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美人救英雄(6)
下午三时过后,一辆黄包车停靠在祥和旅店门前。
在老板娘的引领下,方淑芝匆匆推开二楼201客房。
听方淑芝说,安藤已经表态,明天一定放人。
送走方淑芝,山子独自来到帐房,先把营救情况通报给李站长,又向李站长突发奇问,县城里能否找到会日语的人。
作为地下工作者,李站长当然明白山子的意图,赶紧把媳妇喊过来。
李站长的媳妇名叫马晓月,时年整整三十岁,正式职业担任峤南县地下交通站副站长兼报务员。
听罢事由,马晓月说——
有位同学从开元中学当教师,前不久去“雅艺”书画店买字画,正赶上女老板与一位日本军官交谈,满口都是流利的日本话。
得知这一信息,山子急不可待,要求马晓月立刻带他去书画店。
可是马晓月又说——
听同学说,书画店老板名叫鲍玉莲,她的大伯从开元中学当校长,沾大伯的光,鲍玉莲占用一栋教师住宅,平日里很少去书画店。
又在马晓月同学的引领下,山子从开元中学住宅区见到鲍玉莲。
从面容上看,鲍玉莲的年龄与马晓月差不多,而实际年龄二十九岁。
当马晓月说明来意,鲍玉莲不但询问山子为什么学日语,而且还问及工作单位与家庭住址。
不仅如此,鲍玉莲特别强调,所有问题必须如实回答,并通过登门验证后,方可决定是否授课。
山子也存戒心,所以报出“王子凯”的真实姓名后,接着说,本人专做粮食生意,通过朋友介绍,想和日本人打交道,为了方便交流,这次来旅店住宿时,方才找老板娘打听懂日语的人。
鲍玉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山子家住何处。
山子如实回答:“河涯村。”
一听“河涯村”三个字,鲍玉莲暗自吃了一惊,随即要求山子把去河涯村的具体时间确定下来。
山子问鲍玉莲何时有空,鲍玉莲却说,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都行。
山子虽没明确具体时间,但保证最迟不超过明天和后天,并许诺每天支付两块大洋作酬薪。
谁知听罢山子的许诺,鲍玉莲扑哧一下笑出声,搞得山子如同丈二和尚,咋也摸不着头和脑。
回到祥和旅店,山子又和小刘搭一辆黄包车,直奔城南哨卡驶去,车夫不是别人,而是交通站的地下交通员。
通过城南哨卡,黄包车左转拐弯,沿临水至岚县公路往东行驶,行至温泉村头,黄包车嘎然刹住车轮。
站在村头的石桥上往北看,宽约十几米的温泉河纵贯南北,距离敌营院墙只有三十余米,清悠悠的河水淙淙流淌,让人禁不住心旷神怡。
依托这一天然“屏障”,整个县城东面没有原始城墙,只在日军驻扎后才用青砖垒一道院墙,并在院墙外河西岸架设一道铁丝网。
再看小河东岸,尽是一片荒芜的湿地,湿地里杂草莚蔓,野花烂漫,三三两两的牧童一边放羊,一边戏耍取闹,煞是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
然而此时只有天知道,此处正是山子第二个侦察目标,几天后的深夜,这里的河水居然被鲜血染红,这里的花草居然被硝烟熏黑。
在老板娘的引领下,方淑芝匆匆推开二楼201客房。
听方淑芝说,安藤已经表态,明天一定放人。
送走方淑芝,山子独自来到帐房,先把营救情况通报给李站长,又向李站长突发奇问,县城里能否找到会日语的人。
作为地下工作者,李站长当然明白山子的意图,赶紧把媳妇喊过来。
李站长的媳妇名叫马晓月,时年整整三十岁,正式职业担任峤南县地下交通站副站长兼报务员。
听罢事由,马晓月说——
有位同学从开元中学当教师,前不久去“雅艺”书画店买字画,正赶上女老板与一位日本军官交谈,满口都是流利的日本话。
得知这一信息,山子急不可待,要求马晓月立刻带他去书画店。
可是马晓月又说——
听同学说,书画店老板名叫鲍玉莲,她的大伯从开元中学当校长,沾大伯的光,鲍玉莲占用一栋教师住宅,平日里很少去书画店。
又在马晓月同学的引领下,山子从开元中学住宅区见到鲍玉莲。
从面容上看,鲍玉莲的年龄与马晓月差不多,而实际年龄二十九岁。
当马晓月说明来意,鲍玉莲不但询问山子为什么学日语,而且还问及工作单位与家庭住址。
不仅如此,鲍玉莲特别强调,所有问题必须如实回答,并通过登门验证后,方可决定是否授课。
山子也存戒心,所以报出“王子凯”的真实姓名后,接着说,本人专做粮食生意,通过朋友介绍,想和日本人打交道,为了方便交流,这次来旅店住宿时,方才找老板娘打听懂日语的人。
鲍玉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山子家住何处。
山子如实回答:“河涯村。”
一听“河涯村”三个字,鲍玉莲暗自吃了一惊,随即要求山子把去河涯村的具体时间确定下来。
山子问鲍玉莲何时有空,鲍玉莲却说,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都行。
山子虽没明确具体时间,但保证最迟不超过明天和后天,并许诺每天支付两块大洋作酬薪。
谁知听罢山子的许诺,鲍玉莲扑哧一下笑出声,搞得山子如同丈二和尚,咋也摸不着头和脑。
回到祥和旅店,山子又和小刘搭一辆黄包车,直奔城南哨卡驶去,车夫不是别人,而是交通站的地下交通员。
通过城南哨卡,黄包车左转拐弯,沿临水至岚县公路往东行驶,行至温泉村头,黄包车嘎然刹住车轮。
站在村头的石桥上往北看,宽约十几米的温泉河纵贯南北,距离敌营院墙只有三十余米,清悠悠的河水淙淙流淌,让人禁不住心旷神怡。
依托这一天然“屏障”,整个县城东面没有原始城墙,只在日军驻扎后才用青砖垒一道院墙,并在院墙外河西岸架设一道铁丝网。
再看小河东岸,尽是一片荒芜的湿地,湿地里杂草莚蔓,野花烂漫,三三两两的牧童一边放羊,一边戏耍取闹,煞是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
然而此时只有天知道,此处正是山子第二个侦察目标,几天后的深夜,这里的河水居然被鲜血染红,这里的花草居然被硝烟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