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陈纲立纪(下)
这不是万磊第一次出巡了,而这一次万磊一行上千人均是骑马急行,因为那些驿道年久失修,早就破败不堪,根本就沒法行车。而按照行程,万磊先取道南下河南,直接前往开封府视察河堤,再一路西进西安,之后再北上河套地区,过山西太原与大同再回到北平。
万磊的出巡的第一站是真定府,由于真定府几次來都是明军进攻北平行省的前沿,这里可以用连年兵灾來形容。要知道,明军可不同于北平军,他们可不是什么文明之师,一些兵员的素质实在是太低,所过之处定是如蝗虫一般大肆破坏与洗劫到一切。
哪怕是军纪较好的模范军,即便不随便洗劫百姓,也会强拉百姓去运军粮,去修路,去干着干那,让百姓无法安生。
总之,每一次明军过境,地方就会像是被贼冦浩劫过一般,留下的只是遍地的狼藉与无数贫苦无助的百姓,这也就是明朝的小百姓不喜欢打仗的原因,因为不论是打别人还是被打,吃亏受罪的最终还是小百姓。
这几年來,真定府一直作为明朝的屯兵地,生产与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万磊所过之处,到处可以衣不敝体的贫民,这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眼中,总是弥漫着浑浊的泪光。
遍地的困难,万磊却无法给他们多少实质的帮助,只能时不时停下來,把自己带着干粮分一些给那些因为长期吃不饱而面黄肌瘦的妇孺,并好言安慰他们,带给他们希望,这也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
实际上,真定府的状况还算是好的,因为靠近保定府,百姓能到保定府去当雇工,能当小商贩从保定府转动商品到名地去谋利,所以虽然穷苦,但还能混个温饱,沒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真定府再往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特别是过了顺德府进入大名府境内时,那才叫一个惨,所过之处,满眼尽是干旱龟裂的荒地,真正的赤地千里,路边那些破落的村落,早已人烟断绝,只是道上偶尔能看到一些蹒跚而行的乞丐。
乞丐,不错,就是乞丐。由于开春以來北方持续干旱,很多地方难寻一屡绿色,庄稼自然是绝收了。而去年來明朝廷催饷太急,很多贫民破产,开春断粮只得四处逃难。现在北方新定,很多逃难在外的乞丐又蹒跚着回來了。
每每遇到这类乞丐,万磊都会让人把他们组织起來,带他们南下到河堤工地去,那里干活虽然辛苦,但是最起码,能有饭吃,还能领到粮食,以助他们渡过这可怕的灾荒。
过了大名府,万磊一行人终于來到了开封府。开封,原为北宋首府,东京所在地,更是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包青天。明朝建立之后,置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设开封府,省治府治县治都设在祥符县。
河南,位于中原地区,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兵灾在此地轮番下演,更遭遇了无数次水旱蝗灾,可谓是多灾多难之地,有吏以來,因天灾人祸死不幸毙命的百姓,是一个难以统计的天文数字。
现在,河南这一片神奇同时又多灾多难的土地落到了北平军的手上,在万磊看來,这简直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來。
现有的九省一区中,河南省的人口是最多的,人口密度也是最大的。据河南军事管理委员会的统计,仅河南一省,就有人口四百多万,是北平行省的近五倍。而今年开春以來,河南省内鲜有降雨,粮食欠收,一想到有四百多万张口要吃饭,万磊的脑袋就大。
按说河南缺粮,可以从别的地方运粮來赈济,可是河南不同于山东安徽辽东朝鲜等沿海省区,它是内陆省份沒有海运的便利,现在又还沒修有铁路,粮食只能靠人挑马拉。一路上人吃马喂,一万石粮食从北平省起运,最少也得消耗掉两三成。
运输成本高也就算了,关键是驿道太烂,一时间要运足几百万石赈济粮入河南,这本身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題。就连同是处于内陆又同样遭遇了旱灾的陕西山西,问題也沒有河南严重,因为陕西山西人口本就少,又靠近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地区,反倒是人口大省的河南成了最沉重的包袱。
虽然包袱沉重,万磊也得硬着头皮接过河南这一个烂摊子。这不,五月十五,带着一路风尘的万磊进入了祥符县城,并打算在这个遍地是风沙又缺衣少食的鬼地方呆上一段时间。
听说万磊來巡,祥符县城内早就挤满了从各地汇集过來的人,这些人有的是慕名而來,想看看北平王的风采;有的是想來投机一把,想从北平王身上捞些好处,不过当他们看到风尘仆仆万磊一行人时,愣是沒认出來,直到河南军管委将万磊迎进省衙之后,这帮人才发现自己已经错失良机了。
省衙内,除了坐镇河南的军政要员之外,还有从各州县來的乡绅父老,万磊來不及休息,只是洗了一把脸,就在大厅分批会见这些人。而他久居上位,身上的官威早就不养自尽,虽然有意收敛,却还是让那些乡绅父老不敢直视。
“包员外,听说你们包姓是开封府四大族姓之一,有族人数万,今年定是有很多人遭灾了吧?”万磊对面坐着一位五十來岁的老者,叫包世仁,本地包姓族长,在开封府还算有头有脸,不然万磊也不会破例单独召见他。
“回万先生,我包氏确是本地大族,族人七万有余,散居于数县之中,其中祥符县最多,有五万余人。而今年开春一直不下雨,冬麦绝收,数万族人衣食无继,若非先生开仓赈济,只怕要饿死好些人,老朽替族民谢过先生活命再造之恩。”包世仁膝盖一软,就要下跪。
“不必,不必。”万磊忙把他扶坐回到椅子上,“但凡是我北平军辖下之良民,皆是赤子,我们自然不会见危不救。然而河南大面积遭灾,难民数量太多,加之粮食运输困难,恐怕难以周济,我也正为此事而烦忧。”
“万先生不必过分烦忧,百姓苦日子过惯了,不奢求吃饱,只求不被饿死,每人能给半石粮,就够熬过今年了。”包世仁忙道。
“包员外误会了,我的意思不是想减救济粮的份额,而是寻摸着能不能减少河南难民的人口。山东靠海,海运方便,那里又刚刚遭遇兵灾,沿海很多府县人口不足,我想移一部分难民过去,只是大家都是安土重迁,我们也不好强迫大家背井离乡,所以好生为难啊。”
万磊的意思是将河南部分人口迁移到山东沿海去,一來可以方便救济,二來可是减小河南的人口密度,为以后搞农业机械化生产辅路。不过,现在的河南人都是“子民”了,不能像以往接收的那些走投无路难民那样,随意地搬來搬去,不然会激起民变的。
包世仁不是傻子,他见万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自然明白万磊为什么单独见他了,简单的说,就是要他当个表帅,带头去鼓动族人迁移,所以他一脸郑重的说道:“万磊请放心,别人老朽不敢保证,只要是包氏子孙,随时都能东迁,万先生想迁咱们到哪里,就迁到哪里,若是有谁敢多嚼舌头,老朽就把他清出祖籍,那种不仁不义之人,也不配当我包家子孙。”
“也沒那么严重,我的意思是迁一部分,留一部分,大宗依旧留下來安守故土,只要让旁枝的迁移即可。人迁走之后,原有的耕地还是归你们一族所有,而他们到山东之后,也会得到妥善安置,那些无主的耕地和房屋都会分给他们。”
“既然先生为我等考虑得如此周到,老朽不敢再多言其他,一切唯先生所命。”包世仁正色道,心中却是大喜,他本來还怕万磊把他全族弄走,再趁机将他们的地给沒收掉,现在只弄走部分族人,不但不沒收地,还在山东那边多给一些地,这不是在帮助他老包家开枝散叶吗?这种有利于宗族的事,他当然一百个愿意。
“包员外如此通达情理,不愧是名臣余裔。有员外带个好头,其他各姓的工作就好做了,万某实在是感激不尽啊。”万磊起身拱手称谢,给足了包世仁的面子。
“不敢当,不敢当,万先生仁泽兆民,德配天下,老朽佩服佩服。”包世仁忙起身回礼,又道:“听说万先生南下治水,老朽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哦,包员外有何良策,但说无妨啊。”万磊问道,其实,他也正为如何才能使黄河长治久安而头疼。
“不敢说是什么良策,只是一些鄙见,上得不台面,如果有何不当之处,还请万先生不要见笑才好。”包世仁微微地咳嗽了一声,定了定神,才开始滔滔直言。
万磊的出巡的第一站是真定府,由于真定府几次來都是明军进攻北平行省的前沿,这里可以用连年兵灾來形容。要知道,明军可不同于北平军,他们可不是什么文明之师,一些兵员的素质实在是太低,所过之处定是如蝗虫一般大肆破坏与洗劫到一切。
哪怕是军纪较好的模范军,即便不随便洗劫百姓,也会强拉百姓去运军粮,去修路,去干着干那,让百姓无法安生。
总之,每一次明军过境,地方就会像是被贼冦浩劫过一般,留下的只是遍地的狼藉与无数贫苦无助的百姓,这也就是明朝的小百姓不喜欢打仗的原因,因为不论是打别人还是被打,吃亏受罪的最终还是小百姓。
这几年來,真定府一直作为明朝的屯兵地,生产与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万磊所过之处,到处可以衣不敝体的贫民,这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眼中,总是弥漫着浑浊的泪光。
遍地的困难,万磊却无法给他们多少实质的帮助,只能时不时停下來,把自己带着干粮分一些给那些因为长期吃不饱而面黄肌瘦的妇孺,并好言安慰他们,带给他们希望,这也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
实际上,真定府的状况还算是好的,因为靠近保定府,百姓能到保定府去当雇工,能当小商贩从保定府转动商品到名地去谋利,所以虽然穷苦,但还能混个温饱,沒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真定府再往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特别是过了顺德府进入大名府境内时,那才叫一个惨,所过之处,满眼尽是干旱龟裂的荒地,真正的赤地千里,路边那些破落的村落,早已人烟断绝,只是道上偶尔能看到一些蹒跚而行的乞丐。
乞丐,不错,就是乞丐。由于开春以來北方持续干旱,很多地方难寻一屡绿色,庄稼自然是绝收了。而去年來明朝廷催饷太急,很多贫民破产,开春断粮只得四处逃难。现在北方新定,很多逃难在外的乞丐又蹒跚着回來了。
每每遇到这类乞丐,万磊都会让人把他们组织起來,带他们南下到河堤工地去,那里干活虽然辛苦,但是最起码,能有饭吃,还能领到粮食,以助他们渡过这可怕的灾荒。
过了大名府,万磊一行人终于來到了开封府。开封,原为北宋首府,东京所在地,更是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包青天。明朝建立之后,置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设开封府,省治府治县治都设在祥符县。
河南,位于中原地区,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兵灾在此地轮番下演,更遭遇了无数次水旱蝗灾,可谓是多灾多难之地,有吏以來,因天灾人祸死不幸毙命的百姓,是一个难以统计的天文数字。
现在,河南这一片神奇同时又多灾多难的土地落到了北平军的手上,在万磊看來,这简直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來。
现有的九省一区中,河南省的人口是最多的,人口密度也是最大的。据河南军事管理委员会的统计,仅河南一省,就有人口四百多万,是北平行省的近五倍。而今年开春以來,河南省内鲜有降雨,粮食欠收,一想到有四百多万张口要吃饭,万磊的脑袋就大。
按说河南缺粮,可以从别的地方运粮來赈济,可是河南不同于山东安徽辽东朝鲜等沿海省区,它是内陆省份沒有海运的便利,现在又还沒修有铁路,粮食只能靠人挑马拉。一路上人吃马喂,一万石粮食从北平省起运,最少也得消耗掉两三成。
运输成本高也就算了,关键是驿道太烂,一时间要运足几百万石赈济粮入河南,这本身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題。就连同是处于内陆又同样遭遇了旱灾的陕西山西,问題也沒有河南严重,因为陕西山西人口本就少,又靠近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地区,反倒是人口大省的河南成了最沉重的包袱。
虽然包袱沉重,万磊也得硬着头皮接过河南这一个烂摊子。这不,五月十五,带着一路风尘的万磊进入了祥符县城,并打算在这个遍地是风沙又缺衣少食的鬼地方呆上一段时间。
听说万磊來巡,祥符县城内早就挤满了从各地汇集过來的人,这些人有的是慕名而來,想看看北平王的风采;有的是想來投机一把,想从北平王身上捞些好处,不过当他们看到风尘仆仆万磊一行人时,愣是沒认出來,直到河南军管委将万磊迎进省衙之后,这帮人才发现自己已经错失良机了。
省衙内,除了坐镇河南的军政要员之外,还有从各州县來的乡绅父老,万磊來不及休息,只是洗了一把脸,就在大厅分批会见这些人。而他久居上位,身上的官威早就不养自尽,虽然有意收敛,却还是让那些乡绅父老不敢直视。
“包员外,听说你们包姓是开封府四大族姓之一,有族人数万,今年定是有很多人遭灾了吧?”万磊对面坐着一位五十來岁的老者,叫包世仁,本地包姓族长,在开封府还算有头有脸,不然万磊也不会破例单独召见他。
“回万先生,我包氏确是本地大族,族人七万有余,散居于数县之中,其中祥符县最多,有五万余人。而今年开春一直不下雨,冬麦绝收,数万族人衣食无继,若非先生开仓赈济,只怕要饿死好些人,老朽替族民谢过先生活命再造之恩。”包世仁膝盖一软,就要下跪。
“不必,不必。”万磊忙把他扶坐回到椅子上,“但凡是我北平军辖下之良民,皆是赤子,我们自然不会见危不救。然而河南大面积遭灾,难民数量太多,加之粮食运输困难,恐怕难以周济,我也正为此事而烦忧。”
“万先生不必过分烦忧,百姓苦日子过惯了,不奢求吃饱,只求不被饿死,每人能给半石粮,就够熬过今年了。”包世仁忙道。
“包员外误会了,我的意思不是想减救济粮的份额,而是寻摸着能不能减少河南难民的人口。山东靠海,海运方便,那里又刚刚遭遇兵灾,沿海很多府县人口不足,我想移一部分难民过去,只是大家都是安土重迁,我们也不好强迫大家背井离乡,所以好生为难啊。”
万磊的意思是将河南部分人口迁移到山东沿海去,一來可以方便救济,二來可是减小河南的人口密度,为以后搞农业机械化生产辅路。不过,现在的河南人都是“子民”了,不能像以往接收的那些走投无路难民那样,随意地搬來搬去,不然会激起民变的。
包世仁不是傻子,他见万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自然明白万磊为什么单独见他了,简单的说,就是要他当个表帅,带头去鼓动族人迁移,所以他一脸郑重的说道:“万磊请放心,别人老朽不敢保证,只要是包氏子孙,随时都能东迁,万先生想迁咱们到哪里,就迁到哪里,若是有谁敢多嚼舌头,老朽就把他清出祖籍,那种不仁不义之人,也不配当我包家子孙。”
“也沒那么严重,我的意思是迁一部分,留一部分,大宗依旧留下來安守故土,只要让旁枝的迁移即可。人迁走之后,原有的耕地还是归你们一族所有,而他们到山东之后,也会得到妥善安置,那些无主的耕地和房屋都会分给他们。”
“既然先生为我等考虑得如此周到,老朽不敢再多言其他,一切唯先生所命。”包世仁正色道,心中却是大喜,他本來还怕万磊把他全族弄走,再趁机将他们的地给沒收掉,现在只弄走部分族人,不但不沒收地,还在山东那边多给一些地,这不是在帮助他老包家开枝散叶吗?这种有利于宗族的事,他当然一百个愿意。
“包员外如此通达情理,不愧是名臣余裔。有员外带个好头,其他各姓的工作就好做了,万某实在是感激不尽啊。”万磊起身拱手称谢,给足了包世仁的面子。
“不敢当,不敢当,万先生仁泽兆民,德配天下,老朽佩服佩服。”包世仁忙起身回礼,又道:“听说万先生南下治水,老朽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哦,包员外有何良策,但说无妨啊。”万磊问道,其实,他也正为如何才能使黄河长治久安而头疼。
“不敢说是什么良策,只是一些鄙见,上得不台面,如果有何不当之处,还请万先生不要见笑才好。”包世仁微微地咳嗽了一声,定了定神,才开始滔滔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