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第 52 章
“有什么打紧的。我来和你告别,明日和你林妹妹坐船回扬州。”
贾瑞刚招呼青水去端茶,听说林如海告别,微微讶异,思虑林如海在扬州有公务,住半月离开,却也在情理中。“这么快?师傅您看这些日子我忙活着,把您忘了。不如晚上来我家,徒儿给您践行,贾翁念叨您很多次呢。”
“老太太那头已经备下了,晚上你跟我过去便是。”
贾瑞点头,他倒糊涂了,师傅是荣国府的姑爷,践行理应是那头,他脑子昏涨起来真不懂礼数。师傅亲自来见他,肯定不是来通知他去赴宴这样的小事。定是有什么私密的话要说,张口打发走青水,关上门,独留他和林如海在屋内。
林如海最喜欢他徒弟有眼力介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没了外人,他也敢放开了说。“我这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保不准哪天西去。活到这把年纪,官禄也享了,没什么放不下的,独独舍不得你妹妹。先前你拿话提点我,我便存心思领她回去,怕只怕我见她娘去,留下她孤零零的没牢靠。我便想着为她寻门亲事,门风正气点的,等我走了也不会欺负她是个孤女。这两年我格外留意,门当户对的或是低点的门户,要么姑婆姊妹多的,要么品性不好的,竟没合适她的。”
林如海感叹他女儿岁数小,不然配贾瑞这样的正好。人品好,又知上进,有大好的仕途,没有姑婆,打灯笼都难找。
贾瑞笑呵呵的点头,不动声色的抹掉额头冷汗,还好,还好……
“要我说,师傅不必拘泥于扬州城,好哥儿多得是。”
“你是说京都?”林如海捋胡子点头,又摇头。京都城自然是精英荟萃,但这样的话女儿嫁的远,没个娘家依靠的。
贾瑞自然明白林如海的意思,笑道:“师傅常教育我要开阔眼界儿,自己怎拘泥起来。妹妹才十一岁,亲事坐定下来要等个四五年嫁人,您老人家趁机跑跑腿,想个办法调职入京,可行的。”
“嗯,有道理。”林如海眼前一亮,夸赞贾瑞聪明。“你有什么人选没有?”
“嗯……我想想,有了,师傅您知道的礼部尚书的长子王宣么?”
“京都城第一才子,名声响当当的。听说向来苛责的太傅南宫烈对他也赞不绝口。”林如海心里一算,愁眉不展。“徒儿,你玩笑为师,王宣已近弱冠,早已娶妻生子。”
“师傅,您别急呢,我没说完,是他的弟弟,王放,现今十三岁。相貌才气和他大哥有几分相似,还有一点最重要,嘴巴不毒。”提起王宣那张嘴,贾瑞就觉得冷汗津津,那真是不一般的毒。以至于有些曾经接触王宣的人们,暗地里形成了同盟,流传出一句话来:王宣一张口,抵过毒药千百种。
林如海点头,他上次进宫面圣时,有幸见过礼部尚书王涛,面容极为和善,举止谈吐不凡。价值的王宣的名气,能教育出天才的父亲定然非等闲,他的其他儿子也当是极为优秀的。他信任贾瑞,相信他推荐的人选定然是好的。只可惜他明日就要回扬州,况且他想攀亲,人家未必想,此事还要从长计划。
“师傅何必着急走呢,难保这两日的事情有变化。”贾瑞笑嘻嘻的劝解,瞧出林如海又留下的意思,只是缺乏延留的借口。后宅的事儿他多少懂些,荣国府的老太太似乎喜欢师傅的女儿,免不得动亲上加亲的心思。看师傅的意思似乎瞧不上宝玉,才把林妹妹往外领,如果公然留下为林妹妹找婆家,老太太那头一准而先拿下了。如果他没计算错的话,这两日宁国府要出大事儿了。师傅孤身一人,年老体衰,他怎的不心疼。忍不住寻个借口留下林如海。
“何事?”
“师傅给我的那个册子被皇上瞧见,赞不绝口呢,我看圣上有重用您的意思,您多留两日,保不齐赶上皇上下旨。也免得来回折腾,耗费精神。”
贾瑞想着法儿的多留林如海几天,连皇上都搬出来,林如海畏惧龙威,也是顾虑到女儿的婚事,草率决定明日不走,先留京等等看。
果然被贾瑞说中,第二日接住荣国府的林如海刚用完早饭,宫里便来人传他。皇上拿着他给贾瑞做的文章,大赞其文采,封林如海为从一品都察院左御史,接替罪臣周进学的官职。一并赐予他府邸,丫鬟仆人等共计三百余。与林如海一遭儿提拔的官员还有十余名,但都是些四五品的,其中还有贾瑞,被封为四品大理寺少卿,即日上任。另外,皇上还任命林如海为今年春试的副主审官,协助主审官南宫烈共同主持今春科举。
贾瑞拿着封官的圣旨愁眉苦脸,皇上他到底什么意思?领旨后他偷偷找叶总官商量私下觐见皇帝一面,怎料叶之南那厮甩脸色给他,骂他忘恩负义,皇上忙得很为由头推却。贾瑞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圣旨的内容他要怎么办?
正慌乱之际,被出殿的林如海抓个正着。林如海正是春风得意时,身后跟着六七个小太监,带着赏赐欲引领林如海进心府。这功夫,进去帮贾瑞求情的叶之南也出来了。不悦的甩着手里拂尘,对贾瑞当头一扫,骂他不是东西。瞧见有外人在,咳两声装正经。
“麻烦二位跟杂家走吧。”
“有劳叶公公。”林如海笑着拱手道。
“咳咳……我便不去了,家中有事。”贾瑞推脱,扭身便跑,被叶之南逮个正着。没想到叶之南这么反应灵巧。贾瑞一直认为,皇帝身边他第二笨,叶之南第一笨。原来,最笨的竟是他。
贾瑞被强拉着来到新赐的‘林府’,光瞧着门口坐着的两头一人多高的大石狮子,气势恢宏的朱漆大门,便估摸出里面是何等繁华的模样。
叶之南挽住贾瑞的胳膊,斜眼问:“贾大人,圣旨里头说什么?”意料之中的不吭气,叶之南也不恼,转而问林如海。“林大人,圣上赐您的宅子虽说是罪臣周进学的,但房子真的是京都城内一顶一的好,那位最好称文人雅士懂得享受的,咱家去过几次,啧啧,真真的风景如画,像是仙人住的。有病的住下能长寿,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宅子是您在扬州府的三倍,大得很,您介意多住一两个人么?”
京城的大宅子都是有数的,特别是当朝为官的,有新近调入赐府邸的,多是曾被抄家闲置下来的房子重新修整的。除非是位列三公或是开国有功的功臣侯王才有资格重新选址新建。但京都城好地方有限,这些人的府邸多数也是在旧宅的基础上扩建的。比如当今太傅南宫烈,他的府邸曾经是前朝枉死忠烈杜大将军的。
林如海刚刚册封,便有现成的宅子可住,自是没什么可说的。再见府内果然如叶总官所说,修葺十分豪华,越加感激圣恩浩荡。要知道他的同窗蒋子兵当年调入京都任职,足足等了两年才有府邸可住。
院内精心修建的亭台楼阁甚至好过皇宫,免不得周进学被刺死,足见其狼子野心。参观完宅子,林如海难掩激动情绪。皇帝似乎对他太过照顾了,这宅子还是好,就是太大了,岂止是他扬州府的三倍,至少大上四五倍。他和黛玉住进这样大的宅子,未免太奢靡。但君王下旨岂能违抗,突然想起昨日去拜访贾瑞,他和祖父仍旧住在五房三舍的旧院子,故而邀请他们和他一同住。贾瑞既已拜他为师,他也算是他的半个父亲,请他来同住也算是情理中的事情。
听了林如海的话,叶之南很满意,斜眼看贾瑞,瞧瞧人家多么识时务。怎料贾瑞摇头不同意,叶之南不高兴了,甩着拂尘往贾瑞脸上扫来扫去。“贾大人认识礼部尚书的长子王宣吧?既然认识怎会不明白朝廷礼度。您即被封为四品大理寺少卿,最次住什么样的府邸,有多少家仆,那是有定数的。现在府邸吃紧,四品以下的京官不赐予府邸。贾大人不住这,怎么,有了新住处?还是说您打算住在原来那破地方,打我们大幽国官员的脸”
贾瑞紧攥手中明黄的圣旨,和师傅住倒没什么,只是师父的女儿黛玉,一旦有心人传出什么话来,侮辱了人家女儿的名声。
林如海见贾瑞不同意,再三询问之下,方明白他顾忌黛玉。贾瑞思虑的不无道理,毕竟他和贾瑞这一层算是远亲,师徒的称呼也是私下的。
“林大人您哪是没瞧瞧您乖徒弟手里的圣旨。皇上和您想一块去了。”叶之南夺过贾瑞手里的圣旨,双手奉上递给林如海。林如海打圣旨一瞧,豁然开朗,拱手冲皇宫方向恭敬赞扬道:“皇上圣明!”
“咱家有事先走了,贾大人那儿麻烦林大人劝劝。”叶之南拉着林如海低声道。临要走,扭头对贾瑞大声喊:“贾大人,好自为之。”
叶之南白眼贾瑞,心里骂他不识抬举。这两日皇上想他魂儿都飞了,也不见他来见皇上一面。每每派去的小太监,汇报说他读书,暂且不见皇上,叶之南便生气。从来都是皇上回绝别人的,这小子仗着皇上仁爱,恃宠而骄。素不知这些日子肃清后宫后,宫里头有眼的没眼的才人宫女们前仆后继的后花园等着‘偶遇’皇上。有个叫贾元春的更甚,趁着伺候皇上笔墨的时候,假意跌倒扑进皇上怀里。那娇滴滴的眼神儿,轻柔柔的笑,连他这个已经不是男人的人瞧着都动心。
贾瑞越加迷糊了,皇上的命他搬迁的圣旨,叶之南的突然刁难,都让他很迷糊。他到底那里做错了?
“有了皇上的圣旨,你尽管搬来,怕什么?你封官是要敲锣打鼓的通报的,连带着我们的师徒关系一遭儿爆出去。皇上承认我们的师徒关系,天下人敢不认?你定是要搬进来的,不然我和你妹妹住偌大的府邸太孤寂了。”林如海不容分说,坐定贾瑞要搬进府。拉着他给他分派院落,数了最大的两个院子给贾瑞。林如海坚定地留下贾瑞,不只是圣旨上的话,师徒情谊,还有他存的小心思。他走了黛玉便没依靠,贾瑞搬进来便不同了,他和黛玉算有兄妹关系。打定主意等贾瑞搬进来后,请两个高僧作证,他要认贾瑞做义子。
在大幽国,义子和养子有本质的不同。义子不必改姓,只是出于喜爱,口头认下的,除非特别赠与,否则不能继承遗产。养子却不同,是要同族同姓过继的,必须改族谱,有遗产可拿的。
忙活了三日,贾瑞和他的祖父贾代儒搬进林府的‘仙人居’,这院子是林府最大的,还有一个‘翠竹苑’贾瑞没敢要,他家人丁少,要不得那么多院子去住。只仙人居这一个院子,就有十二舍房屋,已富余许多。林如海见此,便搬进了翠竹苑。林如海和贾瑞的院子紧挨着前院,隔着碧玉湖,走过三两处房舍,才是黛玉的‘绚春园’,位置稍靠后些,女眷们来往行走也都在后头,没什么事儿不能过桥去前面男人的院子。
林如海认贾瑞作义子后,黛玉和贾瑞稍稍打个照面。贾瑞未敢细瞧,打一眼便人出还是当年那个柔弱的美人,比当年更高更漂亮些,仍旧觉得多呼一口气都怕给吹碎喽。
黛玉倒是对他这个义哥哥印象颇好。也正是他帮忙传信,她今日才能与父亲相见。且说父亲此次进京来看他,亦是托这位哥哥的好心劝说。还有父亲留京的事儿,也是托这位哥哥的提点。黛玉很喜欢有贾瑞这样有福气的哥哥。
安置好黛玉,林如海请了专门的女先生教导黛玉。然有春寒,黛玉常常身子发凉卧床难起,课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上着。有两日黛玉的不足之症发作,吓得林如海整日守在家里不敢出门。黛玉一病,林如海着急,便要寻人诉说,贾瑞便不能安生学习。况且林妹妹的病他也关心着,那般漂亮的美人,若是早早去了,少不得是世间男子的遗憾。贾瑞适时地想起了杜君,因上次去宁国府看病,杜君被尤氏的唐突嫌恶到,便不愿应下贾瑞的再次邀请。贾瑞查点弯断掉他两尺四的腰,方撼动神医来。
杜君把脉后,断症气血不足,大笔一挥,写出一个药引子来。又是四个字,还是贾瑞极不愿见到的四个字。“红枣蜂蜜。”
“又是蜂蜜?千万别和说说必须是全部采自红枣花酿得,不得有参杂什么的话来。”
“正是!”杜君笑眯眯的点头。
“这比白芍还难弄。毕竟白芍是花,用网子罩上还可行,红枣是树!”贾瑞怒,心里想着柔柔弱弱的妹妹哭泣模样,便心疼起来。“给我想别的办法。”
“我刚要说我恰巧有点,既然你让我想别的办法,那我再想想。”杜君笑眯眯的摸索下巴,等着贾瑞求他。
贾瑞无语,伸脚踢杜君,被杜君灵巧的跳开。“给不给?不给我向皇上告你黑状。”
“哟,真吓人,吓得我小心肝乱颤。据我所知,你好像失宠了。”杜君拍手叫好。
失宠……
贾瑞心颤了颤,很讨厌这两字。因为他深深地刺激到他。他不是妃子何谈失宠,再说水泱放过他不正合他意么,他可以娶个夫人过正常生活。
心,颤了又颤。
他承认,他自欺欺自己。
他很介意。
杜君见贾瑞半晌不语,得意的哈哈大笑,总算吓到这小子。趁机好好教育他,免得他以后得志猖狂,告他的黑状。
“你妹妹病入五脏,气血不足由来已久,需慢慢调理三两年方能见效。这药我卖个人情给你,你以后对我稍微好点就成,够兄弟吧?”
“行行,你快开药方。”贾瑞见有戏,连忙点头,为他磨墨。磨了半天,不见杜君动笔,以为他后悔,怒瞪他快点。
“不是我不写,是做法太奇特,写下来,若你找个庸医熬制,白白浪费我的药引。这样吧,你等三日,我做好一月的药量差人给你送来。每日早晚各一颗,清水送服,忌荤腥茶水。”
“好!”贾瑞应下催促杜君快些回去制药。
杜君被推搡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件事,继续嘱咐道:“我瞧你妹妹忧虑过甚,你们这几日好生开导她,整日抑郁沉闷,再好的身子也会憋出病来,更何况她一个弱女——”
“我知道,知道!”贾瑞掩住杜君的嘴巴,免得他说更多,此人只要开口后便永无宁日。
临走前杜君突然问起蓉哥媳妇的近况,贾瑞摇头不知。杜君笑眯眯的点头告辞。“你也该破破财。”
贾瑞嘲笑杜君,装什么半仙。怎料他离开没两个时辰,宁国府那边差人来报丧,秦氏死了。贾瑞方醒悟杜君刚才所言,晚上等林如海归来共同商议奔丧的事儿。林如海刚被晋封要职,又要负责今春的科举,几乎忙得脚不沾地。设路祭的事宜便由贾瑞一手打理。
贾瑞忙岁忙,仍不忘记忙里抽闲,弄些新鲜玩意儿哄黛玉开心。他到有分寸,弄些市井儿有趣儿的小东西,托丫头捎给黛玉,估摸等了三五日没了新鲜劲儿再寻新的。新官上任,置办路祭,哄妹妹开心,三件事贾瑞兼顾的有理有条,夜晚仍有空余时间温书备考。贾瑞正为自己的能力沾沾自喜之时,皇上一个布告打破了他美妙生活的平衡。布告大致内容说今春科举不准在职官员再考,避免名额被重复占用。
一个公告,枉费他半年的努力,贾瑞不甘心。夹紧大腿,气呼呼的进宫寻皇帝理论。正碰见水泱沐浴,如诗如画般的男人躺在水里,紧实的胸膛挂着滴滴水珠。贾瑞嗓子干渴,不小心没忍住,上了龙床,翻云覆雨了一夜。又睡了一白天,晚上水泱回殿继续‘折磨’他。等到了第三日,贾瑞盯着黑眼圈脚底发软的飘忽回家。泪流满面的发誓,以后再也不惹水泱了。禁欲,对水泱来说,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秦氏出殡那日,林如海和贾瑞一同前往路祭,贾瑞险些被宁国府的阵仗震住。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两侧各大王爷郡王朝廷大员设的路祭,更有北静王亲自送行。贾瑞一度怀疑宁国府死的不是续娶的媳妇,而是老太爷。这超乎规定的送葬规模是显摆给众人瞧宁国府的富贵,还是明晃晃的告诉大家珍老爷很喜欢他这个娇媚媳妇。在众人眼里,大概两者兼而有之。贾瑞听说些风言风语,本是不信的,今儿瞧这架势,倒有些怀疑了。贾瑞瞧着走在前头表情哀而不伤的贾蓉,生在所谓的富贵人家,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儿子的妻子与老子共用。头顶大大的绿帽子是他老子给带的,想发火没处泄去。贾瑞突然觉得贾蓉颇为可怜,心中释怀,他毕竟是叔叔辈的,以后得饶人处且饶人。再说荣宁二府已被皇帝盯上,气数快尽了。
皇上下旨命他搬入林如海府邸,贾瑞便猜测出水泱的用意。他是在拉他远离贾家。林如海是外戚,且妻子已亡,和贾家没什么牵连。水泱一定斟酌很久,才会安排他和林如海一起。
贾瑞毕竟是贾家人,他最不希望瞧见他们贾氏一族灭忙。正以为内他曾经混沌过,落下不得好死的狭长,他看不惯宗族子弟们不学无术,整日只顾着吃喝嫖赌。曾隐晦的向组长贾珍提及此事,珍老爷不动声色的把责任推到他祖父身上,隐晦的骂他多管闲事。贾瑞吃过哑巴亏,不想再管。但危机来临,最为贾家人他有义务尽一份力。
珍老爷他指不上,赦老爷也是个不务正业的,政老爷在老太太那儿有些威信,素日听说他最为正直的。丧礼后,贾瑞寻机会凑到贾政身边,委婉的告知皇帝着手整治大家族。贾政闻言连连惊叹,许诺回去定命全府人谨言慎行。
贾瑞信以为真,乐呵呵的告辞。怎料没每两日,便有铁槛寺的主事来访林如海。林如海自然不在家,贾瑞接待他。主事告知荣国府琏二奶奶弄权,不知如何处理,请监察御史定夺。按理说监察御史负责检查各部官员的行事准则,没有负责断案这一说。主事来访,摆明了是听说林如海和荣国府的关系,来卖好的。
贾瑞对王熙凤弄权的事儿气恼,更对贾政气恼。显然他把他的话作耳旁风,压根没管后宅的事儿,反倒愈演愈烈,这般下去,荣宁二府被抄家的日子不远了。贾瑞气得赶走主事,要他自己处理,此事与御史沾不得半点关系。
主事偷鸡不成蚀把米,懊恼回府,正碰上琏二奶奶差人来送钱。主事乐呵的应下,峰回路转,既然得不到势,得钱也是好的。
贾瑞刚招呼青水去端茶,听说林如海告别,微微讶异,思虑林如海在扬州有公务,住半月离开,却也在情理中。“这么快?师傅您看这些日子我忙活着,把您忘了。不如晚上来我家,徒儿给您践行,贾翁念叨您很多次呢。”
“老太太那头已经备下了,晚上你跟我过去便是。”
贾瑞点头,他倒糊涂了,师傅是荣国府的姑爷,践行理应是那头,他脑子昏涨起来真不懂礼数。师傅亲自来见他,肯定不是来通知他去赴宴这样的小事。定是有什么私密的话要说,张口打发走青水,关上门,独留他和林如海在屋内。
林如海最喜欢他徒弟有眼力介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没了外人,他也敢放开了说。“我这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保不准哪天西去。活到这把年纪,官禄也享了,没什么放不下的,独独舍不得你妹妹。先前你拿话提点我,我便存心思领她回去,怕只怕我见她娘去,留下她孤零零的没牢靠。我便想着为她寻门亲事,门风正气点的,等我走了也不会欺负她是个孤女。这两年我格外留意,门当户对的或是低点的门户,要么姑婆姊妹多的,要么品性不好的,竟没合适她的。”
林如海感叹他女儿岁数小,不然配贾瑞这样的正好。人品好,又知上进,有大好的仕途,没有姑婆,打灯笼都难找。
贾瑞笑呵呵的点头,不动声色的抹掉额头冷汗,还好,还好……
“要我说,师傅不必拘泥于扬州城,好哥儿多得是。”
“你是说京都?”林如海捋胡子点头,又摇头。京都城自然是精英荟萃,但这样的话女儿嫁的远,没个娘家依靠的。
贾瑞自然明白林如海的意思,笑道:“师傅常教育我要开阔眼界儿,自己怎拘泥起来。妹妹才十一岁,亲事坐定下来要等个四五年嫁人,您老人家趁机跑跑腿,想个办法调职入京,可行的。”
“嗯,有道理。”林如海眼前一亮,夸赞贾瑞聪明。“你有什么人选没有?”
“嗯……我想想,有了,师傅您知道的礼部尚书的长子王宣么?”
“京都城第一才子,名声响当当的。听说向来苛责的太傅南宫烈对他也赞不绝口。”林如海心里一算,愁眉不展。“徒儿,你玩笑为师,王宣已近弱冠,早已娶妻生子。”
“师傅,您别急呢,我没说完,是他的弟弟,王放,现今十三岁。相貌才气和他大哥有几分相似,还有一点最重要,嘴巴不毒。”提起王宣那张嘴,贾瑞就觉得冷汗津津,那真是不一般的毒。以至于有些曾经接触王宣的人们,暗地里形成了同盟,流传出一句话来:王宣一张口,抵过毒药千百种。
林如海点头,他上次进宫面圣时,有幸见过礼部尚书王涛,面容极为和善,举止谈吐不凡。价值的王宣的名气,能教育出天才的父亲定然非等闲,他的其他儿子也当是极为优秀的。他信任贾瑞,相信他推荐的人选定然是好的。只可惜他明日就要回扬州,况且他想攀亲,人家未必想,此事还要从长计划。
“师傅何必着急走呢,难保这两日的事情有变化。”贾瑞笑嘻嘻的劝解,瞧出林如海又留下的意思,只是缺乏延留的借口。后宅的事儿他多少懂些,荣国府的老太太似乎喜欢师傅的女儿,免不得动亲上加亲的心思。看师傅的意思似乎瞧不上宝玉,才把林妹妹往外领,如果公然留下为林妹妹找婆家,老太太那头一准而先拿下了。如果他没计算错的话,这两日宁国府要出大事儿了。师傅孤身一人,年老体衰,他怎的不心疼。忍不住寻个借口留下林如海。
“何事?”
“师傅给我的那个册子被皇上瞧见,赞不绝口呢,我看圣上有重用您的意思,您多留两日,保不齐赶上皇上下旨。也免得来回折腾,耗费精神。”
贾瑞想着法儿的多留林如海几天,连皇上都搬出来,林如海畏惧龙威,也是顾虑到女儿的婚事,草率决定明日不走,先留京等等看。
果然被贾瑞说中,第二日接住荣国府的林如海刚用完早饭,宫里便来人传他。皇上拿着他给贾瑞做的文章,大赞其文采,封林如海为从一品都察院左御史,接替罪臣周进学的官职。一并赐予他府邸,丫鬟仆人等共计三百余。与林如海一遭儿提拔的官员还有十余名,但都是些四五品的,其中还有贾瑞,被封为四品大理寺少卿,即日上任。另外,皇上还任命林如海为今年春试的副主审官,协助主审官南宫烈共同主持今春科举。
贾瑞拿着封官的圣旨愁眉苦脸,皇上他到底什么意思?领旨后他偷偷找叶总官商量私下觐见皇帝一面,怎料叶之南那厮甩脸色给他,骂他忘恩负义,皇上忙得很为由头推却。贾瑞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圣旨的内容他要怎么办?
正慌乱之际,被出殿的林如海抓个正着。林如海正是春风得意时,身后跟着六七个小太监,带着赏赐欲引领林如海进心府。这功夫,进去帮贾瑞求情的叶之南也出来了。不悦的甩着手里拂尘,对贾瑞当头一扫,骂他不是东西。瞧见有外人在,咳两声装正经。
“麻烦二位跟杂家走吧。”
“有劳叶公公。”林如海笑着拱手道。
“咳咳……我便不去了,家中有事。”贾瑞推脱,扭身便跑,被叶之南逮个正着。没想到叶之南这么反应灵巧。贾瑞一直认为,皇帝身边他第二笨,叶之南第一笨。原来,最笨的竟是他。
贾瑞被强拉着来到新赐的‘林府’,光瞧着门口坐着的两头一人多高的大石狮子,气势恢宏的朱漆大门,便估摸出里面是何等繁华的模样。
叶之南挽住贾瑞的胳膊,斜眼问:“贾大人,圣旨里头说什么?”意料之中的不吭气,叶之南也不恼,转而问林如海。“林大人,圣上赐您的宅子虽说是罪臣周进学的,但房子真的是京都城内一顶一的好,那位最好称文人雅士懂得享受的,咱家去过几次,啧啧,真真的风景如画,像是仙人住的。有病的住下能长寿,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宅子是您在扬州府的三倍,大得很,您介意多住一两个人么?”
京城的大宅子都是有数的,特别是当朝为官的,有新近调入赐府邸的,多是曾被抄家闲置下来的房子重新修整的。除非是位列三公或是开国有功的功臣侯王才有资格重新选址新建。但京都城好地方有限,这些人的府邸多数也是在旧宅的基础上扩建的。比如当今太傅南宫烈,他的府邸曾经是前朝枉死忠烈杜大将军的。
林如海刚刚册封,便有现成的宅子可住,自是没什么可说的。再见府内果然如叶总官所说,修葺十分豪华,越加感激圣恩浩荡。要知道他的同窗蒋子兵当年调入京都任职,足足等了两年才有府邸可住。
院内精心修建的亭台楼阁甚至好过皇宫,免不得周进学被刺死,足见其狼子野心。参观完宅子,林如海难掩激动情绪。皇帝似乎对他太过照顾了,这宅子还是好,就是太大了,岂止是他扬州府的三倍,至少大上四五倍。他和黛玉住进这样大的宅子,未免太奢靡。但君王下旨岂能违抗,突然想起昨日去拜访贾瑞,他和祖父仍旧住在五房三舍的旧院子,故而邀请他们和他一同住。贾瑞既已拜他为师,他也算是他的半个父亲,请他来同住也算是情理中的事情。
听了林如海的话,叶之南很满意,斜眼看贾瑞,瞧瞧人家多么识时务。怎料贾瑞摇头不同意,叶之南不高兴了,甩着拂尘往贾瑞脸上扫来扫去。“贾大人认识礼部尚书的长子王宣吧?既然认识怎会不明白朝廷礼度。您即被封为四品大理寺少卿,最次住什么样的府邸,有多少家仆,那是有定数的。现在府邸吃紧,四品以下的京官不赐予府邸。贾大人不住这,怎么,有了新住处?还是说您打算住在原来那破地方,打我们大幽国官员的脸”
贾瑞紧攥手中明黄的圣旨,和师傅住倒没什么,只是师父的女儿黛玉,一旦有心人传出什么话来,侮辱了人家女儿的名声。
林如海见贾瑞不同意,再三询问之下,方明白他顾忌黛玉。贾瑞思虑的不无道理,毕竟他和贾瑞这一层算是远亲,师徒的称呼也是私下的。
“林大人您哪是没瞧瞧您乖徒弟手里的圣旨。皇上和您想一块去了。”叶之南夺过贾瑞手里的圣旨,双手奉上递给林如海。林如海打圣旨一瞧,豁然开朗,拱手冲皇宫方向恭敬赞扬道:“皇上圣明!”
“咱家有事先走了,贾大人那儿麻烦林大人劝劝。”叶之南拉着林如海低声道。临要走,扭头对贾瑞大声喊:“贾大人,好自为之。”
叶之南白眼贾瑞,心里骂他不识抬举。这两日皇上想他魂儿都飞了,也不见他来见皇上一面。每每派去的小太监,汇报说他读书,暂且不见皇上,叶之南便生气。从来都是皇上回绝别人的,这小子仗着皇上仁爱,恃宠而骄。素不知这些日子肃清后宫后,宫里头有眼的没眼的才人宫女们前仆后继的后花园等着‘偶遇’皇上。有个叫贾元春的更甚,趁着伺候皇上笔墨的时候,假意跌倒扑进皇上怀里。那娇滴滴的眼神儿,轻柔柔的笑,连他这个已经不是男人的人瞧着都动心。
贾瑞越加迷糊了,皇上的命他搬迁的圣旨,叶之南的突然刁难,都让他很迷糊。他到底那里做错了?
“有了皇上的圣旨,你尽管搬来,怕什么?你封官是要敲锣打鼓的通报的,连带着我们的师徒关系一遭儿爆出去。皇上承认我们的师徒关系,天下人敢不认?你定是要搬进来的,不然我和你妹妹住偌大的府邸太孤寂了。”林如海不容分说,坐定贾瑞要搬进府。拉着他给他分派院落,数了最大的两个院子给贾瑞。林如海坚定地留下贾瑞,不只是圣旨上的话,师徒情谊,还有他存的小心思。他走了黛玉便没依靠,贾瑞搬进来便不同了,他和黛玉算有兄妹关系。打定主意等贾瑞搬进来后,请两个高僧作证,他要认贾瑞做义子。
在大幽国,义子和养子有本质的不同。义子不必改姓,只是出于喜爱,口头认下的,除非特别赠与,否则不能继承遗产。养子却不同,是要同族同姓过继的,必须改族谱,有遗产可拿的。
忙活了三日,贾瑞和他的祖父贾代儒搬进林府的‘仙人居’,这院子是林府最大的,还有一个‘翠竹苑’贾瑞没敢要,他家人丁少,要不得那么多院子去住。只仙人居这一个院子,就有十二舍房屋,已富余许多。林如海见此,便搬进了翠竹苑。林如海和贾瑞的院子紧挨着前院,隔着碧玉湖,走过三两处房舍,才是黛玉的‘绚春园’,位置稍靠后些,女眷们来往行走也都在后头,没什么事儿不能过桥去前面男人的院子。
林如海认贾瑞作义子后,黛玉和贾瑞稍稍打个照面。贾瑞未敢细瞧,打一眼便人出还是当年那个柔弱的美人,比当年更高更漂亮些,仍旧觉得多呼一口气都怕给吹碎喽。
黛玉倒是对他这个义哥哥印象颇好。也正是他帮忙传信,她今日才能与父亲相见。且说父亲此次进京来看他,亦是托这位哥哥的好心劝说。还有父亲留京的事儿,也是托这位哥哥的提点。黛玉很喜欢有贾瑞这样有福气的哥哥。
安置好黛玉,林如海请了专门的女先生教导黛玉。然有春寒,黛玉常常身子发凉卧床难起,课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上着。有两日黛玉的不足之症发作,吓得林如海整日守在家里不敢出门。黛玉一病,林如海着急,便要寻人诉说,贾瑞便不能安生学习。况且林妹妹的病他也关心着,那般漂亮的美人,若是早早去了,少不得是世间男子的遗憾。贾瑞适时地想起了杜君,因上次去宁国府看病,杜君被尤氏的唐突嫌恶到,便不愿应下贾瑞的再次邀请。贾瑞查点弯断掉他两尺四的腰,方撼动神医来。
杜君把脉后,断症气血不足,大笔一挥,写出一个药引子来。又是四个字,还是贾瑞极不愿见到的四个字。“红枣蜂蜜。”
“又是蜂蜜?千万别和说说必须是全部采自红枣花酿得,不得有参杂什么的话来。”
“正是!”杜君笑眯眯的点头。
“这比白芍还难弄。毕竟白芍是花,用网子罩上还可行,红枣是树!”贾瑞怒,心里想着柔柔弱弱的妹妹哭泣模样,便心疼起来。“给我想别的办法。”
“我刚要说我恰巧有点,既然你让我想别的办法,那我再想想。”杜君笑眯眯的摸索下巴,等着贾瑞求他。
贾瑞无语,伸脚踢杜君,被杜君灵巧的跳开。“给不给?不给我向皇上告你黑状。”
“哟,真吓人,吓得我小心肝乱颤。据我所知,你好像失宠了。”杜君拍手叫好。
失宠……
贾瑞心颤了颤,很讨厌这两字。因为他深深地刺激到他。他不是妃子何谈失宠,再说水泱放过他不正合他意么,他可以娶个夫人过正常生活。
心,颤了又颤。
他承认,他自欺欺自己。
他很介意。
杜君见贾瑞半晌不语,得意的哈哈大笑,总算吓到这小子。趁机好好教育他,免得他以后得志猖狂,告他的黑状。
“你妹妹病入五脏,气血不足由来已久,需慢慢调理三两年方能见效。这药我卖个人情给你,你以后对我稍微好点就成,够兄弟吧?”
“行行,你快开药方。”贾瑞见有戏,连忙点头,为他磨墨。磨了半天,不见杜君动笔,以为他后悔,怒瞪他快点。
“不是我不写,是做法太奇特,写下来,若你找个庸医熬制,白白浪费我的药引。这样吧,你等三日,我做好一月的药量差人给你送来。每日早晚各一颗,清水送服,忌荤腥茶水。”
“好!”贾瑞应下催促杜君快些回去制药。
杜君被推搡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件事,继续嘱咐道:“我瞧你妹妹忧虑过甚,你们这几日好生开导她,整日抑郁沉闷,再好的身子也会憋出病来,更何况她一个弱女——”
“我知道,知道!”贾瑞掩住杜君的嘴巴,免得他说更多,此人只要开口后便永无宁日。
临走前杜君突然问起蓉哥媳妇的近况,贾瑞摇头不知。杜君笑眯眯的点头告辞。“你也该破破财。”
贾瑞嘲笑杜君,装什么半仙。怎料他离开没两个时辰,宁国府那边差人来报丧,秦氏死了。贾瑞方醒悟杜君刚才所言,晚上等林如海归来共同商议奔丧的事儿。林如海刚被晋封要职,又要负责今春的科举,几乎忙得脚不沾地。设路祭的事宜便由贾瑞一手打理。
贾瑞忙岁忙,仍不忘记忙里抽闲,弄些新鲜玩意儿哄黛玉开心。他到有分寸,弄些市井儿有趣儿的小东西,托丫头捎给黛玉,估摸等了三五日没了新鲜劲儿再寻新的。新官上任,置办路祭,哄妹妹开心,三件事贾瑞兼顾的有理有条,夜晚仍有空余时间温书备考。贾瑞正为自己的能力沾沾自喜之时,皇上一个布告打破了他美妙生活的平衡。布告大致内容说今春科举不准在职官员再考,避免名额被重复占用。
一个公告,枉费他半年的努力,贾瑞不甘心。夹紧大腿,气呼呼的进宫寻皇帝理论。正碰见水泱沐浴,如诗如画般的男人躺在水里,紧实的胸膛挂着滴滴水珠。贾瑞嗓子干渴,不小心没忍住,上了龙床,翻云覆雨了一夜。又睡了一白天,晚上水泱回殿继续‘折磨’他。等到了第三日,贾瑞盯着黑眼圈脚底发软的飘忽回家。泪流满面的发誓,以后再也不惹水泱了。禁欲,对水泱来说,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秦氏出殡那日,林如海和贾瑞一同前往路祭,贾瑞险些被宁国府的阵仗震住。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两侧各大王爷郡王朝廷大员设的路祭,更有北静王亲自送行。贾瑞一度怀疑宁国府死的不是续娶的媳妇,而是老太爷。这超乎规定的送葬规模是显摆给众人瞧宁国府的富贵,还是明晃晃的告诉大家珍老爷很喜欢他这个娇媚媳妇。在众人眼里,大概两者兼而有之。贾瑞听说些风言风语,本是不信的,今儿瞧这架势,倒有些怀疑了。贾瑞瞧着走在前头表情哀而不伤的贾蓉,生在所谓的富贵人家,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儿子的妻子与老子共用。头顶大大的绿帽子是他老子给带的,想发火没处泄去。贾瑞突然觉得贾蓉颇为可怜,心中释怀,他毕竟是叔叔辈的,以后得饶人处且饶人。再说荣宁二府已被皇帝盯上,气数快尽了。
皇上下旨命他搬入林如海府邸,贾瑞便猜测出水泱的用意。他是在拉他远离贾家。林如海是外戚,且妻子已亡,和贾家没什么牵连。水泱一定斟酌很久,才会安排他和林如海一起。
贾瑞毕竟是贾家人,他最不希望瞧见他们贾氏一族灭忙。正以为内他曾经混沌过,落下不得好死的狭长,他看不惯宗族子弟们不学无术,整日只顾着吃喝嫖赌。曾隐晦的向组长贾珍提及此事,珍老爷不动声色的把责任推到他祖父身上,隐晦的骂他多管闲事。贾瑞吃过哑巴亏,不想再管。但危机来临,最为贾家人他有义务尽一份力。
珍老爷他指不上,赦老爷也是个不务正业的,政老爷在老太太那儿有些威信,素日听说他最为正直的。丧礼后,贾瑞寻机会凑到贾政身边,委婉的告知皇帝着手整治大家族。贾政闻言连连惊叹,许诺回去定命全府人谨言慎行。
贾瑞信以为真,乐呵呵的告辞。怎料没每两日,便有铁槛寺的主事来访林如海。林如海自然不在家,贾瑞接待他。主事告知荣国府琏二奶奶弄权,不知如何处理,请监察御史定夺。按理说监察御史负责检查各部官员的行事准则,没有负责断案这一说。主事来访,摆明了是听说林如海和荣国府的关系,来卖好的。
贾瑞对王熙凤弄权的事儿气恼,更对贾政气恼。显然他把他的话作耳旁风,压根没管后宅的事儿,反倒愈演愈烈,这般下去,荣宁二府被抄家的日子不远了。贾瑞气得赶走主事,要他自己处理,此事与御史沾不得半点关系。
主事偷鸡不成蚀把米,懊恼回府,正碰上琏二奶奶差人来送钱。主事乐呵的应下,峰回路转,既然得不到势,得钱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