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税赋之争二
漫漫人类史,关系到所有人利益,更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税赋公平过吗?答案是,从未公平过!并且,过去、现在,未来,也都永远不会公平!
世界上从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税赋也是如此,事实上并没有必要要求所有人纳一样的税赋,只要大致公平便好了,只是,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平民百姓与利益集团之间连大致的公平也不存在,而越来越悬殊的税赋负担,以及由此导致的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则是绝大多数国家灭亡的原因。
为什么皇帝不用纳税?为什么王侯将相不用纳税?为什么举人、秀才不纳捐、免赋税?为什么把自家田地挂在各色老爷名下,自己主动去做权贵们的奴才,才能免除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
许许多多无解的为什么压垮了平民百姓的腰,让富农变成中农,中农变成贫民、佃户,而贫民佃户最后沦落为贼!
通读历史,杨刚以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国家要想不产生内乱,老百姓不揭竿而起,不爆发这样那样的革命,就一定要让百姓们有饭吃,就一定要让支撑国家运转的税赋不落到百姓头上,一旦一个国家的权贵集团垄断了大多数利益,而税赋负担却全数压在人民身上,那么这个国家势必会灭亡!
所以后世天朝不分贫贱的利息税在杨刚看来就是百分之百的恶税,公务员与普通人日益扩大的收入与福利差距是国家安定的极大隐患,拥有各种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的国企与饱受非难、生存日艰的民企则明明白白证实一个国家距离深渊越来越近!
不过,穿越到大明末世的杨刚已经不需要担心诸多曾经令自己挠头的问题了,养老、医疗、安居都不再是问题,而刨除这些,最重要的是杨刚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心目中完美的制度。
只是,这个制度打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激烈的反对,而反对者正是杨刚现世最亲近的血亲。
看着神情激动、愤愤不平的杨长盛,杨刚不由得心中苦笑,这样的结果并非没有预料到,事实上当初颜越、莫言刚刚听杨刚描绘心目中理想的税赋制度时,也曾激烈反对过,但是杨刚手下两个最重要文士、智囊并非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提出反对,而是从新税赋制度将会面对的巨大阻力出发,不敢给予杨刚支持。
士人与贵族不应徭役、不纳赋税已经持续了千百年,所有人,包括深深不平的百姓都接受了明显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名言不能说百分百和秀才享有的特权有关,但肯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杨刚要做出巨大变革,可想而知会遭遇怎样的阻力。
“李自成残暴滥杀,威逼士绅官宦,不过是丢失民心而已,可大人欲行的税赋革新,却是要和天下人为敌啊!”
颜越如是说到,满是疑虑的眼神让杨刚记忆深刻,不管是面对天灾还是兵祸,这位上了年纪的智者从未表露出过任何畏惧,可是听到杨刚的税赋革新之法,颜越却破天荒露出了一丝惧色!
为此杨刚曾经很是犹豫、动摇,怀疑自己是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太过莽撞了,可是久久思索之后,杨刚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颜老头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可是仅仅改朝换代能做到这一切吗?不可能的!要想让天下长久太平,人民久享安乐,就必须改革税赋制度!
杨刚不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从没想过做什么千古留名的大事业,可是如果认准了道理,却百折不回,绝对不会动摇!
难就难罢,总要有人去做,我现在手握兵权,在关中说一不二,三秦士绅莫不心惊胆战,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不能革新税赋,那便只有等几百年后列强来强制使中国维新了,而那样的代价………………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杨长盛,本官好意提前告诉你,让你先有个准备,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冷冷看了亲大伯一眼,杨刚慢慢说到,主意拿定,杨刚便端出官威,一挥手,竟是命亲兵将杨长盛赶出县衙。
杨长盛呆呆站在县衙外,久久不言不语,失魂落魄,心里只是反复闪过一个念头。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二弟的孽子真真翻脸无情,六亲不认啊!这这这,我杨家千顷良田,得纳多少税赋啊!”
杨长盛异样之状一早被众多关中士绅豪族看在眼里,有心人略一打听,也变了脸色,甘陕总督杨刚杨大人要革新税赋之政,无论有无功名,是否官宦世家,都要按田亩缴纳税赋!
关中缙绅富室,少者有三五万亩田地,多者十几万、几十万,至于皇亲国戚,几百万亩的都是等闲,例如天启皇帝时,明熹宗下令拨给桂、惠、瑞三王和遂平、宁国二公主的庄田,少者七八十万亩,多者三百万亩,以至于各州县已至无田可拨,还勒令各地人民分摊银租,叫作“无地之租”…………要按杨刚新政,士绅豪族、皇亲国戚们得掏出多少银子,出多大血!
而且杨刚新政还不仅仅如此,不光是要以田亩征收赋税,商铺、手工、航运,诸般百业,但凡赚钱的行当统统都要缴税,绝不会理会这些行当的主人是谁!
所以消息一传开,立刻引发一阵骚乱,人人破口大骂,恨不得冲进县衙,和贪婪如饕餮一般的大恶霸杨刚拼了,要不是早有大队胜捷军士兵围在四周,并且杨刚凶名在外,方世恩举族之祸尚在眼前,只怕潼关便要闹出一场乱事来。
这独夫国贼!该千刀万剐的丘八混账!我等真真恨不得噬其骨肉!
潼关之中,无数士绅豪族心中大骂,恶狠狠地诅咒甘陕总督杨刚,杨刚身在县衙之内,连打几个喷嚏,丝毫不以为意,传下将令,第二天要大会关中豪族。
事情是早已安排好的,到了第二日,杨刚直奔一处军营校场,校场内安置了无数桌椅,上置酒菜佳肴,而赶赴潼关的士绅豪族早早等待在校场里,人人脸色难看,没有一个人有心情吃吃喝喝。
一入校场,杨刚便将所有一切尽收眼底,遥遥看了先到一步的颜越、莫言一眼,再看一眼同样参与大会,个个顶盔掼甲的麾下将官,杨刚暗自冷笑一下,举步上了点将台。
“杨刚不才,为挽天倾,拯救社稷黎民,厚颜添居甘陕总督高位,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此邀请关中群英共商国事…………”
立于点将台上,杨刚大声说到,台下静寂无比,人人竖起耳朵,果不其然听到了早已知晓的内容。
“为剿灭流贼,驱逐满清鞑子,复我汉家山河,本官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决计实施新政,自今日起,不论官民士子,一体依大明律缴纳税赋!”
杨刚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话一出口,杨刚双目缓缓扫过场中众人,暗自希望不要有人跳出来作梗,可是,杨刚失望了。
“杨刚!大明律哪一条哪一款说有功名圣人子弟要纳税纳赋了!太祖皇帝又何时勒索过官宦!哼,杨刚,你倒行逆施,目无礼法,撺谋私利,自命朝廷命官,如今又威逼勒索天下人,你你你,其心可诛!”
激烈的呵斥声传来,就见一个长发长须、道装打扮的中年人昂然而立,激愤之状,真真慷慨激昂,瞧见杨刚盯住自己,中年人依然不惧,却是一副准备慷慨就义的模样。
世界上从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税赋也是如此,事实上并没有必要要求所有人纳一样的税赋,只要大致公平便好了,只是,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平民百姓与利益集团之间连大致的公平也不存在,而越来越悬殊的税赋负担,以及由此导致的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则是绝大多数国家灭亡的原因。
为什么皇帝不用纳税?为什么王侯将相不用纳税?为什么举人、秀才不纳捐、免赋税?为什么把自家田地挂在各色老爷名下,自己主动去做权贵们的奴才,才能免除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
许许多多无解的为什么压垮了平民百姓的腰,让富农变成中农,中农变成贫民、佃户,而贫民佃户最后沦落为贼!
通读历史,杨刚以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国家要想不产生内乱,老百姓不揭竿而起,不爆发这样那样的革命,就一定要让百姓们有饭吃,就一定要让支撑国家运转的税赋不落到百姓头上,一旦一个国家的权贵集团垄断了大多数利益,而税赋负担却全数压在人民身上,那么这个国家势必会灭亡!
所以后世天朝不分贫贱的利息税在杨刚看来就是百分之百的恶税,公务员与普通人日益扩大的收入与福利差距是国家安定的极大隐患,拥有各种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的国企与饱受非难、生存日艰的民企则明明白白证实一个国家距离深渊越来越近!
不过,穿越到大明末世的杨刚已经不需要担心诸多曾经令自己挠头的问题了,养老、医疗、安居都不再是问题,而刨除这些,最重要的是杨刚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心目中完美的制度。
只是,这个制度打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激烈的反对,而反对者正是杨刚现世最亲近的血亲。
看着神情激动、愤愤不平的杨长盛,杨刚不由得心中苦笑,这样的结果并非没有预料到,事实上当初颜越、莫言刚刚听杨刚描绘心目中理想的税赋制度时,也曾激烈反对过,但是杨刚手下两个最重要文士、智囊并非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提出反对,而是从新税赋制度将会面对的巨大阻力出发,不敢给予杨刚支持。
士人与贵族不应徭役、不纳赋税已经持续了千百年,所有人,包括深深不平的百姓都接受了明显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名言不能说百分百和秀才享有的特权有关,但肯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杨刚要做出巨大变革,可想而知会遭遇怎样的阻力。
“李自成残暴滥杀,威逼士绅官宦,不过是丢失民心而已,可大人欲行的税赋革新,却是要和天下人为敌啊!”
颜越如是说到,满是疑虑的眼神让杨刚记忆深刻,不管是面对天灾还是兵祸,这位上了年纪的智者从未表露出过任何畏惧,可是听到杨刚的税赋革新之法,颜越却破天荒露出了一丝惧色!
为此杨刚曾经很是犹豫、动摇,怀疑自己是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太过莽撞了,可是久久思索之后,杨刚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颜老头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可是仅仅改朝换代能做到这一切吗?不可能的!要想让天下长久太平,人民久享安乐,就必须改革税赋制度!
杨刚不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从没想过做什么千古留名的大事业,可是如果认准了道理,却百折不回,绝对不会动摇!
难就难罢,总要有人去做,我现在手握兵权,在关中说一不二,三秦士绅莫不心惊胆战,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不能革新税赋,那便只有等几百年后列强来强制使中国维新了,而那样的代价………………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杨长盛,本官好意提前告诉你,让你先有个准备,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冷冷看了亲大伯一眼,杨刚慢慢说到,主意拿定,杨刚便端出官威,一挥手,竟是命亲兵将杨长盛赶出县衙。
杨长盛呆呆站在县衙外,久久不言不语,失魂落魄,心里只是反复闪过一个念头。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二弟的孽子真真翻脸无情,六亲不认啊!这这这,我杨家千顷良田,得纳多少税赋啊!”
杨长盛异样之状一早被众多关中士绅豪族看在眼里,有心人略一打听,也变了脸色,甘陕总督杨刚杨大人要革新税赋之政,无论有无功名,是否官宦世家,都要按田亩缴纳税赋!
关中缙绅富室,少者有三五万亩田地,多者十几万、几十万,至于皇亲国戚,几百万亩的都是等闲,例如天启皇帝时,明熹宗下令拨给桂、惠、瑞三王和遂平、宁国二公主的庄田,少者七八十万亩,多者三百万亩,以至于各州县已至无田可拨,还勒令各地人民分摊银租,叫作“无地之租”…………要按杨刚新政,士绅豪族、皇亲国戚们得掏出多少银子,出多大血!
而且杨刚新政还不仅仅如此,不光是要以田亩征收赋税,商铺、手工、航运,诸般百业,但凡赚钱的行当统统都要缴税,绝不会理会这些行当的主人是谁!
所以消息一传开,立刻引发一阵骚乱,人人破口大骂,恨不得冲进县衙,和贪婪如饕餮一般的大恶霸杨刚拼了,要不是早有大队胜捷军士兵围在四周,并且杨刚凶名在外,方世恩举族之祸尚在眼前,只怕潼关便要闹出一场乱事来。
这独夫国贼!该千刀万剐的丘八混账!我等真真恨不得噬其骨肉!
潼关之中,无数士绅豪族心中大骂,恶狠狠地诅咒甘陕总督杨刚,杨刚身在县衙之内,连打几个喷嚏,丝毫不以为意,传下将令,第二天要大会关中豪族。
事情是早已安排好的,到了第二日,杨刚直奔一处军营校场,校场内安置了无数桌椅,上置酒菜佳肴,而赶赴潼关的士绅豪族早早等待在校场里,人人脸色难看,没有一个人有心情吃吃喝喝。
一入校场,杨刚便将所有一切尽收眼底,遥遥看了先到一步的颜越、莫言一眼,再看一眼同样参与大会,个个顶盔掼甲的麾下将官,杨刚暗自冷笑一下,举步上了点将台。
“杨刚不才,为挽天倾,拯救社稷黎民,厚颜添居甘陕总督高位,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此邀请关中群英共商国事…………”
立于点将台上,杨刚大声说到,台下静寂无比,人人竖起耳朵,果不其然听到了早已知晓的内容。
“为剿灭流贼,驱逐满清鞑子,复我汉家山河,本官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决计实施新政,自今日起,不论官民士子,一体依大明律缴纳税赋!”
杨刚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话一出口,杨刚双目缓缓扫过场中众人,暗自希望不要有人跳出来作梗,可是,杨刚失望了。
“杨刚!大明律哪一条哪一款说有功名圣人子弟要纳税纳赋了!太祖皇帝又何时勒索过官宦!哼,杨刚,你倒行逆施,目无礼法,撺谋私利,自命朝廷命官,如今又威逼勒索天下人,你你你,其心可诛!”
激烈的呵斥声传来,就见一个长发长须、道装打扮的中年人昂然而立,激愤之状,真真慷慨激昂,瞧见杨刚盯住自己,中年人依然不惧,却是一副准备慷慨就义的模样。