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和珅回京
三年之中,准葛尔丹的内斗在君夜推波助澜之下进行的如火如荼,正是趁你病,要你命。君夜见准葛尔丹已是疲软,攻伐时机已到,便下旨大军攻伐准葛尔丹。海兰察被君夜任命参将随阿桂大军一同出征。而后宫之中,瑞昭妃再生一女为皇五女赐名和惜格格,被君夜进封为瑞昭贵妃。而令嫔所出十阿哥,君夜虽不曾过闻,但是令嫔因与娴皇贵妃联了手,每月也总有一两日侍寝,也再得一女为皇六女,并无赐名,令嫔亦被进为令妃。
君夜独自站在太庙之中良久,看着爱新觉罗一族历代皇帝的排位,君夜脸上无喜无悲。
“和亲王,您怎么来了?”
“高公公,皇兄还在太庙内么?”
“是啊,都进去两个时辰了,还不见出来。”
弘昼沉吟半晌,整整了衣冠躬身道:“臣弟叩见皇兄。”
门内传出声音:“五弟么,进来吧。”
弘昼进入后给列祖列宗磕完头后起身说:“皇兄何故在此多时?”
“五弟,皇阿玛为了大清呕心沥血,最后更是……,我不想让皇阿玛失望。”
“皇兄,您一直做的很好,大清在皇兄手上日益富强,几年来,因为皇兄你开辟文学馆更让天下士子归心于我大清,皇阿玛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的。”
“五弟,新疆准格尔部很快就要被剿灭,朕要亲平西藏。”
“什么?”弘昼激动的抓住君夜的胳膊:“四哥你要御驾亲征?”
“是亲征,而非御驾。”
弘昼愣愣的看着君夜:“什么意思?”
“新疆平定在即,朕欲让阿桂转向西藏,朕会亲率紫卫前往西藏。”
“皇兄,区区西藏,阿桂他们要灭不过弹指,您何必非要亲身冒险?难道您不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么?”
“五弟,西藏是不需要朕亲自前去,朕也没打算对西藏行绝户之策,沙俄的眼睛无时不在看着着新疆西藏。朕要彻底威慑,何况五弟这也不会是朕唯一一次出征。”
弘昼闻言更是心急:“皇兄,诸皇子年幼堪为重任者更是没有,你若有万一大清要如何?
“若朕因此而亡,则天不佑大清,大清便听天由命。左不过改朝换代,生灵涂炭而已。”
听着君夜如此淡漠不负责任的话,弘昼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狠狠的白了君夜一眼:“皇兄说话越发不忌讳了,那如果皇兄离京那朝政怎么办?大臣们您又怎么说服?”
“由你监国,放心,朕会让人陪你的。至于朝臣,朕之决定容不得他们来质疑。五弟,我们不能将大清的隐忧留给后代子孙,保的了一时是一时。”
弘昼苦笑:“皇兄既以已决,臣弟唯有赞同,但是臣弟可不想去面对朝中大臣的炮轰。”
君夜闻言笑着拍拍弘昼的肩膀:“放心,自有人替你分忧。如今皇阿玛的血脉只余你我,这大清,皇阿玛寄予了多少理想和期盼,作为儿子,我们也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不是?”
弘昼肃穆的跪下对着雍正的牌位磕了三个头:“皇阿玛,儿臣定会好生辅佐皇兄,让大清更加繁华强盛。”
君夜握住弘昼的手,双眼真挚坚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弘昼回握住君夜的手,亦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君夜与弘昼回到养心殿,便看见一个小包子朝君夜跑来:“永瑜给皇阿玛请安,给五叔请安。”君夜顺手将小包子抄起抱在怀中。
“永瑜几日不见又胖了不少啊。”说罢便要伸手去捏永瑜的包子脸。
永瑜躲了开来:“五叔讨厌,每次都要捏脸。”
弘昼闻言哈哈笑了起来。君夜揉了揉永瑜的脑袋:“瑜儿,今日的功课可做完了?”
“皇阿玛,瑜儿做完了。”
“那便去玩吧,莫要淘气。”说完便放下了永瑜。
弘昼看着永瑜退下感叹的道:“皇兄,永瑜这孩子很聪明啊。”
“他自然是聪明的,若非资质很好,朕也不会亲自去教养了。”
“不过皇兄,您将永瑜养在身边,朝上后宫……何况皇玛法那时……”
语未尽,然君夜以会其意:“朕非圣祖,永瑜也非那时的废太子,朕自有分寸。”
弘昼闻言心里明白皇兄自有成算便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而且永瑜那小包子的确聪慧皇兄也教养有方,既不娇惯蛮横,而且进退有据,虽是稚龄却也容不得他人小觑。
君夜扔了一卷明黄卷轴给了高无庸:“八百里加急送于和珅。”
“嗻,奴才这就去。”
和珅这三年作为大清的权位最重的封疆大吏却并不清闲,军政洋务皆由和珅处置,幸而和珅能力非凡,手段又多又狠,在加上皇帝给予的信任,也只在初期之时受到了些阻碍。
和珅握着紫玉龙佩眼中是深深的思念:君夜……君夜……你可还好……
刘全在门外说:“爷,圣旨到了,您快去接旨。”
和珅眼中滑过一瞬流光,终于要见到你了么?
正厅之中传旨太监见和珅走来暗赞一声好风华:“和大人,圣旨到,请接旨”
“奴才和珅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两广总督和珅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不负朕望。今加封为少师,文渊阁大学时,领侍卫内大臣,入军机处,兼任吏部尚书,钦此。”
“奴才和珅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和大人,您准备何时回京?”
“公公,等和某交代完公务便即刻上京。”
“如此,那奴才便先行回京复命了。”
“公公走好”
“奴才恭喜爷,贺喜爷。”
和珅脸上带着万年不变的温润笑意但声音中却透着一丝急切:“刘全回府告知夫人,令她替爷打点行装,爷交割完毕就回京。”
“奴才这便回府告知夫人。”
和珅在府衙通宵安排交接了政务,索性和珅之下的官员本也是按分工而做,交接起来也并不繁琐。隔日中午和珅交代妥当后便回了府中,冯氏匆匆而来:“见过夫君”
“夫人,行装可替我打点妥了?”
“已经收拾好了,夫君何必如此着急回京?何必等个几日与妾身和阿德一起回去?”
“不必了,你和阿德可以慢行回京,我也正好先行回京打点府邸。阿德年幼也经不起赶路。”说完也不去看冯氏径自让刘全那了行装,便出了府策马而去。
冯氏来到丰绅殷德处,看着自己和和珅唯一的儿子,想到当日丰绅殷德降世之时和珅眼中并无什么喜悦之情,甚至有一瞬间自己从和珅的眼中看到了一闪即逝的冷光。自从生下阿德之后,虽然对自己一如既往,但是却在也不曾碰过自己,更脸色黯然:便是连你唯一的血脉你也不愿多看一眼么?究竟是什么人遮了你的眼蒙了你的心?
和珅连日赶路并不曾好生休息过,连马都跑死了一匹。刚进京城和珅便想进宫,刘全赶忙拦了下来:“我的爷啊,您就算在心急好歹也得先回府梳洗一下啊,你这样哪能进宫见皇上啊?”
和珅低头看了看自己苦笑道:“原是我糊涂了,赶紧回府梳洗更衣。”
养心殿外,高无庸错愕的看着和珅:“和大人,你怎么那么快回来了?”传旨的太监都还没回来呢……和大人您到底有多心急啊?
“高公公别来无恙否?”
“哎哟,拖和大人之福,奴才身体很好,奴才这就帮您进去通报。”
“那便有劳高公公了。”
“皇上,和大人求见。”
“和大人?”
“回皇上,是和珅和大人”
君夜诧异的道:“怎么这么快就回京了?传旨太监回京了?”
这正是和大人神奇的地方:“回禀皇上,传旨太监还未回宫复命。”
君夜挑眉:“他竟来的这么快?传进来”
高无庸腹诽:想皇上您想的呗……“嗻”
和珅垂着眼帘进到东暖阁跪下请安:“奴才和珅,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
君夜将和珅扶起,入眼便是和珅掩也掩不住的倦容,眼下乌青更是浓。君夜笑着打趣道:“和大人如此赶路回京,不知道的还以为京中有和大人的心上之人在等着你呢。”
“皇上说笑了,奴才只是心系皇上,便心急了点。”
“好了好了,朕还不知你么?朕又没催促你,好歹在外做了三年封疆大吏怎的还如此不稳?”说罢便把人推到软榻上:“朕看你如此倦容想来也不曾休息过,先睡会再说吧。”也不让和珅拒绝:“高无庸,让人来伺候和珅休息会。”
“奴才谢皇上体恤。”
君夜摆摆手:“你为朕在两广操劳,朕也没什么可表心意的,今日你便好生在此休息,权当朕一片心意了,等你醒了朕在与你叙旧。”
“奴才谢皇上隆恩。”
和珅在宫女伺候之下上了软榻,不知是因为连日赶路太过疲累还是因为心爱之人正在身侧,总之很快就毫无障碍的熟睡过去了。(乱入:吾坚决认为是累的!)
君夜独自站在太庙之中良久,看着爱新觉罗一族历代皇帝的排位,君夜脸上无喜无悲。
“和亲王,您怎么来了?”
“高公公,皇兄还在太庙内么?”
“是啊,都进去两个时辰了,还不见出来。”
弘昼沉吟半晌,整整了衣冠躬身道:“臣弟叩见皇兄。”
门内传出声音:“五弟么,进来吧。”
弘昼进入后给列祖列宗磕完头后起身说:“皇兄何故在此多时?”
“五弟,皇阿玛为了大清呕心沥血,最后更是……,我不想让皇阿玛失望。”
“皇兄,您一直做的很好,大清在皇兄手上日益富强,几年来,因为皇兄你开辟文学馆更让天下士子归心于我大清,皇阿玛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的。”
“五弟,新疆准格尔部很快就要被剿灭,朕要亲平西藏。”
“什么?”弘昼激动的抓住君夜的胳膊:“四哥你要御驾亲征?”
“是亲征,而非御驾。”
弘昼愣愣的看着君夜:“什么意思?”
“新疆平定在即,朕欲让阿桂转向西藏,朕会亲率紫卫前往西藏。”
“皇兄,区区西藏,阿桂他们要灭不过弹指,您何必非要亲身冒险?难道您不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么?”
“五弟,西藏是不需要朕亲自前去,朕也没打算对西藏行绝户之策,沙俄的眼睛无时不在看着着新疆西藏。朕要彻底威慑,何况五弟这也不会是朕唯一一次出征。”
弘昼闻言更是心急:“皇兄,诸皇子年幼堪为重任者更是没有,你若有万一大清要如何?
“若朕因此而亡,则天不佑大清,大清便听天由命。左不过改朝换代,生灵涂炭而已。”
听着君夜如此淡漠不负责任的话,弘昼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狠狠的白了君夜一眼:“皇兄说话越发不忌讳了,那如果皇兄离京那朝政怎么办?大臣们您又怎么说服?”
“由你监国,放心,朕会让人陪你的。至于朝臣,朕之决定容不得他们来质疑。五弟,我们不能将大清的隐忧留给后代子孙,保的了一时是一时。”
弘昼苦笑:“皇兄既以已决,臣弟唯有赞同,但是臣弟可不想去面对朝中大臣的炮轰。”
君夜闻言笑着拍拍弘昼的肩膀:“放心,自有人替你分忧。如今皇阿玛的血脉只余你我,这大清,皇阿玛寄予了多少理想和期盼,作为儿子,我们也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不是?”
弘昼肃穆的跪下对着雍正的牌位磕了三个头:“皇阿玛,儿臣定会好生辅佐皇兄,让大清更加繁华强盛。”
君夜握住弘昼的手,双眼真挚坚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弘昼回握住君夜的手,亦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君夜与弘昼回到养心殿,便看见一个小包子朝君夜跑来:“永瑜给皇阿玛请安,给五叔请安。”君夜顺手将小包子抄起抱在怀中。
“永瑜几日不见又胖了不少啊。”说罢便要伸手去捏永瑜的包子脸。
永瑜躲了开来:“五叔讨厌,每次都要捏脸。”
弘昼闻言哈哈笑了起来。君夜揉了揉永瑜的脑袋:“瑜儿,今日的功课可做完了?”
“皇阿玛,瑜儿做完了。”
“那便去玩吧,莫要淘气。”说完便放下了永瑜。
弘昼看着永瑜退下感叹的道:“皇兄,永瑜这孩子很聪明啊。”
“他自然是聪明的,若非资质很好,朕也不会亲自去教养了。”
“不过皇兄,您将永瑜养在身边,朝上后宫……何况皇玛法那时……”
语未尽,然君夜以会其意:“朕非圣祖,永瑜也非那时的废太子,朕自有分寸。”
弘昼闻言心里明白皇兄自有成算便也不在纠结这个问题。而且永瑜那小包子的确聪慧皇兄也教养有方,既不娇惯蛮横,而且进退有据,虽是稚龄却也容不得他人小觑。
君夜扔了一卷明黄卷轴给了高无庸:“八百里加急送于和珅。”
“嗻,奴才这就去。”
和珅这三年作为大清的权位最重的封疆大吏却并不清闲,军政洋务皆由和珅处置,幸而和珅能力非凡,手段又多又狠,在加上皇帝给予的信任,也只在初期之时受到了些阻碍。
和珅握着紫玉龙佩眼中是深深的思念:君夜……君夜……你可还好……
刘全在门外说:“爷,圣旨到了,您快去接旨。”
和珅眼中滑过一瞬流光,终于要见到你了么?
正厅之中传旨太监见和珅走来暗赞一声好风华:“和大人,圣旨到,请接旨”
“奴才和珅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两广总督和珅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不负朕望。今加封为少师,文渊阁大学时,领侍卫内大臣,入军机处,兼任吏部尚书,钦此。”
“奴才和珅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和大人,您准备何时回京?”
“公公,等和某交代完公务便即刻上京。”
“如此,那奴才便先行回京复命了。”
“公公走好”
“奴才恭喜爷,贺喜爷。”
和珅脸上带着万年不变的温润笑意但声音中却透着一丝急切:“刘全回府告知夫人,令她替爷打点行装,爷交割完毕就回京。”
“奴才这便回府告知夫人。”
和珅在府衙通宵安排交接了政务,索性和珅之下的官员本也是按分工而做,交接起来也并不繁琐。隔日中午和珅交代妥当后便回了府中,冯氏匆匆而来:“见过夫君”
“夫人,行装可替我打点妥了?”
“已经收拾好了,夫君何必如此着急回京?何必等个几日与妾身和阿德一起回去?”
“不必了,你和阿德可以慢行回京,我也正好先行回京打点府邸。阿德年幼也经不起赶路。”说完也不去看冯氏径自让刘全那了行装,便出了府策马而去。
冯氏来到丰绅殷德处,看着自己和和珅唯一的儿子,想到当日丰绅殷德降世之时和珅眼中并无什么喜悦之情,甚至有一瞬间自己从和珅的眼中看到了一闪即逝的冷光。自从生下阿德之后,虽然对自己一如既往,但是却在也不曾碰过自己,更脸色黯然:便是连你唯一的血脉你也不愿多看一眼么?究竟是什么人遮了你的眼蒙了你的心?
和珅连日赶路并不曾好生休息过,连马都跑死了一匹。刚进京城和珅便想进宫,刘全赶忙拦了下来:“我的爷啊,您就算在心急好歹也得先回府梳洗一下啊,你这样哪能进宫见皇上啊?”
和珅低头看了看自己苦笑道:“原是我糊涂了,赶紧回府梳洗更衣。”
养心殿外,高无庸错愕的看着和珅:“和大人,你怎么那么快回来了?”传旨的太监都还没回来呢……和大人您到底有多心急啊?
“高公公别来无恙否?”
“哎哟,拖和大人之福,奴才身体很好,奴才这就帮您进去通报。”
“那便有劳高公公了。”
“皇上,和大人求见。”
“和大人?”
“回皇上,是和珅和大人”
君夜诧异的道:“怎么这么快就回京了?传旨太监回京了?”
这正是和大人神奇的地方:“回禀皇上,传旨太监还未回宫复命。”
君夜挑眉:“他竟来的这么快?传进来”
高无庸腹诽:想皇上您想的呗……“嗻”
和珅垂着眼帘进到东暖阁跪下请安:“奴才和珅,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
君夜将和珅扶起,入眼便是和珅掩也掩不住的倦容,眼下乌青更是浓。君夜笑着打趣道:“和大人如此赶路回京,不知道的还以为京中有和大人的心上之人在等着你呢。”
“皇上说笑了,奴才只是心系皇上,便心急了点。”
“好了好了,朕还不知你么?朕又没催促你,好歹在外做了三年封疆大吏怎的还如此不稳?”说罢便把人推到软榻上:“朕看你如此倦容想来也不曾休息过,先睡会再说吧。”也不让和珅拒绝:“高无庸,让人来伺候和珅休息会。”
“奴才谢皇上体恤。”
君夜摆摆手:“你为朕在两广操劳,朕也没什么可表心意的,今日你便好生在此休息,权当朕一片心意了,等你醒了朕在与你叙旧。”
“奴才谢皇上隆恩。”
和珅在宫女伺候之下上了软榻,不知是因为连日赶路太过疲累还是因为心爱之人正在身侧,总之很快就毫无障碍的熟睡过去了。(乱入:吾坚决认为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