷的一次,今天最低气温怕有零下二十度了。”扫地的老人直了直腰,拿扫帚拄着地,饶有兴趣的看中年人码大白菜。冰天雪地中,那一颗颗大白菜冻的像个冰坨子,掉在地上能咕噜好远。
中年人再次抱了四五颗白菜从供销社里出来,走到门口时脚下一滑,身子顿时倾斜,白菜掉了一颗在地上,滚出好远。他刚要去捡,一个年轻姑娘已经把白菜捡起来,走到他面前。
“大叔,给。”姑娘轻轻的说。中年人接过去,道了声谢。“不用谢,应该的。”姑娘说完这话,和等在一旁的女伴儿一起走了。
她说的是纯正的普通话,身上穿着黄军装棉袄、大红的拉毛围巾鲜艳招展。中年人看到她穿着,就知道她和他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
在那个年代,高干子女和平民子弟有很明显的区别。胡同里的平民子弟通常都是北京城土生土长的孩子,说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而高干子弟们因为父母来自天南海北,往往说的是普通话。
就连穿着,两拨人也不一样。黄军装、将校呢大衣、将校靴,那时在干部子弟里风靡一时,穿了这身行头出来,自觉高人一等,看人的眼光都自头顶上来。
“刚才那小姑娘长的真漂亮,说话也有礼貌。”中年人把大白菜放到三轮车,和老人闲扯。老人咧嘴一笑:“我看没咱小琴漂亮。”“那是,咱小琴是这一片街坊里出了名的漂亮姑娘。”中年人附和一句。
“蕾蕾,咱休息一会儿吧,我都走累了。”段宁子边走边向好友傅蕾报怨。傅蕾并不停步,拉着她胳膊:“快点儿,还有几步路就到了。”“又是这话,你都说了好几回了,几步路几步路,你的几步路一下来就是二里地。”段宁子站在原地不肯走,跺了跺脚去寒气。
“走吧,好宁子,你就忍着点儿,待会儿到了老莫,我让我哥请你吃土豆烧牛肉、吃牛排。”傅蕾好声好气的哄着段宁子。段宁子这才勉为其难的跟着她继续走。
老莫,顾名思义就是莫斯科餐厅的简称,六七十年代,去老莫吃西餐是干部子弟们一件特时髦的爱好。
“我知道,你是想早点见到梁国庆。”段宁子故意取笑一句。傅蕾瞪她一眼:“瞎说,我才不是为了见他。”“他整天追你,为了讨你欢心,把他爸收藏的古董花瓶拿出去卖了买黑胶唱片送给你,你一点儿也不动心?”段宁子向傅蕾眨着眼睛。傅蕾脸色一拉:“你再提他,我跟你急。”
“好好好。不提他了,我知道傅小姐你眼光高。也是,傅司令的女儿眼光能不高吗。”段宁子呵呵一笑,去挽着傅蕾的胳膊。
傅阳站在莫斯科餐厅门口,眼巴巴的向路口方向张望。忽然看到两个梳辫子的姑娘挽着胳膊走过来,忙迎上去。“哎呦,两位大小姐,您们怎么这个点儿才来,我们都候了半晌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傅阳报怨的说。
“候了半晌,你这发音挺地道嘿。”段宁子和傅阳打趣。在北京出生,又在北京生活了十七八年,偶尔冒出几句北京话也属正常。他们经常彼此调侃,谁的京味儿更纯正一点。这种调侃,颇带着几分优越感。
傅蕾跟在哥哥傅阳身后,走进餐厅留意看了看,她哥哥的几个朋友梁国庆、张援朝、何军他们都在,唯独不见程晋衡,心里有点失落。
梁国庆看到傅蕾来了,殷勤的替她搬椅子,想和她坐在一起。傅蕾往边上挪了一个位子,拉段宁子坐在身边。这样一来,梁国庆和她之间就隔了一个宁子。梁国庆有些悻悻的,却又无可奈何。
傅阳是这群人的头儿,此时站起来清了清嗓子道:“今天,是援朝的生日,我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和革命小将,祝张援朝小朋友生日快乐,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来来,我们大家一起唱首生日歌。”
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有点白面书生样子,读书多、说话喜欢整酸词儿,然而这群人就是服他。当然,他爸爸的级别在这群人里是最高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哥,你别一句一顿行不行,跟快断气似地。”傅蕾嘴角一挑,瞥了她哥一眼。要说这些人里,也就她敢和傅阳唱反调。傅阳是谁,海军大院干部子弟的头儿。然而对傅蕾,傅阳是半点招儿都没有。
众人笑着起哄,傅阳面子上挂不住,嗔道:“蕾蕾,你怎么说话呢。”这回傅蕾没有应声,在人前总得给她哥留点面子。
“唉,还有人没来呢,怎么就开始了?”段宁子点了点人数,觉得好像少了一个人。“晋衡去车站送他哥了,建军哥要去内蒙当兵。”梁国庆道。他口中的建军哥,就是程晋衡的哥哥陈建军。陈建军出生时还没解放,被父母寄养在老乡家里,随了那户人家的姓,一直没有改过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傅蕾松了一口气,道:“他一会儿还来吗,我们等等他吧。”“不等不等,我们都饿一上午了。”张援朝和何军两个家伙一个劲的拿勺子敲桌子。
傅阳看了看表,还没到十二点,于是道:“晋衡说他十二点不到的话,就不用等他了。现在还差五分钟十二点,也不差这点时间,咱们等他到十二点就是。”他发话了,没人再提出异议。
“程晋衡他哥怎么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当兵啊?”段宁子好奇的问。她知道,程晋衡的爸爸是五五年授衔的中将,渡江战役副总指挥,照理说按他的级别,儿子就算当兵也不会被派到内蒙去。
“还不是王疙瘩那厮,一直对咱们院的人心存不满,逮着征兵的机会没把自己儿子送进去,怀恨在心了。”梁国庆说起这事就忿忿。他口中的王疙瘩,就是这一片的革委会主任,因为脑袋上长了个肉瘤,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疙瘩。
“就他那怂儿子,还想当兵哪,话都说不清楚。下回别给老子见着丫的,见一次打一次。”张援朝不屑的哼了一声。傅蕾扑哧一笑,劝道:“好了好了,你们别总是见谁不顺眼就打谁。”“毛主席说,要痛打落水狗。”张援朝笑着反驳一句。“这是毛主席说的吗,是鲁迅说的。”段宁子纠正他的口误。她不知道张援朝是故意张冠李戴,以为她记混了。
张援朝自嘲的一笑:“我天天看语录,以为全世界的名言都是咱毛主席说的。他老人家能耐大呀。”他这话颇具调侃意味,傅阳向他递了个颜色,他会意,便不再多说。这些干部子弟,父母在历次运动中都被整的死去活来,三天一斗五天一批,游街示众的大有人在,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对现状有所不满。
餐厅服务员走过来问他们要不要点菜,傅蕾吩咐她再等等。她十岁就被送到苏联去上学,此时回国还不到一年,看到苏联籍的服务员下意识的和她说起俄语。服务员听她的俄语说的很流利,很是高兴,又和她聊了几句才走开。
“晋衡——我们在这儿呢。”何军眼尖,看到程晋衡从外面进来,正在找他们。程晋衡听到他声音,向他们走过来。外面太冷,他英俊的脸上泛着青白之色。
“车站人多吗?”傅阳看着程晋衡坐下,问他。程晋衡点点头:“人山人海,都是送行的,还有各地来串联的学生,我在人群里挤了半天,差点儿把帽子丢那儿。”他随手摘下帽子放到一旁。
傅蕾看了他一会儿:“我们等你老半天了。”程晋衡没有说什么,向她微微一笑。张援朝道:“明明是我们等了老半天,你和宁子等了十分钟都不到。”众人一阵哄笑,傅蕾却不在乎,哼了一声。
服务员见他们人都到齐了,开始上菜,他们点了几瓶伏特加,几轮之后喝的东倒西歪。张援朝醉眼乜斜,站起来:“还是老毛子的酒烈,来,干一杯,为他妈的伟大领袖干一杯。”话没说完,他打了个酒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完就趴倒在桌上大哭起来。
众人能理解他的心情,这天是他的生日,他又想起了死在五七干校牛棚的母亲。在座的几个人,谁没有亲人因为这场运动而受苦受难,一时间气氛极其压抑。程晋衡想起母亲和三弟远在江西的农场劳动改造,哥哥又远赴内蒙当兵,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过,但是他不像张援朝那么性情,他有什么苦都埋在心里。
傅蕾见他们哭的哭,醉倒的醉倒,叹了口气,主动道:“你们别再哭了,给人看到像什么样子。咱们这些人是压不垮的,别给咱爹妈丢脸。”张援朝听了这话,抹了抹眼泪。
“蕾蕾,你给大家唱首歌。”傅阳胳膊肘捅了捅傅蕾。傅蕾点点头,让段宁子去向餐厅服务员借手风琴。手风琴借来了,段宁子拉琴,傅蕾唱歌。她唱的是俄罗斯民歌《红莓花儿开》。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
满腹的心里话没法说出来
他对这桩事情一点儿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为他日夜想
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
少女的思恋一点儿没减少
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位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诉说,我尽在彷徨
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梁国庆借着酒劲儿,悄悄凑在程晋衡耳边道:“二子,你看傅阳的妹妹怎么样?我怎么瞧她那么顺眼呢,别人和她一比,都像庸脂俗粉。”程晋衡笑笑,看了傅蕾一眼:“我看不错。不过,她挺高傲的。”
“我还就稀罕她这股子傲劲儿,女人要是没点谱儿,跟没放盐的咸菜疙瘩似地,没嚼头。”梁国庆不错眼珠的看着傅蕾,越看越觉得她好看。傅蕾有些察觉,瞪他一眼,他这才收敛了目光,讪讪的笑。
尽管对傅蕾没什么感觉,但是程晋衡也不得不承认,傅蕾的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大院里的女孩儿,和平民女孩儿的区别就在这儿,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受过良好教育熏陶出来的气质感,很容易让人被她吸引。然而他那时心里心心念念惦记的却是供销社那个穿红棉袄的漂亮姑娘王咏琴。和她相比,傅蕾总有点端着,不那么自然。
“前天我在新侨饭店门口看到纳兰轩那小子了,还有罗大庆,俩不知道干嘛呢,笑的那叫一个欢。”梁国庆想起这事告诉程晋衡。新侨饭店,当时是北京有名的高档饭店,干部子弟们都认为去那里吃饭倍儿有面子,平民则很少去那里,因此新侨饭店在当时的干部子弟眼里就是一块老百姓们不能涉及的贵族之地。
“嘿,这小子胆儿真大,难不成他也想跟小混蛋似地挑战全体红卫兵?”程晋衡听说纳兰轩也去新侨饭店,心里不痛快。北京城有名的顽主小混蛋周长利,在一九六八年遭到百余名红卫兵围攻,起因就是双方人马在新侨饭店发生冲突,导致一次严重的流血事件。
“我就说呢,那小子仗着家里有点值钱的物件儿,时不时拿出来显摆。你还别说,经常在潘家园附近晃悠的佛爷都认识他,但没一个敢去他家顺的,听说他和罗大庆都是拜过师的练家子,会八卦掌。”梁国庆说起纳兰轩,轻蔑之余又有点钦佩。佛爷,老北京话里的小偷,无论是红卫兵还是顽主,都瞧不起这类人。
“下回咱们会会他去,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三头六臂。”一说起打架,程晋衡就特来劲儿。学校停课,什么娱乐都没有,十八九岁的青年闲着没事干,一腔热血没处洒,不打架还能干嘛。
“好,傅阳也早就看他不顺眼。上回在琉璃厂为一个鼻烟壶的年代,俩就争了半天。傅阳一向自视甚高,大学教授他都未必看在眼里,能服那小子,哼,活腻歪了。”梁国庆嘴一歪,骂了一句。
一群人酒足饭饱从莫斯科餐厅出来,傅蕾找准了机会问程晋衡:“礼拜四院部放电影,你去不去看?”程晋衡一愣,问是什么电影。傅蕾知道他爱看战争片,告诉他,是《沙漠之狐隆美尔》。程晋衡一听片名就知道是自己感兴趣的,点头道:“劳烦你替我留几张票。”傅蕾抿嘴一笑,转身和段宁子一起走了。
路上,段宁子纳闷的看着她,见她有点兴奋的样子,忍不住问:“什么事这么高兴啊?”“没什么。”傅蕾掩饰的收敛笑意。“还说没什么,我早瞧出来了。”段宁子故意用言语激她。傅蕾果然有点中招,忙道:“你可别瞎说。”“我什么都没说呀。”宁子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