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七章:软玉温香
席上站起一人,琼鼻阔面、形若青松,冷冷抛出一句:“不想死的话,赶紧滚蛋!”
军侯们见出手之人正是鹿岭什长秦昭,个个胸中满是怒火,却也无可奈何。带队的军侯一挑横肉,面露狰狞的说道:“姓秦的,你竟不把袁公放在眼里,以后有你好日子过!”
军侯们丢下这句万金油似的壮胆话,十几个人恶狠狠瞪了秦昭两眼,假模假样的推到几个圆桌,怒哼着走出酒楼。赵昌和一干小吏席间呆坐着,面白如纸。
秦昭并非不怕死,凭良心说,他也畏惧史书中号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然而死而复生以后,他便对生死名利看得比较淡薄,再说木已成舟,干脆撕破脸皮一干到底!
红衣歌伎见那帮丘八老爷们已走,稍敛起哀愁,冲着秦昭微微屈膝答谢道:“小女子红衣,多谢恩公仗义援手,感激不尽!”
秦昭摆摆手,听红衣的口音与村里的黑伯极是相像,便笑着问道:“听你口音,姑娘可是并州人士?”
红衣脸作喜色,梨花带雨的俏脸此刻满是霞光,轻声一笑说道:“民女正是并州太原郡人,只因自幼失去双亲,孤苦无依,仗着邻人教些乡下小调,便四海漂泊,靠客人赏赐些小钱糊口度日。民女虽身份低微,却从不做有辱门楣之事,这些官兵实在强人所难。”
众人见她说到伤心之处,凝黑的双瞳中静静流出晶亮的液体,豆大的泪珠一颗颗从她白玉无瑕的玉面中滑落下来。那种伤悲,无声无息,却让听者无不愤恨不已。
“恩公救命之恩,民女无以为报。列位大人若不嫌弃民女音律粗鄙,民女愿献丑为各位大人献声一曲。”
红衣的歌声让酒席众人深深陶醉着,不知不觉间,一杯杯、一盏盏的,这顿酒席整整吃了一下午。
潘凤这边,除了高顺和沈放外,一个个喝的东倒西歪、口眼歪斜的样子,甚不成人。那潘凤搂着张辽道:“兄弟,你方才喝得太少,还得陪老哥哥再干上一坛!”,张辽本就天性豪迈之人,年纪虽轻,酒量却是惊人,一口口烈酒猛灌下去,话说还不带打颤,惹得潘凤、铁牛几人直呼“海量”!
秦昭这边,赵昌已是微醉,正带着一干官吏欲要离开,见歌伎红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直盯着秦昭,欲言又止的样子甚是让人怜惜。赵昌也是风月高手,哈着酒气冲秦昭道:“秦什长既已酣醉,行动不便,就劳烦红衣姑娘搀着秦什长回驿馆歇息吧!”
沮授一旁听了,隐隐觉得不妥,正要婉言劝阻,红衣却已欣然从命了。沮授想红衣说到底只是一个弱质女流,料也无妨,随着赵昌等人离席而去了。
红衣吃力的搀着醉醺醺的秦昭,走一步退两步的往城北驿馆走去。路上有百姓认出那醉汉竟是秦昭,忙抬手帮忙,红衣大大舒了口气,琼白俏脸上累的香汗淋漓,忙掏出帕子擦汗。
高顺等人见秦昭已走,正要互相搀扶着回鹿岭村。众军刚走到酒楼门口,一道冲天白光自天而降,老白扑打着白羽双翼稳稳落于街上,鼻中轰出一口热气,扫荡着街市上的杂物尘土齐齐飞舞,惹得两旁百姓拍手称叹。
潘凤醉醺醺走过去,拍打着飞天虎庞大的虎躯笑道:“老白啊,如今咱们鹿岭军已有九人,一起坐上去,应当不算超载吧?”
老白虎目怒睁,一声惊雷虎啸声震长空,四周百兽飞禽无不匍匐跪拜,倒让高顺等人面面相觑。
黑矛摇头笑道:“一准是郭嘉那小子没伺候好,老白这是抗议呢!”说罢,折回柜台丢给老板一串大钱,从后厨拎着整只烧鸡出来,丢给老白。
老白既吃了烧鸡,果然双眼一眯,两只洁白的虎牙在阳光下闪着璀璨亮光,可爱至极。众军笑着跨上老白,黑矛仍居前充作“飞天把式”,吆喝着老白返回鹿岭。
琼白流羽冲天而起,老白载着九名大汉,在前座的“把式”黑矛醉酒驾驭,胡乱指挥的条件下,依靠着自己惊人的智慧,载着众军翻雪山、过草地,平安落于鹿岭村。
红衣搀着秦昭回到驿馆后,忙打热水帮秦昭轻轻擦拭着面部。秦昭饮酒过量,头疼欲裂,使劲敲打着脑门。那红衣伺候酒醉之人极有经验,嘱咐着驿馆伙计上了碗酸梅汤,劝着秦昭喝下。
星辰璀璨,月朗清辉。秦昭下榻的房间里,传出一股清香之气,如兰似麝,芳香迷人。
秦昭服了酸梅汤,果然头痛好了很多,在红衣的搀扶下躺在床榻上,双眼朦胧的望着眼前服侍自己的女子,轻轻拉着她白玉一般手臂说道:“袖儿,你……你对我真好!”
红衣微微一愣,心中闪过一丝失落,却依旧看着秦昭,双目似水,柔声说道:“若君不嫌弃,袖儿愿一生一世陪着你,与子偕老,白首永不离。”
秦昭听后大为感动,人生一世,还有什么比得到一个不离不弃的红颜知己更美好的呢,双臂微微颤抖着,一把拉过“袖儿”紧紧拥在怀里,右手向天,信誓旦旦的说道:
“不移不易,不离不弃。承卿此诺,必守终生!”
红衣听着秦昭喊着别人的名字,说出的话听来也如此的震耳发聩,心中大是羡慕那个叫做“袖儿”的姑娘。不离不弃,短短四个字,字字敲打着她少女的心扉,琼白的玉面感动的眼泪肆流,白玉柔荑轻轻抚摸着秦昭微红的双颊。
红衣自小漂泊江湖,见惯了太多的轻浮浪子,看透了太多的欢场浮华。今夜,被这样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紧紧拥着,感受他粗声有力的呼吸之声,红衣感觉自己心中最柔然的地方悄悄融化了……
一生,哪怕仅仅拥有这么一瞬的好时光,哪怕他呼出的是别人的名字,也便值了。
----------------------------------------------------------------------------------------------------------------------------------------------
古代女子并非不能抛头露面,明朝之前的女子,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的。关于女子“大门不出”只说,只是艺术加工。
军侯们见出手之人正是鹿岭什长秦昭,个个胸中满是怒火,却也无可奈何。带队的军侯一挑横肉,面露狰狞的说道:“姓秦的,你竟不把袁公放在眼里,以后有你好日子过!”
军侯们丢下这句万金油似的壮胆话,十几个人恶狠狠瞪了秦昭两眼,假模假样的推到几个圆桌,怒哼着走出酒楼。赵昌和一干小吏席间呆坐着,面白如纸。
秦昭并非不怕死,凭良心说,他也畏惧史书中号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然而死而复生以后,他便对生死名利看得比较淡薄,再说木已成舟,干脆撕破脸皮一干到底!
红衣歌伎见那帮丘八老爷们已走,稍敛起哀愁,冲着秦昭微微屈膝答谢道:“小女子红衣,多谢恩公仗义援手,感激不尽!”
秦昭摆摆手,听红衣的口音与村里的黑伯极是相像,便笑着问道:“听你口音,姑娘可是并州人士?”
红衣脸作喜色,梨花带雨的俏脸此刻满是霞光,轻声一笑说道:“民女正是并州太原郡人,只因自幼失去双亲,孤苦无依,仗着邻人教些乡下小调,便四海漂泊,靠客人赏赐些小钱糊口度日。民女虽身份低微,却从不做有辱门楣之事,这些官兵实在强人所难。”
众人见她说到伤心之处,凝黑的双瞳中静静流出晶亮的液体,豆大的泪珠一颗颗从她白玉无瑕的玉面中滑落下来。那种伤悲,无声无息,却让听者无不愤恨不已。
“恩公救命之恩,民女无以为报。列位大人若不嫌弃民女音律粗鄙,民女愿献丑为各位大人献声一曲。”
红衣的歌声让酒席众人深深陶醉着,不知不觉间,一杯杯、一盏盏的,这顿酒席整整吃了一下午。
潘凤这边,除了高顺和沈放外,一个个喝的东倒西歪、口眼歪斜的样子,甚不成人。那潘凤搂着张辽道:“兄弟,你方才喝得太少,还得陪老哥哥再干上一坛!”,张辽本就天性豪迈之人,年纪虽轻,酒量却是惊人,一口口烈酒猛灌下去,话说还不带打颤,惹得潘凤、铁牛几人直呼“海量”!
秦昭这边,赵昌已是微醉,正带着一干官吏欲要离开,见歌伎红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直盯着秦昭,欲言又止的样子甚是让人怜惜。赵昌也是风月高手,哈着酒气冲秦昭道:“秦什长既已酣醉,行动不便,就劳烦红衣姑娘搀着秦什长回驿馆歇息吧!”
沮授一旁听了,隐隐觉得不妥,正要婉言劝阻,红衣却已欣然从命了。沮授想红衣说到底只是一个弱质女流,料也无妨,随着赵昌等人离席而去了。
红衣吃力的搀着醉醺醺的秦昭,走一步退两步的往城北驿馆走去。路上有百姓认出那醉汉竟是秦昭,忙抬手帮忙,红衣大大舒了口气,琼白俏脸上累的香汗淋漓,忙掏出帕子擦汗。
高顺等人见秦昭已走,正要互相搀扶着回鹿岭村。众军刚走到酒楼门口,一道冲天白光自天而降,老白扑打着白羽双翼稳稳落于街上,鼻中轰出一口热气,扫荡着街市上的杂物尘土齐齐飞舞,惹得两旁百姓拍手称叹。
潘凤醉醺醺走过去,拍打着飞天虎庞大的虎躯笑道:“老白啊,如今咱们鹿岭军已有九人,一起坐上去,应当不算超载吧?”
老白虎目怒睁,一声惊雷虎啸声震长空,四周百兽飞禽无不匍匐跪拜,倒让高顺等人面面相觑。
黑矛摇头笑道:“一准是郭嘉那小子没伺候好,老白这是抗议呢!”说罢,折回柜台丢给老板一串大钱,从后厨拎着整只烧鸡出来,丢给老白。
老白既吃了烧鸡,果然双眼一眯,两只洁白的虎牙在阳光下闪着璀璨亮光,可爱至极。众军笑着跨上老白,黑矛仍居前充作“飞天把式”,吆喝着老白返回鹿岭。
琼白流羽冲天而起,老白载着九名大汉,在前座的“把式”黑矛醉酒驾驭,胡乱指挥的条件下,依靠着自己惊人的智慧,载着众军翻雪山、过草地,平安落于鹿岭村。
红衣搀着秦昭回到驿馆后,忙打热水帮秦昭轻轻擦拭着面部。秦昭饮酒过量,头疼欲裂,使劲敲打着脑门。那红衣伺候酒醉之人极有经验,嘱咐着驿馆伙计上了碗酸梅汤,劝着秦昭喝下。
星辰璀璨,月朗清辉。秦昭下榻的房间里,传出一股清香之气,如兰似麝,芳香迷人。
秦昭服了酸梅汤,果然头痛好了很多,在红衣的搀扶下躺在床榻上,双眼朦胧的望着眼前服侍自己的女子,轻轻拉着她白玉一般手臂说道:“袖儿,你……你对我真好!”
红衣微微一愣,心中闪过一丝失落,却依旧看着秦昭,双目似水,柔声说道:“若君不嫌弃,袖儿愿一生一世陪着你,与子偕老,白首永不离。”
秦昭听后大为感动,人生一世,还有什么比得到一个不离不弃的红颜知己更美好的呢,双臂微微颤抖着,一把拉过“袖儿”紧紧拥在怀里,右手向天,信誓旦旦的说道:
“不移不易,不离不弃。承卿此诺,必守终生!”
红衣听着秦昭喊着别人的名字,说出的话听来也如此的震耳发聩,心中大是羡慕那个叫做“袖儿”的姑娘。不离不弃,短短四个字,字字敲打着她少女的心扉,琼白的玉面感动的眼泪肆流,白玉柔荑轻轻抚摸着秦昭微红的双颊。
红衣自小漂泊江湖,见惯了太多的轻浮浪子,看透了太多的欢场浮华。今夜,被这样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紧紧拥着,感受他粗声有力的呼吸之声,红衣感觉自己心中最柔然的地方悄悄融化了……
一生,哪怕仅仅拥有这么一瞬的好时光,哪怕他呼出的是别人的名字,也便值了。
----------------------------------------------------------------------------------------------------------------------------------------------
古代女子并非不能抛头露面,明朝之前的女子,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的。关于女子“大门不出”只说,只是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