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定鼎(四)
十月十八,浙江脱离明朝,并入大华民国的消息传到金陵,这下,建文帝暴怒了,下令耿璇带十万京军东进,要对浙江实行武力镇压。
其实,浙江地区的百姓对明朝的感情是复杂无比的,因为在三十多年前,浙江地区支持的是张士诚,一直反抗朱元璋,而明朝建立之后,出于报复心理,浙江地区一直受到重税盘剥,百姓都不堪其苦。
而建文帝登基之后,相对地减轻了浙江的重税,按理说,应该赢得一些人心才是,不过自从浙江百姓得知大华民国从不收地税之后,就看清了明朝的真面目,这一点小恩小惠已经无法收卖他们了,沉积了三十多年的宿怨一时间大爆发,这也就是浙江地区首先弃明投华的原因之一。
面对明朝派出來的十万大军,浙江地方自然沒有能力抵挡,所以马上就向北平发出了求救信。而作为浙江地方的新领导,万磊当然不会见死不救,一声令下,本就屯积在江南地区的北平军就被动员起來,而长江上更是集结了十几艘夏级战舰,时刻准备着直取金陵,來一个釜底抽薪。
当然,万磊不会当打第一枪的人,他一面下令北平军大兵压境,一面发布停战声明,一再声明浙江加入大华民国是顺应天意与民心之事,也是浙江百姓自己的选择,请明朝不要干预。并一再声明,只要明朝不派兵入浙,大华民国愿意免除其所积欠的七百五十万的战争赔款。
万磊这一招以退为进,目的是争取民意,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毕竟私底下“拿”人家一个省,这在道义上总是站不住脚的,很容易被百姓看成是侵略者,这就不利于往后的灭明战争了。
万磊这一通声明发表之后,原來的侵占行为就发生的质变:大华民国并非贪图浙江,而是浙江百姓盛意拳拳地要加入大华民国,大华民国也不好却之,所以只好接收,并且愿意以免除巨额战争赔款的方式來弥补明朝的领土损失。
大华民国多么仁慈公正啊,不管吃亏的建文帝信不信,反正有很多小百姓愿意信,一时间舆论再起,福建广东广西三大自治省也纷纷派人北上,要求像浙江一样,和平并入大华民国,使百姓得享太平之福。
浙江带了头,沿海各省也跟着闹事,建文帝俨然看到了四面楚歌的惨景,十月末,杀进浙江的京军刚进苏州,就遭遇到了北平军的阻击,一路上进展很慢,几乎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浙江。
而进入浙江作战的是北平军第二集团军所部的两万人马,这些人也很“克制”,一直在边界上边打边退,并沒有大举反击。一边后退还一边依仗江南河网地形布置防线,大战打了三天,明军却也只推进了几十公里,但是这期间所失去的,却是大片大片的民心。
自从明朝开入浙江的那一天起,万磊就乘平扬铁路南下,虽然平扬铁路只通到徐州,不过万磊日夜兼程,只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扬州,在扬州城内,他就多次发表声明,希望与明朝停战和谈。
密集的声明加上精忠卫铺天盖地的宣传,江南各省都听到了万磊希望停战的声音,反倒是听不到明朝的一丁点回复,一时间,本來还对明朝忠诚的江西湖广等省都有些失望,已然将明朝看成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了。
连续地退过了五天,万磊也连续发了四天的声明,第六天,也就是十一月初五日,“忍无可忍”的万磊终于发彪了,发表了一份言辞十分严厉的声明:如果明朝再不从浙江退兵,那就是全面宣战,北平军定将自卫反击。
这份“自卫反击”的声明发表之后,海军舰队就已经全部聚集在了长江,一共有二十艘夏级战舰和五十艘镇远号战船,并拉來了很多板船。至于陆军方面,除了入浙援助的两万军队外,第二集团军余部三万人,加上第三集团军所部五万人,全部在扬州城外集结,随时准备过江。
十一月初五日夜,距离万磊所给出的最后期限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镇江以北的江面上,成百上千艘板船并排立于江面上,由一条条钱索系住,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就形成了一条过江的浮桥。
午夜时分,万磊发布了自卫反击的命令,全身戎装的征南大将军赵全忠一声令下,数万军队沿着浮桥过江,在海军战舰炮火的掩护下,以闪电战的形式,猛攻镇江城,守城的明军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在这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士气大降,守城的主将罗成见守城无望,直接就开城投降了,镇江城就此光复。
镇江作为金陵的东大门,镇江一夜之间就失守,就等于明朝东面的门户大开,消息传回到金陵,建文帝顿时就傻眼了,明朝在江南,特别是金陵地区一直在想方设法建立坚固的江防,城堡建立了不少,大炮也设有不少,几乎可以用固若金汤來形容。
不过,这条号称固若金汤的江防一夜之间就被打破,建文帝唯一可以倚仗的,也是最后一条防线就此被攻破,金陵城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建文帝马上下诏各地的军队回京勤王。
赵全忠在占领镇江之后,居然不火速西进金陵,而是在原地驻扎了下來。而正在浙江作战的耿璇见北平军居然按兵不动,不喜反忧,因为他知道,北平军在镇江,等的就是他。
而就在赵全忠过江的同时,集结在重庆的第四集团军六万大军也开始顺江而下,窥伺湖广地区,趁湖广江西地区的军队前往金陵勤王之机,再一举杀入。总之,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最后一击了。
在完成这最后一击之前,万磊乘坐夏-01号战舰,带着海军主力,來到了金陵城外,在响彻天际的气笛声中,对明朝进行最后一次劝降。
其实,浙江地区的百姓对明朝的感情是复杂无比的,因为在三十多年前,浙江地区支持的是张士诚,一直反抗朱元璋,而明朝建立之后,出于报复心理,浙江地区一直受到重税盘剥,百姓都不堪其苦。
而建文帝登基之后,相对地减轻了浙江的重税,按理说,应该赢得一些人心才是,不过自从浙江百姓得知大华民国从不收地税之后,就看清了明朝的真面目,这一点小恩小惠已经无法收卖他们了,沉积了三十多年的宿怨一时间大爆发,这也就是浙江地区首先弃明投华的原因之一。
面对明朝派出來的十万大军,浙江地方自然沒有能力抵挡,所以马上就向北平发出了求救信。而作为浙江地方的新领导,万磊当然不会见死不救,一声令下,本就屯积在江南地区的北平军就被动员起來,而长江上更是集结了十几艘夏级战舰,时刻准备着直取金陵,來一个釜底抽薪。
当然,万磊不会当打第一枪的人,他一面下令北平军大兵压境,一面发布停战声明,一再声明浙江加入大华民国是顺应天意与民心之事,也是浙江百姓自己的选择,请明朝不要干预。并一再声明,只要明朝不派兵入浙,大华民国愿意免除其所积欠的七百五十万的战争赔款。
万磊这一招以退为进,目的是争取民意,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毕竟私底下“拿”人家一个省,这在道义上总是站不住脚的,很容易被百姓看成是侵略者,这就不利于往后的灭明战争了。
万磊这一通声明发表之后,原來的侵占行为就发生的质变:大华民国并非贪图浙江,而是浙江百姓盛意拳拳地要加入大华民国,大华民国也不好却之,所以只好接收,并且愿意以免除巨额战争赔款的方式來弥补明朝的领土损失。
大华民国多么仁慈公正啊,不管吃亏的建文帝信不信,反正有很多小百姓愿意信,一时间舆论再起,福建广东广西三大自治省也纷纷派人北上,要求像浙江一样,和平并入大华民国,使百姓得享太平之福。
浙江带了头,沿海各省也跟着闹事,建文帝俨然看到了四面楚歌的惨景,十月末,杀进浙江的京军刚进苏州,就遭遇到了北平军的阻击,一路上进展很慢,几乎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浙江。
而进入浙江作战的是北平军第二集团军所部的两万人马,这些人也很“克制”,一直在边界上边打边退,并沒有大举反击。一边后退还一边依仗江南河网地形布置防线,大战打了三天,明军却也只推进了几十公里,但是这期间所失去的,却是大片大片的民心。
自从明朝开入浙江的那一天起,万磊就乘平扬铁路南下,虽然平扬铁路只通到徐州,不过万磊日夜兼程,只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扬州,在扬州城内,他就多次发表声明,希望与明朝停战和谈。
密集的声明加上精忠卫铺天盖地的宣传,江南各省都听到了万磊希望停战的声音,反倒是听不到明朝的一丁点回复,一时间,本來还对明朝忠诚的江西湖广等省都有些失望,已然将明朝看成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了。
连续地退过了五天,万磊也连续发了四天的声明,第六天,也就是十一月初五日,“忍无可忍”的万磊终于发彪了,发表了一份言辞十分严厉的声明:如果明朝再不从浙江退兵,那就是全面宣战,北平军定将自卫反击。
这份“自卫反击”的声明发表之后,海军舰队就已经全部聚集在了长江,一共有二十艘夏级战舰和五十艘镇远号战船,并拉來了很多板船。至于陆军方面,除了入浙援助的两万军队外,第二集团军余部三万人,加上第三集团军所部五万人,全部在扬州城外集结,随时准备过江。
十一月初五日夜,距离万磊所给出的最后期限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镇江以北的江面上,成百上千艘板船并排立于江面上,由一条条钱索系住,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就形成了一条过江的浮桥。
午夜时分,万磊发布了自卫反击的命令,全身戎装的征南大将军赵全忠一声令下,数万军队沿着浮桥过江,在海军战舰炮火的掩护下,以闪电战的形式,猛攻镇江城,守城的明军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在这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士气大降,守城的主将罗成见守城无望,直接就开城投降了,镇江城就此光复。
镇江作为金陵的东大门,镇江一夜之间就失守,就等于明朝东面的门户大开,消息传回到金陵,建文帝顿时就傻眼了,明朝在江南,特别是金陵地区一直在想方设法建立坚固的江防,城堡建立了不少,大炮也设有不少,几乎可以用固若金汤來形容。
不过,这条号称固若金汤的江防一夜之间就被打破,建文帝唯一可以倚仗的,也是最后一条防线就此被攻破,金陵城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建文帝马上下诏各地的军队回京勤王。
赵全忠在占领镇江之后,居然不火速西进金陵,而是在原地驻扎了下來。而正在浙江作战的耿璇见北平军居然按兵不动,不喜反忧,因为他知道,北平军在镇江,等的就是他。
而就在赵全忠过江的同时,集结在重庆的第四集团军六万大军也开始顺江而下,窥伺湖广地区,趁湖广江西地区的军队前往金陵勤王之机,再一举杀入。总之,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最后一击了。
在完成这最后一击之前,万磊乘坐夏-01号战舰,带着海军主力,來到了金陵城外,在响彻天际的气笛声中,对明朝进行最后一次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