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失窃的文案记载
门外的人群似乎被道士的什么说词鼓动了,猛地爆发出一阵欢腾的喜悦声,在两个道士的带领下齐刷刷的离开了酒楼前的街口,不知道去了哪里。
眨眼间,街口就只剩下还在冒着火星的灰烬,珠珠拎住不断挣扎的冬儿,不准他跟过去。
冬儿努力半天也没挣脱珠珠抓住他衣领的手,气恼的大声嚷道:“我老板死了,他们要去找凶手,我要去帮他们,死的不是你的亲人,你当然不关心了!”
珠珠见他年幼又孑然一人,耐着性子好声好气劝道,“你去了也什么忙都帮不到,还不如收拾下你老板的骨灰好好安葬了,也算对得起他。”
冬儿听到珠珠的话,鼻子一酸眼睛红红的不再挣扎了,抽抽噎噎的撇着嘴难过的要哭出来了,珠珠有些心酸的放下手,温柔的问道:“你的家人呢?”
冬儿摇摇头,垂首望着灰烬小声说道:“没有了,早就死了,我一个人从外地流浪到你们这里的,老板好心才收留了我,现在他死了,我又没有地方可去了。”
珠珠掏出手绢擦擦冬儿长长坠下的鼻涕,安慰道:“别哭了,以后去珠珠姐家好了。”
残余的火星逐渐熄灭了,珠珠环顾四周时才发现葛屠户居然也不见了,想来大概是刚才跟着人群走了,回头看看地上飘飞的灰烬和骨灰,只得自己和冬儿动手收拾了,至于停尸房那边的,她委实没有那个胆量陪冬儿去了,好在冬儿也没执意要去。
也不知道刚才那两个道士用的什么燃物,柴木灰和骨灰燃烧得很是充分,残留的灰烬被风吹走了一小半,剩下的也不太多,珠珠索性通通扫了装在了骨灰匣里。
蓬莱方才见人群跟着道士走了,一时起兴要跟过去,千步也很好奇那两个道士要做什么,就随蓬莱从酒楼后门跟着人群一起去了。
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在两个道士的带领下一路走向了集市的中心,引来不少人驻足围观,也有很多好奇的人一起跟着他们走,小小的石泉镇一片沸腾。
蓬莱一路揪了几个人才问出个大概来,原来两个道士说他们这里邪气滋生,经过他们的占卜,和城外的山神庙有关系,要想除去邪气,必须要先清楚山神庙的历史渊源。
众人之前见他们能捉住骷髅,因此就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所有记载石泉镇一切的资料都在县衙里,里面自然也会包括山神庙的记载,但苦于他们两个只是小小平民,没有资格进去查阅,就鼓动众人一起向知县请愿,逼迫他们贡献出有关山神庙的一切记载文案。
石泉镇贫困不堪,就连县衙也是一样简陋不堪,或许是因为事先知道了众人要来,当人群到达县衙门前时大门紧闭,连平时站在外面的守卫都一起躲进了里面。
两个道士在门前台阶上高举双手示意众人安静,转过身时,千步才发现他们果然像葛屠户说的那样长得极为相像,都留有几寸长的山羊胡,而且脸上均有一块铜钱大的红色胎记,只不过一个在左脸,一个在右脸,看年龄大概三十岁出头,一身土黄色的道袍看起来皱巴巴的,很是不舒服。
左脸长有胎记的道士扫了众人一眼,率先开口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们,现在你们石泉镇有灾难要降临,我们兄弟二人想要救你们躲开这场灾难,现在你们知县不体恤民情,不肯助我们一臂之力,现在就要靠大家的力量了,我们在门外等上一个时辰,倘若他们还不肯开门的话,我们就冲进去。”
众人齐声叫好,甚至有人搬来了椅子给道士兄弟两个歇息,千步在外围看了一会儿,注意到那个右脸有胎记的道士似乎并不太善于言辞,行动举止也稍显缓慢僵硬了一点,除此之外,两人的确极为相似。
期间有几个衙役在围墙上露了下头,刚瞄了眼众人就被骂了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有露过头,众人情绪越发高涨,几乎要认定衙门里的人是要害死他们的帮凶,在几个脾气暴躁的民众的带领下,吵吵嚷嚷着一定要强攻进去,两个道士倒也守信,说好一个时辰就是一个时辰,民众本来就是以他们俩马首是瞻,吵闹了一会儿也安静下来了。
蓬莱倚着街上生意人的棚杆打哈欠道:“都半个时辰了,还要真等下去啊,那两个道士倒真有耐心。”
千步淡然一笑,“或许不是两个,是一个。”
“嗯?”蓬莱诧异道,“怎么会是一个?”
千步摇头道:“我也只是猜测罢了。”
县衙的大门突然从里面打开了,粗粗胖胖几乎要把官服撑破的知县大人在衙役的簇拥下走了出来,或许是迫于民众压力的缘故,知县点头哈腰的勉强对两个道士行了下礼,无比诚恳的说道,“两位大师如此为我石泉镇着想,作为一方父母官我很感激你们,但是你们要找的文案记载真的没有了,前几天刚刚失窃了。”
“失窃!”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汗冲到知县面前嚷嚷道,“哪有这么巧的事,正好需要的时候正好不见了,你们是不是在瞒着什么?”
话刚落音,周围的群众一片附和,纷纷嚷道,“就是就是,哪这么巧的事,你们又救不了大家,好在来了两个有本事的大师,你们还墨迹什么,快点拿出来!”
知县擦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真的不见了,前几天清理文件库房的时候就不见了。”
左脸有胎记的道士狐疑的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真的,全是真的,”知县苦苦急言道,又抓住身后的衙役推搡到前面,“不信你问他们,他们都可以作证的,全都可以作证。”
几个衙役参差不齐的附和了知县几声,民众仍是不肯罢休,一定要进去搜查才肯罢休,两个道士都抬手制止了他们,千步这次很明显的注意到右脸有胎记的道士动作一直比刚才说话的道士慢了一拍。
知县被几个愤怒的民众逼得不行,只好屈服道:“若是你们实在不信,就找几个识字的进来搜一遍,里面地小,你们都进来就站不下了。”
众人之中识文断字者甚少,挑来挑去也就挑出了十几个人,千步对这两个道士的行径很是好奇,索性也跟着进去看个究竟,蓬莱一身锦衣华服,在人群中本就无比扎眼,惹得众人纷纷侧目,暗里对着他窃窃私语,他倒也不在意,一同跟了进去。
县衙府邸宅院不算太大,穿过开堂的前厅,经过几处走廊就来到了文案库房,知县体胖累赘,只吩咐人打开库房让他们细细寻找,自己却躲回了后宅。
文案库房的门一打开,进来的十几个人就傻眼了,偌大的库房里书籍、账册、文案堆积如山,数不清的纸样满地狼藉,靠墙的几个书架上也是乱七八糟,看起来倒真的像是刚刚遭到洗劫了一般。
“这么多书里找一本,就我们十几个人,找上三天三夜也找不到啊!况且知县都说失窃了,还能找得到吗!”
刚一进来,就有人打了退堂鼓,左脸有胎记的道士阴恻恻的瞥了一眼那个抱怨的读书人,一扬手里的拂尘,大声说道:“这是为了大家的性命,如果谁要不想找,就走吧,贫道绝不阻拦。”
右脸带有胎记的道士木讷的附和了一句,慢慢的转动眼珠也扫视了一眼十几个人,刚才抱怨的那人见无人支持他,也只得勉强留了下来,千步故意走进了他几步,仔细观察下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
蓬莱笑嘻嘻的从地上拎起一本被老鼠啃了半截的书,酒窝炫炫的说:“这样的,找了也没用,大师不如解释清楚点为什么清除邪气一定要找出它的历史渊源,像我们几个这样大海捞针的找怎么也要找上不休不眠的找上半个月。”
两个道士都转头瞟了一眼蓬莱,左脸上有胎记的道士略略不满的说,“这是不信任我们吗?倘若不信,就先走好了,贫道绝不阻拦。”
蓬莱伸手弹了下灰尘,对千步说道,“这里灰大,我还是先出去吧,在外面的茶棚里等你。”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千步围着书堆绕了一圈,随手拿起一本翻了起来,十几个人原本还在犹豫不决,此刻见有人带头,也纷纷翻找了起来,两个道士都满意的点点头,对千步也略略刮目相看。
千步翻找了一会儿,左脸有胎记的道士忽然走到他面前拱手说,“贫道师承茅山一派,专长除邪清祟,法号茅远,与师弟茅引碰巧经过此地,不知公子怎么称呼?”
千步回礼道:“千步,我也是从外地路经此地。”
茅远拈拈胡须,正要再说话,一眼瞥到千步没有任何纹路的手背,生生愣住了,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千步故意装作毫无察觉的拍打着手中布满灰尘的书籍,扬起的灰尘呛得茅远连声咳嗽,后退了几步只道是自己看花眼了也就没再过问什么。
千步一边翻找,一边偷偷的观察着迟缓木讷的茅引,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茅引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眨眼间,街口就只剩下还在冒着火星的灰烬,珠珠拎住不断挣扎的冬儿,不准他跟过去。
冬儿努力半天也没挣脱珠珠抓住他衣领的手,气恼的大声嚷道:“我老板死了,他们要去找凶手,我要去帮他们,死的不是你的亲人,你当然不关心了!”
珠珠见他年幼又孑然一人,耐着性子好声好气劝道,“你去了也什么忙都帮不到,还不如收拾下你老板的骨灰好好安葬了,也算对得起他。”
冬儿听到珠珠的话,鼻子一酸眼睛红红的不再挣扎了,抽抽噎噎的撇着嘴难过的要哭出来了,珠珠有些心酸的放下手,温柔的问道:“你的家人呢?”
冬儿摇摇头,垂首望着灰烬小声说道:“没有了,早就死了,我一个人从外地流浪到你们这里的,老板好心才收留了我,现在他死了,我又没有地方可去了。”
珠珠掏出手绢擦擦冬儿长长坠下的鼻涕,安慰道:“别哭了,以后去珠珠姐家好了。”
残余的火星逐渐熄灭了,珠珠环顾四周时才发现葛屠户居然也不见了,想来大概是刚才跟着人群走了,回头看看地上飘飞的灰烬和骨灰,只得自己和冬儿动手收拾了,至于停尸房那边的,她委实没有那个胆量陪冬儿去了,好在冬儿也没执意要去。
也不知道刚才那两个道士用的什么燃物,柴木灰和骨灰燃烧得很是充分,残留的灰烬被风吹走了一小半,剩下的也不太多,珠珠索性通通扫了装在了骨灰匣里。
蓬莱方才见人群跟着道士走了,一时起兴要跟过去,千步也很好奇那两个道士要做什么,就随蓬莱从酒楼后门跟着人群一起去了。
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在两个道士的带领下一路走向了集市的中心,引来不少人驻足围观,也有很多好奇的人一起跟着他们走,小小的石泉镇一片沸腾。
蓬莱一路揪了几个人才问出个大概来,原来两个道士说他们这里邪气滋生,经过他们的占卜,和城外的山神庙有关系,要想除去邪气,必须要先清楚山神庙的历史渊源。
众人之前见他们能捉住骷髅,因此就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所有记载石泉镇一切的资料都在县衙里,里面自然也会包括山神庙的记载,但苦于他们两个只是小小平民,没有资格进去查阅,就鼓动众人一起向知县请愿,逼迫他们贡献出有关山神庙的一切记载文案。
石泉镇贫困不堪,就连县衙也是一样简陋不堪,或许是因为事先知道了众人要来,当人群到达县衙门前时大门紧闭,连平时站在外面的守卫都一起躲进了里面。
两个道士在门前台阶上高举双手示意众人安静,转过身时,千步才发现他们果然像葛屠户说的那样长得极为相像,都留有几寸长的山羊胡,而且脸上均有一块铜钱大的红色胎记,只不过一个在左脸,一个在右脸,看年龄大概三十岁出头,一身土黄色的道袍看起来皱巴巴的,很是不舒服。
左脸长有胎记的道士扫了众人一眼,率先开口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们,现在你们石泉镇有灾难要降临,我们兄弟二人想要救你们躲开这场灾难,现在你们知县不体恤民情,不肯助我们一臂之力,现在就要靠大家的力量了,我们在门外等上一个时辰,倘若他们还不肯开门的话,我们就冲进去。”
众人齐声叫好,甚至有人搬来了椅子给道士兄弟两个歇息,千步在外围看了一会儿,注意到那个右脸有胎记的道士似乎并不太善于言辞,行动举止也稍显缓慢僵硬了一点,除此之外,两人的确极为相似。
期间有几个衙役在围墙上露了下头,刚瞄了眼众人就被骂了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有露过头,众人情绪越发高涨,几乎要认定衙门里的人是要害死他们的帮凶,在几个脾气暴躁的民众的带领下,吵吵嚷嚷着一定要强攻进去,两个道士倒也守信,说好一个时辰就是一个时辰,民众本来就是以他们俩马首是瞻,吵闹了一会儿也安静下来了。
蓬莱倚着街上生意人的棚杆打哈欠道:“都半个时辰了,还要真等下去啊,那两个道士倒真有耐心。”
千步淡然一笑,“或许不是两个,是一个。”
“嗯?”蓬莱诧异道,“怎么会是一个?”
千步摇头道:“我也只是猜测罢了。”
县衙的大门突然从里面打开了,粗粗胖胖几乎要把官服撑破的知县大人在衙役的簇拥下走了出来,或许是迫于民众压力的缘故,知县点头哈腰的勉强对两个道士行了下礼,无比诚恳的说道,“两位大师如此为我石泉镇着想,作为一方父母官我很感激你们,但是你们要找的文案记载真的没有了,前几天刚刚失窃了。”
“失窃!”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汗冲到知县面前嚷嚷道,“哪有这么巧的事,正好需要的时候正好不见了,你们是不是在瞒着什么?”
话刚落音,周围的群众一片附和,纷纷嚷道,“就是就是,哪这么巧的事,你们又救不了大家,好在来了两个有本事的大师,你们还墨迹什么,快点拿出来!”
知县擦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真的不见了,前几天清理文件库房的时候就不见了。”
左脸有胎记的道士狐疑的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真的,全是真的,”知县苦苦急言道,又抓住身后的衙役推搡到前面,“不信你问他们,他们都可以作证的,全都可以作证。”
几个衙役参差不齐的附和了知县几声,民众仍是不肯罢休,一定要进去搜查才肯罢休,两个道士都抬手制止了他们,千步这次很明显的注意到右脸有胎记的道士动作一直比刚才说话的道士慢了一拍。
知县被几个愤怒的民众逼得不行,只好屈服道:“若是你们实在不信,就找几个识字的进来搜一遍,里面地小,你们都进来就站不下了。”
众人之中识文断字者甚少,挑来挑去也就挑出了十几个人,千步对这两个道士的行径很是好奇,索性也跟着进去看个究竟,蓬莱一身锦衣华服,在人群中本就无比扎眼,惹得众人纷纷侧目,暗里对着他窃窃私语,他倒也不在意,一同跟了进去。
县衙府邸宅院不算太大,穿过开堂的前厅,经过几处走廊就来到了文案库房,知县体胖累赘,只吩咐人打开库房让他们细细寻找,自己却躲回了后宅。
文案库房的门一打开,进来的十几个人就傻眼了,偌大的库房里书籍、账册、文案堆积如山,数不清的纸样满地狼藉,靠墙的几个书架上也是乱七八糟,看起来倒真的像是刚刚遭到洗劫了一般。
“这么多书里找一本,就我们十几个人,找上三天三夜也找不到啊!况且知县都说失窃了,还能找得到吗!”
刚一进来,就有人打了退堂鼓,左脸有胎记的道士阴恻恻的瞥了一眼那个抱怨的读书人,一扬手里的拂尘,大声说道:“这是为了大家的性命,如果谁要不想找,就走吧,贫道绝不阻拦。”
右脸带有胎记的道士木讷的附和了一句,慢慢的转动眼珠也扫视了一眼十几个人,刚才抱怨的那人见无人支持他,也只得勉强留了下来,千步故意走进了他几步,仔细观察下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
蓬莱笑嘻嘻的从地上拎起一本被老鼠啃了半截的书,酒窝炫炫的说:“这样的,找了也没用,大师不如解释清楚点为什么清除邪气一定要找出它的历史渊源,像我们几个这样大海捞针的找怎么也要找上不休不眠的找上半个月。”
两个道士都转头瞟了一眼蓬莱,左脸上有胎记的道士略略不满的说,“这是不信任我们吗?倘若不信,就先走好了,贫道绝不阻拦。”
蓬莱伸手弹了下灰尘,对千步说道,“这里灰大,我还是先出去吧,在外面的茶棚里等你。”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千步围着书堆绕了一圈,随手拿起一本翻了起来,十几个人原本还在犹豫不决,此刻见有人带头,也纷纷翻找了起来,两个道士都满意的点点头,对千步也略略刮目相看。
千步翻找了一会儿,左脸有胎记的道士忽然走到他面前拱手说,“贫道师承茅山一派,专长除邪清祟,法号茅远,与师弟茅引碰巧经过此地,不知公子怎么称呼?”
千步回礼道:“千步,我也是从外地路经此地。”
茅远拈拈胡须,正要再说话,一眼瞥到千步没有任何纹路的手背,生生愣住了,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千步故意装作毫无察觉的拍打着手中布满灰尘的书籍,扬起的灰尘呛得茅远连声咳嗽,后退了几步只道是自己看花眼了也就没再过问什么。
千步一边翻找,一边偷偷的观察着迟缓木讷的茅引,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茅引似乎有点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