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章:血洗黑龙寨(二)
鹿岭军按照什长秦昭的吩咐,一个个摘盔去甲,换上普通农人的粗麻短衫,肩边搭上白色汗巾,众军赶着三辆独轮鹿车,车上满载着竹篓,均用青色粗布盖好,众军唱着军歌,哼着小曲赶往奇峰镇。
风和日丽,翠竹琦漪。众军见那田间地头,男人赤着膀子挥汗如土,女人们送来茶水干粮,一派的生机昂然。秦昭看着方才农人忙碌景象,叫过高顺问道:“普通农家的吃食,一年大概需要多少石粟米?”
高顺拱手道:“秦少,一般的四口之家,一年大概需要400石或者更多。辽东地形偏僻,田地产量本就低下,至少需要采地十五亩,方可维持生计。”
“要这么许多?”秦昭奇道:“可鹿岭村的百姓都没有这么多田地可耕种啊?”
高顺轻叹口气道:“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赶上旱涝、蝗灾,一年到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
秦昭听了高顺的话,对曹操越发的崇敬起来。三国时代战争连年,人口越发稀少,曹魏大力推行屯田改革方略,将流散在全国各地的流民组织起来,官府提供耕地和耕牛进行劳作。史书上短短的几个字,不知让多少百姓免于饥荒。后人提到曹操,马上想到罗贯中笔下的“奸雄”形象,真是天大的悲哀。
鹿车赶到黑龙上脚下,山路上丛林茂密,百花吐蕊,众人均觉精神为之一振。
秦昭摘下汗巾,擦着额头大汗,正要询问吕滑黑龙寨的去处,山林中忽然蹿出四名劲装大汉,个个生的虎背熊腰,手中的回首夜行刀耀成一条白线,双目瞪大,冷冷注视着闯山之人。
“什么人?”带头的大汉长刀向鹿车一指,身后众人脸色肃然,如临大敌。
鹿岭军这些人,除了沈放像个白面书生外,个个生得门神下凡一般,用后代的话说,鹿岭军的诸位元老功臣们天生就“界面不友好”。
“各位大爷,”沈放满脸堆满笑意,极恭敬的把双手向前一拱:“在下盐贩何三,这些都是我的下人。小弟初次路过宝山,还要承蒙各位大爷多多关照。”
说着,掏三个金饼,往带头大汉手里塞去。
带头大汉见这帮人如此“上道”,摸着手里的金疙瘩,先存了三分好感。大汉用刀尖把蒙布一挑,凑过去一瞧,果然,竹篓中白光耀眼,分明就是煮菜时必不可少的盐巴。
“你的盐,比市价如何?”领头大汉望着三大车盐巴,此刻心里已经完全相信秦昭等人就是私盐贩子。
沈放眉目一低,恭敬回答道:“回大爷的话,小的初来乍到的,爷们不为难已经是小的们的福气,还谈什么钱不钱的。大爷瞧得起,小的愿把这三车食盐全部送给大爷,只要大爷今后多多照顾小的生意就行了。”
“嗯,你叫……何三是吧”大汉脸上露出满意神色:“本寨现今的确缺少盐巴菜蔬之物,那就有劳何老板了。”
沈放大喜,冲着大汉恭敬一揖,又转过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把食盐给诸位大爷送上山去!”
车轮辚辚。秦昭赶着鹿车,细心留意着四周地势,见黑龙寨四处关卡,各处用响箭互通消息,带头的大汉还一再叮嘱沈放,让众人路上不要乱说话,否则会被弓弩暗哨射成刺猬。秦昭眉宇拧作一团,心中暗暗责备自己考量地形不周,瞧如今的形式,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劲装大汉领着沈放等人来到寨中,执勤的马贼见了那大汉纷纷恭敬高喊:“二爷好!”。那大汉也不答话,叫过一个持刀小厮吩咐道:“带着这位何爷去后厨卸货,好吃好喝的招待,再从那帮娘们里挑几个好看的去伺候着,不得怠慢!”
小厮道了声“得令”,引着沈放等人就要离开,那位被小厮们喊做“二爷”的大汉忽又大喝一声:“且慢!”
鹿岭军众人听得心里大惊,心说莫非把戏被看穿不成,秦昭、高顺和潘凤三人已经暗暗催动灵力,若当真对方发狠,也好给众人加持结界屏障。要知道,这山头上,可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弓弩手啊!
那二爷冲沈放朗声一笑,说道:“何老板献盐有功,我带你去见见我大哥!兴许我大哥见了你,以后你也就加入我黑龙寨,再不用受官家鸟气,哈哈哈哈!”
沈放是何等聪慧之人,望了眼秦昭,对二当家说道:“我的手下秦五随我多年,人称‘伶俐鬼’,最能讨喜,不如让他随我一起去见见大当家。”
二当家倒是个爽利之人,见沈放和秦昭卸了随身佩剑等物,带着二人来到前厅,鹿岭军其他人众则随小厮们进了后厨。
秦昭进了大厅,见黑龙寨布置与影视剧中颇为相像:左右两排胡椅,端坐几十名重装恶汉,中间一条漆黑案几,案几上放置着匕首、熟食之物。案后有一人,黑发长髯,眉目凶悍,正是黑龙山马匪之首----霸百斤!
那霸百斤身穿一件黑色玄铁便甲,在肩部峭起黄褐色钢铁护肩,护肩下垫衬硬物,两肩夸张的突起着。一件藏青色长袍直拖地上,怀中却搂抱一个打扮甚是妖艳女子,那女子胸酥半露,蝉翼薄纱下,一双修长玉腿真叫人血脉喷张。
“大王,您喝酒嘛。”女子端起方形酒樽,眼睛笑成一条线。
黑甲大汉朗声大笑,端起酒樽一饮而尽,眼珠直盯着怀中女人那高傲突起的双峰,一把扯去尤物身上最后的一抹修饰,女人露出白花花的身子,晃得耀眼!
黑甲男人放肆长笑,在众人面前也毫不避讳,把那轻软尤物往桌案上一丢,竟当众干起肮脏污秽之事!
厅堂之内,众人屏住呼吸,胡椅上的汉子们瞪大双眼,舔着干裂的嘴唇,重重咽着口水,仔细注视着黑甲大汉身下娇喘的玉体。
------------------------------------------------------------------------------------------------------------
汉代武帝时,杜绝民间贩卖盐,官府惩处力度很大,所以二当家才有拉拢“何三”的话。
风和日丽,翠竹琦漪。众军见那田间地头,男人赤着膀子挥汗如土,女人们送来茶水干粮,一派的生机昂然。秦昭看着方才农人忙碌景象,叫过高顺问道:“普通农家的吃食,一年大概需要多少石粟米?”
高顺拱手道:“秦少,一般的四口之家,一年大概需要400石或者更多。辽东地形偏僻,田地产量本就低下,至少需要采地十五亩,方可维持生计。”
“要这么许多?”秦昭奇道:“可鹿岭村的百姓都没有这么多田地可耕种啊?”
高顺轻叹口气道:“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赶上旱涝、蝗灾,一年到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
秦昭听了高顺的话,对曹操越发的崇敬起来。三国时代战争连年,人口越发稀少,曹魏大力推行屯田改革方略,将流散在全国各地的流民组织起来,官府提供耕地和耕牛进行劳作。史书上短短的几个字,不知让多少百姓免于饥荒。后人提到曹操,马上想到罗贯中笔下的“奸雄”形象,真是天大的悲哀。
鹿车赶到黑龙上脚下,山路上丛林茂密,百花吐蕊,众人均觉精神为之一振。
秦昭摘下汗巾,擦着额头大汗,正要询问吕滑黑龙寨的去处,山林中忽然蹿出四名劲装大汉,个个生的虎背熊腰,手中的回首夜行刀耀成一条白线,双目瞪大,冷冷注视着闯山之人。
“什么人?”带头的大汉长刀向鹿车一指,身后众人脸色肃然,如临大敌。
鹿岭军这些人,除了沈放像个白面书生外,个个生得门神下凡一般,用后代的话说,鹿岭军的诸位元老功臣们天生就“界面不友好”。
“各位大爷,”沈放满脸堆满笑意,极恭敬的把双手向前一拱:“在下盐贩何三,这些都是我的下人。小弟初次路过宝山,还要承蒙各位大爷多多关照。”
说着,掏三个金饼,往带头大汉手里塞去。
带头大汉见这帮人如此“上道”,摸着手里的金疙瘩,先存了三分好感。大汉用刀尖把蒙布一挑,凑过去一瞧,果然,竹篓中白光耀眼,分明就是煮菜时必不可少的盐巴。
“你的盐,比市价如何?”领头大汉望着三大车盐巴,此刻心里已经完全相信秦昭等人就是私盐贩子。
沈放眉目一低,恭敬回答道:“回大爷的话,小的初来乍到的,爷们不为难已经是小的们的福气,还谈什么钱不钱的。大爷瞧得起,小的愿把这三车食盐全部送给大爷,只要大爷今后多多照顾小的生意就行了。”
“嗯,你叫……何三是吧”大汉脸上露出满意神色:“本寨现今的确缺少盐巴菜蔬之物,那就有劳何老板了。”
沈放大喜,冲着大汉恭敬一揖,又转过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把食盐给诸位大爷送上山去!”
车轮辚辚。秦昭赶着鹿车,细心留意着四周地势,见黑龙寨四处关卡,各处用响箭互通消息,带头的大汉还一再叮嘱沈放,让众人路上不要乱说话,否则会被弓弩暗哨射成刺猬。秦昭眉宇拧作一团,心中暗暗责备自己考量地形不周,瞧如今的形式,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劲装大汉领着沈放等人来到寨中,执勤的马贼见了那大汉纷纷恭敬高喊:“二爷好!”。那大汉也不答话,叫过一个持刀小厮吩咐道:“带着这位何爷去后厨卸货,好吃好喝的招待,再从那帮娘们里挑几个好看的去伺候着,不得怠慢!”
小厮道了声“得令”,引着沈放等人就要离开,那位被小厮们喊做“二爷”的大汉忽又大喝一声:“且慢!”
鹿岭军众人听得心里大惊,心说莫非把戏被看穿不成,秦昭、高顺和潘凤三人已经暗暗催动灵力,若当真对方发狠,也好给众人加持结界屏障。要知道,这山头上,可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弓弩手啊!
那二爷冲沈放朗声一笑,说道:“何老板献盐有功,我带你去见见我大哥!兴许我大哥见了你,以后你也就加入我黑龙寨,再不用受官家鸟气,哈哈哈哈!”
沈放是何等聪慧之人,望了眼秦昭,对二当家说道:“我的手下秦五随我多年,人称‘伶俐鬼’,最能讨喜,不如让他随我一起去见见大当家。”
二当家倒是个爽利之人,见沈放和秦昭卸了随身佩剑等物,带着二人来到前厅,鹿岭军其他人众则随小厮们进了后厨。
秦昭进了大厅,见黑龙寨布置与影视剧中颇为相像:左右两排胡椅,端坐几十名重装恶汉,中间一条漆黑案几,案几上放置着匕首、熟食之物。案后有一人,黑发长髯,眉目凶悍,正是黑龙山马匪之首----霸百斤!
那霸百斤身穿一件黑色玄铁便甲,在肩部峭起黄褐色钢铁护肩,护肩下垫衬硬物,两肩夸张的突起着。一件藏青色长袍直拖地上,怀中却搂抱一个打扮甚是妖艳女子,那女子胸酥半露,蝉翼薄纱下,一双修长玉腿真叫人血脉喷张。
“大王,您喝酒嘛。”女子端起方形酒樽,眼睛笑成一条线。
黑甲大汉朗声大笑,端起酒樽一饮而尽,眼珠直盯着怀中女人那高傲突起的双峰,一把扯去尤物身上最后的一抹修饰,女人露出白花花的身子,晃得耀眼!
黑甲男人放肆长笑,在众人面前也毫不避讳,把那轻软尤物往桌案上一丢,竟当众干起肮脏污秽之事!
厅堂之内,众人屏住呼吸,胡椅上的汉子们瞪大双眼,舔着干裂的嘴唇,重重咽着口水,仔细注视着黑甲大汉身下娇喘的玉体。
------------------------------------------------------------------------------------------------------------
汉代武帝时,杜绝民间贩卖盐,官府惩处力度很大,所以二当家才有拉拢“何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